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334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一)矿山开发集中度得到提高。

一个矿区原则上只设置一个采矿权,由一个采矿主体开采,使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对确因地质条件限制、开采技术限制和历史形成的开采条件限制不适宜设置一个采矿权的,经过规划论证后,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采矿权。

促进资源向开采技术先进、开发利用水平高、安全生产装备条件好和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优势企业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资源整合,铅、锌、硫铁矿、透辉石、建筑石料、饰面石材、石灰石、萤石、高岭土、石英等我市优势非煤矿产,矿山生产规模普遍达到省定标准。

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达到设计要求,共生、伴生矿产得到综合利用,废石、尾矿、边角矿等得到二次开发或妥善保存,开采回采率和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

(三)生产小矿数量明显下降。

采取资源整合、矿产安全生产检查、环境保护达标、限采区矿产清理、地质灾害防治等措施,减少生产小矿数量,使大、中、小型矿山保持合理的比例,至201X年末,全市矿业权数量比整合前减少20℅,全市采矿权人数量控制在390个以内。

(四)矿山安全生产事故明显下降压滤机滤布。

通过整合,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得到提升,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得到落实,因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引起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不断下降。

(五)矿区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

进一步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能力得到加强,矿山废弃物集中堆放,污染物集中治理并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得到有效预防与控制。

四、整合的主要矿种、重点地区、对象和要求我市已发现的矿种有70种,其中金属矿产35种、非金属矿产30种、能源矿产2种,其他矿产3种。

其中已探明达小型矿床以上的矿产地108处33矿种,它们是铁、铜、铅、锌、钨、钼、金、银、铂、钯、铌、钽;

耐火粘土、白云岩、石英、石灰石、萤石、水晶、云母、磷、硫铁矿、透辉矿、蛇纹岩、石墨、水泥用粘土、水泥硅质原料、高岭土、饰面花岗岩、砖瓦用粘土、大理岩、辉绿岩、铀、煤等。

具有中型矿床规模的矿产地32处10矿种,它们是铅、锌、钼、石灰岩、水泥硅质原料、萤石、磷、硫铁矿、蛇纹岩、石墨、饰面花岗岩等。

具有大型矿床规模的矿产地6处6矿种,即钽、石灰岩、高岭土、熔炼水晶、压电水晶、饰面花岗岩。

201X年我市矿山总数为476家,其中铅锌矿山24家、铁矿矿山5家、硫铁矿矿山3家、白云岩矿山3家、石英矿矿山22家、水泥用大理岩4家、萤石矿山40家、透辉石矿山14家、饰面用花岗岩42家、建筑用花岗岩101家、石灰石矿山14家、硅灰石矿山1家、砖瓦用粘土矿山99家,此外还有其它矿山104家。

从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来看,存在着一矿多开、大矿小开以及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一)整合的主要矿种、重点地区根据我市矿山布局和矿产的重要程度及市场需求形势,确定铅、锌、铁、透辉石、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石灰石、石英、白云岩等为整合的主要矿种,其他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矿种的整合由各县(市、区)自行确定。

建阳、建瓯、延平、顺昌、政和、浦城等地为整合的重点地区。

(二)整合的对象

1、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

2、同一矿床矿业权相互交错的矿山。

3、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矿区;

小矿密集区;

位于地质环境脆弱区范围内的矿区。

4、开采方法和技术设备落后,资源利用与管理水平低,生产规模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差的矿山。

(三)整合的要求

1、矿业权明晰,只有一个企业主体和完整生产系统。

2、矿区范围明确,矿权设置合理,开发利用方案符合规范要求。

矿山企业占用矿产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规模、矿山服务年限匹配合理,“三率”指标落实,符合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总体要求。

3、整合后生产规模达到省定已建矿山最小开采规模的要求。

4、整合后环保对策措施、安全生产条件达到有关要求。

五、工作安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由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整合工作按照调查摸底、编制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四个阶段分步进行。

时间安排:

1、各县(市、区)在规定时间内将实施方案报市国土资源局审查,市国土资源局于200*年6月底前集中各县(市、区)的实施方案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同意后组织实施。

资源整合方案编制内容含:

(1)辖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现状;

(2)资源整合的对象(含矿山资源情况、分布情况和开发利用情况);

(3)整合的方法和步骤;

(4)整合的目标和矿权设置布局;

(5)整合方案实施的措施。

2、200*年9月底前,各有关县(市、区)要完成1个以上重要矿种和1个以上重点矿区的整合工作,并向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提交书面报告;

3、200*年8月底前,基本完成资源整合工作,各有关县(市、滤布厂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内资源整合工作进行自查,并向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提交自查报告;

4、市政府于200*年9月组织检查验收。

列入资源整合的矿山必须先关闭后整改,达不到省定最小开采规模的开采矿山,在200*年底前必须关闭。

列入资源整合的矿山企业,拟设立新的企业法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企业名称进行预先核准。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法定权限为整合后的企业划定矿区范围,组织审查开发利用方案,换发采矿许可证。

整合后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储量核实和评审、重新编制开发利用方案、提请采矿权价款评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矿区开采设计及设计审查,同时按照矿山基本建设程序,按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改造),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并取得相关证照后组织生产。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市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由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加强指导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整合工作出现的重大问题。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矿产资源整合工作负总责,根据市领导小组确定的矿产资源整合目标任务,负责制定本地区矿产资源整合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各地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工作责任,分解工作任务,确保如期完成矿产资源整合的工作任务。

(二)明确工作分工。

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保证资源整合工作顺利进行。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整合区域内的资源状况、开发现状和矿业权设置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整合后的矿山依法划定矿区范围,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依法取缔无证矿山。

工商管理部门负责对拟设矿山企业依法办理企业名称预核准和注册登记手续。

环保部门负责对整合后矿山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审批。

安监部门负责对整合后的矿山依法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公安部门负责整合矿山爆炸物品管理工作,及时依法处置关闭矿山的爆炸物品。

电力部门负责切断关闭矿山的生产用电、拆除供电设施,并负责做好整合后保留矿山的供电工作。

监察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对资源整合工作中存在的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依法规范操作。

整合期间,整合区域内暂停新设置探矿权、采矿权,整合后采矿权审批工作严格按法定权限进行。

整合前未进行有偿处置的矿山,整合时要重新进行储量核实,补交采矿权价款;

已经缴纳采矿权价款的部分,不再重复缴纳。

被列为整合对象但不愿参加整合的矿山,其有关证照到期后,相关部门不再为其办理证照延续、变更手续,由当地政府纳入整合范围。

已列入关闭名单的矿山企业以及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以关闭的矿山企业,原则上不参于整合。

对不能按期完成整合任务的县(市、区),暂停探矿权、采矿权及相关证照的审批。

(四)完善激励政策。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职权范围内制订优惠政策,注重运用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手段,推进资源整合工作。

对整合后新增的边角矿、保安矿柱等资源按协议出让方式配置给整合后的开发主体。

对整合后重新设置的采矿权,在办理有关证照时,国土资源、工商、环保、安全监管等相关部门要简化程序,优先审批。

矿山重组后,保持原税费收益分配比例不变,维护地方经济稳定发展。

(五)加强舆论宣传。

资源整合是从源头有效治理整顿矿业秩序的基础性工作,是调整矿业结构、促进矿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县(市、区)要积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资源整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六)加强监督检查。

一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动态巡查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严密监控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动向,及时发现和解决开发中的有关问题,推动资源整合工作扎实开展。

二是要建立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类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及时查处一起,着力维护重点矿区,重点矿种的开发秩序。

对违法违规行为有可能反弹的地区,要实施重点监控,并严防整合矿山弄虚作假。

三是要严查以权谋私、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

对阻挠资源整合工作的人员,要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工作实施方案》

 

附送:

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

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

⒋成功范例提供了建设经验。

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发展农村的路子,如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造村运动”,我国广东、山东和江西等省新农村建设都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经验,可供学习和借鉴。

⒌我州农村具备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州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广大农民群众盼望加快发展,这些都有利于我州加快新农村建设。

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全力推进我州新农村建设。

三、我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及建议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我感受最深的是,当前我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统一思想、宣传发动、科学规划、点面结合、加大投入上下功夫。

(一)统一思想。

一要充分认识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其目标和要求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我州实际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反映;

不仅是加快我州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我州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不仅是当前的中心任务,也是今后的奋斗目标。

因此,全州上下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形成合力。

新农村建设基础在村,关键在县市。

各县市、乡镇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

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好“州里统筹,县市组织、乡镇主抓、村寨实施”的工作运行机制。

州要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负责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并做好驻村工作组的管理工作。

各县市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尽快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重点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资金扶持,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审核,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协调和技能培训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村组,全面了解产业发展、村庄道路、住房结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村民素质、制度管理和班子建设等情况,因地制宜,帮助村组科学编制规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发动群众,形成合力,开好头起好步。

州、县市直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

如规划建设部门要搞好村庄规划,并提供楼院设计图纸供农民参考;

交通、水利、水电、教育和卫生等部门要搞好农村通路、通水、通电以及学校和卫生室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其他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要严格实行目标管理。

每年年中抽查、年底考核验收,奖优罚劣,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二)宣传发动。

从韩国新村运动和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来看,建设新农村必须要坚持广泛宣传发动,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一要利用媒体宣传发动。

各级宣传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详细周密的宣传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各新闻媒体要成立专门班子,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及时报道我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政策要求,突出报道各县市、各部门落实情况,尤其报道在建设新农村过程涌现出来的典型。

报道要形成规模,产生影响。

二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发动。

要充分运用标语、宣传栏、宣传展板、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要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宣传发动。

要组织机关干部下农村宣传新农村建设,采取开座谈会、夜访农户等形式,进村入户宣讲新农村建设。

要用好“一事一议”和“民办公助”政策,组织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公共事业建设,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科学规划。

根据我州农村实际,我认为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要坚持民族风格、传承文化的原则。

我州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每一个村庄的形成都具有其自然、历史等渊源和经济、社会条件。

千百年来形成的风格各异的村落民居,承载着底蕴丰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状况等各种因素、气候条件、资源特点,以及历史、文化、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规划。

对于临近风景名胜区的农村要结合风景名胜区的综合整治,将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建设旅游型村庄。

对于历史文化积淀较深的古村落,要进行保护和维修,对环境进行整治,保存古文化的特色和传统。

二要坚持美化环境、设施配套的原则。

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要实施村庄周边的封山育林、植树绿化,进行田边、河边、山边、路边的绿化,实现村庄道路硬化、街院净化、环境美化。

要坚持布局合理,设施综合配套,下大力气解决好道路、电力、通信、饮水排污以及卫生文化教育等配套设施。

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村庄建设在速度、规模、标准等方面要区别对待。

经济实力较强地区,村庄建设速度可快一些,力度可大一些。

如采取旧村拆建、人口迁移、改造“空心村”、建设农业园区等进行村庄建设。

相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建设,由于村庄布局分散,则应当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逐步建设,重点发展潜力大的村落,使之成为中心村。

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山村,则可采用退人还山或迁并等办法进行。

彻底改变过去农村“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

(四)突出重点。

一是要突出重点产业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重中之重是发展生产,抓好重点产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形成我州农村水果、烤烟、草食牧业和药材四大支柱产业的区域规划布局,实现:

“一村一品或一县一业”。

要发展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

要与农村改水改厕改灶相结合,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生态农业模式。

工业滤布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要突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要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解决好农村“五通”问题,以及环境改善、医疗卫生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

当前特别是要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搞好村容村貌的绿化美化,搞好组与组、户与户之间道路硬化。

×

年全州要完成个村的整治工作。

三是要重点抓好农民培训。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必须搞好农民培训。

要制定科学培训规划,把农民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起来。

要整合资源,扶贫、农业、科技、劳动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等部门要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四是要重点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农村民主政治与乡风文明建设。

要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和带头人,同时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责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本站原创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落实农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充分调动村民自力更生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和科技示范户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文明和谐的农村新风尚。

五是要突出重点区域。

突出以铁路、国省县道及城镇周围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为重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以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州、县市级领导都要联系一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州县市直建整扶贫单位都要把扶贫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来建设,力求办成样板。

(五)加大投入。

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的投入。

要坚持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的统筹安排、集中投放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上来。

各级财政都要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进入预算,并确保逐年有一定比例增长。

要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抓好项目的论证、立项、申报、建设和储备工作,切实加大农业争资上项的力度,争取上级增加投入。

同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把扶贫、以工代赈、农业、水利、交通、国土、卫生、教育和能源等专项资金相对捆绑使用,多方筹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二要加大对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投入。

进一步拓宽支农资金渠道,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农民进入市场。

三要争取社会资金的筹集,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捐助,争取企业家、个人捐款捐物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

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养老保险等社会救助体系。

要进一步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范围。

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