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1334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设计.docx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

增强文化修养。

【教学重难点】

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

有了人类就有人类的劳动、人类的情感,逐步就产生了表达人们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的文学。

中国文化源源流长,文学更是辉煌灿烂。

同学知道自古以来我国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学生列举:

先秦诗经、楚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讲述新课】

一、《诗经》和楚辞(课件3--5)

1.《诗经》

教师讲述: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

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

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就编成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它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

风诗也叫国风。

“风”的意思是民间曲调,“风诗”就是各地的民歌。

雅诗多为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

其中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

颂就是歌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

2.《离骚》(课件6—9)

教师讲述:

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楚国僻处南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黄河流域诸国有很大差异,因而被视为“南蛮”。

到春秋时代,楚国强大起来,成为“五霸”之一;至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开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

楚辞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诞生的诗歌体裁,其创始者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是一篇带有自述性质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

“离骚”就是“离忧”,抒发因离开国君和政治中心而不得实现强国救民抱负的幽愤之情。

也有人把“离骚”解释作“牢骚”,也讲得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部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抒情诗。

诗人叙述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见弃的遭遇,抨击了楚国统治集团的无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幽愤,表现了坚贞不屈、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

在这篇境界宏阔、气势奔放的诗篇中,诗人运用浪漫的手法,驰骋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上天入地,把现实世界、神话世界和理想世界融合起来,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迷离惝恍〔tǎnghuǎng〕的诗的世界;塑造出一个志行高洁、顽强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

《离骚》两千多年来教育、感奋了无数读者,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屈原也成为爱国者的榜样。

3.汉赋(课件10)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是在骚体诗的基础上,吸收散文的成分,形成的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

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西东汉时期赋的特点是以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词藻,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代表作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西汉的赋是多为宫廷文学,其内容多为天子歌功颂德,描写国家的富强,宫室苑囿的宏丽,水陆物产的丰饶,帝王生活的奢侈,等等。

如司马相如《上林赋》写得较长,气势开阔,辞藻华丽,描写不厌其细而又极度夸张。

虽然富丽堂皇,但形式呆板,很少文学韵味,加上堆砌词藻,艰涩难懂,不易引起读者兴味。

东汉时期赋的特点是篇幅大多较短,以抒情为主,字句平浅,意境较为清新。

代表作是张衡的《二京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这种文学样式流行于两汉400年,其中著名作者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

4.唐诗(课件11—15)

提问: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其原因是什么?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唐诗代表着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唐帝国建立后,保持了长时期的政治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取得空前繁荣,整个国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形势,为诗歌写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唐代的科举考试重视诗赋,知识分子要中进士当官,就要会作诗,这也是对诗歌创作的促进。

就诗歌本身说,唐代的五、七言古诗和乐府歌行进一步成熟,讲求声调韵律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最后形成,诗歌形式也百花齐放。

到盛唐时代,众多的诗人把诗歌创作推向高峰,壮阔的山河,优美的田园,繁华的都市,苍凉的边塞,惨烈的战争,都在诗歌中得到充分表现。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宗瑰宝。

清代康熙年间编辑的《全唐诗》收入2200多位作者的48900多首诗(佚失的不知其数)。

在不到300年的时间,留下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其中相当多的优秀诗篇,以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历代读者,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唐代诗歌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和中晚唐几个阶段,教师分别作些简介

初唐(618~713年):

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力排前代“逶颓靡”的诗风,崇尚雄健刚劲的语言风格,主张作诗要有“风骨”,写出了《登幽州台歌》等优秀作品。

盛唐(713~766年):

是一个星光璀璨的时期,诗坛上名家辈出,流派众多,唐诗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

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了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的情怀和将士苦乐的差异等,如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脍炙人口的名句,为唐诗增添了新鲜壮丽的色彩。

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描写了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在艺术上很有成就。

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当属李白、杜甫。

特别是李白的充满狂放激情、猛力抨击现实的浪漫主义诗篇和杜甫关注国家命运、悲悯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诗篇,代表了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

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都是千古绝唱。

李、杜齐名,但他们的性格和诗风却很不相同。

李白像狂放不羁的骏马,杜甫像忍苦载重的犍牛,各具风范,各有价值。

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沛流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倾向现实主义。

他的全部诗作,一方面反映了一个诚实的知识分子一生的遭际,同时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杜诗又被后人称为“诗史”。

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等。

中唐(766~835年):

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杜荀鹤等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

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中唐时代成就最高的诗人是白居易,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

白居易诗名很大,在外国(如日本)也有很大影响。

他的名作还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前者写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后者写一名乐妓的辛酸遭遇,都写得优美和谐,真切动人,流传千古而不衰。

晚唐诗人杜荀鹤、聂夷中、皮日休等,学习白居易,写过许多反映人民疾苦的好诗。

晚唐(836~906年):

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人中的佼佼者,后人把他俩称为“小李杜。

杜牧的清新明丽的抒情小诗,广为人知。

李商隐擅长律绝诗,常以歌咏历史题材来讽谕现实。

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现实,但也都流露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

杜牧在诗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他以咏史来指责当时的统治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李商隐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唐代诗歌,无论就其作者之众多、题材之广泛,还是就其艺术之高超、影响之深远来说,都是空前的。

我们要继承和研究这份宝贵的遗产,吸收其精华,期望有一天再创造出一个中国诗歌的新高峰。

5.宋词(课件15—21)

【合作探究】宋时词繁荣的原因?

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民族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师讲述:

柳永是北宋时期影响很大的一位词人。

他官当得很不顺利,失意无聊,就和歌儿妓女混在一起,过着颓废放荡的生活。

柳永一生致力于词的写作,善写羁旅别情,发展了“长调”词,语言通俗流畅,雅俗共赏,受到普遍欢迎。

他的名作《雨霖铃》、《望海潮》等至今仍为大家所熟悉。

人们习惯上把宋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派。

早期的词,内容单调,细腻柔弱,情绪婉约,属婉约派,柳永和李清照是杰出的代表。

到苏轼出现在词坛,词风为之一变,他学博才大,拓宽了词的境界,凭吊古代人物,抒发爱国怀抱,描绘农村风光,笔力纵横,气势粗豪。

豪放派的风格是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是豪放派的开山祖,对后世影响很大。

苏轼代表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是跨北、南宋两个时代的人。

她与丈夫赵明诚(学者)年轻时有过一段极为幸福的生活。

北宋灭亡后,夫妇南渡,不久丈夫病故,李清照在悲苦无聊中度过后半生。

她的词语丽意新,通俗流畅,独标一格。

国破家亡流落南方后,词中多写身世飘零之感,凄苦动人。

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派,到南宋时代才大发展起来。

在豪放派词人中,取得最高成就的是辛弃疾。

他把一腔爱国衷情倾注在词作中,写出大量慷慨悲歌、激烈沉雄的作品。

在词人中他与北宋苏轼齐名,并称为“苏辛”。

辛弃疾(公元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

他出生在沦陷区的济南,自幼接受其祖父的文化教育和爱国教育,立下为光复故国建功立业的宏伟志愿。

他本来可以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然而却以词人留名后世。

他的词流传下来的有600多首,名作甚多。

宋代的词,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它在唐诗之后开辟了抒情诗歌的新领域,留下了丰富的优秀作品,直到今天仍为广大读者喜爱。

宋词和唐诗一样,其精华应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借鉴。

6.元曲(课件21)

7、明清小说(课件21—23)

学生看书找小说发展过程:

【本课小结】

先归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几种文学形式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再要求学生将本课内容概括为“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应包括历史时期、文学体裁及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

【板书设计】1、《诗经》2、楚辞3.汉赋4.唐诗5.宋词6.元曲7、明清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