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13385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Word下载.doc

  目前编辑部共有21人,主要负责《读报参考》的编辑出版工作,此外,还负责管理报业集团资料室,和集团内部信息的录入处理。

  《读报参考》的读者定位是“关心实事政治的中老年男性读者”。

办刊宗旨是“提供重大事件背景,介绍时事新闻资料”。

  目前,《读报参考》每月三期,印刷点除青岛外还有柳州、兰州、南昌三个分印点,刊物发行到全国200多个大中小城市。

  目前,在稳定现有《读报参考》的宗旨、读者群及发行量的同时,编辑部正在积极组织年轻编辑创办一份新风格、新读者定位的试行刊。

以进一步开拓读者市场,细分读者群。

  二.实习的具体内容:

  一).市场调查:

  在正式进行编辑实习之前,在编辑部指导老师的鼓励下,我们组进行了有组织的市场调查。

在栈桥、百盛、火车站附近几个比较繁华的地段,对不同报刊摊位和不同年龄段、身份特征的人群进行的随机调查,我们获得了很多关于《读报参考》的市场定位的准确程度、读者评价、改彩版前后的销售状况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第一手信息,并对目前青岛刊物市场的大体情况有了初步认识。

  调查结果使我们认识到:

  ①《读报参考》的读者市场定位是十分准确的,读者评价很高,销售量比较稳定;

  ②近期改版的彩色封面版销量比黑白封面版有较明显的下降;

  ③对于现有的宗旨和风格、以及读者市场都已经成熟、稳定了的《读报参考》而言,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并获得读者市场的成功机率不大;

  ④其他读者市场尚有开发的潜力,如:

二十至三十岁之间,有一定学历、初入社会的人群。

  二).实习阶段的主要内容:

  1、在对读者市场进行了初步定位之后,我们小组以模拟出版一期《读报参考》为目标,仿照原刊的形式开始进行选稿,之后,我们的指导老师———责任编辑戚欣为我们进行了指导和修改,然后我们根据老师的指导重新筛选、修改了稿件。

最后将最终的选稿上交给了编辑部,编辑部的部分老师为我们进一步审阅和指导,并为每个组员一一讲解。

  过程中,暴露了我们选编稿件时在读者定位不准等一些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加深了我们对稿件选编的认识。

  2、在实习期间编辑部出版了两期《读报参考》,我们参与了两期大样的校对。

在校对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诸如忽略标点修改、不注重转载稿件时人称等词语的修改等问题,并得到及时的改正。

  首先要看稿件的文字、标点等又没有错误,其次,通读文章,对文章内容、人称、逻辑等问题进行改正。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尝试了对近期的三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不同于《读报参考》原刊风格的多角度的综合报道。

这个过程是一个真正锻炼编辑,和体现编辑能力的过程。

首先,要搜集大量、全面的资料,然后根据主题对材料进行删改、综合。

这个过程,我们着重地注意了从多角度报道事件,反映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人们的声音,稿件中去除了来自记者和编辑的评论性话语和观点,给读者留下充足的余地去自己评论。

同时,进行稿件综合报道还要注意事件发生的逻辑性等问题。

  4、其间,我们还参观了报业集团照排、校对等部门,熟悉了稿件的网上操作修改。

我们还参观了报业集团的四方区印刷厂,观看了大型印刷车间的运作。

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刊物出版过程的认识。

  (**按原定计划,我们本来是应该能够出版一期由我们编辑的杂志,并通过整个出刊的过程更加实际地了解整个杂志的运转流程。

但由于编辑部十分繁忙,原定计划未能实现,这不失为小小的遗憾。

但对于整个实习过程我所得到的巨大收获而言,这个遗憾是也微不足道的。

)  总之,整个实习过程使我们对一部文摘性杂志产生的整个流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使我们对未来专业课的学习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三、《读报参考》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与要求;

《读报参考》对稿件的要求:

  一)、《读报参考》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与要求:

  在与编辑部老师们的一次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在编辑部年轻成员里,一人是新闻系毕业,一人是历史学专业、一人是中文专业毕业,一人是中文系毕业,没有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其他文科专业。

我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是由《读报参考》自身特点决定的。

  《读报参考》本身的特点:

一,文摘性的杂志。

  二、面向的读者群是侧重于关心政治、社会和历史的实事新闻的中老年男性读者群。

这种特点要求编辑的能力方面应偏重于稿件的选择和编辑,并拥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广泛的社会、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

  同时,《读报参考》目前还在对刊物的未来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探索。

  综合以上现状,我们认为《读报参考》作为一本文摘性期刊,目前需要的是以下的人才:

  1、高层次的决策人才:

这种人才应具备相当的有关媒体的专业知识,拥有管理一个传媒实体的能力,能够对所在媒体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制定出符合读者市场的、有效可行的近期及长远的发展规划。

这种人才也应该是复合型的,要对媒体所在整个行业领域的运作机制和发展前景有相当的认识,知识面应该涵盖新闻和经济两个领域,其能力的重点应是在实际操作中使新闻事业发展与经济学科知识的相互结合。

  2、知识面广的人才:

这种人才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尤其是对社会科学各领域,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诸方面的学识都达到一定的成度。

可以对某一社会现象、问题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认知和分析。

这决定着刊物内容报道的广度,以及影响的读者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全面性。

  3、专业知识领域强的人才:

这部分人才仍应侧重于社会科学学科,这类人才应在所学专业上有比较深的造诣,能够对某一社会领域的现象、问题作出深度的认知和分析。

这决定着刊物内容报道的深度,影响着读者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深刻性。

  二)、《读报参考》对稿件的要求:

  刊物的读者定位是“关心实事政治的中老年男性读者”,办刊宗旨是“提供重大事件背景,介绍时事新闻资料”。

  受读者定位和宗旨的限制,稿件的选择就有一定的特点和固定性,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①政策性强的内容;

②近期重大问题事件;

③海外事件;

④历史回忆性内容。

  其中主要是有关近期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度报道。

由于这部分读者群大多数都经历过新中国成立、文革等政治性很强的历史性事件,因此在稿件中还有一部分有关此方面的历史记录性的稿件。

总之,稿件的选择的过程就是“本着办刊宗旨,找准读者定位”的过程,只要适合刊物宗旨和定位的稿件都可以。

  最后,稿件还应注意其政治性和社会影响,对于违背我国国家重大政策方针,以及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政治后果和负面社会影响等的内容或稿件,应予以适当和必要的编辑修改或者删去不用,保证刊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

  四、实习体会:

  一)、经过几周的实习,我对《读报参考》这样一份文摘性的杂志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读报参考》的成功,简单地说,首先在于找准了自己的市场定位,这也找准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其次在于为所选定的读者市场提供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新闻信息。

  具体来说:

在实际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部  ①注重刊物栏目的设置,如“八面风”、“观察与思考”、“热点透视”、“社会广角”等,为配合国家反腐败斗争,还特设了“反腐倡廉”、“每期一案”、“警示录”三个栏目,以此警示社会。

  ②在稿件的选编上突出“广选、精编”的原则。

在千余种报刊中精选最有价值的文章,对每一篇稿件都经过精心地编辑,并配有编者按。

  ③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配合刊物高品位的内容,封面采用黑白新闻图片,有力的突出了刊物本身的特点,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总之,作为一份在国内有影响的期刊,《读报参考》是成功的。

  二)、此外,通过实习,我还认识到了以下问题:

  1、任何一份成功的杂志都需要一个准确的读者定位。

我觉得,给杂志选择读者群就好像给种子选择生长的土壤,只有根据种子自身的生长特点,准确地选择最适合其生长的土壤,种子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健康的成长起来。

  2、编辑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刊物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我认为,编辑自身除了要有专业的学识和广泛的知识外,最关键的还是应具备人文主义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编辑进行稿件选编不仅要紧扣刊物的市场定位,同时要注意舆论导向和对读者高尚情操的引导、培养。

  3、通过实习,我还感觉到,最理想化的报道应该是中性的、人性化的报道。

编辑记者不要参与其中,进行中性的报道和分析,最大程度的展现事实和背景给读者;

要人性化地报道,避免主观偏见和偏激的修辞,留下足够的空间给读者自己去进行思考和评判,从而形成真正的源自于民众的舆论呼声,以此来反作用于社会。

  我认为,这种舆论引导过程是最理想的。

当然,这种观念也是建立在对受众的独立认知能力的信任基础之上的。

  4、在实习中,我还认识到,刊物要多记录“发生在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的事,和发生在不平凡的人身上的平凡的事”。

这也是人性化的报道的另一个方面。

  以上是我关于专业认识实习的报告。

其中有部分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请老师、同学们多多指教。

谢谢!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篇一:

报社实习报告范文

时间:

2011-07-24来源:

未知作者:

8012点击:

273次

报社实习报告范文报社实习报告怎么写?

能去报社工作的人,基本上文笔都比较好,写一份实习报告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我们还是整理出了一份报社实习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从7月16日到8月1日我在**日报社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实习。

短短的实习期虽然出去采访的次

报社实习报告怎么写?

不过,我们还是整理出了一份报社实习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

从7月16日到8月1日我在**日报社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实习。

短短的实习期虽然出去采访的次数并不多,但阅历倒是增加不少,应该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很多学问。

发觉书本所讲的理论与实践多少是有距离的,我们学生要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并不是容易的事。

只有真正经历过亲身感受过才知道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而经过了四次的外出采访,有顺利接受采访的,有被拒绝采访的,事后都是受益匪浅的。

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总结:

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校就知道做记者人际很重要,一个良好的人际网,以及相关的新闻素质是很重要的,但运用到实际,要做到得心应手就不容易了。

遵循新闻的事实性,客观性,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行换位思考。

吴记者把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叫到他面前,在网上随手找了一篇报道让我俩看,我们睁大眼睛看,是关于学校的一篇研究报道,看完了新闻我俩面面相觑却不懂有什么看头。

吴记者就说你们要尽力利用周围身边的所有资源获取新闻,做自己熟悉的领域。

就像现在从你们的学校出发,从自己的最方便的出发。

看这新闻你们觉得有什么可以做?

我们依然沉默。

“你们首先必须遵循新闻的事实和客观性,然后想想我们这份报纸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们自己还想从这消息事件知道什么,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想想他们还想知道什么,进行这样一个换位思考。

”在吴记者的引导下,我们从这消息找出还可以报道的东西,然后联系新闻当事人,开始着手实习的

的办好事情。

就像一篇报道,你可以找到相关的新闻对象,根据“六人认识论”人传人,以一传十,十传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对象。

而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访得心应手。

我们就尝试过,因为是记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访拒绝,而老记者通过某个有点“权力”的朋友帮忙,我们最终还是可以进行采访获得了需要的新闻信息。

当然人际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对于记者来说更加是重中之重。

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主任拿起我身边的报纸,没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说发现有新的材料可以写。

他说报道说还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们可以补充这些消息作为新闻,还是会有很多读者关注。

这是关于湛江节能灯的同一篇新闻,我看完了就把报纸扔到一边了。

而主任却看到了可以写的新闻,就是新闻敏感,就是经验?

对于自己目光狭隘我真的无话可说,问了主任很笨的问题:

“怎么发现新闻?

”主任就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就要做别人所没有的。

学会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好一个处处留心,做别人所没有,因为主任的仔细观察,我是写了两篇跟踪报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识珠”恐怕这消息就会随着报纸一起沉默,成了没有的东西。

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这不只是经久“沙场”的老记者才可以做到的。

问题在于自己有没有去动脑,有没有用实际行动去证明。

看这新闻就要懂得从新闻找新闻,“查缺补漏”都可以派上用场。

生活精神:

工作就是生活,细心一点记录会发现生活里有很多学问。

急转弯把握时机,改错都可顺带新消息

因为是电话采访的缘故,登出来的新闻人物的一些个人资料与实际有点出入,当事人的父亲打来投诉电话,当时自己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心里生怕被骂。

无奈硬着头皮寻求老记者的帮忙,谁知老记者轻快的说:

“没事阿,用不着登什么更正消息,你应该再联系当事人,希望获取新的消息,然后在新的报道里重声一下就行啦。

”看到我紧张的样子他还补充一句:

“不用紧张,错误是有的,有时候可以将错就错,这不又可以有新闻出来了,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真的想不到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去解决错误报道的问题,更加想不到还可以顺带出新闻。

发觉解决问题只要用心去想,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这是一堂很好的课。

在接下来的报道我也几乎是竭尽全力,尽力把这则“意外”的新闻写好。

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

报社实习报告范文

(2)

274次

由于没有做好相关的程序采访没有顺利完成,消息只获得一部分。

见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陈记者告诉我们,虽然没有获得完全的消息,但还是有大部分消息的,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换一个报道形式,比如本来是深度报道的就变

[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由于没有做好相关的程序采访没有顺利完成,消息只获得一部

分。

见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陈记者告诉我们,“虽然没有获得完全的消息,但还是有大部分消息的,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换一个报道形式,比如本来是深度报道的就变成图片新闻。

记住,就算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没有任何事可以做到完美,记者采访就肯定会遇上很多的闭门羹,你们要慢慢适应,只要尽力了就好了。

”后来我们回到报社根据所有的材料整理好还是写出了一篇消息,得到市民的良好反响。

“跌倒了也要做一把沙”,我想不到在采访写稿子的时候这句话也会用得上。

在生活中难免就会有不如意,而在经历风雨之后或者失败后,勇敢的人总是可以站起来的。

站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铁倒也不是一件可笑的事,铁倒了可以站起来,可以从失意中意识到什么,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可以成长成熟,我想这就是那一把沙。

从领导看阶层性,当好记者一项重任务

八·

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报社陪同领导慰问军团。

新闻的日子里,虽然也熟悉了些道路,但很多地方还是很陌生,所以我今后的目标就是:

分清东西南北,了解北京主要干道,公交地铁路线,在脑海中再现北京地图概况。

一开始编辑安排我比较简单的活儿,只要找到就基本能完成任务。

有一次就是因为采访不到位,造成跑的活儿白费了。

巴沟汽车枢纽站的座椅设在了绿地里,造成绿地被破坏。

到了现场,我看到了所谓座椅,要想坐的话只有踩踏绿地,我询问了经过的路人,询问了座椅前的卖报人,询问了此路段的环卫工人,还在周围拍了很多照,唯独忘了采访座椅所在公交单位的相关人员,还是老师在事后问我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结果最终无法解释这到底是不是座椅,这个核心的问题没有解决,自然黄了。

为什么自己当时想不到呢,看似简答的事情为什么做起来就是差那么一点,心里也在着急,想要快点进步。

我做的最心力交瘁的一篇报道就是《奥运场馆风景日戳免费加盖不容易》,也是让我最有成就感的一篇报道。

后来这篇文章也被一些网站转载有:

新华网,千龙网,数字奥运村,艺术中国,博宝网,中国收藏艺术网等。

整整两天我都在围着这17个戳打转,其实编辑刚给我这个任务的时候,我觉得挺简单的,就是打电话到各个邮局点问问能不能盖戳,但后来发现问题远远不只这些。

首先查各个邮局的电话就是一大难点,网上搜邮局网点,有时候所在区域有两三个邮局,有的电话甚至已经改了,还要重新查找,要确保17个奥运场馆戳所在邮局电话都打到,一一确认能否加盖,但是接电话的人不一定清楚盖戳的具体情况,往往回答都是不清楚,有的邮局甚至无法联系,我只能把能联系到的邮局情况一一记录下来,基本情况就是虽然5月22日已经启用了这17个戳,但邮局目前仍不能加盖,这无疑存在着问题,新闻点已经出现了。

紧接着就是联系北京邮票公司,以前报道过那里可以为市民盖齐全套,因为电话联系不上,我就直接到北京邮票公司的营业部,以市民的身份暗访。

到了那里果然看到了17个日戳真的很兴奋,经工作人员证实这里确实可以盖齐全套,我便想要盖一个鸟巢的戳,紧接着

下页篇二:

报社实习报告

二○一二届毕业实习报

学[报社的实习报告(共6篇)]院:

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

姓名:

刘飞

学号:

1107080126

指导教师:

竹子

完成时间:

2012年4月28日告

从2012年的2月18号到3月20号我在西安商报报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时间虽短,但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增加了不少阅历。

所以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很多学问。

实习过程中,有顺利的时候也有挫折的事情,但我都坚持了下来,认真完成了大学期间重要的一次课外作业,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总结:

选择《西安商报》作为实习单位缘于一位认识的中文班的同学的推荐,《西安商报》是有西安日报社主办的一份经济生活类报纸,创刊于2001年。

后来的经历证明我选择商报实习是正确的选择,商报的老师对我和我们一起实习的同学都很关心,及时给我们答疑解惑,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们每一个实习生都由两位老师带,这足以说明商报周到的考虑,尽量是我们在短时间内不至于浪费宝贵的时间,每天都有事可做。

商报的记者不多,所以每个人的任务就比较大,每天都很辛苦,带我的是商报的李老师和詹老师,李老师在报社工作了将近十年,是一位资深的记者了,詹老师则是刚进入报社的年轻记者,但我感觉到了他们都是那么的敬业,那么的热爱这份工作,对于我这个实习生也是当做朋友一般,经常跟我沟通交流,指导我的稿件,教我采访的技巧,我从内心感谢他们。

在报社待的一段时间,让我有了很多收获。

刚去报社的几天,老师并没有给我安排任务,而是让我看报纸,除了本报社的报纸外,还要求我多看几家比较有名的如《大河报》《成都商报》《华商报》等他们的报纸,我在学校就是比较喜欢看报纸的,但是在学习之余把看报纸当做一种放松的方式,而现在让我整天坐在哪里看报纸,当时真的是很无聊,老师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告诉我说让我看报纸不光是让我看新闻的内容,关键是让我了解记者采写新闻的角度,报到的方式和对新闻事件的把握,这是当记者的

东西,没准就能另辟蹊径,写出优秀的稿子来。

事实也是这样,不光目光要独特,还要会发散思维,由点及面,同一篇新闻不同的人阅读就能出现不同的结果,有一次詹老师拿起我身边的报纸,没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说发现有新的材料可以写。

他说上面的报道还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们可以补充这些消息作为新闻,还是会有很多读者关注。

这是关于房价的一篇新闻,我看完了就把报纸扔到一边了,而记者却看到了可以写的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就是经验,对于自己目光狭隘我真的无话可说,问了老师很笨的问题:

”老师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就要做别人所没有的,学会扩展思维,从点延伸,新闻就在身边。

”好一个处处留心,做别人所没有,因为老师的仔细观察,我是写了两篇跟踪报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识珠”恐怕这消息就会随着报纸一起沉默,成了没有的东西。

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到,这不只是经久“沙场”的老记者才可以做到的。

实习期间我感到了自己知识储备的严重不足,才发现记者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什么都得懂,因为你不知道你下一步会遇到什么情况,而且要敢于提出问题,并去解决问题。

有一次去采访一起交通事故,李老师带着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到了现场我都吓傻了,现场情况很惨,老师采访交警了解情况,我们躲在旁边不说话,后来老师问我们为什么不说话,我说现场太惨了,都吓傻了,老师狠狠批评了我们,作为记者,连这点是都扛不住怎么行,不管现场怎样,你的采访都得照样进行下去,这是你的工作。

那次真的给我上了一课。

以后采访就比较主动点了,也能提出一些水平比较高的问题来。

在报社期间深刻体会了作为记者的艰辛,有的记者一天不停的在跑新闻,晚上工作到很晚加班加点为了篇三:

报社实习报告-新闻实习生

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

2013/3-2013/5

实习单位:

xxx报综合新闻部

指导老师:

xxx记者

报告人:

xxx

报告时间:

2013/10/10

作为未毕业之前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实习的经历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两个多月的实习,我对基本的新闻采编流程有了大概的掌握,能够初步独立采访,独立发稿。

在报社除了平时采访、写稿之外,还被安排去值班接听记录报社的热线,通过电话了解记录爆料人的新闻素材也是一种不错的锻炼,另外指导老师xxx老师也很耐心的给我讲解做记者的基本素质,修改我所撰写的稿件。

两个月下来收获很多。

首先是通过多读新闻来看一些优秀的稿件,分析作者的逻辑和思路。

刚去的几天,x老师就让我看了很多他以前写的稿子。

因为他是报社里的调查记者,写的都是比较大型的调查稿件,十分注重调查的细节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问题。

往往从寥寥几笔就抓住了事件的核心,从事件的暴露出的问题层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