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366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8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家具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

二、风格特点

古埃及家具的造型遵循着严格的对称规则,华贵中呈威仪,拘谨中有动感,充分体现了使用者权势的大小和其社会地位的高低。

强调家具的装饰性超过了实用性。

常用金银、宝石、象牙、乌木作为装饰材料,进行镶嵌和雕刻。

特别是宫廷家具,常施以金箔装饰,即先把灰泥涂在丝柏之类木器的表面,再涂以有粘着性的兽油或树脂,然后贴上金箔。

古代埃及家具的木工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能够加工较完善的裁口榫接合和精致的雕刻,并运用涂料进行绘饰。

三、代表作品

(一)黄金扶手椅和黄金床

现存最早的椅子是从第四王朝王后赫特菲尔斯(Hetepheres,公元前2600年)陵墓中发掘的黄金扶手椅(图5—1),木质部全部贴上金箔。

这把椅子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从这个时代开始,经过一千九百多年到十八王朝时代,椅子的整体造型和比例都在不断改进,坐面的功能更加完备。

赫特菲尔斯王后的黄金床如图5—1所示,展示了床类家具中最古老的代表形式。

狮子状的四条腿支撑着框架,前脚比后脚高。

为防止下滑,装有用绘画或雕刻装饰的木制踏板。

供国王使用的踏板上常画有敌人的图案,象征法老在睡觉时踏着敌人。

古代埃及的床很多都配有踏板。

头部比脚高这一就寝姿势在西欧中世纪时期也被普遍采用。

另外还可见贵族们在背部放一个大枕头,上半身高度倾斜的休息姿势,这表示身价高人一等,同时防止被人袭击。

(二)图坦阿蒙椅

在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阿蒙(Tutankhamun,前1361一前1352)陵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中有一把御用金椅(图5—2)。

椅背上的贴金浮雕表现了国王生前的生活情景。

图坦阿蒙神态自若地坐着,前面的王后正在为他涂圣油。

人物的服饰都是用彩色陶片和宝石镶成,结构严谨,制作技术高超。

(三)桌类和贮存类

从古埃及国王陵墓的壁画来看,埃及人是在社交、宴会时喜欢站立的民族。

没有见到适合于大型宴会的餐桌,但出土了用芦苇编织的供奉神灵的小桌(图5—3),还有同样的装饰性小台。

在金字塔时代(前3000年中叶,第四王朝)就流行一种石膏制的小型圆桌;

到第六王朝以后,曾流行一种四条腿支撑矩形桌面的简朴桌子;

到第十八王朝时期有很多木制桌子(图5—4),后来传人希腊。

古代埃及的贮藏家具多是用阑草、棕榈纤维编织的筐,其通气性能很好。

另外还有贮藏衣类和布类用的带盖的柜(图5—5),贮藏假发及化妆品用的带有抽屉的小柜子(图5—6),贮藏贵重物品的锦匣。

装饰方法多为豪华的镶嵌、涂饰和雕刻。

埃及的家具给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几千年以来的家具设计的基本形式都未能完全超越古埃及设计师的想像力,尤其是跟随拿破仑参加埃及战争的艺术家,记录下了这些家具的图样并将它们带回欧洲,这对19世纪初的欧洲家具设计再次产生了强烈影响。

埃及家具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可以被称为是西方古代家具最优秀的楷模,并为后人研究埃及艺术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第二节古西亚家具

一、历史背景(前10世纪一前5世纪)

在埃及东北方亚洲的西部,位于现在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有一块肥沃的大平原,地理上叫做美索不达尼亚(Mesopotamian),又可称为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以巴格达为其中心,北部称亚述,南部称为巴比伦尼亚,统称为古西亚。

巴比伦、亚述和波斯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古巴比伦帝国于公元前2000年建立;

随后在北部出现了亚述帝国,并于公元前8世纪消灭了南部的巴比伦帝国;

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又占领了两河流域。

古代文化随之经历了兴衰的反复,家具文物等已基本荡然无存,我们只能从古建筑遗迹的浮雕中略知一点概貌。

当时家具的主要装饰方法仍是浮雕和镶嵌。

涡形图案普遍使用,这种图案在古埃及家具中很难见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具脚部底端出现的倒松塔形装饰,不少专家认为这足以证明当时已经有旋木的出现。

家具的坐垫上经常有装饰的丝穗,各种装饰图案显现出华丽的风彩,这说明古代亚述人比埃及人更追求物质的享受。

(一)森那凯里布用椅

古巴比伦和亚述的家具制作灵感多源于自然界的启迪,装饰也有着模仿自然形态的特征。

有一座描绘森那凯里布(Sennacherb,前704—前681)大帝进攻敌城堡的浮雕,浮雕中所表现的椅子(图5—7)就是亚述王宝座的代表。

用松塔状圆台装椅腿,用俘虏人物作为支撑椅子的框和横木,还有高高的踏板以及显盛高的坐面,一所有这些都是通过椅子来炫耀东方统治者的权威的。

(二)阿瑟巴尼帕尔宴会图

有一块表现阿瑟巴尼帕尔(Assurbanipal,前668一前631)国王和王后进餐的石刻(图5—8),它真实地描写了古代亚述式家具式样。

国王随心所欲地半卧在床上,可以证明古代亚述人有斜躺着用餐的习惯。

亚述统治者在床上进餐和谈论的生活方式被以后的希腊人和罗马人所继承,并作为一种更为普遍的生活方式而沿袭下来,特别是在法国的路易王朝时代仍被采用。

第三节古希腊家具

一、历史背景(前7世纪一前1世纪)

从公元前8世纪起,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的岛屿上建立了许多奴隶制国家。

它们又向外移民,在意大利、西西里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国家,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关系十分密切,总称为古代希腊。

古代希腊人吸取了古埃及和古西亚人的先进文化,逐步创造出欧洲大陆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文化,并对后世欧洲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文化艺术达到了极盛时期。

由于希腊人的聪明才智和民主的社会结构,使得古代希腊在艺术、文学、哲学、科学诸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古代希腊家具的魅力在于其造型适合人类生活的要求,实现了功能与形式美的统一,体现出自由、活泼的气质,立足于实用而不过分追求装饰,具有比利适宜。

线条简捷流畅、造型轻巧的特点,给人以优美、舒适之感。

椅子、凳子、躺椅、桌子和箱子就是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家具。

(一)克里斯莫斯椅

在古希腊的椅孚年,最原始的是妇人用椅——克里斯莫斯椅(Klismos,图5—9),它充分显示了古希腊人的聪明才智。

这种椅子由适合人体背部曲线的靠背和向外弯曲的洋刀状椅腿构成,坐面用皮条编织而成,上面放置丝绸坐垫,其表面几乎看不到其他附加的装饰。

这种椅子线条极其优美,且轻巧方便,从力学的角度来讲也是很科学的,它与早期的希腊家具及古埃及家具的僵直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人推测这种椅腿有可能是加热弯曲的,因为锯制弯曲件很难达到强度上的要求。

如果这种推测是正确的,那么可见当时的能工巧匠已掌握了很先进的技术。

克里斯莫斯椅被后世的许多家具设计师所借鉴,例如英国的亚当就曾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广为流行的餐椅。

(二)克里奈躺椅

希腊人非常好客,在自己的餐室里沿着墙壁摆着有扶手的躺椅,称为克里奈(Kline)。

躺椅下面放着小桌子(图5—10),需要时可以拉出,并可在上面摆放食物和饮料。

当时希腊还没有大型餐桌,这种小桌子同时起到多种作用。

这种躺椅是从古代埃及的床发展而来的,但踏板和支架消失了,在头部的前脚高出铺面的部位放置垫子和长枕头,支持人体的上半身。

吃过饭后将桌子放在床下,然后躺在躺椅上交谈或休息。

对于古代希腊的男性来讲,这种躺椅是最重要的家具,同时起到餐椅、安乐椅及床的功能。

躺椅的框架及四腿经常采用镶嵌宝石、象牙、金属等装饰方法,床面则用皮带编成。

(三)地夫罗斯凳

希腊人在家庭和公共场所应用最广的坐具是地夫罗斯(Diphms)四条腿凳子(图5一11)。

其坐面用皮条编结而成,使用时上面再放置坐垫。

此外还有一种名叫地夫罗斯﹒奥克拉地阿斯(Diphros0kladias)的折叠凳,其腿部模仿牛或狮子等动物的腿,并交叉为“×

”形。

虽然形体简单,但仍是官吏或议员们在公共场所使用的显示权威的坐具。

(四)基博托斯箱

古代希腊的贮藏类家具与古埃及的一样,是没有装门的架类和装抽屉的柜,这可以说是当时家具的一大特点。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贮藏家具是带盖的箱子,称为基博托斯(Gibtoss)。

在古希腊家庭中,不经常使用的东西都挂在餐室和居室的墙上,食品放在壶里和大型的箱子里,镜子、宝石等贵重物品放在小箱子里,纺织用材料和家庭用品放在用小树枝编的筐内。

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家具是欧洲古典家具的两大源泉之一。

特别是在西欧从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人们非常注重对古代希腊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的研究。

从法兰西革命时代起流行的执政内阁式和帝政式家具,在某种程度上模仿了古代希腊的椅子和桌子。

同样,英国伦敦的家具设计师谢拉顿也曾以古代希腊家具为样本,制作了重视功能、形体简洁的家具,用以取代装饰繁琐的洛可可式家具,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谢拉顿式家具。

第四节古罗马家具

一、历史背景(前5世纪一公元5世纪):

罗马本是意大利半岛中部西岸的一个城市,是自公元前5世纪起就实行自由民主的共和政体。

公元前3世纪,已建立起奴隶制的罗马帝国随着不断扩张而迅速繁荣起来,征服了全意大利并向外扩张。

到公元前1世纪末,它统治了东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北面包括高卢(相当于现在法国、瑞士的大部以及德国和比利时的一部分),南面包括埃及和北非的广阔土地,其统治延伸到欧、亚、非三洲,并于公元前30年形成了一个强盛的大罗马帝国,历史上称其为帝政时期,将此之前称为共和制时期。

罗马人共和时期就很羡慕希腊的文化艺术,至帝政繁华时期,吸收希腊的精华、凭借帝国宏富的资财建筑起更加庞大而豪华的城市。

古罗马家具在延续了古希腊家具风格之后又将其推进一步,使民族特色得以充分体现,即罗马帝国的英雄气概和统治者的权力与威严在家具上的显露与发挥。

罗马时期的木制家具至今已无存留,然而从庞贝古城出土的实物中却可看到一些遗存很好的大理石、铁或青铜制成的家具

古罗马家具带有奢华的风貌。

尽管在造型和装饰上受到希腊的影响,但却具有古罗马帝国的坚厚、凝重的风格。

希腊素以轻快爽利见长,而罗马则以坚实呆滞为重。

家具上雕刻精细,特别是出现模铸的人物和植物图饰。

兽足形的家具立腿较埃及的更为敦实,旋木细工的特征明显体现在多次重复的深沟槽设计上。

常用的纹样有雄鹰、带翼的狮、胜利女神、桂冠、卷草等。

现在所见的盛期的坐椅、桌、卧榻等家具实物均是由青铜或大理石制作的。

(一)列克塔斯躺椅

古代罗马人受占代希腊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仍有躺在躺椅上进餐的习惯。

罗马人所用的躺椅与希腊的克里奈大致相同,称为列克塔斯(Lectus)。

躺椅基本采用旋制腿,床头部装有“S”型的扶手和头架。

在美国纽约的大都市(Metroplitan)美术馆藏有一件古罗马的大理石床(图5—13),它采用精巧的镶嵌装饰,与踏台相配套,成为艺术性极高的杰出作品。

(二)大理石桌

罗马人在桌子方面也创造出许多新的种类,其中有放在墙边装饰用的三腿桌(图5—14)。

其桌面为半圆形,面板厚实,原料多为大理石,脚部采用狮子脚状。

(三)王座

巴黎卢浮尔美术馆所藏的古代罗马时代的大理石王座(图5—15),左右采用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的雕像,靠背是以神话为主题的浮雕,这是象征着身份和地位的宝座。

古罗马上层社会的妇女喜欢使用古希腊的克里斯莫斯椅,但它发生了一些变化,失去了原有的优雅感。

古罗马时期的妇女们在梳妆时更喜欢用柳条编的、扶手及靠背连为一体的圆形扶手椅。

从一个墓碑的浮雕所表现的家具来看,非常接近于现代的圈椅。

这种椅子轻巧易搬动,具有木质感,比冷淡的大理石更着人喜欢。

第六章

中世纪家具

“中世纪”一词最早出于文艺复兴时期,意思是从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时代中间的这段漫长的“中间的世纪”。

具体是从公元5世纪下半叶(476年)西罗马帝圈灭亡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前后共经历了大约12个世纪。

在此期间,艺术完全被宗教所垄断,成为服务于宗教的宣传工具。

一些古板笨重的家具大部分被司祭、主教等占有。

这些人以能代表神或接近神而自居,为了显示他们的尊严和高贵,他们创造了居高临下的环境和气氛来进行宗教活动,于是形成了教会中使用的高坐位家具。

除教会家具之外,封建领主们使用的家具几乎都是非常原始的家具,这些粗糙的家具反映了当时社会落后、保守和愚昧的面貌。

第一节拜占庭家具

一、历史背景(4世纪一10世纪)

公元395年,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历史上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其统治延续到15世纪。

早在公元7世纪以后,由于封建分裂状态的发展,拜占庭帝国日渐没落;

后来几次遭受西欧十字军的蹂躏,气息奄奄,终于在1453年被土耳其人所灭。

拜占庭帝国的领域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北非、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等地。

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是古代希腊移民城拜占庭的旧址。

拜占庭帝国以古罗马的贵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为基础。

由于贸易来往,使之融和了东方阿拉伯、伊斯兰的文化色彩,形成了独自的拜占庭艺术,其兴盛期是公元4世纪至10世纪。

家具继承了罗马家具的形式,并融和西亚的艺术风格,趋于更多的装饰,雕刻、镶嵌最为多见,有的则通体施以浮雕。

装饰手法常模仿罗马建筑上的拱券形式。

无论旋木或镶嵌装饰,节奏感很强。

镶嵌常用象牙、金银,偶尔也用宝石。

象牙雕刻堪称一绝,如取材于《圣经》的象牙镶嵌小箱(图6—1),采用木材作为主体材料,并用金、银、象牙镶嵌装饰表面。

(一)马西米阿奴斯王座

这是一件珍贵的拜占庭家具,其刚直、庄重的造型体现了礼仪用椅的权威形象(图6—2)。

基体全部是用象牙制成,且拜占庭象牙雕刻技术堪称一绝,图案由鸟兽、果实、叶饰和东方几何纹样组成。

正面的嵌板上雕刻着基督耶稣洗礼者圣·

约翰及众使徒。

(二)其他王座

东罗马的抄本古籍中所能见到的家具以王座为多(图6—3)。

一般都为木板雕划的家具,表面卜再加以彩色装饰。

十字架和某些几何图案如圆圈、连珠纹、绳纹和回纹是当时十分流行的纹样,很具有东方风格。

坐前有踏步,上部装有顶盖或高尖顶,以显示皇帝的威严和荣耀。

这种坐掎对后来的家具影响很大。

第二节仿罗马式家具

一、历史背景(10世纪—13世纪)

仿罗马风格的家具起源于罗马人发明的圆顶拱券式建筑。

这种艺术兴起于11世纪,为时短暂,在12世纪末期被哥特式家具所取代。

中世纪的欧洲,从11世纪开始,封建制度走向成熟,基督教成了欧洲普遍的精伸信仰。

经济和艺术开始出现繁荣的趋势。

意大利家具在造型和装饰上开始模仿古罗马建筑的拱券和檐帽等式样,随后在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也相继兴起,形成整个西欧流行的一种家具风格。

仿罗马式家具可以说是仿罗马式建筑的缩写,主要标志是采用仿罗马式建筑的连环拱廊作为家具中构件和表面装饰的于法。

另外,还较多地采用了旋制的回转体构件,可以说这是后来温莎式家具的基础。

镶板上用浮雕及浅雕,装饰题材有几何纹样、编织纹样、卷草、十字架、基督、圣徒、天使和狮等,

(一)仿罗马式扶手椅

椅子多为小扶手掎,喜欢往腿、扶手、靠背等部位采用长串的旋制杆件(图6—4)。

腿的上部做成动物的头或鸟爪的形状。

而在斯堪的纳维亚等地,多用没有图案装饰的方腿,装板表面多以浮雕装饰

(二)山顶形衣柜

柜子是当时家具中较重要的一个种类(图6—6)。

型体较小,顶端多尖顶形式,边角处多用金属件或铁皮加固,同时又起到装饰作用。

当时的青铜锻制和表面镀金技术的成就也是相当大的,为后来的家具装饰开辟了新的道路。

此柜造型既具有罗马式的特点,又具有向哥特式过渡的倾向。

第三节哥特式家具

一、历史背景(12世纪—15世纪)

从12世纪到14世纪,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的北面,有一种以精雕细琢与华丽的镂花玻璃窗构成的新敦堂建筑艺术样式。

它先盛行于法国,在13、14世纪流行于整个欧洲,这就是“哥特式艺术风格”。

哥特式教常建筑的特点是以尖顶拱券和垂直线为主,高耸、轻盈、富丽而精致。

哥特式家具主要陈放在教堂中。

当时的天主教构成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神学体系。

哥特式教堂显示出这种教权的神圣,而哥特式家具又装饰了教堂的室内。

纵向的线条,平板状坐面、靠背,朴素挺直庄重的造型,再加上透过彩色玻璃射入室内的紫色光线,给人以宗教的神秘感,使你感觉到上帝真正存在于人们之中。

哥特式家具给人刚直、挺拔、向上的感觉。

这主要是受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影响,如采用尖顶、尖拱、细柱、垂饰罩、浅雕或透雕的镶板装饰。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以尖拱代替仿罗马式的圆拱,宽大的窗子上饰有彩色玻璃图案,广泛地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

高耸人云的尖塔把人们的目光引向虚渺的天空。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火敦堂、英国的坎特伯雷主敦堂,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

14世纪左右,在法兰西,一种将薄板镶人框架的技法陂引进家具之中,即所谓框架嵌板结构。

它的引进开创了框式家具的新篇章。

它不仅使装饰家具表面变得更加容易,而且也解决了人型家具的制作问题,在此之前一直没有见到柜类家具,可能与当时没有出现框架嵌板有关。

哥特式家具的艺术风格还在于它豪华而精致的雕刻装饰,几乎家具每一处平面空间都被有规律地划分成矩形。

嵌板装饰的主要题材有代褶纹样、缝隙装饰、火焰纹样、窗头花格等;

边饰的主要题材有叶形装饰、唐草、“S”形纹样。

这些装饰题材几乎都取材于基督教三圣经的内容。

例如,由三片尖状叶构成的三叶饰图案象征着圣父、圣子和圣灵的三位一体;

四叶饰象征着四部福音;

鸽子与白合花分别代表圣灵和圣沽;

橡树叶则表现神的强的强大雨永恒的力量等。

这些图案郜足采用浮雕、透雕和圆雕帽结合的方法求表达。

(一)高背椅

哥特式时代的坐具,在结构上垃示出与古代家具的差异。

一般认为,中世纪的坐具是从带盖的箱子发展而来的。

例如,被称为赛特勒(Settle)的领主坐的高背椅(High—BackChair)就是一种岛靠背安乐椅(图6—7)。

靠背变得高的目的就是把椅子作为权威的象征,同时极为强调椅子在空间的体量感。

高耸的椅背带台烛往式的尖顶,有如矗立的蜡烛,有些帝王宝座的上部还装有象征主权和地位的顶盖。

倚背中部或顶盖的眉沿均由细密的拱券透雕或浮雕装饰

(二)银坐椅

现存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教堂的马丁(Martin)国王银坐掎l图6—9)制作于1410年左右。

椅背是仿建筑尖塔形,椅坐下部是矢形拱门,它在造型和制作技巧上都堪称典型的哥特式家具。

同时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拜占庭和波斯文化的影响,这显然是由于十字军东征带回了东方文化的某些优秀遗产,使得中世纪西方文化开始改变自己的面貌。

(三)立式柜

哥特式家具中发展最快的是立式柜,这时的柜子已多半采用柜形结构,带有沿垂直轴回转开闭的门扇和抽屉(图6—10)。

这不但在罗马家具中是罕见的,而且在整个家具史上也是一个开创。

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比较稳定,人们不再顾及因战争而流离失所。

铰链的应用也比以往更加普遍。

到了哥特式后期,餐具柜已成为上层社会必备的家具。

最初它以架子的形式出现,用于陈列酒具、餐具和银制品,以展示其家产的丰厚,后来则发展为配有可开启的折门并雕以各式纹样的餐具柜。

这类家具构成了哥特式家具的一大特点。

(四)顶盖床

在中世纪,贵族的府邸尚未设置专用的寝室,只在大厅的一角安放一种带有顶盖的大型床,顶盖上悬挂起床帷(图6—11)。

用豪华的床榻代替了以往用于显示权威的椅子。

这种床上谒见的作法一直流传到法国的路易十四时代。

这种床上安装顶盖的作法是从13世纪以后开始流行的。

在顶盖上悬挂床帷,既可挡住穿堂风,又可防止别人窥见裸体。

到了15世纪左右,不仅床上安装顶盖,而且增加了四根支柱和床头板。

至此,这种有顶盖的四柱床(图6—12)就确立了哥特式床的典型风格。

另外,床的使用也是显示主人地位的标志。

贵族府内,除其家庭成员之外,家臣和侍者的床都相当简单,大多数只能睡在垫子或箱子上。

中世纪室内和家具配置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完全是一种自由的、随心所欲的构成和配置,尚未意识到总体与部分之间统一与协调的美。

自16世纪起,上层社会的府邸里逐渐将房间分化,宽阔的大厅又细分为客厅、起居室、寝室等,并设置了很多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房间。

与此相适应,家具的种类也开始增加,纺织和雕刻技法也日益成熟。

第七章

近世纪家具

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在这之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中世纪后期,欧亚世界经历了不同的发展:

原来先进的阿拉伯、中国等国家,或分裂,或闭关自守,发展迟缓;

欧洲却经历了空前的变化。

最先在意大利,然后往西欧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欧洲的资产阶级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而也促进了科学和文艺的迅速发展。

西方近世纪家具从16世纪蕾19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四个时期,尤以英法两国为代表。

现在所说的西方占典家具丰要是指这时期的家具,体现出一种欧洲文化深厚的内涵,至今仍受到人们情有独钟的厚爱。

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家具

一、概述

文艺复兴是指公元14啦纪至16世纪,以意大利各城市为中心而开始的对占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运动。

西欧的封建社会经过查理曼帝国的形成期、卜字军东征等的发展期,到14至15世纪,在意大利、法国南部、荷兰等地的~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最初的资l奉主义曲芽。

到16世纪,各地资本主义兴起,进入了封建社会的解体期。

资本主义一经产生就同封建制度在宗教改革、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进行激烈的都争。

但当时宗教神学的力量根深蒂固,同它进行斗争,必须找到思想武器,于是他们搬出了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思想文化。

这些文化虽然被基督教会禁锢了千年之久,但它的光辉是埋没不掉的。

在新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