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13743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Word格式.doc

(《论语.为政篇》)说的是文艺批评标准,是指《诗》的思想内容具有雅正的特点。

从审美方面看,“思无邪”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兴观群怨”说,出处《论语·

阳货》,指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子曰:

“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

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托物兴辞;

引人联想,催人振奋。

“观”:

观察社会,反映现实,考察政治、人心的得失。

“群”:

使人和谐、团结。

“怨”:

美刺现实,批判社会不良现象,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

“辞达”说和“文质彬彬”说“辞达”指文学作品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

辞,达而已矣。

写作特点:

a大多是比较简单的对话,还没有完整篇章,但言简意赅,含义隽永,富有哲理;

b说理清晰,叙事略具情节,能初步表现人物性格和音容笑貌;

c塑造了一批生动的人物形象;

d大量运用语气词、叠词,感情浓郁,富有表现力。

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传”为解释经书的文字。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以鲁国年号记事,记叙了我国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共205多年的历史,包括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重大历史事件。

《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左传》的思想倾向:

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

《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二)战国时代

孟子,名轲,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a《孟子》文章雄辩,充满论战性质,但又注意论辩技巧。

或根据不同对象,掌握对方心理,妙设机巧,引人入彀,层层紧逼,步步追问,势不可当。

如“有为神农之言许行”章(《滕文公上》),批驳许行“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主张即是如此。

或用比喻和寓言说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如“鱼我所欲也”(《告子上》)以“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

b善用譬喻见长,比喻和寓言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

如揠苗助长、缘木求鱼等。

c语言上浅显自然又明快畅达有口语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不少词语如“明察秋毫”、“水深火热”、“出尔反尔”、“出类拔萃”、“心悦诚服”、“一暴十寒”等都成为成语,至今流传。

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诸子哲理散文。

《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

庄子思想:

庄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

提倡齐万物、一死生,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

宣扬不谴是非、与世俗处。

其思想对后世产生过深刻影响。

艺术特点:

首先,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

至于以寓言说理,更是突出。

《庄子》自言寓言占十分之九,现在统计有180余则。

这些寓言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说服力、感染力。

如“触蛮之争”(《则阳》),借触、蛮争夺蜗角,嘲笑了诸侯间争夺土地的战争,及其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

“庖丁解牛”(《养生主》),以解牛为喻,说明了养生的道理。

其次,《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逍遥游》中的大鹏展翅图景写来尤为雄阔。

它由“不知其几千里”大的鲲鱼变化而成,振翅而飞,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境之壮,其思之奇,前所未有。

再次,《庄子》的语言,在诸子中成就也最高。

不仅嘻笑怒骂,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奇,如“逍遥”、“浑沌”、“造化”、“志怪”、“小说”、“寓言”、“运斤成风”、“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等,至今还广为运用。

荀子,名况,尊称为卿。

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属诸子哲理散文。

思想:

荀子反对性善说,提倡性恶说,由此特别强调后天教育、环境影响及个人努力。

特点:

《荀子》文章主要是长篇专题性论说文,这些论文大都善于围绕题目或一定的中心,以类比、引证、比喻、排偶反复说理,层层展开论述,结构绵密严谨,说理透辟,发挥尽致,如《劝学篇》;

风格沉着深厚,语言朴素简洁而词彩缤纷,句法整练而富于气势。

韩非,法家集大成者。

主要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

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作品多为说理文,论证严密,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条理分明,深刻明切;

辞锋犀利,风格峻峭。

如《五蠹》以洋洋洒洒近七千言的篇幅,指责五蠹之民对国家的危害,这是先秦论说文的进一步发展;

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也是《韩非子》的突出特点。

《韩非子》有寓言故事三百多个,这些寓言,大多生动形象,合意深刻,发人深思,同时情节生动幽默,有较浓的文学色彩,如“守株待兔”(《五蠹》)、“郑人买履”、“买椟还珠”(《外储说左上》)、“自相矛盾”(《难一》)等等。

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

《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0·

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

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艺术特色:

结合《离骚》和《采薇》分析

屈原人格:

结合《离骚》和《渔父》分析

11·

《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长书等,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共33篇。

由西汉刘向根据史料整理编定定名《战国策》。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代各国间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

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活动及策略。

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出于此书。

写作特点(艺术成就):

  

(1)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

《战国策》打破“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如苏秦、张仪、聂政、荆轲等。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

  (3)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夸张渲染,文辞瑰丽。

(4)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

“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李斯的代表作是论辩文《谏逐客书》。

秦代唯一的作家。

文章继承了战国纵横家文章的余风,论事周详,说理充沛,文采斐然。

开汉赋铺陈藻饰之风。

(三)两汉

12·

贾谊。

主要作品为《新书》十卷58篇。

《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

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原赋》等赋,《过秦论》等开“史论”之先河。

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3·

刘安,封淮南王。

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14·

司马迁·

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

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记。

列传,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

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之一,前“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首。

《管晏列传》出于此。

写作特点(文学成就):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

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

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

这是因为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3)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15·

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主要作品为《汉书》。

《苏武传》出于此。

开创断代史历史著作体例。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

历史散文。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16·

乐府,著名作品有《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

前四者见宋代(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7·

曹操,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曹”(还有曹植、曹丕)之首。

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

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

属乐府歌辞。

开创“建安风骨”新风。

鲁迅称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18·

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

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两都赋》、《白马篇》。

曹丕,字子桓。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yǔ)、应瑒(yá

ng)、刘桢。

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相与友善,常“游于竹林”。

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19·

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

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20·

陈寿,字承祚。

主要作品为《三国志》。

《隆中对》出于此。

21·

干宝,字令升。

主要作品为《搜神记》。

《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

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22·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有《陶渊明集》。

代表作有《桃花源诗并序》、《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思想人品方面:

恬淡退隐,固穷守节,不屈事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人品峻洁,精神高尚,教育和影响了无数代作家。

  诗歌创作方面:

他是汉魏六朝最杰出的诗人,是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

对田园诗题材的开掘,情、景、理交融的美学旨归,自然纯真的风格,均有巨大的影响。

23·

范晔,著《后汉书》。

《乐羊子妻》、《张衡传》等出于此。

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24·

刘义庆,袭封临川王。

主要作品为《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

《周处》、《陈太丘与友人期》等出于此书。

为笔记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轶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25·

刘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

主要作品为《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26·

北朝乐府,著名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杨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

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五)唐

27·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

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

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8·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他的诗仅存两首,然而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让他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

思想内容:

这首七言古诗虽沿用乐府旧题,写男女离别相思之事,但却能脱出前人窠臼,写出了新意。

诗中展现了春江花月之夜浩瀚幽邃、恬静优美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慨叹,并着力抒写了春宵月夜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尤其是表现了思妇望月怀人的深情以及对美满生活的憧憬。

1)题材开拓、意境创新:

《春》描写的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以及游子思妇的题材,它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美自然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并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将他们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的询问等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这对唐诗意境开拓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的突出意象,它象一条纽带,贯穿全诗,情意也随着月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诗中经历了一夜的过程,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全过程,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

而在月光之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花林、流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不眠的思妇和漂泊的游子,交相辉映,展现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人生哲理的画卷,形成了完整统一的诗歌意境。

  (3)韵律节奏美。

全诗共36句,每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并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交错运用平仄,一唱三叹,前后呼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随着音律节奏的变化,诗中的情感也在跌荡起伏。

这确实是一篇横绝千古的诗篇,故而有人盛赞张若虚是,“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有人认为,“月”是全诗的灵魂,谈谈你的理解。

※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

(空间)边塞意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的《闺怨》

时间意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情感意象(愁绪、情爱、思乡怀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白居易《长恨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29·

王之涣,字季陵。

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

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

属边塞诗派。

30·

孟浩然,襄阳人。

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31·

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

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因善写七绝被誉为“七绝圣手”。

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

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善边塞诗、宫怨诗。

32·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号为“诗佛”。

诗人兼画家。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

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鸟鸣涧》、《相思》、《观猎》、《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等。

结为《王右丞集》。

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3·

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34·

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古代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属,古典诗歌艺术的高峰。

韩愈称赞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非常鲜明;

甚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绝无仅有的。

他上承屈原,将中国诗歌的浪漫精神推向了顶峰。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的影响。

李白的自信自负、傲视富贵的个性自由精神,是在传统专制政体下,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仰慕不已,借以慰藉的一方心灵土壤。

2.飘逸的风俗的影响。

他诗歌飘逸风格、奇特想象和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后代诗人仰慕不已,苏轼、陆游等大家,都受其影响。

《蜀道难》的艺术特色:

(1)《蜀道难》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杰作。

诗歌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精妙的比喻,生动的描绘,加上神话传说的穿插运用,描绘声绘色了蜀道的雄奇峻伟、高耸险恶。

豺狼、虎蛇的比喻;

蚕从、鱼凫开国,五丁力士劈山等神话传说的运用,都给诗歌增添了神秘奇幻、光怪陆离的色彩和雄健奔放的气势。

(2)此诗感情色彩强烈、诗歌一篇便用“噫吁戏,危乎高哉”这一连串的强烈慨叹,创造了笼罩全诗的感情气氛,先声夺人,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主旋律共三次出现,分别表达了这一感情的爆发、深化和收束,贯穿全诗的这种浪漫主义激情,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艺术感染。

(3)此诗句式参差错落,极富变化,诗中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以至十一言句子,使诗歌的节奏缓急相间,且具有明显的散文化色彩。

此诗用韵灵活,不但多次换韵,而且有地方不大讲究用韵,有时又连用仄声字,如“历井仰协息”;

连用平声字,如“愁空山”。

由于诗句和声韵的变化莫测,形成抑扬顿挫的韵律,对表达诗人激情奔放、淋漓酣畅的感情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35·

杜甫,字子美,自称杜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他的诗作是现实主义诗歌在《诗经》之后的又一座艺术高峰。

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诗史”。

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

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思想内涵:

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是空前的。

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诗史的涵义有两个方面:

  

(1)有史的认识价值。

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杜甫诗中均有反映。

如两京收复,杜甫有《收京三首》;

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力而沿途征兵,杜甫写了《三吏》、《三别》。

杜甫之诗,就象是一部安史之乱的历史。

而且杜甫有些诗所反映的史实,未见于史料记载,还可以补史之缺遗。

如杜甫《三绝句》里提及的渝州、开州杀刺史一事,未见史料记载。

而且,杜甫之诗也是他自身的一部历史。

我们通过杜甫之诗,可以了解到杜甫一生的行踪历程。

  

(2)形象的历史生活画面。

只提供史的事实,这是史书所做的事情。

杜甫的诗不仅提供了史的事实,而且为我们描述了更为广阔,更为具体生动的历史生活画面。

杜诗的风格:

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

它表现了杜诗思想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