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13991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

见风使舵 

D、伺候 

冒然行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倏忽之间三年已经过去,回望校园,真令人百感交集。

B、王学苓长期无微不致地照顾邻居亢德馨老人,因而得到群众称赞,政府褒奖。

C、反映现实的电视剧《蜗居》一炮打响,收视率节节飙升,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D、一开春,村里的青壮年又成群结队出去打工了,只留下几个老人小孩在家守着。

4、下列各句中,有病句的一项是()

A、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站在中间,充当介绍人的角色。

B、北宋哲宗时期,苏轼被贬谪到南方,羁宦于千里之外,经历了数度转徙,徽宗即位之后才从南疆回来。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是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对象,由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

5、下列作家与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师说》 

B、曹禺——《四世同堂》

C、鲁迅——《故乡》 

D、雨果——《悲惨世界》

6、下面联语中,不属于对仗的一联是()

A、俯海古边州,云销见戍楼。

B、涨退山溪水,反复小人心。

C、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7-8题。

(6分,每小题3分)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对这首诗的一、二句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比的手法,诗人颂秋与前人悲秋对比。

B、拟人的手法,将秋天当作一个人来描写。

C、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秋天比喻成古人。

D、运用了对仗的手法,词义词性两两相对。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盛赞秋天的美好,反映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B、借托鹤飞云霄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

C、既描绘了秋高气爽,鹤飞云霄美景,又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情怀。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秋自喻,以春喻人,表达了强烈的自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9分,每小题3分)

王戎,字睿冲,琅邪临沂人也。

祖雄,幽州刺史。

父浑,凉州刺史、贞陵亭侯。

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

“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雄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或问其故,戎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取之信然。

(节选自《晋书。

王戎列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颖:

聪明

B、于宣武场观戏 

观:

观看

C、猛兽在槛中雄吼震地 

震:

震动

D、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 

走:

行走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裴楷见而目之曰

B、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C、尝与群儿嬉于道侧

D、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

11、翻译:

戎曰:

(3分)

译文:

 

(三)诗文填空,完成12—13题。

(3分,每空1分)

12、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13、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一17题。

(24分)

壮阔【英】阿兰•德波顿

西奈之旅的第二天,我们一行十二人来到一个毫无生机的山谷,这里没有树,没有草,没有水,也没有动物。

沙岩地上满是巨石,它们仿佛被一个粗野的巨人踩过后,滚下周围的山坡。

这些光秃秃、赤裸裸的山脉,显露出了通常被层层泥土和茂密的松树林所遮掩的地貌。

狭长的洼地和裂缝诉说着千万年来饱受的压力,而经历不同地质年代的演化,山脉间也出现了众多的横断面。

地球的地壳构造板块之间的褶状花岗石,就像亚麻布一样。

山脉在地平线上无止境地延伸,直到西奈山的高原逐渐变成铺满碎石的“砂砾烤盘”。

我们因一些风景而引发的感受,很少能用三言两语就形容出来:

好比在初秋的黄昏看着天色渐渐暗去,或者在一片空旷的平地上看到一池静谧的湖水,我们往往要用一大堆拗口的辞藻来描绘我们的情感。

不过,到了18世纪初,终于出现了一个词,它清晰地反映出我们对悬崖峭壁、山川冰河,以及辽阔夜空和巨石林立的沙漠的特别感受。

这个词就是“壮阔”。

在这些景观面前,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这样的感受,而且一提到“壮阔”,别人也可以理解是什么样的风景。

黎明时分的西奈南部,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4亿年前形成的幽谷、2300公尺高的花岗石山以及陡峭谷壁上千年的侵蚀造就了它。

人在这些壮阔景观面前,就像迟来的尘埃。

我的背包里有一部伯克的著作。

伯克24岁时,放弃了在伦敦的法律研究之后,就写了《关于壮阔和美丽理念之源的哲学探究》。

他直截了当地表示:

景致之壮阔和脆弱的感觉有关。

很多景致是美丽的,例如春天的草原、柔美的山谷、橡树和河畔小花(尤其是雏菊),不过这些景致并不壮阔。

“壮阔和美丽常被人混淆,”他抱怨道,“两者所指相差很远,有时性质可说是南辕北辙。

”对于那些从丘园瞭望泰晤士河,然后惊叹泰晤士河是何等壮阔的人,这位年轻的哲学家显露出了一丝的不耐烦。

一种景致只有具备某种力量,才能称之为壮阔。

关于壮阔,他用耕牛和野牛做比较来说明这个道理:

“耕牛力气很大,但它是温驯的,任劳任怨,不构成威胁,因此耕牛并不会给人以雄伟的感觉。

野牛的力气也很大,但是这种力气属于另一种,往往是非常具有破坏性……因此野牛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无比的,壮阔的感觉也是如此。

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欣悦?

为什么要追求这种渺小的感觉,甚至因此而感到高兴?

为什么要离开埃拉特城的安逸,背起沉重的背包,跟随一组沙漠爱好者沿着亚喀巴湾的海滩行走数英里,来到一个只有岩石的沉寂之所?

还必须像一个逃犯那样躲在少数几块巨大岩石的阴影之下,以躲避烈日的曝晒?

为什么我们充满欢欣地期盼花岗石床、砂砾烤盘,以及那向远处伸展、山峰镶嵌在深蓝天空一角的凝固火山熔岩,而不感到沮丧呢?

有一种解释是,那些比我们强大威猛的东西不一定令我们感到憎恨。

那些与我们的意志相违的东西可能引起我们的愤怒和怨恨,然而它也可能让我们心生敬畏。

而它们能否引发我们的敬畏,则完全取决于它们貌似挑衅、恶劣和傲慢的同时,是否也具尊贵之风度。

看门人的自大傲慢令人生怨,迷雾笼罩的高山奇险则使人心生尊崇之意,强大却卑劣之物让人有被羞辱之感,但强大却尊贵之物则使我们敬畏。

让我们回到伯克关于动物的比喻:

一头野牛或许能引起壮阔之感,但一条水虎鱼却不能。

其关键似乎在于动机:

我们视水虎鱼的力量为邪恶且具掠夺性的,却把野牛的力量视为坦率和正大光明的。

即使我们不在沙漠中,别人的行为及自己的缺点也会让我们感到渺小。

羞辱感是人类永远的危机。

我们的意志常被违抗,愿望也常被阻挠。

崇高的景观不会因此而直接揭示我们的不足。

它们的吸引力在于提供我们一个新颖和有效的方法,去面对我们原已熟悉的缺憾。

壮阔的景致以宏伟的方式,重复着日常生活经常施予我们的教训:

“宇宙强而有力,而人类脆弱不堪,人的生命是脆弱和短暂的;

我们除了接受加诸意志之上的限制外,别无选择;

许多的必然性不是我们可以对抗的,面对它们时,我们只能臣服。

这便是写在沙漠岩石上和南北两极冰地上的教诲。

因为书写得如此壮丽,我们在离开这些景点后不会有任何挫折之感,反倒为这些超越自身的东西所感动,并在回忆中归返这些我们精神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庄严壮美的景象。

(选自《旅行的艺术》,有删节)

14、开篇描写“毫无生机的山谷”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15、谈谈人“像迟来的尘埃”在文中的含义。

16、联系上下文,简要概括“一种景致”称为“壮阔”的条件。

17、根据文章,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认知“壮阔”对人生的意义。

四、语文综合实践(5分)

18、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京剧脸谱”的定义。

(5分)

要求:

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

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

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纹样的脸谱,用来表明戏中人物的面容、性格等特征,使观众能观其外表,知其心胸。

例如,红色脸常用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等性格,以“三国戏”里的关羽为代表;

白色脸则常用来表现奸诈多疑,以“三国戏”里的曹操为代表。

京剧脸谱能够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

五、应用文写作(15分)

19、学校文字、摄影、礼仪等兴趣社团都在招收新社员,请根据自己的爱好,写一份加入其中某一社团的申请书。

(15分)

(1)不少于200字;

(2)行文中不得涉及具体的人名和校名。

六、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40分)

哥哥11岁,弟弟4岁,小兄弟俩并排罚站。

这是为什么呢?

爸爸说:

哥哥是因为睡觉,弟弟是因为不睡觉。

看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总是应该明白自己的主要任务,做该做的事情,那样才不会犯错。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湖南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8分)

1、A 

2、B 

3、C 

4、C 

5、B 

6、A

二、古代诗文阅读。

7、A 

8、D 

9、D 

10、B

11、王戎说:

“树在路边而果实多,必定是苦李。

”把它摘下来后果然是苦的。

12、只是朱颜改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此时无声胜有声

14、紧扣“壮阔”的题目,形象生动地再现西奈山谷的“壮阔”现象,(2分)不着痕迹地引入下文有关人欣悦于“壮阔”景观的讨论,包括与“柔美山谷”等景致的对比(4分)15、以人喻尘埃,(1分)

形象写出人在已历几亿年的山谷面前太渺小。

(1分)

进而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反衬出自然景观的壮阔和永恒。

16、具备无比强大的力量(2分)和尊贵的风度,(2分)让人心生敬畏。

(2分) 

17、壮阔的景致以宏伟的方式施予我们的教训:

宇宙强而有力,而人类脆弱不堪。

(2分)这让我们在惊叹自然地伟大时,能反观自身的缺憾和不足,并对宇宙伟力有所感动、心存敬畏,进而让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不缺失庄严壮美的情怀。

(4分)

18、答:

脸谱是京剧中男性演员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图案、纹样表明人物的面容、性格等特征的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

六、作文(40分)

第9页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