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409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哲学期末考试复习小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13.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D)

A黑格尔B康德C王守仁D贝克莱

14.哲学史上两大根本对立的派别是(A)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辩证法和中华民族辩证法D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15.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B)

A唯一特性B普遍属性C根本属性D内在矛盾

1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B)

A存在性B物质性C可知性D矛盾性

17.认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是(A)

A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18.物质的运动是(B)

A暂时的B永恒的C相对的D有限的

19.在现实中虽有根据但不充分,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称之为(C)

A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D不好的可能性

20.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客观世界不存在偶然性,这种观点是(A)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B唯物主义非决定论

C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

21.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与重点论是(D)

A因果关系B对立关系C同一关系D对立统一关系

22.事物矛盾的精髓是指(B)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23.质变是指事物(D)

A不改变全局的质,只改变局部的质B在度的范围内的持续与扩张

C发展的连续性D发展的连续性的中断、飞跃

24.“否定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这是(A)

A辩证法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折衷主义的观点

25.感觉、知觉、表象是(C)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26.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C)

A认识的基础是实践B认识是辩证发展的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D认识具有能动性

27.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就是检验(C)

A主观认识是否清晰明白B主观认识是否与书本知识一致

C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D主观认识是否为多数人赞同

28.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依靠群众D改革开放

29.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B)

A政治制度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人们的生活方式D精神文明

30.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共同点是(B)

A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B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

C它们的实现都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D它们的实现都不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31.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B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C文化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32.艺术的特点是(B)

A以永恒、共同的美来概括和影响生活B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影响人的思想感情

C用抽象理性的形式反映生活、影响人的思想感情D反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思想感情

33.在我国现阶段,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形式只能是(C)

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D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为主体

3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因为(C)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直接现实要素B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C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中物化为生产力

D科学技术可以把生产力诸基本要素统一起来构成生产力

35.决定国家性质的是(C)

A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B国家领导人的思想意志

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36.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原因是(D)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B产品分配不均

C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D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

37.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C)

A坚持为现实服务的原则B坚持政治第一的原则

C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D以传统的观念为标准

38.精神文明是(B)

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成果的总和B人类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C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D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

39.必然王国是指(C)

A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B人们按必然规律创造历史的一种社会状态

C人们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的一种社会状态

D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40.党的相信群众的观点主要是指(D)

A群众的意见是正确的B群众有高度的政治觉悟

C群众有高尚的精神文明D群众解放自己

二.双项选择题

1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关系是(BD)

A前者从属于后者B后者从属于前者C二者各自独立,互不相干D后者影响、制约前者E作为哲学的“两个对子”,二者都是哲学基本问题

2二元论的错误在于(BE)

A否认世界的运动和变化B否认世界的统一性C反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观点D反对事物的矛盾性E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

3唯物辩证法是关于(DE)

A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学说B世界充满矛盾的学说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学说D世界普遍联系的学说E世界永恒发展的学说

4香花和毒草的关系是(BE)

A互不相容B相比较而存在C没有确定的界限D各自固定不变E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5从理论出发去剪裁实际生活,这种做法是(AD)

A唯心主义的表现B唯物主义的表现C经验主义的表现D教条主义的表现E二元论的表现

6把多数人承认的观点视为真理,这种认识的实质是(BC)

A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唯心主义真理论的的一种形式D否认真理是人们的思维形式E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矛盾主要(AE)

A用说理的方法B用大批判、大辩论的办法C采取行政手段D通过阶级斗争E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8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经济基础的是(AD)

A公有制经济B个体经济和合资经济C《企业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E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率

9群众路线是(BD)

A党的根本思想路线B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C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D党的认识方法和工作作风E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

10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AD)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C前者是后者的补充和发展条件D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发展条件E二者互为基础和发展条件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一切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态度是(DE)

A全盘否定,划清界线B全盘肯定,积极继承C认识其本质,把唯心主义彻底消灭

D剖析其根源,从根本上克服唯心主义E具体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句话说明(BD)

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区别B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意识就是物质D意识是对客观外界的反映E物质和意志是等同的

13.在当前改革过程中,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应该(CE)

A全面肯定,不要批评B任其自由发展C给它提供适宜的发展条件

D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决定我们的态度E热情支持并克服其缺陷

14.依据辩证的否定观,对待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CD)

A中国的要全盘吸收,外国的要全盘抛弃B古代的要全盘抛弃,近代的要全盘吸收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批判地继承

E对与我友好的国家的文化要全盘吸收,对与我不友好的国家的文化要全盘抛弃

15.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CD)

A认真学习书本知识B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掌握大量真实的感性材料D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E理论要回到实践中,经受实践的检验

16.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AD)

A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B在任何范围内的对立都是绝对的

C在任何范围内的对立都不是绝对的D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E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相互转化

17.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它(DE)

A是社会中低级的、错误的意识B是一种消极惰性的力量

C是纯粹的感性形式的意识D是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社会的社会意识

E表现为感情、习惯、风俗等

18.下列各项中,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是(AD)

A哲学B宗教组织C国家政权D政治理论E民族心理

19.“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的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个命题表现的是(BD)

A唯心史观的观点B唯物史观的观点C宿命论的观点

D历史辩证法的观点E唯意志论的观点

20.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是(BC)

A人的解放的程度决定社会的进步B人的解放的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C人的解放的程度受社会关系和社会进步程度的制约

D人的解放并不意味着社会进步E社会进步并不影响人的解放

三.多项选择题

1生产关系长时期落后于生产力的增长,必然导致(ABDE)

A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经济建设发展迟缓C背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人民生活水平下降E国民经济不能正常运行

2杰出人物作用的大小和性质,取决于他们(ABCDE)

A所处的时代B所代表的阶级C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程度D反映人民群众要求的程度E个人的素质

3有些科学家在哲学上信奉唯心主义,但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

这是因为(ABDE)

A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不完全一致

B他们在科学研究中有意无意地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

C科学实践不需要哲学的指导

D他们在理论上的信仰同科学研究中所贯彻的原则和方法并不完全一致

E他们在科学研究中自觉不自觉地利用了唯心主义哲学中的合理因素

4量变质变规律原理指导我们(ABD)

A反对“左”右倾错误B把远大革命目标与当前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C把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D把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结合起来E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5.唯物史观认为,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BDE)

A成为社会关系主人的社会状态B成为自然界主人的社会状态

C可创造客观规律的社会状态D成为自身主人的社会状态

E摆脱了盲目必然性奴役的社会状态

6.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在于它(CDE)

A完全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B不受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制约

C基本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D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E能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改善

7.联系具有多样性,其主要形式有(ACDE)

A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B真实联系和虚假联系

C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D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E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8.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包括(BCDE)

A量变就是质变,质变就是量变B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E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变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新事物?

什么是旧事物?

区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新事物是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什么是哲学的党性?

怎样才能自觉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

哲学的党性指哲学基本派别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性。

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基本上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就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

在阶级社会中,哲学都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基本上是一致的。

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就是要自觉地站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立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3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

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有什么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有两重含义:

第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第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

把握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明确任何事物都自始至终包含矛盾,矛盾分析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前提和基础。

4.哲学基本问题有什么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是:

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唯一标准,揭示了各派哲学的根本立场及其根本分歧,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哲学发展史和现实哲学斗争的基本理论线索。

此外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回答,即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实践意义是: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包含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其实质都是在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唯物主义;

就是从主观意志出发,犯主观主义错误。

哲学基本问题可以提高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5.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宇宙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则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宇宙间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在于,用静止的观点看事物,把一切运动都看作机械运动,否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多样性,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

这种观点最后必然为唯心主义大开方便之门。

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在于,从意识决定物质这一根本观点出发,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认为运动是精神的运动,精神是产生物质及其运动的根源。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否认世界的物质性,否认精神的运动、概念的运动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6.什么是价值评价?

合理价值评价的基础是什么?

价值,是指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属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合理价值评价的基础是对客体的认识正确、对主体和主体需要的认识正确。

因为价值评价是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具有是否合理的问题。

只有建立在上述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价值评价才可能是合理的。

7.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还存在阶级斗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旧社会的痕迹,尤其是思想文化方面的遗毒将长期存在,它们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文化相抵触,并有激化的可能。

历史上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余毒不可能在短期内清除干净,剥削阶级的残余分子还存在并进行破坏活动。

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仍有敌对分子试图从事破坏活动。

第二社会主义仍处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资本主义势力和敌视社会主义事业的势力还在进行侵略、颠覆和破坏,仍然存在着世界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与“和平演变”的可能,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文体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制度尚不够完善,还不可能完全防止某些社会成员的腐化变质,并杜绝少数剥削分子和各种敌对分子的产生。

特别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需要防止社会某些成员发生腐化变质的现象。

8.什么是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产物,是民族文化精髓之所在。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包括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淳朴务实、聪明智慧、勇于进取、锲而不舍、舍生取义、反抗强暴等优秀品质。

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主要是:

一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

二是崇尚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

第三重义轻利、顾全大局的行为规范。

五.论述题

1试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联系实际说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

主要说明: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

因为,依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基本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的,对其发展起促进作用;

虽然也存在一定不适合的方面,但因其矛盾的性质都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改善。

总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

2.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全国一盘棋,批判地方主义、本位主义的错误。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从而构成一个系统或整体;

而任何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也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共同构成一个系统或整体。

因此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即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的性质只存在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之中,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

另一方面整体的属性、功能并非各部分属性、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新的特征和功能的整体,因而部分又是整体的部分。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根据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研究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联系。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就是一个大系统,也是一个大整体。

各地区、各部门、各系统、各阶层,都要树立全局观点,在认识处理问题时,从整体、全局出发,即通观全局、顾全大局、服从全局,在下级服从上级、全国服从中央、局部服从全局这一大前提之下,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整体的功能和优势,又能为各局部充分发挥好各自的功能和优势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如果各地各部门不从全局出发,不顾整体利益,而各行其是,搞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那么不仅整体的功能和优势会被削弱,局部也因相互“拆台”而受到损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因此要坚决反对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的错误。

3.试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征的理论,联系实际论证我国当前改革的必要性,说明改革的性质和目的。

⑴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适合的,同时还存在着矛盾,但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加以解决。

⑵联系实际论证我国当前改革的必要性、性质和目的:

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说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还存在束缚或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只有改变这种情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改革是必要的。

第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适合的,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加以解决,达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第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