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4768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由提高小组培训教师们学习动画软件模拟设计学科知识形成的课件,例如数学几何画板展示图形变形过程,多媒体合成软件整合教学资源,我校的教育技术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加大投资力度,派出教师培训学习,加强计算机教师与学科教师的默契配合,更好地让他们了解各学科教学特点,以便辅导教师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2)从三个渠道落实:

一是校内的常规教学应用培训;

二是结合职称评定要求的操作应用能力培训;

三是各级各类专业性应用平台及课件开发、制作能力的培训与评比。

校内培训常抓不懈,成为我们的常规教研活动,由信息技术老师组织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的培训;

抓住老师的主动需求,分模块进行培训,使这些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了扎实的提高;

每年区、市、省都会有课件评比或培训,我们每一次都认真组织,从培训辅导到教研室审核,层层把关确保质量。

在校内积极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我们每学期都坚持进行青年教师汇报课、中青年教师展示课、中高级教师示范课等活动,要求教师的公开课要尽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严格要求新分配的教师,一定要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为我校的信息化教学提供新的动力。

要求机关人员必须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运用,把各处室的管理文档录入计算机。

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做到教师上交的论文基本上电子化;

各处室基本完成了资料、文件、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在校本教研中我们要求老师开展“电子四项”活动,即:

制作课件电子化、备课教案电子化、命制试题电子化、论文上交电子化。

2、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多元整合策略

在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的途径上,“多元整合”是不可缺少且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

所谓“多元整合”,即多种途径、多种内容、多种方式地科学的、有机的融合。

具体表现为:

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应用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改造实验的过程,优化实验;

学科课外活动的有机整合;

还可以与学校德育活动有机整合,开展学生制作“我身边的物理化学现象”电子报刊竞赛等。

3、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与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激励性策略

学校在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奖励政策。

特别是对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较大的表彰与奖励。

并在年终的考核中进行教研加分,在绩效工资中设立了教研绩效工资。

每年还开展的校内教学基本功大赛,其中都有信息素养的要求和评价,如进行数字化教学设计,课堂多媒体课件制作,反思教学中多媒体信息应用的有效性。

基本功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学校会选派到上一级进行教学评比,或者到外省进行观摩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每年召开一次校级教育教学研讨会,会议征集课堂改革经验,表彰在课题研究、论文评比、多媒体资源成果突出的个人和学科组,请表现突出的老师进行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极大的激励了教师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提升信息素养的主动性。

(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切实减负增效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课堂教学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地应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

从最初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到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应该说教师的信息素养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实现课堂教学有效信息获取的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提供了可能。

再者,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诸多优势,如声形并茂的生动性、形象性;

超越时空的灵活性、跳转性;

资源共享的方便性、快捷性;

知识体系的仓储性、丰富性;

内容查询的开放性、可选择性等,都为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手段,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愉快的、悬疑的、矛盾的、有趣的、刺激的、新奇的课堂情境,展示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呈现所对应的教学目标,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

老师还训练学生利用网络预习,寻找学习素材、背景知识、典型案例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表达,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师生的信息素养都有了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完成老师所交的任务时,他们学会了利用网络学习、生活,学生的网络道德得到了提升,学习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师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动起来,让课堂更加活泼、愉快、高效。

(四)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

由于我校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教师们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的作用,主动、自觉地应用信息技术设备与手段进行教学。

在我校,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常规教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

信息素养的提高也为广大教师的自身学习与提高创造了条件。

从目前我校教师学习方式的调查情况看,很多教师已经尝到了应用信息设备与技术进行学习的方便、快捷。

近几年来,不少教师所得到的大部分业务知识及相关知识均来源于互联网的共享资源。

还有一部分教师通过Internet进行着学历再进修和继续教育的学习。

三、成果与影响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校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全面推行提供了浓厚的群众基础。

我们每个学期的各种类型的公开课有50多节,参加听课的教师每学期都有1000多人次。

仅一个学期中,我校就收集了电子课件141个,电子教学设计148个,电子教案107套。

2007年7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在深圳市举行,我校赵烈永、李颐老师参加了决赛,并双双荣获一等奖,为学校争得荣誉。

2008年4月,颜宏艳的示范课《在Excel中创建图表》在第二届陕西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优观摩活动中进行了展示。

2008年10月,杨红利老师从录像课初赛,到现场复赛层层评选,最后在省级决赛中,以《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一课,获得了省级新课程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2009年3月,我校初三物理教师常冰华在西安市教研室召开的“中考物理研讨会”上进行了《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及其拓展》的专题复习课。

2009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上,杨红利老师代表陕西省参加了会议,就《网络世界,我行、我速》一课进行了说课和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

每学年,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计算机知识竞赛、中学生电脑作品大赛,在这些竞赛中我校学生均有较大的收获。

许多学生参与制作“我身边的物理化学现象”电子报刊竞赛等。

我校教师在各级教育部门获得奖励名次或评为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件数以百计;

教学展示活动或课堂实录二十多节次。

前副校长周静撰写的论文《新课程下化学课“目标教学”教学设计》获陕西基础教育“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阶段研究成果一等奖;

侯红霞老师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的教学评价》获国家级二等奖;

杨光辉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课件的评价》获国家级三等奖;

李剑锋、邓海琴的《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探讨》获国家级三等奖。

王小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孙小彦的《澳大利亚》、薛鹏娥的《唐朝的衰落与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等课件在第二届全国多媒体教学课件评比大赛中获二等奖;

颜宏艳的《MISSEVENS》获省级课件评比三等奖。

我校信息技术组被西安市教科文卫工会授予西安市“创新示范岗”;

我校教研室两次荣获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教研室”称号;

我校荣获西安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称号;

2009年,我校获得陕西省科研明星学校称号;

本次“十一五”课题研究结题过程中,我们收集到我校教师各学科网络教学课件79件;

优秀典型课例实录4个;

各学科教师教科研论文78篇(其中:

收录入学校课题结题资料集59篇;

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或获奖的19篇,见附件压缩包)。

四、改进与完善

课题实验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网络教研形式的运用,带来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教研,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加强教师更高层次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培训迫在眉睫。

2.学校的激励、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氛围还需继续营造。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教师专业化发展生成的问题较多,如教师能力与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教学与研训之间的矛盾等,有些难以一时解决。

3.全员科研意识还不够,没有完善的科研组织管理,只应付了教学常规工作,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上想取得很大的突破较为困难。

我们将继续通过参与高级别的课题研究,解决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生成的、遇到的实践层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