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1526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左岸大坝基础处理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青海黄河中型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四川准达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纳子峡项目经理部

监理单位: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纳子峡工程监理部

3、工程监理依据

⑴《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

⑵《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DL/T5331—2005;

⑶《大通河纳子峡水电站大坝基础处理工程施工合同》,(ZX-JS-NZX-第2号(2011)总125号-Ⅱ);

⑷《纳子峡水电站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要求》(GSY-2011ZT-2

⑸《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

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⑻《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⑼发包人提供的本项目工程设计说明及施工图纸和其他相关设计文件

⑽其他与该项目相关的验收规范

4、工程建设说明

左岸斜趾板固结灌浆于2012年05月14日开始,2013年05月20日完工。

4.1固结灌浆施工程序

固结灌浆按照以下施工程序进行:

4.2固结灌浆生产性试验

4.2.1试验目的

灌浆试验的目的如下:

⑴通过现场灌浆实验,论证大坝坝基、坝肩岩石及断层采用灌浆处理措施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效果上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对可灌性和灌浆效果作出评价。

⑵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灌浆原材料、最优的浆液配合比、提高灌浆效果的措施。

⑶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灌浆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⑷通过试验选择适宜的钻孔和灌浆机具设备,以及相应的管路、接头等附属设备。

⑸试验、论证、优化灌浆设计方案及技术参数(包括孔深、孔距、排距、分段灌浆压力、灌浆方法、浆液配合比、质量控制标准等)的合理性,并确定灌浆质量检查的标准及方法。

⑹论证利用浆液掺和料(包括砂、粘土、粉煤灰、水玻璃等)对提高灌浆效果的必要性。

⑺对特殊地层及地质条件提出灌浆处理方案。

⑻提供防渗性能及结石情况。

⑼外加剂的使用效果。

4.2.2试验位置选择

试验为生产性试验,即在设计灌浆线进行试验,试验地段应具有代表性。

由于本工程大坝坝址区河床段、左、右岸地质条件相差较大,岩体裂隙发育程度不同,为使试验结果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实际,灌浆试验场地选择2个试区进行灌浆试验。

Ⅰ试区选择在左坝肩趾3~趾4之间,共9个孔,主要论证黑云母石英片岩夹片麻岩及裂隙发育情况下的可灌性,进一步论证该区防渗的合理深度。

固结灌浆在上述试区进行。

灌浆试验左岸Ⅰ试区施工。

拟选改趾0+141.03~改趾0+157.98段为灌浆试验左岸Ⅰ试区,如图4.2.2-1所示。

图4.2.2-1左岸Ⅰ试区灌浆试验区域

固结灌浆试验孔布置21个,三排孔,排距2m,孔距3m,梅花型布置,孔位垂直于坡面,深入基岩8m。

平面布置图见图4.2.2-2。

固结灌浆试验检查孔布置2个,位置在灌后根据灌浆成果由监理指定。

图4.2.2-2灌浆试验左岸Ⅰ试区固结灌浆布置图

试区内布置抬动孔2个,按照设计要求,孔深定为20m。

4.2.3试验内容

⑴左岸Ⅰ试区灌浆试验内容如下:

⑵抬动观测孔施工,包括钻孔及孔斜测量、抬动装置安装。

⑶对抬动观测孔在钻孔冲洗、压水试验和灌浆过程中进行抬动观测。

⑷固结灌浆试验先导孔施工,包括钻孔、钻孔冲洗、单点法压水试验、灌浆、封孔。

⑸固结灌浆试验其它灌浆孔施工,包括钻孔、钻孔冲洗、简易压水试验、灌浆、封孔。

⑹固结灌浆试验检查孔施工,包括钻孔取岩芯并编录描述、钻孔冲洗、单点法压水试验、灌浆、封孔。

4.2.4试验工作量

表4.2.4-1灌浆试验左岸Ⅰ试区工作量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抬动观测孔

m

40

2个,20m/个

2

固结灌浆砼钻孔

18.4

连检查孔共23个孔,暂按厚80cm/孔

3

固结灌浆基岩钻孔

168

21孔,8m/孔

4

固结灌浆

t

40.32

暂按240kg/m

5

固结灌浆检查孔

16

2孔,8m/孔

钻孔、洗孔、压水、灌浆、封孔及特殊情况处理同灌浆施工一般要求。

4.3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4.3.1水泥

施工区拌和系统建立的专用库房贮存水泥,设有良好的排水、通风、防潮设施,水泥堆放时按不同品种、标号分别堆放并标识,离地面、墙壁距离为30cm,堆放高度不超过15袋。

灌浆用水泥使用青海省大通水泥厂生产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用的水泥必须符合GB175质量标准,不得使用潮结块水泥;

对每批进场水泥,由这厂提供水泥的品质试验报告;

入库后,按每批200t同品种、同标号水泥为取样单位,以标准方法抽样进行检测。

并在工地现场立即进行水泥的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的试验,避免不合格的水泥用在工程中。

截至2013年07月,共进水泥6666.97t,其中袋装834t,散装5832.97t,共检测55次,全部合格。

4.3.2水

施工用水采用5~40℃清水,水源为下游集水坑抽水,冬季气温低时采用水箱内置发热管加热至15℃以上后使用,经常性测水温以保证满足规范要求。

4.4测放孔位施工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孔位布置图布置孔位,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孔位测放采用全站仪进行统一测放,并在所测放孔位处用红油漆作明显标记。

施工时先施工上游排,再施工下游排孔。

目前已完成全部279个固结灌浆孔施工,孔位合格率100%。

4.5抬动观测孔钻孔与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抬动孔孔深符合技术要求,保证深孔内管底部固结良好,内外管之间密封良好,外管与孔壁隔离良好。

4.6洗孔施工质量控制

4.6.1冲洗方法选择

⑴固结灌浆风钻钻孔采用风水联动冲洗法,要求风压大于满孔时的水柱压力。

⑵回转钻进孔段一般地段采用压力水冲洗或压力脉动冲洗。

对破碎带,钻孔发生跨塌,孔内岩粉较多时,采用压力或压力脉动冲洗,冲洗介质采用稀浆液。

4.6.2洗净标准

裂隙冲洗应冲洗至回水澄清后10min结束,且总的时间要求,不少于30min,孔底残渣不超过20cm。

4.7压水施工质量控制

4.7.1对先导孔作单点法压水试验,其余孔段结合裂隙冲洗作简易压水试验。

4.7.2单点法压水

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附录A(灌浆工程压水试验)执行。

⑴压水试验压力值

表4.7-1单点法压水试验压力

灌浆压力(MPa)

压水压力(MPa)

≥1

<

0.3

灌浆压力

⑵压入流量稳定标准:

在稳定的压力下,每3~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本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

⑶压水试验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其计算公式见下式。

式中:

q—透水率,Lu;

Q—压入流量,L/min;

P—作用在试段内的全压力,MPa;

L—试验段长度,m。

⑷P=S1+S2,S1—压力表指示压力,MPa;

S2—压力表中心至压力起算零线的水柱压力,MPa。

压力起算零线的确定方法:

①当地下水位在试段以上时,压力起算零线为地下水位线;

②当地下水位在试段以下时,压力起算零线为通过试段中点的水平线;

③当地下水位在试段以内时,压力起算零线为通过地下水位以上试段中点的水平线。

4.7.3简易压水试验

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

压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

其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按上式计算。

⑵简易压水试验采用“孔口封闭法”。

4.7.4压水试验作业

⑴压水试段长度与灌浆段长度一致。

⑵压水试验用栓塞或封闭器、压力表、水表、流量计等器具与管路系统按要求可靠连接,栓塞下置到位并有效卡塞或孔口封闭器可靠安装,试压检查通过;

水泵配备空气室,管路上安装稳压罐。

⑶灌浆孔段采用孔内卡塞按要求进行压水试验后,根据压水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透水率计算及成果表示。

⑷灌浆孔段采用孔口封闭按要求进行压水试验后,根据压水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透水率计算及成果表示。

压水试验时,在孔口安装封闭器,将射水管下至距孔底20cm处,在回水管路上量测压水压力,同时测量流量。

由于在孔口封闭,计算透水率时,试验段长可取未灌段岩石的长度(即灌浆段长度),已灌段视为不透水(即吸水量视为零)。

因此,实际计算所得岩体的透水率值略微偏大,但可据此粗略了解各灌浆段在灌浆前的岩体渗透性,查看各次序灌浆孔透水率变化的规律,指导灌浆工作的进行。

⑸量测设备采用灌浆自动记录仪。

⑹若全泵量时压力表无读数,则透水率栏填写最大流量值。

4.8灌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8.1浆液比级

灌浆浆液的浓度由稀变浓,逐级变换。

固结灌浆水灰比采用3:

1、2:

1、1:

1、0.6:

1(或.0.5:

1)四个比级。

4.8.2开灌水灰比

开灌水灰比可根据灌前压水值确定,具体如下:

⑴当地层q≤5Lu时采用水灰比为3:

1的浆液开灌;

⑵当地层5<

q≤10Lu时采用水灰比为2:

⑶当地层q≥10Lu时采用水灰比为1:

1的浆液开灌。

4.8.3浆液比级变换、压力与流量的关系、回浆返浓、回浆量控制等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4.8.4灌浆压力:

⑴设计固结灌浆压力为0.4MPa,可通过生产性灌浆试验对设计拟定的灌浆压力进行验证和调整。

各孔段灌浆压力参考表4.8-1,全孔一次性灌浆时使用该序孔最大灌浆压力。

表4.8-1固结灌浆孔灌浆压力

孔深(m)

0~2(3)

2(3)~8

Ⅰ序孔

0.2

Ⅱ序孔

0.3

0.4

⑵灌浆压力的调整使用

①后次序孔的灌浆压力可较前序孔依次提高15%左右。

②灌浆应尽快达到设计压力,但对于注入率较大或易于抬动的部位,应分级升压。

③在灌浆过程中,结合被灌地质体结构、埋深、透水性、浆液水灰比、抬动变形等情况,适当调整灌浆压力。

④左岸灌浆试验Ⅰ区施工后,固结灌浆压力进行了调整。

根据《纳子峡水电站工程专题例会纪要》(纳监纪2012-第04期)及《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四川准达BJ[2012]技案002号)文件显示,左岸灌浆试验Ⅰ区灌浆后,将试验时的固结灌浆压力0.3~0.4MP改为0.4~0.5MP。

4.8.5灌浆结束标准:

固结灌浆各灌浆段的结束条件为:

固结灌浆在该灌浆段最大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

4.9孔口封闭器及设浆管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4.9.1孔口封闭器安装前应检查密封圈、胶球等是否完好。

4.9.2射浆管管口距孔底≯50cm。

4.9.3在灌浆过程中,射浆管必须能在孔口封闭器中心低速转动和适时升降,不得漏浆。

4.10灌浆栓塞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4.10.1对于普通的胶球式灌浆栓塞,安装前应检查胶球等是否完好,安装完毕后应在设计压力下试压水,检查管路、接头及栓塞等是否密闭良好,否则应立即采取改正措施。

4.10.2对于充气式高压灌浆栓塞,在孔口连接好后应试压水检查管路、接头及栓塞等是否密闭良好,下入孔内安装完毕后应再次在设计压力下试压水进行检查,可行后方可进行灌浆。

4.10.3射浆管采用PVC管,需确保射浆管绑扎牢固,以及长度满足距孔底距离30~50cm之间。

4.11终孔检测施工质量控制

各孔在终孔后监理工程师检查孔深、孔斜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否则应采取纠正措施,验收合格后详细填写单孔验收表格。

4.12灌浆封孔及检查孔封孔施工质量控制

4.12.1固结灌浆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

全孔灌浆结束后,用水灰比为0.5:

1的水泥浆置换孔内浆液并取出所有灌浆管后,固结灌浆用水灰比为0.5:

1的水泥浆纯压30min,压力为最大灌浆压力。

4.12.2待孔内水泥浆液凝固后,采用机械法封堵灌浆孔上部少许空余部分。

4.13检查孔钻孔施工质量控制

4.13.1采用清水金刚石钻进,钻具采用PS系列单动双管金刚石钻具。

严格按《水利水电钻探规程》(DL6013-92)施工。

4.13.2每回次取芯后,应保证岩芯的原位性,并如实填写岩芯牌。

对岩芯进行及时编录、照相和妥善保存。

4.13.3每个检查孔结束后,对岩芯进行及时编录、照相和妥善保存,在每个岩芯箱的外侧面张贴岩芯箱编号牌,并用图钉固定。

然后及时将岩芯运至制定存放地点码放整齐,并做好防雨措施。

4.14检查孔压水施工质量控制

4.14.1灌浆效果检查以检查孔压水成果为主,结合对灌浆资料和检查孔岩芯分析,固结灌浆压水试验在灌浆结束后3天后进行。

4.14.2压水栓塞安装前应检查胶球或胶囊等是否完好,安装完毕后应在设计压力下试压水,检查管路、接头及栓塞等是否密闭良好,否则应立即采取改正措施。

4.14.3检查孔采用分段卡塞单点法压水,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附录A(灌浆工程压水试验)执行。

固结灌浆检查孔压水压力值取该段灌浆压力值的80%。

4.14.4质量标准:

固结灌浆检查孔透水率标准值为5Lu。

固结灌浆工程质量的评定标准:

合格标准为透水率q≤5Lu。

孔段合格率应在85%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认为合格。

4.14.5达不到合格标准的孔段,按监理人的指示或批准的补救措施进行处理。

4.15特殊情况的处理

4.15.1表层段灌浆时,出现冒浆现象。

如LG9-2-7孔0.9~2.9m段、LG9-3-2孔0.9~2.9m段、LG9-3-6孔0.9~2.9m段,采用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4.15.2LG9-3-2孔0.9~2.9m段灌浆过程中因故中断,立即冲洗钻孔,其后恢复灌浆,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灌注,按规定的浆液变换原则灌注到正常结束。

4.15.3灌浆孔遇注入量大,难于结束灌浆时,综合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间歇灌浆、待凝、加水玻璃等措施处理。

灌浆过程中,随时测量进浆和回浆比重,当回浆变浓时,换用与进浆相同比级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30min,即可停止灌注,也不再进行复灌。

5、验收过程

该分部工程为大坝左岸固结灌浆工程项目。

5.1本项目有项目法人青海黄河中型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监理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13年08月29日在四川准达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纳子峡项目部会议室,主持了大通河纳子峡水电站大坝基础处理工程左岸固结灌浆分部工程验收会议。

参加单位有项目法人青海黄河中型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单位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四川准达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派代表列席了会议,监督检查验收工作情况,会议共9人参加。

5.2组织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代表组织成立大通河纳子峡水电站大坝基础处理工程左岸帷幕灌浆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

5.3验收工作组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质量。

5.4验收工作组听取施工单位工程建设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情况的汇报,检查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及相关工程档案资料。

6、监理控制及保证措施

我部受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对纳子峡水电站大通河纳子峡水电站大坝基础处理工程进行施工阶段监理。

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建设方的领导下,组成了强有力的监理机构,按照国家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法规,执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发包人提供的本项目工程设计说明及施工图纸和其他相关设计文件。

其他与该项目相关的验收规范。

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查等现场控制形式,对现场管理和控制的监理人员要求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提高预控把关能力,质量问题不遗留,并及时向建设方领导汇报,及时处理解决,全过程认真履行监理工作职责,从一点一滴做起,管好整体质量。

7、质量评定

7.1原材料检测

普通硅酸盐42.5级水泥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检测,本工程自2012年4月至2013年07月共检测55组。

从检测情况看:

普通酸盐42.5级水泥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GB175-2007规范要求;

7.2灌前灌后声波检测

左岸斜趾板物探测试孔共布置三处,分别为改趾0+20.00、0+88.97、0+139.85m,其中改趾0+139.85m处已完成灌前及灌后声波测试。

改趾0+20.00、0+88.97两处仅完成灌前声波测试。

表7.2.1-1为左岸斜趾板改趾0+139.85m处声波测试统计表,共对3个孔分别作灌前及灌后声波测试。

大量的声波测试数据及综合分析成果表明:

灌浆对低波速岩体有明显提高和改善,其中灌前波速小于3000m/s的岩体约占42.3%,而灌后波速小于3000m/s的岩体约占10.5%。

灌前波速小于3500m/s的岩体约占63.8%,而灌后岩体波速均小于3500m/s约占21.6%。

波速小于3000m/s的测点主要分布浅部及孔深1.0~1.6m范围(含混凝土0.8m)。

整体而言灌浆对于完整性较差或破碎岩体的灌浆效果明显,但对完整岩体则灌浆效果不明显。

表7.2.1-1左岸斜趾板岩体固结灌浆声波速度统计表

固结灌浆前Vp(m/s)

固结灌浆后Vp(m/s)

孔数

波速

范围

平均值

Vp<3000所占比例

Vp<3500所占比例

变异系数

变异

系数

1560~4810

3190

42.3

63.8

0.252

2120~5000

3910

10.5

21.6

0.151

7.3检查孔压水试验检测

完成固结灌浆检查孔14个孔,共进行灌后检查孔单点法压水试验24段,检查孔透水率值全部小于5Lu;

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7.4单元质量评定

Ⅰ标左岸大坝基础固结灌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统计表

单元名称

总孔数

优良孔

优良率(%)

优良

合格

不合格

备注

第6单元

34

31

91.2

第7单元

45

43

95.6

 

第8单元

59

54

91.5

第9单元

72

65

90.3

第10单元

69

63

91.3

合计

279

256

91.8

根据检查孔压水试验表明,固结深度岩层透水率均小于5Lu,并且检查孔岩芯有明显柱状水泥结石及水泥膜充填,裂隙充填密实。

左岸大坝基础固结灌浆单元工程共计5个单元,其中各单元、各孔、各工序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91.8%。

该分部工程质量等级:

优良。

8、结论

该分部所有单元工程已按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要求完成,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工程档案资料齐全,同意该分部工程进行验收,工程质量评定等级为优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