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5864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

(3)部分素质高的毕业生能够参与电子产品的研制、开发,消化、吸收、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工作。

3.知识结构与能力分析

(1)知识结构

1)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文化素质;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电路理论、仪器仪表测量、单片机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家电原理与维修、电子设备原理与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2)能力分析

针对本专业的岗位目标定位,职业能力应包括:

1)相关能力

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择业和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能力;

熟练运用计算机能力。

2)专业能力

元件识别与测试、电子装配、焊接与调试、常用电子仪器仪表测量使用能力;

安排生产流程,制定工艺文件,指导电子产品批量生产及质量管理的能力;

对电子设备电路图的识图分析能力;

常用电子产品的设计、改造能力;

熟练地运用电路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

对常用音像、通讯、制冷、制热设备的配置、安装、调试、故障检测和维修能力;

大型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及维护能力;

评价吸收和利用国内外新技术的能力。

4.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测试与检测技术》、《电子生产工艺》、《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EDA)》、《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表面贴装技术(SMT)》、《PLC可编程控制器》、《电子技能实训》(即元器件识别与测试、手工焊接与拆焊、电子装配与调试、常用电子仪器仪表测量使用训练)、《电子生产工艺》和《表面贴装技术(SMT)》校内生产性工厂或校外实训等。

为突出中职教育能力的培养,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46%,实践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54%。

5.毕业应取得的证书

(1)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即计算机文化基础省统考合格证书。

(2)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等级证书

(3)职业资格证书

可考取中级家维修电工、中级电子绘图员及中级无线电调试工职业资格证书,10%取得对应的高级工证书。

(二)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化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拥有电子技术、家电技术、制冷制热、电子技能、电子生产工艺、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应用、传感器与自动测试、PLC等先进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并与某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产学交替的校办工厂。

争取三年内拥有各类型教学微机500台,开通带宽为1000M的宽带校园网,多媒体教室15个,教室、讲台全部实现多媒体化。

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为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该专业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设施,但考虑到专业的发展、产学研合作及技能培训等情况,对实习实训设施仍需加大投入,进行更新或扩建。

(1)建设内容

按照该专业在校生500人的规模进行实训、再就业转岗培训和技能鉴定每年1000人次进行测算,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见表一。

 

表一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表

序号

建设项目

项目完成内容

主要设备

数量(套)

设备总价(万元)

投资额(万元)

备注

2008年

2009年

1

单片机实训室

单片机编程及应用

单片机实验箱

48

60

30

更新

计算机

万用表

2

电子技能实训室

焊接技术、元器件识别与测试、收音机装配及调试、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示波器

90

50

40

扩建及完善

稳压电源

中频信号发生器

高频信号发生器

LCR测试仪

频率计

3

电子有限公司校内教学工厂

生产工艺流程、生产与质量管理

SMT工艺流程及设备

THT流水线、装配线、波峰焊及周边设备

600

新建

元器件检测、产品检测、产品试验等仪器仪表

SMT流水线及周边设备

4

电子技术创新工作室

项目设计

24

70

低频信号发生器

自动雕刻机

通信网络系统

智能机器人

8

5

电子技术

实验实训室

模拟电路构成

数字电路构成

模拟电路实验箱

扩建

数字电路实验箱

合计(万元)

850

750

100

(2)建设方式与规模(拟建)

(3)功能及效益分析

单片机实训室、电子技能实训室、电子技术实验实训室及生产性教学工厂担负着学生实训、再就业人员转岗培训及技能鉴定的任务。

学校设有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并且是市劳动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考点,每年给学生及社会考生提供考试及培训的机会,可为区域内劳动力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大的支持。

生产性教学工厂业务范围为电子产品组装,主要生产手机充电器、电源模块、LED摄像灯及其相近产品,计划上三条生产线(一条SMT生产线,两条人工装配线),具备年加工费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的生产能力。

电子技术创业与创新工作室的功能是进行学生创业与技术创新选修课的教学和承办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的科技活动,开设家电维修室,供学生创业锻炼,开设若干开放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

支持部分有科研能力学生的科研立项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组成课题组,采取“自由选题、自己设计、自主实验”的形式开展活动,完成作品;

提供学生毕业设计及参加电子技能与创新竞赛等活动的软硬件环境。

通过该工作室的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参加定期举办的各级各类电子技能大赛的竞争力;

同时可供专业教师与相关企业技术人员联合进行科技攻关、科研项目研发、产品设计和制作使用。

2.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与行业、企业合作,本专业已先后与富士康、翔宇电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这些合作项目的开展,确保学生校外顶岗实训和毕业实习的进行,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目标

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通过3年的培养建设,建立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和能力丰富,拥有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理念,具备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团队。

2.现有教师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7名,其中“双师”型教师有12名,高级职称4名,硕士1名,兼职教师1名。

具体情况见表二。

表二现有专兼职教师基本情况表

姓名

学历

学位

职称/“双师”素质/职务

类别

王寿勤

本科

中学高级/注册工程师/室主任

专业负责人

专职教师

宋金伟

中学高级/技师/考评员

学科带头人

黄辉

中学高级/技师/

骨干教师

徐茂春

研究生

硕士

中学一级/技师/

李忠

6

陈鹏

7

沙燕

谭学文

9

杨丽娜

专业教师

10

沈丹

学士

中学一级/高级工/

11

刘善培

12

花卉

13

周岑

/高级工程师/

14

诸怀敏

15

沈金香

16

赵文亮

中学一级/技师/考评员

17

赵亚

/工程师/

教师

兼职教师

18

19

20

21

22

23

2.建设内容与进度

本专业目前在校学生500人,到2008年按在校生500人计算仍需引进或外聘教师6人。

现有教师需要进一步进行“双师”素质培养。

2006年起陆续安排教师外出研修或到企业实践锻炼6人,其中参加境外培训1人,参加考评员培训并获得考评员资格2人,考取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7人,到企业实践锻炼3人。

选拔2名专业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

力争使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5%,骨干教师数增加到8人。

3.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本专业现有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6名。

(2)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考察、研修或到企业实践锻炼安排情况(见表三)

表三考察、外出研修或到企业实践锻炼计划表

考察、研修

企业实践

2007年

(3)校外行业技术专家的聘请

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从企业聘请专家参与专业的建设,并作为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的基本人员,以指导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拟聘请4位企业专家作为聘请的校外专家。

具体人员情况见表四。

表四外聘行业技术专家名单

职称

工作单位

职务

朱文彪

高级工程师

柯爱亚电子有限公司

总经理

徐润生

华光电子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胡玉忠

瑞特电子有限公司

吴炳林

通用电脑有限公司

(4)师资梯队建设

在紧紧围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的基础上,加强整体师资梯队的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持续发展。

师资队伍按照30:

1的生师比进行优化建设,根据2007、2008年在校生规模450、500人的测算,专任教师数量维持在15~17人的范围内。

同时,建设好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动普通教师的基本方式,重点培养实践能力强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同时,处理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关系,重点增加专业课和实践指导教师的比例,最终实现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的目标。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1.建设目标

根据该专业岗位群对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要求,建立一个符合应用电子技术高职专业特点的“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依据生产实践的岗位群要求,积极探索以“学训交替”、“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一些专业基础课,采用“学训交替”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

按“6-4模式”运作(即6课时理论,4课时实训交替进行)。

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教学。

在部分与生产制造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利用生产性教学工厂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进行“一体化”教学。

通过“一体化”教学,实现“三结合”,即将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实训与劳动相结合。

利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对学生进行岗位适应性训练,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岗位工作。

同时,将职业技能鉴定全面纳入到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中。

针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将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拓展电子专业可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的种类。

针对具有的电子仪器测量能力,通过电子技能训练,可考取中级无线电调试员;

针对具有的家电维修能力,通过彩色电视机维修训练,可考取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

针对具有的产品开发能力,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原理图、线路板训练,可考取电子绘图员;

针对具有的生产指导管理生产能力,可考取电子工艺师、ISO9000内审员等职业技能证书。

通过成立课程改革试点班和技能集训队,强化学生技能,积极参加省、市级技能与创新大赛,力争10%学生获得相应的高级工证书。

近三年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率都在94%以上。

另外,通过电子技术创业与创新工作室构建科技创新环境,将学习与创新相结合,推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与职业能力采用逆向倒推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

进一步压缩和凝练基础理论课的学时数和内容,做到“必须、够用”。

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加强制造技术、生产管理课程的实践比重,实习工作与理论课程相互交替,同步进行,实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并充分利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环节,解决生产性教学工厂的生产问题,实现“工学结合”。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根据本专业的核心能力要求,确定核心课程负责人,明确职责,力争三年内将《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生产工艺》、《表面贴装技术》4门课程建设达到优质核心课程标准。

(3)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成立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不定期的抽查任课教师的授课、教案、作业批改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予以改进。

对先进的授课方法则采用公开课的方式,在专业内进行推广。

每学期进行两次学生座谈会及评教活动,学生评教结果计入教师考评档案中,与教师的年终评比和职称晋升挂钩。

另外,建立任课教师相互听课制度,以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授课质量。

要求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15次。

同时为了迅速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采用“师徒结对”制,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对新上岗教师进行传帮带。

(五)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为中小电子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职工培训等提供支持,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

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

每年培训下岗职工300人次、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00人次、开展面向社会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人数不少于400人次。

扩大对外交流,引进新加坡、德国等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将通用性强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引入专业课的教学中,使专业课的教学与国际行业规范逐步接轨。

四、专业建设进度

按照专业建设的整体建设目标,到2009年完成该专业的建设工作,并接受验收,具体建设进度见表五。

五、专业建设资金安排

本项目总投资1046万元,其中用于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和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的费用分别为850万元(含企业投资300万元)、112万元、64万元和20万元。

具体资金投入使用情况见表六。

表五专业建设进度表

年度

具体内容和指标

2007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完成规划方案的制定和论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制定培养模式方案;

制定课程体系方案

2008

完成四个实训室和教学工厂的建设,并投入使用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支持开展科学和中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改革课程体系;

支持教材编写工作

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骨干教师的培养

安排6名骨干教师外出研修和企业实践

支持教材的编写工作

鼓励骨干教师开展科学和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和改革

支持骨干教师发表年人均1篇以上较高质量的论文

探索和实践“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为社会提供培训1000人次,进行对口支援和合作;

参加学术会议3人次

2009

充分实现基地的功能,并进行教学工厂的扩建

专业带头人

总结专业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开展多样性的社会服务指导工作

资助2名骨干教师学历水平的提升

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

开展科学和教学研究

完成“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为社会提供培训1000人次,进行对口支援和合作

派遣教师境外访学、参加学术会议3人次

总结建设工作,迎接全面验收。

表六建设资金投入情况表

年度

项目

费用(万元)

师资培养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45

专业与课程建设

32

52

合计(万元)

10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