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159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4 大小:21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4页
亲,该文档总共2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2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公文写作素材x.docx

原创整理仅供参考下载可编辑打印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 (公文写作素材)

2017年1月1日-2017年6月18日

目录(72个主题,288页)

-7-让时间写下“积极的存在”

-7-奔跑中留下“美好的永恒”

-8-学会与时间“愉快地相处”

-9-不要被“时间”放弃

“最后一公里”究竟有多远

-9-该“得罪”时就“得罪”

-10-“精神之钙”应补在实处

-11-靠什么杜绝“泥做的脚”

-12-“蛙跳心理”与“冠军智慧”

-12-有“觉悟”能辨是非

-13-有“觉悟”则明公私

-14-有“觉悟”方知取舍

-15-别让“灵魂失重”

-15-勿让“喜好”奴役心灵

-16-春节里安顿好“文化乡愁”

-17-“算”出来的成功

-17-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18-保持27℃善意

-19-让“朋友圈”清清爽爽

-20--2-用善行为生活祈福

-20-“简单”的力量

-21-改革没有回头箭

-22-“故土”是根,“圣土”是魂

-22-逐梦路上呼唤“时间文明”

-23-何妨“敲打”一下自己

-24-不虑于微终成患

-25-廉自慎独始,心由慎独安

-25-为子孙留什么

-26-“内方外圆”论可以休矣

-27-学会安静地扎根

-28-筑牢我们心中的石碑

-28-“容人之功”亦为功

-29-黄花也可遍地金

-30-得失面前,何妨“愚钝”些

-30-脚踏实地与登高望远

-31-民生最重是情怀(两会见证中国新气象)

-32-和国家一起成长 -32-留住心中那团火焰

-33-干部心中要有“三幅图”

-34-使功不如使过

-35-涵养平和的交流心态

-35--3-时间不会辜负实干者

-36-“把最好的留给老百姓”

-37-画到生时是熟时

-37-“骆驼夜吼黄云老”

-38-用历史眼光看责任

-39-让英雄之光照亮孩子们的星空

-40-放下手机,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40-纸糊的鲜花怕雨水

-41-以自省校准人生坐标

-42-用心灵看见真实的自己

-42-忘掉身上的锦衣

-43-丝路未来成于民心

-44-创新是品牌的活力之源

-45-摈弃“法不责微”的心态

-45-烂石生好茶

-46-涵养绿色的心态

-47-“少年无向易中轻”

-47-细嗅真话的“兰香”

-48-释放知识分子的才华与能量

-49-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

-50-登攀书山,寻找精神的原乡

-50-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

-51--4-回归阅读,拓展生活的光谱

-52-为亲情筑牢“守护堤”

-52-为改革者撑腰

-53-燃旺信仰的火炬

-54-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54-不干事才没意思

-55-“守正”的历史大逻辑

-56-多接几回烫手山芋

-57-别被标签化思维所累

-57-“急群众之所急”不是口号

-58-眼里识得破,肚里忍得过

-59-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60-俭以养德,俭亦是廉

-60-“欲”不设防恐成“狱”

-61-睫在眼前应常见

-62-在变动不居中宁静自守

-62-动机也分内和外

-63-最是情怀出本心

-64-安放好人生的“健康财富”

-65-“人须在事上磨”

-65-“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66-用双脚丈量责任

-67--5-算清违心夸赞的成本

-67-“良性疼痛”与“积极压力”

-68-开放标注国家气度

-69-创新潜藏无限可能

-70-“追鹿的猎人看不到山”

-70-两会,铭刻政治文明的生长

-71-脱贫攻坚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72-让我们倾听玫瑰的声音

让时间写下“积极的存在”——二〇一七,从时间中寻找答案①时间的旅途上,元旦这样的节点,就像充满魔力的驿站,引人争分夺秒、一路向前。

回望2016年,许多贫困地区孩子们上学条件改善了,全面放开二孩带给不少家庭欢声笑语,农民工的“城市梦”正一步步逐渐走近。

一年里,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转型升级,3D打印、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层出不穷,

网络直播、创新创业风靡了我们的生活。

一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个人奋斗、企业奋发、国家奋进,中国的变化非比寻常。

时间中有文明习惯,比如做事准时、学习惜时。

时间中有价值沉淀,比如匠心沉潜、实干兴业。

一年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在顶层设计中,体现在改革攻坚最前沿;清正廉洁成为政治生态的基本色,政治责任、改革担当日渐内化于心;一年里,共享的理念在脱贫攻坚、民生保障中掷地有声,也成为市场经济的新风口;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环保理念,改变着企业品质和市场精神,同样形塑着我们的生活。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的时代并不缺少精神资源,熔铸好时代的精气神、自信心,我们就能稳立于中国发展和世界变革的大潮中。

马克思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古老中国,亦有“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的观念。

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时间意味着无限可能,时间又总是在做减法。

我们无法超越或者改变时间,但我们却可以雕刻自我,乘着时间的翅膀拓展梦想的空间。

做一个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不做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困难会给我们让路,时间会成为我们光荣与梦想的见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

亿万人民是改革的主角、发展的中心,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动力所在。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干涸。

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追逐梦想,我们的每一步前进都会成为时代的开拓,我们也才能在日夜流淌的时间里享受逆流而上的激越。

人生出彩的个体机会,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发展成果惠及每个人,抵达这些梦想彼岸,需要我们每个人各担其责、各尽其力,让千千万万个小我的梦想努力,汇集成中国梦的绚丽拼图。

历史机遇稍纵即逝,改革发展时不我待,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是“时间文明”的最大正义。

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我们有“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的快慰,也有“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的紧迫感。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我们的理想,是怀揣梦想乘风破浪,绝非在坐等观望中消耗时光。

我们应有批评家的问题思维,但也不能缺少实干家的建构能力,还需要砥砺战略家的前进定力。

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年,让我们一起从时间中寻找答案、筑梦人生。

奔跑中留下“美好的永恒”——二〇一七,从时间中寻找答案②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快要被时间湮没的文物,在“与时间赛跑”的修复师手里重新精美绝伦。

时间的流逝不舍昼夜,与时间相“对抗”,无疑是一种别样的美丽。

回望2016年,奋斗者的每一个脚印,都被时间定格为历史。

郎平带领女排重返世界之巅,背后是姑娘们12年的苦干拼搏;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顺利升空,“航天一甲子,长五30年”道出其中无尽的艰辛;全面深化改革3年多时间,各方面共出台419个改革方案,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

立……有荣耀、有汗水、有期待,经过日日夜夜的发酵,我们的努力最终熔铸成流光溢彩的美好结局。

时间仿佛在说,“我离开得残酷,但留下的皆是永恒”。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连续不断的时间节点,组合起来就是我们的前途与来路、梦想-7-与成就。

审视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从“时间开始了”的新中国初创,到“向前走,莫回头”的改革萌生,再到如今“四个全面”擘划新布局、新征程,一代代人的不懈积累,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积聚了绝好位势。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只有加速奔跑、全力冲刺,才是对历史的最好告慰、对使命的最好担当。

我们集中改革精力、增强战略定力,争分夺秒地深化改革、普惠民生,中国梦定会因我们的奋斗而愈发清晰。

面向未来,我们也需要厚植“耐心资本”。

如同大地要涵养水源,稍见水位升高就想着鸣金收兵,结果只会是前功尽弃。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难题,“短平快”地急于求成只会自毁长城,久久为功、踏石留印才能向历史交出圆满的答卷。

时间的不可逆性,总会给人一种压迫感、焦虑感,也正因为这样,更突显出从容心态的可贵。

有道是,“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等待我们,我们保持坚定自信和足够耐心,方能行稳而致远。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梦想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初心只能用行动去体现。

我们决胜全面小康,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有始有终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

突出问题。

我们开辟改革新场域、发展新境界,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哪里出现新问题改革就跟进到哪里,跑表计时、到点验收,抓好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落地生根。

“十三五”规划从“开局之年”迈向“重要一年”,时间不喜欢漂亮话,任务和挑战也不会等待我们。

提振“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心,激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奋斗的征途才会通向理想的彼岸。

新年的阳光遍洒大地,出征的号角回响在耳畔。

愿每个人都有能工巧匠般的技能,让“时间变得温柔”,让时间成为梦想花开的见证。

学会与时间“愉快地相处”——二〇一七,从时间中寻找答案③时间是个常量,每年365天,谁都不会少。

对勤奋者来说,时间却是个变量,在有限的时间单位里实现更多愿望,正是生命意义之所在。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跳出时间束缚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每一秒都能“逝得其所”。

上海遭遇罕见寒潮,市内水表水管报修数量猛增,几名维修师傅连夜换了300多只冻裂的水表;安徽医生陈磊,紧张手术一整天,坐在地上喝葡萄糖补充体力……2016年这些争分夺秒、忘我工作的感人瞬间,成为不少人心中最温暖的年度回忆。

“忙并充实着”,诠释出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更潜藏着对时间的深深敬畏。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你应该敬畏时间,因为那是一切的密码”。

也有一些人,看上去很珍惜时间,实际上却并不能和时间“愉快相处”。

比如,忙得昏天黑地,“5+2”“白加黑”,“辛苦指数”很高,但总是忙不到深化改革、破解难题的关键处;又如,缺乏主见,随波逐流,忙得像陀螺一样,却迷失了前进方向;再如,眉毛胡子一把抓,像“撒胡椒面”一样这里抓一下、那里敲一点,最后一事无成。

陷入“事务主义”的事无巨细,或仅忙于“命令主义”的上传下达,算不上对工作的积极负责,效果也无异于浪费时间。

越忙越乱,越忙越盲,正是我们冲刺全面小康征程中所要警惕之处。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有怎样的大局观、战略观,不仅决定着我们的“时间效率”,也决定着我们能走出多远、抵达何处。

中医里讲,“一脉不和,周身不适”,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正是我们能否跳出“瞎忙”藩篱的关键所在。

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对大局成竹在胸、对大势体察有度、对大事运筹帷幄,方能蹄疾而步稳。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

体积不变的木桶,先放满小砾石,大石块很难再搁下;如果换个顺序,小砾石就能填满石块间的缝隙。

物理空间内的闪转腾挪,和时间管理颇有相通之处。

所谓掌握时间的主动权,就是轻重缓急安排得当,大事小情统筹兼顾。

无论深水区的改革攻坚,还是百尺竿头的民生保障,各领域各环节的关联性更加突显,确保各项任务齐头并进、落实-8-有力,离不开高超的弹钢琴艺术。

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一起来,把改

革协同配套同改革重点突破结合起来,时间自会为我所用。

“成天忙得要命,但工作确实没有做好。

毛病在那里?

在于不善于使用自己的力量。

”在一次干部大会上,习仲勋同志这样回答忙而无效的问题。

我们善用自己的力量,就是要学会从时间中解放自己,敢于并善于向时间要效率。

当我们能够自由地遨游于时间的海洋,一定会顺利抵达梦想的彼岸。

不要被“时间”放弃一位友人,大学毕业后面对职业选择,从起初的雄心壮志,演变为浅尝辄止、徘徊不前。

不久前,他又开始谋划新的跳槽。

掐指算来,他不断择业已6年有余,朋友们戏称他是“时间杀手”。

职业选择不是一锤子买卖,跳槽之事常有,而且也是人才流动性和社会活力的体现。

对现状不满,想有所改变,并非坏事,怕就怕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或者只想逃避现

实中的困难。

不切实际地趋易避难,实际就是舍近求远、舍本逐末,最终白白耗费了时间。

趁年轻多尝试新的可能,长长经验和见识,未尝不可。

人生需要不断试错,没有试错就没有进步。

但人生也不能总在试错,时间是有成本的,试错次数越多,时间成本就会越高。

再没有什么比时间的损耗,更能让奋斗者感到担忧和悲伤。

鲁迅先生在书屋里悬有一副取自《离骚》的集句联,上联为“望崦嵫而勿迫”,下联为

“恐鹈鴂之先鸣”。

寓意时间飞逝,担心时间不够用,希望时间的脚步慢一些。

他在《且介亭杂文》中也说:

“因为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当下的重要性、时间的宝贵价值,不言自明。

人生是一段追梦的旅程,可能丰富多彩,也可能一成不变。

每个人都是自己旅程的掌舵者,驶向何方全凭自己掌握。

反省自身,恐怕我们或多或少都当过“时间杀手”。

想培养一个业余兴趣爱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头来一无所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没有毅力坚持,往往束之高阁;工作中有了好的想法,遇到困难便不再坚持,转而去琢磨新的想法……在无限的想象与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让可能变为现实,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考

虑的问题。

越是仰望星空,越需脚踏实地。

梦想遥远,不妨将梦想分解为一系列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

有记者采访“球王”贝利:

“您在足球场上进了很多的球,您对哪一个进球最满意?

”贝利笑了笑:

“下一个!

”踢进“下一个”球,不是去追求下一个兴趣爱好,去制定下一个学习计划,或者去琢磨下一个想法。

在逐梦的旅程上,我们不能躺在已有的功劳簿上,而应该按照既定的方向,朝着更高山峰进军。

与此同时,时间不是用来空想的,而是用来奋斗的。

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中提到过一个“厄里斯魔镜”,它能够照见人内心深处最迫切、最强烈的愿望。

哈利·波特经常来照魔镜。

魔法学校的校长邓布利多告诫他:

“这面镜子不能提供给我们知识或真相,人会在镜子前虚度光阴……所以请你别再来找这面镜子了。

”人总是要寻求进步的,停留在空想、幻想或等待中有何意义?

任何时候,实干都是最高效的定心丸,奋斗都是最可靠的压舱石。

有人说: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不辜负时间,就不会被时间放弃。

“最后一公里”究竟有多远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

现在,它被引申为一件事情最后的关键性一步。

令人深思的是,在有的地方,无论是深化改革、依法治市,还是小区建设、生态保护,一些工作年年处于“最后一公里”。

时间一长,等掉了大家的耐心,也消耗了本来十足的信心。

为什么“最后一公里”一直跑不完?

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情况:

一是盲目满足于抓一阵子、烧三把火、砍三板斧,工作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想歇歇脚,致使一些项目前紧后松、虎头蛇尾、有花无果。

二是事不尽做,功不全用,不愿速战速决,生怕事成“庙”散,经费、-9-编制、奖励等没有着落,于是宁愿延误工作进展也要保存一块“自留地”,作为“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

三是缺乏久久为功的思想准备,只想当“战略家”画大箭头,不愿当“突击队”和

“爆破手”,工作还没有进入尾声,就想画句号、换频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抓落实之所以成效不佳,往往与缺乏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有关。

如果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不能一抓到底,那怎么能把工作落实好呢?

抓落实,一定要防止虎头蛇尾。

”当前,许多地方党委刚刚换届,一些领导走马上任,都以很大的决心与干劲争取踢开“头三脚”,但政贵有恒,治须有常,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冲劲”与“韧劲”的关系,切

莫随意留下人为的永远跑不完“最后一公里”的“烂尾工程”。

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用真心。

抓落实能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是对领导干部党性原则的现实考验。

唯有怀着真心为民的心态,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将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防止和克服片面性、表象性、盲目性、随意性。

这既要有雷霆万钧的“猛药去疴”,也要有常态长效的“润物无声”,切不能只管“漫天撒种”不管能否“落地生根”。

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有恒心。

干工作、抓落实特别是涉及全局性的任务,不是单场“百米赛”,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接一个的“马拉松”,比拼的不是瞬时的精彩,而是长久的稳健。

必须拿出滴水穿石的韧劲,坚定久久为功的恒心,切不可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或者一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就畏缩不前,半途而废。

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下苦功。

抓工作落实是个“苦差事”,越是接近尾声越是困难重重,处理起来更为棘手。

苦事不用苦心、不下苦功夫必然会一事无成。

对于抓“最后一公里”工作的落实,必须做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任劳任怨、真抓实干。

只有破除消极保守、“四平八稳”的工作作风,积极鼓励大胆“闯、试”,才能愈做愈实、常做常新。

《荀子·劝学》有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段话强调的正是“韧”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决策、一项部署,坚持一抓到底、一以贯之,就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有了这种精神,许多“最后一公里”的工作自然会在冲刺中完成,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

该“得罪”时就“得罪”中央纪委反腐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时任山西省纪委书记的金道铭,明知当时的政治环境“暗流涌动”,因为不愿意“得罪人”,选择了同流合污,一步步走上法庭的被告席。

敢于担当与不怕得罪人,二者不能简单地画等号。

但对于领导干部包括纪检监察干部来说,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有负于党和人民。

反腐败和腐败之间的斗争,从来就是水火不容的,没有中间道路可走。

忠诚、干净、担当,很重要的体现就在敢不敢对腐败分子动手上。

一名领导干部,不管其他方面表现多么出色,但对腐败现象漠然置之、对腐败分子态度暧昧,那就会“一失万无”。

得罪腐败分子,不是为了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或名利得失,而是为了大是大非、民心民意和党纪国法。

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还是怕得罪13亿多人民?

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账。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改革吏治时,要来“诸路监司名册”,将不合格的干部“一笔勾去”。

枢密使富弼对他说:

“一笔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

”范仲淹答道: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意谓尽管革职会带来一家人的痛苦,但如何比得上一个地区老百姓的痛苦?

为官避事平生耻。

党和人民把领导干部放在这个位置上,领导干部就要有高度责任感,敢于同破坏党的领导、损害党的肌体的行为作斗争。

曾经担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在抓党风上有一条重要经验:

“不怕撕破脸皮。

”跟随自己转战多年的老部下,在京西宾馆用公款宴请,他照样硬起手腕处理。

当时的商业部长时常到北京丰泽园饭庄请客吃饭而少付钱,他派人查实情况后,不但通报全党,而且在《人民日报》上公开披露。

-10-“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领导干部不敢得罪少数有问题的人,就可能得罪大多数奉公守法的人。

面对腐败行为,那些只栽花不栽刺的老好人,那些随波逐流的官油子,那些担心拔出

萝卜带出泥的“带病干部”,那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仗义领导”,也许在个别人那里吃得香、玩得转,但因为违背原则,必然会损害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失去大多数人的支持。

从一人一事看,敢于亮剑就意味着得罪人,但从一个历史时期看,敢于亮剑在优化政治生态的同时,也是对大多数干部的一种保护。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初,不遵守法令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大多是公务人员”。

谢觉哉在《解放日报》上撰文建议:

“应罚的罚,应拘的拘。

任何人的威胁,不屈;任何大头子的说情,不理。

要硬起颈骨来。

做得几次,威信建立了,人们的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后来,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最进步的地方”,以“没有贪官污吏、没有结党营私之徒、没有萎靡不振之气”等“十个没有”而载入史册。

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但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无论什么时候,对于腐败分子都要敢于亮剑,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领导干部应有这样的毅然决然。

“精神之钙”应补在实处 今天,我们一说到理想信念,很多人就觉得太“高大上”,与现实不太“搭调”。

这委实是一种误会,其实理想信念就在我们身边,时常左右着我们的选择与判断,决定着我们的旨趣与行为。

有位革命前辈,36岁从上海赴西藏工作,66岁才回到故乡,与爱人两地分居整整30

年,孩子们记不得父亲模样,到老感情都很平淡。

为什么不带爱人一起去呢?

他说当时上有老下有小,都去条件不允许,只得让爱人留下来照顾。

我曾问他:

为什么不请求组织换人呢?

他看了我一眼说:

共产党没这个规矩。

他的回答、他的眼神,无疑正是理想信念的一种生动注释。

有的单位,因为工作性质,干部普遍与家人聚少离多,两地分居、不能照顾老小的情况很普遍。

有对夫妻接到紧急任务,只好匆匆请老人从农村过来带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