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6704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

②利润中心,是指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

由于利润是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之差,因而,利润中心既要对成本负责,还要对收入负责。

又可进一步分为自然利润中心和人为利润中心。

③投资中心,是指对投资负责的责任中心。

其特点是不仅要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

又对投资效果负责。

投资中心同时也是利润中心,但它又不同于利润中心,投资中心是处于企业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

二、计算题

(一)多品种盈亏临界点的确定

基本程序:

1.计算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

销售总额=∑(各种产品的单价×

预计销售量)

2.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所占比重。

销售比重=各种产品的销售额/销售总额

3.计算各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

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各种产品的贡献边际率×

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4.计算整个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

5.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量

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

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各产品的单价

课件例题:

某企业计划期生产并销售A、B、C三种产品,其售价、成本和产量数据如表4-1所示,计划期内企业固定成本总额为21200元。

表4-1售价、成本、产量表单位:

项目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单价

60

20

10

单位变动成本

48

15

6

预计销量

1500件

3000套

5000台

要求:

计算A、B、C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与销售量

解:

(1)预计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60×

1500+20×

3000+10×

5000=200000(元)

(2)计算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A产品销售比重=(60×

1500)/200000=45%

B产品销售比重=(20×

3000)/200000=30%

C产品销售比重=(10×

5000)/200000=25%

(3)计算各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

A产品的贡献边际率=(60-48)/60=20%

B产品的贡献边际率=(20-15)/20=25%

C产品的贡献边际率=(10-6)/10=40%

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20%×

45%+25%×

30%+40%×

25%=26.5%

(4)计算综合保本销售额=21200/26.5%=80000(元)

(5)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和保本销售量

A产品保本销售额=80000×

45%=36000(元)

A产品保本销售量=36000÷

60=600(件)

B产品保本销售额=80000×

30%=24000(元)

B产品保本销售量=24000÷

20=1200(套)

C产品保本销售额=80000×

25%=20000(元)

C产品保本销售量=20000÷

10=2000(台)

对应题型:

课堂练习第三章本量力分析第六题

(二)利用经营杠杆系数进行目标利润的预测

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率÷

销售变动率=基期边际贡献÷

基期利润

预计利润=基期利润×

(1+利润变动率)=基期利润×

(1+销售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

例题:

课堂练习第三章本量力分析第四题的第三第四小问

某公司生产A产品,销售10000件,单价300元,单位变动成本180元,固定成本600000元。

(1)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和销售额。

(2)计算安全边际额和安全边际率。

(3)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4)若下年度销售增长20%,则目标利润为多少?

(1)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600000÷

(300-180)=5000(件)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单价=5000×

300=1500000(元)

(2)安全边际额=现有销售量×

单价-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10000×

300-1500000=1500000(元)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

现有销售额×

100%=1500000÷

(10000×

300)×

100%=50%

(3)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

=﹝(300-180)×

10000﹞÷

﹝(300-180)×

10000-600000﹞

=2

(4)因为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率÷

销售变动率且已知销售增长了20%

所以利润增长了40%,则目标利润=﹝(300-180)×

10000-600000﹞×

(1+40%)

=840000(元)

(三)是否接受特定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

书本例题见书上第98页例6-12

课堂练习第五章经营决策第2题

已知: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

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5元)。

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

(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000元专属成本;

(3)同

(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5000元;

(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件;

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900元专属成本。

(1)单位变动成本=80-25=55(元)小于订货价格70

差别损益=(70-55)×

200=3000(元),所以应接受订货

(2)差别损益=3000-1000=2000(元),所以应接受订货

(3)差别损益=3000-5000=-2000(元),所以应拒绝订货

(4)差别损益=200×

(70-55)+100×

(70-100)-900=-900(元),所以应拒绝订货

(四)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书本例题见书上第99页例6-14

课堂练习第五章经营决策第3题

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

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因为自制A零件时总成本为19000元,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则自制A零件时单位变动成本为(19000—7000)/2000=6(元/件)

设企业需要A零件x件时,自制和外购的成本相同,则自制时的总成本方程为y=7000+6x+2000,外购时的总成本方程为y=8x,联立方程组后解得x=4500,

y=36000,借助下图进行分析:

(自己参照书上例题绘制)

由上图可知,当零件的需要量在4500件以上时,自制成本要低于外购成本,所以此时应选择自制;

当零件的需要量在4500件以下时,外购成本要低于自制成本,则此时应选择外购;

当零件的需要量正好为4500件时,选择自制或外购均可。

(五)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成本控制)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标准价格

注:

以下各题中的F代表有利差异,U代表不利差异

例1、某企业生产A产品,每件产品的材料标准消耗量为8公斤,每公斤的材料标准价格为1.2元。

又已知本月购进直接材料20000公斤,实际支付款23000元,本月生产耗用14520公斤,共生产A产品1760件。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3000÷

20000-1.2)×

14520=-726(元)F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14520-1760×

8)×

1.2=528(元)U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726+528=-198(元)F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实际人工价格-标准人工价格)×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标准人工价格

例2、某企业生产A产品,每件产品耗用标准工时0.5小时,每小时的标准工资率为6元,本月实际耗用直接人工792小时,实际支付人工成本5148元。

其他相关资料参阅[例1]。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792-1760×

0.5)×

6=-528(元)F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价格差异)=5148-792×

6=396(元)U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28+396=-132(元)F

3、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耗费差异+效率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

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计变动性制造费用÷

预计产量的标准工时

例3、承前例1、例2的资料,又已知该企业预计应完成产品1890件,制造费用预算为3150元,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为1元。

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35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633.6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633.6/792-1)×

792=-158.4(元)F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

(792-1760×

0.5)=-88(元)F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耗费差异+效率差异=-158.4-88=-246.4(元)F

4、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预算差异+能量差异(两因素法)

=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三因素法)

预算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

(1)两因素法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实际费用-预算费用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实际分配率-预算产量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计固定制造费用÷

记忆要领:

实际脱离预算,预算脱离标准

例4、资料承前例1、例2和例3。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为2866.4元,即3500-633.6(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为2205元,即150元-1元/小时×

1890件×

0.5小时/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3150/(1890×

0.5)-1=2.3333(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2866.4-2205=661.4(元)U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2205-1760×

0.5×

2.3333=2205-2053.3=151.7(元)U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预算差异+能量差异=661.4+151.7=813.1(元)U

(2)三因素法

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预算脱离实际,实际脱离标准

将例4中的能量差异分解为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890×

0.5-792)×

2.3333=356.9949(元)U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92-1760×

2.3333=-205.3304(元)F

课堂练习例题:

课堂练习第七章成本控制第1题

1、某公司钢筋成型的成本标准单如表1所示:

表1钢筋成型成本标准单(全年计划产量500件)

金额

直接材料(20米@¥40)

¥800

直接人工(5工时@¥80)

¥400

固定性制造费用(5工时@¥16)

¥80

变动性制造费用(5工时@¥32)

¥160

单位标准成本

¥1440

2011年的钢筋成型实际生产数据如表2:

表2钢筋成型生产实际消耗

产量

600件

直接材料(购进和耗用11750米)

488800

直接人工(2900工时)

236640

固定性制造费用

48000

变动性制造费用

84000

计算分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的成本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可能原因。

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488800÷

11750-40)×

11750

=18800(元)U

=(11750-600×

20)×

40

=-10000(元)F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用量差异=18800-10000=8800(元)U

2、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实际人工价格-标准人工价格)×

=(236640÷

2900-80)×

2900

=4640(元)U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标准人工价格=(2900-600×

5)×

80

=-8000(元)F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效率差异=4640-8000=-3360(元)F

3、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实际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

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预算产量下的每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

=(84000÷

2900-32)×

=-8800(元)F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900-600×

32

=-3200(元)F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耗费差异+效率差异=-8800-3200=-12000(元)F

4、两因素法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标准分配率=48000-500×

16

=8000(元)U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500×

5-600×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预算差异+能量差异=8000-8000=0(元)

5、三因素法

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8000(元)U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5-2900)×

=-6400(元)F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2900-600×

=-1600(元)F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

=8000-6400-1600

=0(元)

(六)作业成本法(20分)

书本例题见书上第217页

课堂练习第八章作业成本法第1题(同课件例题)

1、东风小型机械制造公司成型部门的制造费用过去一直按直接人工工时分配,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要求会计部门提供可靠的成本信息用于定价决策和成本控制。

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制造费用分配对产品成本计算影响很大,决定改变传统方法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

2008年6月成型部门制造费用总计为550000元,根据成本和作业之间的关系分析,该部门制造费用由三种作业引起,这三种作业是质量控制、机器调控和材料准备,与各项作业相关的成本数据如表:

作业成本库制造费用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250000元

机器调控机器调控100000元

材料整理材料整理200000元

合计550000元

质量控制成本与产品抽检件数相关,质量成本动因即产品抽检数为分配基础;

机器调控成本与机器调控次数相关,按成本动因调控次数为分配基础;

材料整理成本动因以材料整理数量为成本动因。

2008年成型部门生产A和B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产品A产品B

生产数量(件)60002000

直接人工工时/件1.51

直接材料成本(元/件)9060

材料用量(公斤)30002000

机器调控次数32

产品抽检比例10%20%

小时工资率(元/小时)3030

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并填写下列表格。

分配率计算表

成本库

成本总额(元)

分配基础(成本动因)

分配率

质量控制

250000

A:

6000×

10%=600

B:

2000×

20%=400

合计:

1000

250000÷

1000

=250(元/件)

机器调控

100000

3(A)+2(B)=5

100000÷

5=20000

(元/次)

材料整理

200000

A:

3000公斤;

2000公斤

合计:

5000公斤

200000÷

5000

=40(元/公斤)

制造费用分配表

作业成本

产品A

产品B

消耗动因

分配成本

600×

250=150000(元)

400件

400×

250=100000(元)

3次

20000×

3=60000(元)

2次

2=40000(元)

3000公斤

3000×

40=120000(元)

40=80000(元)

产品成本计算表

成本要素

产品A(6000件)

产品B(2000件)

单位成本

总成本

直接材料

90元

540000元

60元

120000元

直接人工

30×

1.5=45元

270000元

1=30元

60000元

制造费用

330000÷

6000=55元

330000元

220000÷

2000=110元

220000元

(七)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是指按不同的业务量水平来表示预计收入、成本和利润的的一种预算方法。

如:

成本的弹性预算=固定成本预算额+(单位变动成本预算额×

预计业务量)

书本例题见书上第232-233页例12-9、例12-10、例12-11

假设某音乐会聘请了一支乐队进行演出,报酬为20000美元外加门票收入的15%。

租用音乐厅的费用为5000美元外加门票收入的5%。

每200名观众需聘请一名保安人员,其成本为80美元。

广告、保险及其他固定成本总计28000美元,票价为每张18美元。

音乐会的弹性预算

售出的门票张数N

N

3000

4000

收益

18N

54000

72000

90000

乐队

20000+0.15×

(18N)

(28100)

(30800)

(33500)

音乐厅

5000+0.05×

(7700)

(8600)

(9500)

保安

80×

(N/200)

(1200)

(1600)

(2000)

其他费用

28000

(28000)

(28000)

利润(损失)

(11000)

3000

17000

音乐会经营成果

售出5000张门票时的弹性预算

实际数据

有利(不利)差异

87000

(3000)

(9900)

(400)

(28700)

(700)

12900

(4100)

租用音乐厅的9900美元中400元为赔偿费用,其他费用中的700美元是由于演唱会的组织者在编制预算时漏记了租用音响系统的成本。

(八)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所有的预算支出不考虑其以往的情况,一切以零为起点,从实际出发考虑各个项目的必要性和其支出数额的大小。

书本例题见书上第234页例12-12

某企业用于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开支预算总额为30000元:

各部门上报方案:

销售管理人员工资11500

广告费6500

差旅费3400

办公费3200

业务招待费8000

合计32600

预算委员会研究认为:

销售管理人员工资、差旅费、办公费属于约束性费用,必须保证;

广告费和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