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6738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地下水对土体和岩体的软化

  地下水使土体尤其是非黏性土软化,降低强度、刚度和承载能力。

有侵蚀性的地下水。

  使岩石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导致岩石的强度降低,尤其是地下水使结构面的粘结力C降低和摩擦角φ减小,使结构面的抗剪强度降低,造成岩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下降。

  

(二)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软土地基沉降

  一般在沿海软土层中进行基础施工时.需要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若降水措施不当,轻者造成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不均匀沉降,重者使建筑物基础下的土体颗粒流失,甚至掏空.导致建筑物开裂,进而危及安全使用。

  此外,还应注意抽水环节。

如果抽水井滤网和砂滤层的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那么抽水时会将软土层中的黏粒、粉粒、细砂等细小土颗粒随同地下水一起带出地面,使周围地面土层很快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不同程度的损坏。

井管埋设完成开始抽水时.井内水位下降,井外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不断流向滤管,经过一段时间后,在井周围形成漏斗状的弯曲水面降水漏斗。

在这一降水漏斗范围内的软土层会发生渗透固结而造成地基土沉降。

而且,由于土层的不均匀性和边界条件的复杂性,降水漏斗往往是不对称的,因而使周围建筑物或地下管线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开裂。

  (三)动水压力产生流砂和潜蚀

  流砂是一种不良的工程地质现象。

在建筑物深基础工程和地下建筑工程的施下中遇到的流砂现象,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下列三种:

轻微流砂,当基坑围护桩排的间隙处隔水措施不当或施工质量欠缺时,或当地下连续墙接头的施工质量不佳时,有些细小的土颗粒会随着地下水渗漏一起穿过缝隙而流入基坑.增加坑底的泥泞程度;

中等流砂,在基坑底部,尤其是靠近围护桩墙的地方,常会出现一堆粉细砂缓缓冒起,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粉细砂堆中形成许多小小的排水沟,冒出的水夹带着细小土粒在慢慢地流动;

严重流砂.基坑开挖时如发生上述现象而仍然继续往下开挖,流砂的冒出速度会迅速增加,有时会像开水初沸时的翻泡,此时基坑底部称为流动状态,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甚至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如果在沉井施l中产生严重流砂,那么沉井就突然下沉,无法用人力控制,以致沉井发生倾斜,甚至发生重大事故。

  如果地下水渗流产生的动水压力小于土颗粒的有效重度,即渗流水力坡度小于临界水力坡度,虽然不会发生流砂现象,但是土中细小颗粒仍有可能穿过粗颗粒之间的孔隙被渗流携带而走。

时间长了,将在土层中形成管状空洞.使土体结构破坏。

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加,这种现象称之为机械潜蚀。

  (四)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当建筑物基础底面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地下水对基础底面产生静水压力,即产生浮托力。

如果基础位于粉土、砂土、碎石土和节理裂隙发育的岩石地基上,则按地下水位100%计算浮托力;

如果基础位于节理裂隙不发育的岩石地基上,则按地下水位50%计算浮托力;

如果基础位于黏性土地基上,其浮托力较难确切地确定,应结合地区的实际经验考虑。

  (五)承压水对基坑的作用

  当深基坑下部有承压含水层时,必须分析承压水头是否会冲毁基坑底部的黏性土层,通常用压力平衡概念即式进行验算:

  γM=γWH

  ()式中γ、γW——分别为黏性上的重度和地下水的重度;

  H——相对于含水层顶板的承压水头值;

  M——基坑开挖后黏性土层的厚度。

  (六)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

  三、边坡稳定

  

(一)影响边坡稳定因素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个方面。

内在因素有组成边坡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地应力等,它们常常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

外在因素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地震、风化作用、人工挖掘、爆破以及工程荷载等。

  1.地貌条件

  深沟峡谷地区,陡峭的岸坡是容易发生边坡变形和破坏的地形条件。

崩塌现象均发生在坡度大于60°

的斜坡上。

  2.地层岩性

  

(1)侵入岩、沉积岩以及片麻岩、石英岩等构成的边坡,一般稳定程度是较高的。

只有在节理发育、有软弱结构面穿插且边坡高陡时,才易发生崩塌或滑坡现象。

  

(2)喷出岩边坡,如玄武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安山岩等,其原生的节理,尤其是柱状节理发育时,易形成直立边坡并易发生崩塌。

  (3)含有黏土质页岩、泥岩、煤层、泥灰岩、石膏等夹层的沉积岩边坡,最易发生顺层滑动,或因下部蠕滑而造成上部岩体的崩塌。

  (4)千枚岩、板岩及片岩,岩性较软弱且易风化,在产状陡立的地段,临近斜坡表部容易出现蠕动变形现象。

当受节理切割遭风化后,常出现顺层(或片理)滑坡。

  (5)具有垂直节理且疏松透水性强的黄土,浸水后易崩解湿陷。

当受水浸泡或作为水库岸边时,极易发生崩塌或塌滑现象。

  (6)崩塌堆积、坡积及残积层地区,其下伏基岩面常常是一个倾向河谷的斜坡面。

当有地下水在此受阻,并有黏土质成分沿其分布时,极易形成滑动面,从而使上部松散堆积物形成滑坡。

  3.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

  地质构造因素包括褶皱、断裂、区域新构造运动及地应力等,这些对岩质边坡的稳定也是主要因素。

  4.地下水

  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最重要、最活跃的外在因素。

  地下水的作用是很复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下水会使岩石软化或溶蚀,导致上覆岩体塌陷,进而发生崩塌或滑坡。

  

(2)地下水产生静水压力或动水压力,促使岩体下滑或崩倒。

  (3)地下水增加了岩体重量,可使下滑力增大。

  (4)在寒冷地区,渗入裂隙中的水结冰,产生膨胀压力,促使岩体破坏倾倒。

  (5)地下水产生浮托力,使岩体有效重量减轻,稳定性下降。

  【2012年真题】

  3.关于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下水产生动水压力,增强了岩体的稳定性

  B.地下水增加了岩体重量,减小了边坡下滑力

  C.地下水产生浮托力,减轻岩体自重.增加边坡稳定

  D.地下水产生的静水压力,容易导致岩体崩塌

[答疑编号95028801040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4。

  2011年真题:

  61.关于地下水以下正确的说法有( )。

  A.地下水能够软化和溶蚀边坡岩体,导致崩塌或和滑坡

  B.地下水增加了岩体重量,提高了下滑力

  C.地下水产生静水浮托力,提高了基础抗滑稳定性

  D.地下水产生静水压力或动水压力,提高岩体稳定性

  E.地下水对岩体产生浮托力,使岩体重量相对减轻,稳定性下降

[答疑编号950288010402]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

(1)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软土地基沉降。

(2)动水压力产生流砂和潜蚀。

(3)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当建筑物基础底面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地下水对基础底面产生静水浮托力。

浮托力减少地基对基础底面的正压力,即减小对基础滑动的抗滑力,严重影响基础的抗滑稳定性。

(4)承压水对基坑的作用。

当深基坑下部有承压含水层时,承压水头可能会冲毁基坑底部的豁性土层,破坏地基。

(5)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

  2009年真题:

下列关于地下水影响边坡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 )。

  A.地下水改变岩体的构造

  B.地下水对岩体会产生浮力

  C.地下水使岩石软化或溶蚀

  D.在寒冷地区,地下水渗入裂隙结冰膨胀

[答疑编号950288010403]

【正确答案】A

  

(二)不稳定边坡防治措施

  1.防渗和排水

  防渗和排水是整治滑坡的一种重要手段,只要布置得当、合理,均能取得较好效果。

为了防止大气降水向岩体中渗透,一般是在滑坡体外围布置截水沟槽,以截断流至滑坡体上的水流。

大的滑坡体尚应在其上布置一些排水沟,同时要整平坡面,防止有积水的坑洼,以利于降水迅速排走。

针对已渗入滑坡体的水,通常是采用地下排水廊道,截住渗透的水流或将滑坡休中的积水排出滑坡体以外。

  链子崖滑坡排水系统

  2.削坡

  削坡是将陡倾的边坡上部的岩体挖除,一部分使边坡变缓,同时也可使滑体重量减轻,以达到稳定的目的。

削减下来的土石,可填在坡脚,起反压作用,更有利于稳定。

  采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滑动面的位置,否则不仅效果不显著,甚至更会促使岩体不稳。

  3.支挡建筑

  支挡建筑主要是在不稳定岩体的下部修建挡墙或支撑墙(或墩),也是一种应用广泛而有效的方法。

材料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砌石。

支挡建筑物的基础要砌置在滑动面以下。

若在挡墙后增加排水措施,效果更好。

  抗滑挡墙

  4.锚固措施

  锚固措施,有锚杆(或锚索)和混凝土锚固桩两种类型,其原理都是提高岩体抗滑(或抗倾倒)能力。

预应力锚索或锚杆锚固不稳定岩体的方法,适用于加固岩体边坡和不稳定岩块。

锚固桩(或称抗滑桩)适用于浅层或中厚层的滑坡体滑动。

在滑坡体的中、下部开挖竖井或大口径钻孔,然后浇灌钢筋混凝土。

垂直于滑动方向布置一排或两排,桩径通常为l~3m,深度一般要求滑动面以下桩长占全桩长的1/4—1/3。

  预应力锚索或锚杆

  锚固桩(或称抗滑桩)

  (三)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性

  要高度重视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问题,防止围岩掉块、片帮乃至塌方等事件。

  1.地下工程位置选择的影响因素

  地下工程位置的选择,除取决于工程目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区域稳定、山体稳定及地形、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

  

(1)地形条件

  在地形上要求山体完整,地下工程周围包括洞顶及傍山侧应有足够的山体厚度。

如选择隧洞位置时,隧洞进出口地段的边坡应下陡上缓,无滑坡、崩塌等现象存在。

  

(2)岩性条件

  一般在坚硬完整岩层中开挖,围岩稳定、进度快、造价低。

在软弱、破碎、松散岩层中开挖,顶板易坍塌,边墙及底板易产生鼓胀挤出变形等事故,且需边开挖边支护或超前支护,进而影响工程造价和工期。

一般而言,岩浆岩、厚层坚硬的沉积岩及变质岩,围岩的稳定性好,适于修建大型的地下工程。

凝灰岩、黏土岩、页岩、胶结不好的砂砾岩、千枚岩及某些片岩,稳定性差,不宜建大型地下工程。

松散及破碎的岩石稳定性极差,选址时应尽量避开。

  (3)地质构造条件

  ①褶皱的影响。

原则上应避开褶皱核部,若必须在褶皱岩层.地段修建地下工程,可以将地下工程放在褶皱的两侧。

  ②断裂的影响。

应避免地下工程轴线沿断层带布置。

而地下工程轴线垂直或近于垂直断裂带,所需穿越的不稳定地段较短,但也可能产生塌方。

因此,在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大断层。

  ③岩层产状的影响。

在水平岩层中布置地下工程时,应尽量使地下工程位于均质厚层的坚硬岩层中。

若地下工程必须切穿软硬不同的岩层组合时,应将坚硬岩层作为顶板,避免将软弱岩层或软弱夹层置于顶部,后者易于造成顶板悬垂或坍塌。

软弱岩层位于地下工程两侧或底部也不利,容易引起边墙或底板鼓胀变形或被挤出。

  (4)地下水

  在选址时最好选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干燥岩体内,或地下水量不大、无高压含水层的岩体内。

  (5)地应力

  初始应力状态是决定围岩应力重分布的主要因素。

  2.围岩的工程地质分析

  

(1)围岩稳定性分析

  变形与破坏的五种形式:

脆性破裂、块体滑移、岩层的弯曲折断、破碎结构的松动坍塌、冒落或塑性变形

  

(2)围岩的分类

  3.提高围岩稳定性的措施

  为了保证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应该针对岩体的不同条件,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和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目前,用以提高围岩稳定性的工程措施主要有传统的支护或衬砌和喷锚支护两大类。

  

(1)支护与衬砌。

支护是在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用以稳定围岩用的临时性措施。

按照选用材料的不同,有木支撑、钢支撑及混凝土支撑等。

在不太稳定的岩体中开挖,需及时支撑以防止围岩早期松动。

衬砌是加固围岩的永久性结构,其作用主要是承受围岩压力及内水压力,有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衬砌,也可以用浆砌条石衬砌。

  

(2)喷锚支护。

喷锚支护是在地下工程开挖后,及时地向围岩表面喷一薄层混凝土(一般厚度为5~2Ocm),有时再增加一些锚杆,从而部分地阻止围岩向洞内变形,以达到支护的目的。

  喷锚支护能使混凝土喷层与围岩紧密结合,并且喷层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变形止性,因而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调整围岩应力的重分布,最大限度地保护岩体的结构和力学性质,防止围岩的松动和坍塌。

如果喷混凝土再配合锚杆加固围岩,则会更有效地提高围岩自身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喷混凝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首先,能紧跟工作面,速度快,因而缩短了开挖支护的间隔时间,及时地填补了围岩表面的裂缝和缺损,阻止裂隙切割的碎块脱落松动使围岩的应力状态得到改善;

其次,由于有较高的喷射速度和压力,浆液能充填张开的:

隙,起着加固岩体的作用,提高了岩体的强度和整体性。

此外,喷层与围岩紧密结合,有较高的粘结力和抗剪强度,能在结合面上传递各种应力,可以起到承载拱的作用。

  锚杆有楔缝式金属锚杆、钢丝绳砂浆锚杆、普通砂浆金属锚杆、预应力锚杆及木锚等,目前在大中型工程中,常用的是楔缝式金属锚杆和砂浆金属锚杆两种。

为了防止锚杆之间的碎块塌落,可采用喷层和钢丝网来配合。

  (3)各类围岩的具体处理方法。

对于坚硬的整体围岩,岩块强度高,整体性好,在下工程开挖后自身稳定性好,基本上不存在支护向题。

这种情况下喷混凝土的作用主要防止围岩表面风化,消除开挖后表面的凹凸不平及防止个别岩块掉落,其喷层厚度一般3-5cm。

当地下工程围岩中出现拉应力区时,应采用锚杆稳定围岩。

  对于块状围岩,这类围岩的坍塌总是从个别石块——“危石”掉落开始,再逐渐发扩大,只要及时有效地防止个别“危石”掉落,就能保证围岩整体的稳定性。

一般而言,对于此类围岩,喷混凝土支护即可,但对于边墙部分岩块可能沿某一结构面出现滑动时,应该用锚杆加固。

  对于层状围岩,在开挖地下工程时,往往不易打成拱形(或圆形),爆破后顶面经常成平板状,如不加支护,围岩常常先发生弯曲张开,然后逐渐坍塌。

因此对于此类围岩,应以锚杆为主要的支护手段。

  

第四节 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工程地质是建设工程地基及其一定影响区域的地层性质。

建设工程根据其规模、功能、质量、建筑布置、结构构成、使用年限、运营方式和安全保证等,要求地基及其一定区域的地层有一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渗性。

有的工程地质能满足这些要求;

有的土体松散、软弱、湿陷、湿胀以及受杂质和水的影响,致使岩体的岩石软弱、软化、风化、泥化、破碎和岩层褶皱、断裂、不整合以及受地下水的渗透和侵蚀等,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许多建设工程不得不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调整建筑结构设计,或者根据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处理工程地质缺陷,这些都会增加工程造价,有的甚至必须改变工程选址。

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工程地质问题,研究对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在实现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

  一、工程地质对工程选址的影响

  建设工程选址,除了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地形、气象、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外,也受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

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选址的影响,主要是各种地质缺陷对工程安全和工程技术经济的影响。

工程选址的正确与否决定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效果乃至工程建设的成败,是工程建设在工程技术方面较为关键的工作。

如长江三峡工程之所以选择三斗坪坝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漫长的石灰岩河流基岩在此嵌有一段难得的花岗岩地段。

  一般中小型建设工程的选址,工程地质的影响主要是在工程建设一定影响范围内,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形成的土体松软、湿陷、湿胀、岩体破碎、岩石风化和潜在的斜坡滑动、陡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和威胁。

  大型建设工程的选址,工程地质的影响还要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形成的整体滑坡,地下水的性质、状态和活动对地基的危害。

  特殊重要的工业、能源、国防、科技和教育等方面新建项目的工程选址,要高度重视地区的地震烈度,尽量避免在高烈度地区建设。

  地下工程的选址,工程地质的影响要考虑区域稳定性的问题。

对区域性深大断裂交汇、近期活动断层和现代构造运动较为强烈的地段,要给予足够的注意。

也要注意避免工程走向与岩层走向交角太小甚至近乎平行的地质构造。

  道路选线,因线性展布跨越地域多,受技术经济和地形地貌各方面的限制,对地质缺陷难以回避,工程地质的影响更为复杂。

道路选线尽量避开断层裂谷边坡,尤其是不稳定边坡;

避开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的顺向坡,尤其是岩层倾角小于坡面倾角的顺向坡;

避免路线与主要裂隙发育方向平行,尤其是裂隙倾向与边坡倾向一致的;

避免经过大型滑坡体、不稳定岩堆和泥石流地段及其下方。

  

(一)裂隙(裂缝)对工程选址的影响

  裂隙(裂缝)的主要发育方向与建筑边坡走向平行的,边坡易发生坍塌。

裂隙(裂缝)的间距越小,密度越大,对岩体质量的影响越大。

  

(二)断层对工程选址的影响

  1)当路与断层走向平行,路基靠近断层破碎带时,由于开挖路基容易引起边坡发生大规模坍塌,直接影响施工和公路的正常使用。

  2)当隧道轴线与断层走向平行时;

应尽量避免与断层破碎带接触。

隧道横穿断层时,虽然只是个别段落受断层影响,但因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必须预先考虑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二、工程地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工程地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地质缺陷和地下水造成的地基稳定性、承载力、抗渗性、沉降等问题,对建筑结构选型、建筑材料选用、结构尺寸和钢筋配置等多方面的影响。

这些影响在各个工程项目的差别较大,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

  

(1)对建筑结构选型和建筑材料选择的影响。

例如,按功能要求可以选用砖混或框架结构的,因工程地质原因造成的地基承载力、承载变形及其不均匀性的问题,而要采用框架结构、筒体结构;

可以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而要采用钢结构;

可以选用砌体的,而要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2)对基础选型和结构尺寸的影响。

有的由于地基土层松散软弱或岩层破碎等工程地质原因,不能采用条形基础,而要采用片筏基础甚至箱形基础。

对较深松散地层有的要采用桩基础加固。

有的要根据地质缺陷的不同程度,加大基础的结构尺寸。

  (3)对结构尺寸和钢筋配置的影响。

为了应对地质缺陷造成的受力和变形问题,有时要加大承载和传力结构的尺寸,提高钢筋混凝土的配筋率。

  (4)地震烈度对建筑结构和构造的影响。

工程所在区域的地震烈度越高,构造柱和圈梁等抗震结构的布置密度、断面尺寸和配筋率要相应增大。

  1.在地基为松散软弱土层,建筑物基础不宜采用( )。

(2009真题)

  A.条形基础

  B.箱形基础

  C.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D.片筏基础

[答疑编号950288010501]

【答案解析】地基土层松散软弱或岩层破碎等工程地质原因不宜采用条形基础。

参见教材P29。

  三、工程地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建筑物种类多,不同的工程建筑物对场地地基的适应程度不同,工程地质问题也就格外复杂。

能否正确认识工程地质条件和处理工程地质问题,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建设、安全运营甚至关系到投资成败。

对于工程地质问题认识不足、处理不当,不但会带来工程事故,大幅度增加工程造价,而且会遗留无尽的工程病害,从而导致维修整治费用的增加。

  工程地质勘察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有利的路线,对工程造价起着决定作用;

二是勘察资料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三是由于对特殊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认识不足导致的工程造价增加。

通常,存在着直到施工过程才发现特殊不良地质的现象。

这样,不但处治特殊不良地质的工程费用因施工技术条件相对困难而增加,而且造成的既成工程损失,诸如路基沉陷、边坡倒塌、桥梁破坏、隧道变形等等,也很棘手。

此外,特殊不良地质的处治是典型的岩土工程,包含着地质和土木工程的复合技术。

  本章小结

  本章知识点分散,内容涵盖广泛。

大家复习时应该注意理解记忆。

对自己不太了解的知识点应该明白。

从2009年第一次考试开始,题目比较基础,从2010年开始来看,题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隐蔽性增强了。

2011年的考试,题目还是比较基础,但是较繁琐,需要认真看题,一些小的细节比较容易出错,2013年的考试难度不会太大,应该和2012年持平。

2012年题目考的较少,2013年应该题目设置和往年一样,基本在8分左右。

大家应关注新知识点,并且对知识点的变换说法出题引起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