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1703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6.1概述37

6.2节能措施37

第七章 环境保护39

7.1采用标准39

7.2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39

7.3三废处理的基本方案39

第八章工业安全与卫生42

8.1设计依据42

8.2工业安全与卫生的有害因素42

8.3设计中的主要防范措施42

第九章消防44

9.1概述44

9.2消防44

第十章劳动组织及定员46

10.1劳动组织46

10.2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46

10.3人员培训46

第十一章项目建设进度安排47

11.1项目进度计划47

11.2项目实施计划进度47

第十二章投资匡算49

12.1工程概况49

12.2编制依据49

12.3编制说明49

12.4投资分析51

第十三章技术经济分析53

13.1说明53

13.2基础数据53

13.3财务测算成本费用说明55

13.4测算结果56

13.5单因素敏感性分析56

13.6结论58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

2、建设单位:

聊城市东昌府区佳悦食品有限公司

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培养房900平方米,培养架3000平方米。

购制冷机25台,锅炉1台,灭菌锅4个,接种箱20台,以及装袋机、搅拌机、粉碎机等生产设备。

年产杏鲍茹24万公斤,草茹9万公斤。

5、建设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205.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2.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3.3万元。

资金来源渠道为:

拟申请财政拔款15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55.50万元。

6、经济效益:

投产后年销售收入255万元,年利润78.68万元,缴纳所得税后年净利润52.72万元。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33.37%,财务净现值218.91%(IC=10%),投资回收期3.89年,投资净利润率38.29%。

项目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

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

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4000—1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

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聊城市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聊城市适合种植食用菌的栽培材料十分丰富。

目前大量栽培食用菌的基质主要以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农作物副产品为主,如稻草、木屑、玉米秆、玉米芯、棉籽皮、果树枝等,而且还有大量的其他经济植物副产品(茎、叶、荚、壳)和加工下脚料(渣、饼)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目前,我区栽培食用菌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常见的香菇、木耳、双孢蘑菇、平菇等,数量不到10种,栽培季节也主要集中在秋、冬季,高温季节栽培的品种更加少,难以做到常年均衡供应。

工厂化周年栽培食用菌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食用菌生产技术,其特点为工厂化周年生产,实行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操作自动化,产品质量标准化。

周年生产使周年供应成为可能,尤其是反季节生产,使人们在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菇类食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杏鲍菇不但营养丰富,味如杏仁及鲍鱼,而且产量较高。

一般纯棉籽皮或棉籽皮与木屑混合料,生物效率可达80%左右。

杏鲍菇属低温性品种,出菇温度为13—18℃。

该品种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目前盐渍菇8000元/吨。

如进行工厂化生产,周年供货,鲜菇价格在10000元/吨左右。

草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因受常规栽培方法和技术管理所限而发展速度较慢。

如采用工厂化技术栽培,可使草茹产量大幅提高。

因此,项目拟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农付产品,建设“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进行规范化、规模化、工厂化周年生产食用菌。

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我区成为食用菌发达大省,把食用菌作为创汇农业、城市“菜篮子工程”、扶贫产业、农民发财致富的途径,对促进我区食用菌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在意义。

三、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研究范围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建设部和国家计委1993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

3、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本项目主要进行项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市场预测分析、建设规模、场址选择、建设条件、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测算和评价等。

四、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项目经调查研究、分析后认为:

1、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方向,适合本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开发地方优质品种,通过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和高效。

2、经过测算,本项目总投资205.5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92.2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3.30万元。

建成投产后,年增加销售收入255万元,项目为农业生产项目,按国家规定免税征销售税金,年利润总额78.68万元,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7.31%,财务净现值为363.9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3.12年;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3.37%,财务净现值为218.91万元,投资回收期为3.89年,项目的财务效益很好,经济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比较合理,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均符合有关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条件具备,项目可以兴建。

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尽快批准项目建设,落实建设资金,以便尽快组织实施。

第二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我国食用菌产销情况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每年生产600多万吨各种食用菌,这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但品种主要集中蘑菇、香菇、木耳、平菇等全国各地普遍栽培的几种食用菌上,而且生产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

现在逐渐增加了灵芝、竹荪、鸡腿菇、杏鲍菇、杨树菇、大球盖菇、阿魏菇等20多种,品种达30余种,但在高温的夏季,采用传统技术大部分食用菌还无法生产,栽培的品种更少。

我国食用菌产品主要靠内销,食用菌历来作为高端食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通常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吃上。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费能力迅速增强,但由于生产能力不足,价格仍居高不下。

目前我国人均年占有量仅5公斤,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

通过工厂化生产,将有助于食用菌产量的迅速提高,人们购买新鲜食用菌更加便易,需求量和消费量也将明显增加。

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主要是干菇、鲜菇和盐渍菇,其中以鲜菇出口效益最高,如山东久发集团的鲜双孢菇出口效益达几千万元。

二、世界各国食用菌产销情况

在全球范围内,食用菌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美。

日本是亚洲的食用菌生产大国,1990年食用菌总产值(除双孢菇外)达2769亿日元。

日本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和设备先进,已实现生产的园艺化和机械化,部分产品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

在国际市场上,日本香菇由于质量上乘每吨卖价达2.8-3.2万美元,比我国香菇的每吨0.8-1.2万美元高出近2倍。

韩国也是亚洲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利用稻草作为栽培原料年产平茹3万吨,蘑菇2万吨。

韩国香茹在国际上也很有竞争力,是日本的主要竞争对手,年出口约450吨。

在欧洲,法国是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

双孢菇年产量20-22万吨(鲜),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是德国和欧洲蘑菇的供应基地。

法国还建有欧洲最大的蘑菇菌种生产中心,生产谷粒菌种,销售到各个国家。

荷兰的蘑菇栽培技术非常先进,已经实现了机械采菇,蘑菇产量15万吨左右。

荷兰还建有蘑菇堆肥中心,向国外出口蘑菇堆肥。

英国是欧洲的主要蘑菇生产国,大小菇场约500个年产量12万吨左右,主要用于本国市场。

德国的蘑菇产量约5万吨。

不足部分主要从荷兰、法国和中国进口。

三、杏鲍菇市场分析

杏鲍菇是我国食用菌家族中的新秀,由于其质地脆嫩,具有一股淡淡的杏仁香味,适合保鲜、加工和烹调,深受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杏鲍菇栽培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栽培数量每年成倍增长,栽培地区已从南方扩展到北方各省,栽培技术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杏鲍菇的市场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的消费量在逐年增加,以各大高档饭店鲜菇消费为主。

由于杏鲍菇价格较高,要真正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还需要3--5年时间。

②日本市场:

近两年来,日本杏鲍菇市场需求猛增,产品供不应求,这极大地刺激我国杏鲍菇生产和基地的形成。

杏鲍菇出口日本主要有三个产品:

A保鲜杏鲍菇出口:

通过空运或保鲜香菇拼柜海运出口。

B盐渍菇出口:

将杏鲍菇加工成盐水菇出口日本。

C清水菇罐头出口:

将切片后的杏鲍菇加工成清水罐头出口日本。

预计今后几年内杏鲍菇的价格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产地收购价基本保持在6元/公斤(反季节及工厂化生产除外)。

但这并不影响栽培者的效益,因为随着栽培技术不断提高近年内杏鲍菇的生产成本肯定会有所降低。

四、草茹市场分析

中国是草菇的生产消费大国,此外,日本、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草菇的栽培也很普遍。

过去我国的草菇生产区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南方沿海各省。

近20年来,我国的草菇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北方各省利用麦秸、棉子皮、种过其它蘑菇的菌糠进行草菇栽培,创造了适合北方气候特点的多科栽培模式。

草菇产品的销售主要有2个方面:

一个是加工成盐渍去皮草菇出口日本等,这种产品多年来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

草菇的另一个销售市场是内销,草菇的国内销售市场潜力巨大。

广州果菜公司就在广州江南蔬菜批发市场附近,建了广州最大的草菇批发市场(长堤草菇交易市场)。

随著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草菇罐头在北方的销量也逐年增加。

第三章场址选择和建设条件

项目拟选在聊城市开发区,该区是市级经济开发区,享受聊城市人民政府赋予的部分职权,由聊城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如下:

1、交通条件:

开发区距聊城市里10公里,省道公路横贯全境,市政柏油硬化道路东接济(南)馆(陶)高速公路,辖区内路网发达,交通极为便利。

2、水电条件:

开发区铺设了雨、污水管网,实现雨、污水分流。

区内生活、加工用水电充足,排污方便。

3、通讯条件:

开发区内设有邮电支局,现有5800门程控电话容量,实现了国内外长途电话和数据通讯。

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一、建设规模

建工厂化食用菌厂一座,年产杏鲍茹24万公斤,草茹9万公斤。

二、建设内容

(一)土建工程

1、建培养房900平方米。

其中杏鲍茹培养出茹房500平方米,草茹培养出茹房400平方米。

2、建培养架3000平方米,为铁架结构。

3、建生产场地1000平方米,包括800平方米的混凝土地面和水池设施以及200平方米的钢架大棚。

4、修建道路、围墙等附属设施。

(二)仪器设备购置

项目需购置的主要仪器设备为制冷机25台、装袋机1台、搅拌机1台、粉碎机1台、灭菌锅4个、接种箱20个。

第五章、技术方案

一、总体思路

1、杏鲍菇可以在11月-翌年2月利用自然温度进行栽培生产,3月-10月利用冷库可以实现周年栽培生产。

2、草菇是高温菇种,在5月-9月利用自然温度,10月-翌年4月利用加温设施实现周年栽培生产。

3、培养基配方中添加稻草粉、谷壳、甘蔗渣、甘蔗叶、玉米芯、玉米粒、玉米秆、花生壳、花生藤、及农作物的加工下脚料等,筛选出适合我区当地材料的培养基配方。

4、通过不同材料的栽培料配方的含水量、PH值、持水性、透气性、灭菌时间、接种量的大小、菌丝萌发的快慢、接种成功率和产量的高低等,形成科学的生产技术。

5、对菇房内影响菇类生长的各种温、光、气、湿等条件进行控制,以实现高产稳产。

二、技术路线

稻草粉、棉籽皮等温度、湿度

↓↙/\

栽培料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

↑ \/

锯末、玉米芯等 光照、通气

→采收→鲜销或加工

三、技术目标

1、技术指标

(1)草菇生物学效率30%、杏鲍菇生物学效率80%以上。

(2)工厂化栽培每天生产草菇300Kg,生产杏鲍菇800Kg。

2、工厂化栽培

进行2-3种珍稀菇种、每天都有鲜菇出产的周年栽培。

对一些自然条件下不能周年栽培的菇类进行规模化、工厂化栽培,主要解决菇房内影响菇类生长的各种温、光、气、湿条件,以实现周年栽培。

3、选用栽培食用菌的适宜配方

主要解决利用我区的农作物副产品如蔗渣等栽培一些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并协调处理培养料的吸水、保水及通气问题。

4、总结出适合于我区的食用菌工厂管理技术。

为工厂化生产示范推广提供保证。

第六章环境保护、劳动安全

一、设计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年3月20日国环字1987.002号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3)《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04年1月1日实施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I—1999;

(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8)《山东省农业环保管理条例》。

2004年7月30日颁

二、污染源

本项目的污染源主要是用来培育食用菌的培养基。

三、环保措施和方案

经培育食用菌后的培养基料是很好的农业生产肥料,可以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

四、环境保护标准

污水:

PH6~9,BODs≤150mg/升,CODcr≤150mg/升,悬浮物≤300mg/升。

五、劳动安全与卫生

1、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虽然没有产生有害物质和有害气体,但总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正常生活和生产。

2、在总体布置上,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均按国家防火规定要求合理布置,各区设备置消防给水管道设施,室内设置泡沫灭火器。

为避免触电、机械事故发生,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要做接地保护,配电系统采用零保护,机械传动部分要加罩保护,其余各项设备均采用安全保护。

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配备工作及劳保用品,员工上岗前要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4、搞好安全卫生,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劳动条件,对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等都有积极作用,故在安全卫生方面,要按照《劳动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规、完善各种安全卫生制度,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第七章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管理

一、经营管理

食用菌厂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

二、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工厂下设生产部、技术部、供销部、财务部、行政部。

工厂定员12人。

三、劳动管理

按国家《劳动法》和《企业法》规定,除承担单位现有的人员和技术力量外,在全市范围内招聘技术人才,其余员工采取就地招聘。

建立严格的聘用手续,所有管理人员及员工必须与企业签定劳动合同,经职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企业员工享受国家及企业规定的待遇,包括社会劳动保险、人身保险、医疗卫生保险等。

员工必须按合同履行职责,服从企业管理,执行企业各规章制度。

四、人员培训

根据现有的技术力量和项目规模及管理需要,对员工除上岗前的培训外,定期分批将各管理部门有关人员选送到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修学习,提高各层次人员的科技素质,更好地为项目服务。

此外,企业还应经常聘请协作的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等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到企业指导生产和根据生产需要定期上技术培训课,从而提高职工的科技水平。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使项目实施自始至终都能按最先进的技术水平进行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第八章工程建设实施进度

一、项目工期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控制工程投资,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建设领导成员统一布置实施计划,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技术水平高、信誉好的施工队伍施工建设和安装设备。

项目计划工期为一年。

二、建设进度安排

本项目经有关部门审批立项后,就可以进入工程设计和建设实施阶段。

估计工程设计2个月,三通一平1个月,土建5个月,设备采购3个月,设备安装、调试1个月,引种、培育2个月。

工程穿插进行,建设工期12个月。

工程建设从2003年4月开始,计划在2004年3月底完成。

具体工作安排见下表7—1。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205.5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2.2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3.30万元。

总投资估算详见附表1。

二、建设投资估算

1、估算依据及说明

(1)对于本项目的土建工程投资估算,主要参照目前类似建筑物的造价,并结合当前建筑材料现行市场价格进行估算。

(2)设备购置费已包括安装费、备品备件和运杂费,经市场询价后进行估算。

(3)其他费用按国家或自治区规定的费率估算。

2、估算结果

本项目的建设投资为192.20万元,其投资构成情况如下:

1土建工程费70万元占36.42%

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103.1万元占53.64%

3其他费用13.5万元占7.02%

4预备费5.6万元占2.92%

三、流动资金估算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运用分项估算法估算生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为13.30万元。

详见附表7。

四、资金筹措

总投资205.50万元,其中申请拨款150万元,单位自筹55.5万元。

第十章经济效益分析

一、估算依据

1、产量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杏鲍茹24万公斤,草茹9万公斤。

2、建设期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工程建设期1年。

3、计算期

计算期包括生产经营期和建设期,建设期1年,生产经营期为10年,计算期为11年。

4、达产情况

工程在第一年建成后,第二就达到设计能力的100%。

5、总投资估算

本项目的总投资为205.5万元,其中:

⑴建设投资192.2万元;

⑵流动资金为13.3万元。

6、产品价格

杏鲍茹、草茹的售价分别按8元/公斤、7元/公斤计。

7、税金及附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农业税暂行条例》及地方有关规定,本项目销售免税。

所得税税率为33%。

8、杏鲍茹的生物转化率为80%,草茹的生物转化率为30%,两种茹每天投培养基干料重量均为1000公斤。

杏鲍茹的培养基干料成本为733.2元,草茹的培养基干料成本为780元。

9、项目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共12名,月平均工资为1500元,生产员工按件取酬。

10、水电费

水费按1元/吨,电费按0.6元/度计。

11、折旧费和摊销费

按平均年限法折旧,房屋建筑物按10年折旧,设备及其他按10年折旧,残值率按5%计算。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按10年平均摊销。

12、维修费

按建设投资的4%计列。

13、其他费用(含销售费、企管费等)

销售费、企管费按销售收入的8%计列。

二、经济效益估算

1、销售收入估算

经测算,项目主要收入来源为杏鲍茹和草茹,年销售杏鲍茹24万公斤,草茹9万公斤,废料年产量约600吨,其中70%左右可作肥料,收入较少可忽略不计。

正常年项目销售收入255万元,详见附表4。

2、总成本费用估算

项目正常生产年总成本费用为176.3万元,其中固定成本84.3万元,可变成本92万元。

项目每年的经营成本为158万元。

详见附表3。

3、利润总额及分配

正常生产年年均利润总额为78.68万元,按33%的税率交纳所得税。

正常生产年年均税后利润为52.72万元,税后利润提留15%作盈余公积金。

各年利润情况详见附表5。

三、效益评价指标

1、盈利能力分析

投资净利润率=年净利润/投资总额×

100%=38.29%

2、财务内部收益率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47.31%,税后为33.37%,

3、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税前为363.95万元,税后为218.91万元(ic=10%),

4、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税前为3.12年,税为3.89年(均含建设期1年)。

各年财务盈利状况详见附表5、附表6。

从以上各项指标结果看出,本项目的各项盈利指标均大于基准收益(盈利)水平。

四、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本项目达产年总成本为176.3万元。

其中固定成本84.3万元,年可变成本92.0万元,销售税金为0万元,年均销售收入255万元。

经测算,项目盈亏平衡点为:

BEP=51.72%,盈亏平衡点的收入为255×

51.72%=131.89万元。

结果表明,当项目生产能力利用率为51.72%,年收入达到131.89万元时,财务就能保本,若超过此收入有盈利,反之则亏损。

因此,本项目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

2、敏感性分析

为寻找项目的敏感因子和分析项目在各种可变状态下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

本分析共进行了6种状态下的财务评价。

具体成果见附表10。

结果表明,当建设投资、经营成本、商品销售分别±

10%时,其税前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在10%以上,远大于基准收益水平。

因此该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从各种因素变化情况看,产品销售价格的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经营成本。

控制主要因素的措施:

①销售因素的控制,首先对产品保质、保产,充分发挥测定中心的作用,疏通销售渠道。

②加强经营成本管理,进行经营成本网络计划,做到事前控制,事后核算,达到企业管理预期的目的。

③投资因素控制,要确保资金尽快到位,使项目正常投产。

五、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完成后,将改变我区食用菌生产夏季品种单一、依靠外地供货的局面,并且充分利用农作物的副产品,投入少,效益显著。

因此,周年产业化生产鲜茹,满足市民的菜蓝子需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外汇,增加农民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