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7049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

1.1.10项目达产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一)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一)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投资

万元

1.1

基本建设投资

1.2

其他资金

2

年销售收入

3

年成本费用

4

销售税金

5

年利润

6

投资回收期

含建设期

1.1.11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该项目是打造示范基地,带动四方受益的好项目。

项目所指的合作社示范基地建成后,推广“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合作模式,可带动***乡白马村410户农户,800名农民从事林下天麻种植,为***县山区农业生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1.2品种概况

“龙科源一号”天麻品种,是成都龙科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优质杂交原种,具有易种植、高成活、快丰收等特点,产量是普通天麻的2-4倍,市场售价高于普通天麻。

品种下地后不用施肥,锄草,打药,生长期一年即可收获,而且可多年自繁自用,一次投资多年受益。

1.3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根据***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围绕***县建设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县的山区地貌和气候特点,以特色林地经济带动全乡乃至全县中草药材产业发展。

1.3整合评价和结论

1.3.1整合评价

天麻又名定风草,为兰科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以块茎入药,有益气镇痉、平肝息风、定惊祛湿的作用。

可治头昏目眩、肢体麻木、癫痫、小儿惊风、高血压病、耳源性眩晕等症。

并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国内、外医药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发展前景良好。

该项目的建设是我县现代中药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对我县建设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经济有积极的作用。

该项目的建设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实地建设好高质量的产业示范基地,再扩大产业的规模和范围,是辐射带动地方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特色产业项目。

1.3.2结论

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高效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真正做好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项目建设有利于林下天麻产业推广发展,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天麻是名贵的中药材。

***县***乡白马村属于典型的山区地貌,全村地处猫寨山梁,山势绵延平缓,林业资源丰富,常年温度16℃度,适宜天麻生长的环境条件。

由于受到地理和观念的制约,该村长期从事传统耕地农业生产,而独特的山地林木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利用天然林下栽培天麻,不需要占用耕地,使农村资源得到更科学、更合理的利用,从而转变农业增收模式,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对我县发展新兴生态型特色农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

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已成为山区农业增收、农民增收、财政实力增强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类进入“老龄化”和亚健康状态,世界各国人民对“回归自然”和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中医中药和以药用植物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日受青睐,向中药和保健品产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必然。

其中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中药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新世纪“朝阳”产业中的“朝阳”。

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天麻被广泛的应用于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多项领域中,可谓应用领域广阔、市场容量空间宽阔。

所以林下天麻产业的发展潜力极大,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是一项易管理、利润高、市场广阔的高效种植项目。

以产业基地取得的技术成果为依托,加快我县天然林地栽培天麻的研究和推广,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农村专业合作机制,扩大林下天麻的种植面积,形成现代新型农业的新型模式,并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建设条件和阻碍因素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县***乡白马村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10公里,海拔600米,境内整个地势呈南北走向,西北高,东南低,属秦岭支脉大巴山系。

所辖面积为5平方公里,村农户410户,总人口1400人,其中:

成年劳动力800人。

3.1.2自然资源情况

项目区内森林面积1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0%。

土壤属**土带,还有白浆土、冲积土和沼泽土等。

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多年日平均气温为16.8℃,境内年平均日照时数1366小时,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12毫米,全年雾多,风速小,雨量充沛,空气湿润。

3.1.3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基地离县城较近,地处省二级公路旁,有3米宽水泥路面直达项目基地。

项目所在地有1座水库,蓄水量达到10万立方。

项目所在地有变压器1台,供电量达到1万千瓦。

3.1.4项目区经济及社会环境

白马村现辖6个生产社,属于***乡离县城最近的村,县乡二级政府对村的现代农业种养殖非常支持,现有种养专业大户40余户,可整合资源开展循环种养模式,并利用地理优势,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区有很好的人文环境、经济状况及方便的交通、供水、动力、通讯、良好的治安条件等。

3.2项目实施有利条件

3.2.1资源优势

项目区地处海拔400米—600米的山丘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栽培区内没有大气、水源污染源,且项目区林地资源丰富,大约有100多公顷,为大面积实施林下天麻栽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2.2市场优势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加,天麻产品由过去的单一的药用,发展到饮食及滋补保健等行业,需求范围逐年不断扩大。

尤其从2010年春季,国内用量急骤上升,出口不断增加,货源供不应求,价格连续上涨,因此,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3.2.3技术资源优势

项目合作单位成都龙科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06开始进行天麻栽培技术的研发和种植基地建设。

公司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有近10000平米的天麻种植研发基地,其研制的“龙科源一号”良种天麻。

其药用价值和产量是普通天麻的2-3倍,经济效益则是普通天麻2-4倍。

因此有了高的品质和高的经济效益,

3.3主要阻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3.3.1资金短缺

资金不足是本项目发展的大问题,因此需要上级部门投入资金支持。

3.3.2一次投入大、收益期较长的解决办法

优质天麻种苗和菌材价格较高,土壤有机肥料要求高,后续管理、附属设施成本较高,一次性投入较大,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扶持。

第四章市场分析和销售方案

5.1市场分析

5.1.1市场供求状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加,天麻产品由过去的单一的药用,发展到饮食及滋补保健等行业,需求范围逐年不断扩大。

通过走访位于成都市大丰的省中药材市场,2012年成品干天麻价格根据品质在200.00---800.00之间,而且国内用量急骤上升,出口也不断增加,可谓应用领域广阔、市场容量空间宽阔。

5.1.2前景分析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实行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加工和统一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模式,严格按照中药材产品GAP标准进行管理,并逐步做大产业规模,提高组织化程度,实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

项目达产后,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和今后一个时期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可预测产品销售不存在问题。

5.2销售策略和经营模式

5.2.1利用优势发展观光和饮食产业。

制作精美的旅游观光馈赠礼品,开设以天麻为主材的营养膳食山庄。

5.2.2打造大巴山生态野生天麻品牌,以网络、药店、商超等渠道销售产品。

5.2.3通过深加工制作天麻系列产品。

如:

制片剂、口服液、保健酒、化妆品等,拓宽产业结构。

5.2.4参加食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方式多形式、多途径进行产品宣传,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打开国内外市场。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6.1建设任务和规模

2013年建成规范化、标准化林下天麻示范基地60亩。

达产后,年产天麻7.5万公斤。

6.2项目规划和布局

2013年在白马村建成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基地。

2014年利用基地示范效应,在白马村及***乡建立专业农村合作社,发展天麻种植产业,并对种植农户进行统一管理、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

6.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3.1经济效益:

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240万元,并使项目区农村劳动力人均增加收入1.2万元

6.3.2社会效益:

一是通过种植示范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并带动当地农村天麻种植产业,促进山区农业经济发展。

二是山区林地资源利用率可达100%,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种植基地。

最终形成现代药材生产集约化产业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6.4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内容

6.4.1建设标准

遵循GAP标准。

(备注1)

推行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SOP。

(备注2)

使用“龙科源一号良种天麻”。

6.4.2建设内容及投入资金

天麻种苗:

万元

种植原辅材料:

间接费用:

项目总投资:

6.4.5项目主要内容和考核目标

6.4.5.1项目的内容:

利用土壤调节剂解决部分林地土壤偏酸问题,改善土壤PH值,为天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采取相关综合配套措施,提高林下天麻的产量和内在品质。

6.4.5.2项目达到的目标

本项目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实现高产、高效、优质为总体目标,依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组织实施。

6.4.7科技措施

进一步加强管理和配套技术专家并组织技术培训,为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为优质天麻高产奠定基础。

6.5项目实施进度

2013年4月1日至8月20日培养蜜环菌

2013年8月20日至9月20日平整土地、施肥

2013年9月20日至10月1日播种

2013年10月1日至10月5日喷施苗前除草剂

2013年10月5日至10月10日苗中除草及施肥管理

2013年10月1日至2012年3月2日秋冬管理

2013年3月2日至2012年3月10日喷施除草剂、施肥

2014年3月11日至7月30日生长期管理

2014年8月1日至8月15日起获制干后出售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投资估算依据

按现行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及项目开发规模进行估算。

7.2投资估算

本项目需总投资万元,其中:

基本建设资金万元,其他资金万元。

7.3资金来源及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万元。

其中:

申请财政补助资金万元,自筹资金万元。

7.4资金使用和管理

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户管理,由项目负责人统一根据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调配,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以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合法。

建立、健全项目工程采购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组织管理机构。

第八章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

8.1财务评价基本参数的选择

8.1.1项目计算期

在正常情况下,为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无限期持续发展,在财务评价中,计算期选择为5年,其中建设期为2年。

8.1.2基准收益率选择为%

8.2财务评价

8.2.1经测算达产后年销售收入万元。

8.2.2经济效益分析

此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总销售收入万元;

年利润总额万元。

8.3盈亏平衡分析

经计算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盈亏平衡点为%,说明该项目抗风险能力十分强。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9.1环境现状调查

9.1.1土地环境现状

基地栽培地均分布在白马村,土壤表层的腐殖土一般在——厘米,腐植酸一般以为主。

土壤中有害金属含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

基地天然林下土壤有害金属含量

有害元素

国家标准(一级)

平均含量(基地)mg/kg

pb

≤35

Cd

≤0.20

As

≤15

Hg

≤0.15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基地土壤中的有害金属Pb、Cd、As、Hg含量远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土壤的最高含量。

其原因是:

种植区没有工业污染源,有害元素不可能通过废水、废渣污染土壤;

白浆土的母质是第四纪的河湖想粘土沉积,不可能形成有害元素的沉积,成土过程受下层岩石的影响很小;

森林没有施用过含有有害金属农药肥料。

对基地天然林下土壤表层土的农药含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

9.1.2森林植被现状

***乡白马村天然林多以林为主,生长状况良好,林下植物茂盛,土壤水分、结构状况良好。

9.2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有利影响:

种植林下天麻不需砍伐树木,而要利用和补充栽植树木,有利于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其产业有利于林业资源开发和资源永续利用。

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一是造成土壤板结和退化。

白浆土含水层薄,下层母质透水性差,一旦植被破坏或植被质量差,土壤表层会处于滞水或干旱交替状态,造成土壤板结和退化。

二是农药残留。

在天麻种植种植过程中,施用农药会使土壤中产生农药残留,对森林动物和汇水处河流产生影响。

9.3环境保护治理措施、设施

林下种植天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做到按规则、按程序报请审批。

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大气环境标准》(GB3095-96)、《饮用水质标准》(GB)。

整个生产过程严格按GAP标准进行。

严禁使用有毒农药,限量使用化学肥料。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或者使用生物肥、有机肥做底肥或追肥。

第十章中药材产业化经营与增收效果评价

10.1中药材产业化经营

10.1.1壮大主导产业和促进结构调整情况

通过项目建设,把林下天麻种植作为提高我县特色产业经济效益的一个突破口,提高山地利用率,使中药材产业扩充规模,壮大实力,逐步形成种植、加工、生产集约化产业体系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一定规模的产业,有力地推进生态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10.1.2产、家、销、服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情况

该项目以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精深加工为基础,链接产品的收购、销售;

通过示范基地输出种植技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形式组织生产。

10.1.3辐射带动作用

带动我村410户农户800余农民从事林下天麻种植,从业农民人均年可增加收入1.2万元,为我县山区林地生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10.1.4中药材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情况等

项目是按照GAP标准进行建设,可以提升白马村林下天麻产业种植水平,从推动全县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立体生态产业,延长产业链条,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对促进我县农业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还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所以,这是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经济的好项目。

10.2其他社会影响

项目的建设以建立高效特色农业为指导思想,以建立示范园区,发挥带动作用为出发点,提出的优化配置方案。

示范基地的建设。

就产业性质、经济规模、科技储备、带动能力看,有能力贯彻建立高效农业的原则,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十一章劳动组织与管理

11.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11.1.1机构设置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工程建设小组、资金管理小组。

11.1.2机构职责

领导小组有项目专家和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组成,负责项目建设各机构和各环节的组织协调工作。

(附名单)

项目建设技术指导小组由名技术人员组成,负责项目技术设计、实施、指导工作。

工程建设小组由名组成,负责工程建设。

资金管理小组由相关财务人员名组成,负责项目资金运用和管理。

11.1.3运行模式

建立有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由四个机构组成,即:

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领导小组是项目建设的权力机构,拥有决策权。

项目负责人主持项目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监督机构职权是检查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有监督权的组织机构。

11.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项目以综合效益为中心,进行科学种植,采取基地+种植户的产业经营模式,项目建设突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吸引农民通过中药材种植达到增收目的,通过技术培训等形式,向农民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

11.3经营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项目工程采购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组织管理机构。

项目采用六统一:

即统一计划、统一合同订单、统一技术、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收购、统一加工。

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11.4技术培训

根据生产技术要求,对基地农民开发技术培训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生产技能。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建成后,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将构筑以市场牵龙头、以基地带产业的具有特色的生态环保型生态农业产业化格局,是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的好项目。

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中药材产业化提供新的发展途径,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愿望出发,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该项目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结合中药材种植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且兼顾了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多得的多种经营项目。

有关部门和领导积极给予支持,是该项目能够早日达产达效。

综合分析表明,该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低于行业基准回收期,说明项目的经济效益比较明显,能按时收回投资。

拟建项目不仅财务评价是可行的,而且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优于项目本身效益,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实力增强的目的,如能实施,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项目。

项目陈述人:

王铁军

备注一:

GAP是GoodAgriculturalPractice的缩写,在中药行业译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于2002年3月18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其内容有十章五十七条,包括从产前(如种子品质标准化)、产中(如生产技术管理各个环节标准化)到产后(如加工、贮运等标准化)的全过程,都要遵循规范,从而形成一套完整而有科学的管理体系。

备注二:

SOP是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SOP是一种标准的作业程序。

所谓标准,在这里有最优化的概念,即不是随便写出来的操作程序都可以称做SOP,而一定是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优化的操作程序设计。

说得更通俗一些,所谓的标准,就是尽可能地将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细化,量化和优化的度就是在正常条件下大家都能理解又不会产生歧义。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第一章总论1

第一节概述1

第二节研究结论9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及意义11

第三章投资环境及市场环境分析18

第一节投资环境分析18

第二节市场环境分析18

第四章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23

第一节建设目标23

第二节建设规模24

第三节项目建设内容25

第五章 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31

第一节 项目场址31

第二节 建设条件31

第六章项目经营方案及设备系统36

第一节物流中心的选择及定位36

第二节主要物流设备设施36

第三节物流中心经营及管理策略37

第四节 技术设备39

第七章 工程技术方案40

第一节 总体设计概况40

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40

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42

第九章 组织机构及劳动成员43

第一节 组织机构43

第二节 劳动定员及培训43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4

第一节 投资估算44

第二节 资金筹措49

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50

第一节 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50

第二节 总成本费用估算52

第三节项目盈利能力分析54

第四节项目不确定性分析55

第十二章政策需求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