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741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Word格式.docx

1.8/3

2.6/3

3.6/6

6/6

6/10

8.7/10

21/35

26/35

直流试验电压

12

17

24

30

40

47

105

130

2)18/3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橡塑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应按下式计算:

Ut=4×

U0;

(18.0.4-3)

3)充油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表18.0.4-2的规定。

表18.0.4-2充油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KV)

电缆额定电压U0/U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48/66

325

165

350

175

64/110

450

225

550

275

127/220

850

425

950

475

1050

510

200/330

1175

585

1300

650

290/500

1425

710

1550

775

1675

835

注:

1上列各表中的U为电缆额定线电压;

Uo为电缆导体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的额定电压。

2雷电冲击电压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规定。

4)交流单芯电缆的护层绝缘直流耐压试验标准,可依据18.0.9条文规定。

2试验时,试验电压可分4~6阶段均匀升压,每阶段停留1min,并读取泄漏电流值。

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维持15min,其间读取1min和15min时泄漏电流。

测量时应消除杂散电流的影响。

3纸绝缘电缆泄漏电流的三相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应大于2;

当6/l0kV及以上电缆的泄漏电流小于20μA和6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缆泄漏电流小于10μA时,其不平衡系数不作规定。

泄漏电流值和不平衡系数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

其他电缆泄漏电流值不作规定。

4电缆的泄漏电流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电缆绝缘可能有缺陷,应找出缺陷部位,并予以处理:

1)泄漏电流很不稳定;

2)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急剧上升;

3)泄漏电流随试验时间延长有上升现象。

18.0.5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橡塑电缆优先采用20Hz~300Hz交流耐压试验。

20Hz~300Hz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及时间见表18.0.5-1:

表18.0.5-1橡塑电缆20Hz~300Hz交流耐压试验和时间

额定电压U0/U(KV)

试验电压

时间(min)

18/30及以下

2.5U0(或2U0)

5(或60)

21/35~64/110

2U0

60

1.7U0(或1.4U0)

190/330

1.7U0(或1.3U0)

1.7U0(或1.1U0)

2不具备上述试验条件或有特殊规定时,可采用施加正常系统相对地电压24h方法代替交流耐压。

18.0.6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

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金属屏蔽层和导体的直流电阻。

18.0.7检查电缆线路的两端相位应一致,并与电网相位相符合。

18.0.8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

应符合表18.0.8的规定。

表18.0.8充油电缆使用的绝缘油试验项目和标准

项目

要 

试验方法

击穿电压

电缆及附件内

对于64/110~190/330KV,不低于50kV,对于290/500KV,不低于60KV

按《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GB/T507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压力箱中

不低于50KV

介质损耗因数

对于64/110~127/220KV的不大于0.005,对于190/330KV的不大于0.003

按《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不大于0.003

18.0.9交叉互联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见附录F。

19 

电 

容 

19.0.1电容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2测量耦合电容器、断路器电容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及电容值;

3耦合电容器的局部放电试验;

4并联电容器交流耐压试验;

5冲击合闸试验。

19.0.2测量耦合电容器、断路器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应在二极间进行,并联电容器应在电极对外壳之间进行,并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小套管对地绝缘电阻。

19.0.3测量耦合电容器、断路器电容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及电容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得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2耦合电容器电容值的偏差应在额定电容值的-5%~+10%范围内,电容器叠柱中任何两单元的实测电容之比值与这两单元的额定电压之比值的倒数之差不应大于5%;

断路器电容器电容值的偏差应在额定电容值的±

5%范围内。

对电容器组,还应测量各相、各臂及总的电容值。

19.0.4耦合电容器的局部放电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500kV的耦合电容器,当对其绝缘性能或密封有怀疑而又有试验设备时,可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多节组合的耦合电容器可分节试验;

2局部放电试验的预加电压值为0.8Um×

1.3Um,停留时间大于10s;

降至测量电压值为1.1Um/√3,维持1min后,测量局部放电量,放电量不宜大于10pC。

19.0.5并联电容器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并联电容器电极对外壳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应符合表19.0.5的规定;

2当产品出厂试验电压值不符合表19.0.5的规定时,交接试验电压应按产品出厂试验电压值的75%进行。

表19.0.5并联电容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额定电压(kV)

<

1

3

6

10

15

20

35

出厂试验电压(kV)

8/25

23/30

30/42

40/55

50/65

80/95

交接试验电压(kV)

2.25

4.5

18.76

22.5

31.5

41.25

48.75

71.25

斜线下的数据为外绝缘的干耐受电压。

19.0.6在电网额定电压下,对电力电容器组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3次,熔断器不应熔断;

电容器组中各相电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不应超过1.08。

20绝缘油和SF6气体

20.0.1绝缘油的试验项目及标准,应符合表20.0.1的规定。

表20.0.1绝缘油的试验项目及标准

序号

标准

说明

外状

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

外观目视

2

水溶性酸(pH值)

>5.4

按《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GB/T7598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酸值,mgKOH/g

≤0.03

按《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BTB)法)》GB/T7599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4

闪点(闭口)(℃)

不低于

DB-10

DB-25

DB-45

按GB261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140

135

5

水分(mg/L)

500kV:

≤10

20kV~30kV:

≤15

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

≤20

按《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测定法(气相色谱法)》GB/T7601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界面张力(25℃),mN/m

≥35

按《石油产品油对水界面张力测定法(圆环法)》GB/T6541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7

介质损耗因数tanδ(%)

90℃时,

注入电气设备前≤0.5

注入电气设备后≤0.7

按《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量》GB/T5654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8

≥60kV

330kV:

≥50kV

60~220kV:

≥40kV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

≥35kV

1按《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GB/T507或《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DL/T429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2油样应取自被试设备

3该指标为平板电极测定值,其他电极可按《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GB/T7595及《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GB/T507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4对注入设备的新油均不应低于本标准

9

体积电阻率(90℃)(Ω·

m)

≥6×

1010

按《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何种电阻率的测量》GB/T5654或《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DL/T421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油中含气量(%)

(体积分数)

330~500kV:

≤1

按《绝缘油中含气量测定真空压差法》DL/T423或《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测定方法(二氧化碳洗脱法)》DL/T450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11

油泥与沉淀物(%)(质量分数)

≤0.02

按《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511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

见有关章节

按《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B/T17623或《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T7252及《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DL/T722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20.0.2新油验收及充油电气设备的绝缘油试验分类,应符合表20.0.2的规定。

表20.0.2电气设备绝缘油试验分类

试验类别

适用范围

1、6kV以上电气设备内的绝缘油或新注入上述设备前、后的绝缘油;

2、对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不进行击穿电压试验:

(l)35kV以下互感器,其主绝缘试验已合格的

(2)l5kV以下油断路器,其注入新油的击穿电压已在35kV及以上的;

(3)按本标准有关规定不需取油的

简化分析

1、准备注入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套管的新油,应按表20.0.1中的第2~9项规定进行

2、准备注入油断路器的新油,应按表20.0.l中的第2、3、4、5、8项规定进行

全分析

对油的性能有怀疑时,应按表20.0.1中的全部项目进行

20.0.3绝缘油当需要进行混合时,在混合前,应按混油的实际使用比例先取混油样进行分析,其结果应符合表20.0.1中第8、11项的规定。

混油后还应按表20.0.2中的规定进行绝缘油的试验。

20.0.4 

SF6新气到货后,充入设备前应按国家标准《工业六氟化硫》GB12022验收,对气瓶的抽检率为10%,其他每瓶只测定含水量。

20.0.5 

SF6气体在充入电气设备24h后方可进行试验。

21 

避 

雷 

21.0.1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基座绝缘电阻;

2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

3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和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

4检查放电记数器动作情况及监视电流表指示;

5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1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项目按本条第1、2、3、4款的内容,其中第2、3两款可选做一项;

2有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项目按本条第1款、第5款的内容。

21.0.2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绝缘电阻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35kV以上电压:

用5000V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小于2500MΩ;

235kV及以下电压:

用2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MΩ;

3低压(1kV以下):

用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

基座绝缘电阻不低于5MΩ

21.0.3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应于工频参考电流下的工频参考电压,整支或分节进行的测试值,应符合《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11032或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2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下的持续电流,其阻性电流或总电流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值参见现行国家标准《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11032。

21.0.4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和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应于直流参考电流下的直流参考电压,整支或分节进行的测试值,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11032规定值,并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实测值与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

5%。

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值不应大于50μA,或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试验时若整流回路中的波纹系数大于1.5%时,应加装滤波电容器,可为0.01~0.1μF,试验电压应在高压侧测量。

21.0.5检查放电记数器的动作应可靠,避雷器监视电流表指示应良好。

21.0.6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频放电电压,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2工频放电电压试验时,放电后应快速切除电源,切断电源时间不大于0.5s,过流保护动作电流控制在0.2~0.7A。

22电除尘器

22.0.1电除尘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整流变压器及直流电抗器铁心穿芯螺栓的绝缘电阻;

2测量整流变压器高压绕组及其直流电抗器绕组的绝缘电阻及直流电阻;

3测量整流变压器低压绕组的绝缘电阻及其直流电阻;

4测量硅整流元件及高压套管对地绝缘电阻;

5测量取样电阻、阻尼电阻的电阻值;

6油箱中绝缘油的试验;

7绝缘子、隔离开关及瓷套管的绝缘电阻测量和耐压试验;

8测量电场的绝缘电阻;

9空载升压试验;

10电除尘器振打及加热装置的电气设备试验;

11测量接地电阻。

22.0.2测量整流变压器及直流电抗器铁心穿芯螺栓的绝缘电阻,应按本标准第7.0.6条规定在器身检查时进行。

22.0.3在器身检查时测量整流变压器高压绕组及直流电抗器绕组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其直流电阻值应与同温度下产品出厂试验值比较,变化应不大于2%。

22.0.4测量整流变压器低压绕组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其直流电阻值应与同温度下产品出厂试验值比较,变化应不大于2%。

22.0.5测量硅整流元件及高压套管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器身检查时进行,硅整流元件两端短路;

2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

3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70%。

22.0.6测量取样电阻、阻尼电阻的电阻值,其电阻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检查取样电阻、阻尼电阻的连接情况应良好。

22.0.7油箱中绝缘油的试验,应按本标准20章的规定进行。

22.0.8绝缘子、隔离开关及瓷套管的绝缘电阻测量和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1000MΩ;

2对用于同极距在300mm~400mm电场的耐压采用直流耐压100kV或交流耐压72kV,持续时间为1min无闪络;

3对用于其它极距电场的,耐压试验标准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22.0.9测量电场的绝缘电阻,采用2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1000MΩ。

22.0.10空载升压试验,应符合厂家标准。

当厂家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极距为300mm的电场,电场电压应上升至55kV以上,无闪络。

同极距每增加20mm,电场电压递增应不少于2.5kV;

2当海拔高于1000m但不超过4000m时,海拔每升高100m,电场电压值允许降低1%。

22.0.11电除尘器振打及加热装置的电气设备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振打电机、加热器的绝缘电阻,振打电机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0.5MΩ,加热器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Ω;

2交流电机、二次回路、配电装置和馈电线路及低压电器的试验,应按本标准第6章、第23章、第24章、第27章的规定进行。

22.0.12测量电除尘器本体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23二次回路

23.0.1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它并联支路时,不应小于10MΩ;

二次回路的每一支路和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的电源回路等,均不应小于1MΩ。

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可不小于0.5MΩ。

23.0.2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电压为1000V。

当回路绝缘电阻值在10MΩ以上时,可采用2500V兆欧表代替,试验持续时间为1min,或符合产品技术规定。

48V及以下电压等级回路可不作交流耐压试验;

3回路中有电子元器件设备的,试验时应将插件拔出或将其两端短接。

二次回路是指电气设备的操作、保护、测量、信号等回路及其回路中的操动机构的线圈、接触器、继电器、仪表、互感器二次绕组等。

ML-TQZ型脱气振荡仪:

  ML-TQZ型脱气振荡仪,是采用加热、电子控温,99分钟任意定时,振荡自动控制新技术的新型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

该仪器符合下列标准及其它理化实验中的恒温,定时振荡操作。

  1、GB7598-87运行中的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

  2、SD304-89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3、GB259-88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技术指标:

  1、显示方法:

温度℃;

min均采用+进制数字显示;

  2、控制范围:

室度~100℃

  3、控温精度:

室度~60℃±

0.3℃;

60~100℃±

0.5℃;

  4、时间控制:

99min任意定时,误差小于20S;

  5、振荡频率:

275±

5次min;

  6、振荡幅度:

35mm

  7、振荡盘放样品数量:

a、50ml注射器八去  b、250或500ml三角瓶六只

  8、加热功率:

1000W

  9、电源:

200W±

10%50 HZ±

5%

ML-AZL型自动张力仪:

  ML-AZL型自动张力仪采用圆环法在非平衡的条件下,测量各种液体表面张力(液—―气相界面)及矿物油与水的界面张力(液-—液相界面)。

该仪器采用了微处理机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工作可靠,被测样品注入样品杯后,只要按动START键,仪器便可自动完成对试样的测量,并能自动根据输入的具体参数计算出被测试样的张力值。

简单介绍

ML-AZL型自动张力仪

的详细介绍

技术参数:

显示方式:

四位十进制数字显示,信息指示

测量方法:

圆环法

测量范围:

5~95mNm

运动速度:

快速:

1mmS

慢速:

0.30.4mmS

灵敏阈:

0.1mNm

准确度:

±

0.5mNm

适用温度:

10-30℃

适用湿度:

≤80%

电源:

交流220V±

5%,50H2

消耗功率:

20VA

外形尺寸:

长185.宽290.高360

重量:

15Kg

ML-ABS自动闭口闪点仪  该仪器是依据GB261-83及ISO2719-1988的规定设计制作。

是有升温自动控制,自动开盖,自动点火,自动冷却,机内自动完成气压校正,自动显示闪点温度、自动打印试验结果,自诊故障等功能。

仪器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中文菜单提示,人机对话功能强,操作简便。

ML-ABS自动闭口闪点仪

  该仪器是依据GB261-83及ISO2719-1988的规定设计制作。

显示方法:

大屏幕LCD

30℃~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