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7457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期中卷9Word文件下载.docx

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在天津举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精心施工、科学规划,为论坛提供设备一流的场馆和优美舒适的配套环境。

B.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之路。

C.取消农业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D.2008年5月24日,在汶川映秀镇的废墟上,中国总理,站在那里,站在地震的废墟之上,举行了一次特别记者招待会,进行了一次特别外宾接待活动。

二、(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7题。

随着环境和历史的变迁,身躯细小的蚂蚁已成为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堪与人类相抗衡的地表优势物种之一。

威斯康辛大学细菌学家卡梅隆·

柯里的研究声称,从5000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进化出自己的抗生素,这种蚂蚁向类似于蘑菇的真菌作物喷洒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使它们的作物不受病虫害侵袭。

这一发现,或许会为蚂蚁家族兴旺发达提供一些佐证。

研究小组利用扫瞄电子显微镜仔细研究几种“真菌蚂蚁”,发现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充斥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

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

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科学家们研究了中美洲热带丛林中的切叶蚁的生活习性,发现大约

15%的热带森林中植物的叶子被切叶蚁搬入蚁穴中作了培育蘑菇的原料。

切叶蚁只种一种蘑菇,这相当于人类的单一作物制,虽然开始时产量高,但重复种几季以后很容易遭受虫害侵袭,人类是采用轮作不同作物来解决问题的。

但切叶蚁不进行轮作,原因是它们认定了一种特殊的菌种,具有膨胀的菌冠,极富营养。

研究发现,切叶蚁所种的菌种是源于2300万年前的单一菌株,从未换过品种。

多伦多大学一位名叫C·

居里的博士研究生花了三年时间,对包括切叶蚁在内的22种蚂蚁进行了仔细观察。

他首先发现蚂蚁的蘑菇农场偶尔也会受到一种名为Es—covopsis的霉菌感染,使蘑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穴蚂蚁全部饿死。

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其奥秘在于,雌蚁会分泌一种叫链霉素的活细菌。

切叶蚁蘑菇园中那些忠于职守的小蚂蚁勤于察看,一发现Es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就地将之消灭,以防止其蔓延。

每当切叶蚁分群时,蚁后将蘑菇菌种含在口中,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所以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历经千万年而不衰。

最让人惊讶的是,蚂蚁将抗生素作为一种耕种手段已经有5000万年的时间,而这些抗生素在寄生虫体内并没有经过明显的抗性进化,却还能继续发挥作用。

而人类使用的抗生素自从50年前被发明以来,由于长期遭滥用,许多抗生素的效果都受到抗药性的限制,目前在对抗疾病方面已变得不如当年那样有效。

科学家目前也在研究新的抗生素,或设法更有效地使用老的抗生素。

如果蚂蚁已经进化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其貌不扬的蚂蚁也许会对人类有所帮助。

更妙的是:

人类所用的抗生素多次使用后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药性减弱,但蚂蚁所用的抗生素却并未产生抗药性。

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发现,蚂蚁身上的抗生素不但是蚂蚁赖以战胜自然环境的法宝,亦是人体抗生素的主要来源,今后应可研发出新一代的抗生素,更有效地治愈人类的疾病。

5.下列不可能是使蚂蚁成为地表优势物种的原因的一项是()

A.蚂蚁有不受病虫害侵袭的食物来源。

B.蚂蚁自身有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

C.蚂蚁能随时随地找到培育蘑菇的原料。

D.蚂蚁所用的抗生素一直没有产生抗药性。

6.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蚂蚁家族兴旺发达的一个可能原因是,蚂蚁在5000万年前就进化出了自己的抗生素。

B.切叶蚁一直对作物不进行轮作,是因为他们有抗生素保证自己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C.当蚂蚁的蘑菇农场受到霉菌感染时,蚂蚁就会分泌一种叫链霉素的活细菌将之消灭。

D.蚂蚁靠着自己身上独特的抗生素,培植作物,维护自己的蘑菇农场,战胜自然环境。

7.根据文中有关信息,下列所作推断有错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能解决重复种植所带来的虫害侵袭问题,也可以不需轮作不同作物。

B.蚂蚁所用的抗生素也将产生抗药性。

C.蚂蚁身上的抗生素对人类研究新的抗生素或设法更有效的使用老的抗生素能提供帮助。

D.人类今后将可能从蚂蚁身上的抗生素中得到人体抗生素,更有效的治愈疾病。

三、(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刚销万古愁。

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人生得意须尽欢B.千金散尽还复来

径须沽取对君酌但愿长醉不复醒

C.请君为我倾耳听D.将进酒,杯莫停

主人何为言少钱呼儿将出换美酒

9、下列粗体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暂且

B.与君歌一曲歌,唱歌

C.径须沽取对君酌 沽,买酒的人

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消除

10、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主观题(共80分)

四、(共21分)

11、把客观题中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共8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解:

①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②泠泠:

拟水声,使人有夜凉之水的感觉

③倚楹:

靠着门柱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2分)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3分)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

请扼要回答。

13、默写(5分)

(1)人生如梦,。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今宵酒醒何处?

(4)《琵琶行》中流传最广,且能揭示主题的那个名句是,。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16分)

路亭

柯灵

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

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市虎可畏,会增加紧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让你歇一歇腿,缓一口气。

——大都市中有的是交通利器,却大抵和路人无关。

公共交通之拥挤,令人望而却步。

满眼摩天大楼,马路宽广整洁,但你休想找个“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的机会。

你不惜破费悭囊,走进咖啡馆去,买个片刻安闲,那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不幸拙于行路,又和冯欢同病,既有无车之叹,却无由弹铗而歌。

遇到这种时候,就常常不由得想起乡间的路亭。

在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

——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

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四面通风,犹如在中国画里常见的茅亭,雅有古意,不过顶上盖的是灰色的瓦片。

也许和农家近似,长方形,但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

设备却大体一样,靠壁架石作凳:

不嫌简慢,请君稍息。

别看它破陋寒伧,貌不惊人,在长途跋涉的劳人心里,这却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

江南泽国,交通多靠船舶。

乡村与城镇之间,大抵有专供乘客载货的白篷“埠船”,花几个铜板,便可以依靠双桨一叶,平安到岸,可是“埠船”早出晚归,一天只一度往返;

时间呆板,无法伸缩,而且虽然所费戋戋,毕竟未免不够经济。

有钱人出门,可以专雇乌篷小船,舒适迅速;

一般庄稼汉,为了惜时省钱,却大抵连“埠船”也免坐了,委屈一双脚,来去都是跑路。

赶市的村夫农妇,或者担着辛苦经营的菜豆瓜果、鱼米柴草到街上求售;

或者提篮挑筐,到街上去买办日用杂物、农事工具;

或者因为借贷无门,挟些不值钱的衣物破烂上当铺去质钱……每天清早,朝阳初窥田野,便沐晨风,带晓雾,从村里出发,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赶上镇去,直要到事毕功成,事倍功半,或者事败功亏,才循原路赶回村里。

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

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兴而去,常常败兴而归。

心情懊丧,双脚沉重,生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双倍的压力。

幸而半路有个路亭,排闼迎人,容他们且住为佳,使身心暂时有个着落。

吹一阵凉风,扯一阵闲话:

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

不巧遇上意外的天气变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荫庇,聊避风雨。

试想这对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温煦的抚慰!

路亭所处的位置,不但富于实用价值,又多似高明的画师布局,引人入胜。

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

更可以接待天涯沦落的流浪人,无处投宿时借此歇夜;

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冬避朔风,夏避炎阳。

有的高踞岭背,峰回路转、两村交界之处,翼然一亭,挺秀如画。

山行较平地费力,行人跑到岭上,大都气息咻咻,汗流浃背,在路亭的石条凳上坐憩片刻,听山风苏苏从树梢掠过,投下一身清凉。

有的筑在河滨,面临盈盈的流水,傍着霭霭的绿荫,便利行人随意歇脚,等待摆渡或过往的船只。

……

离我老家不远,有两个路亭,是我幼年踪迹最频之处,年齿渐长,得闲还常去盘桓。

大江沿有个过渡亭,好像建筑得特别讲究,地位大,墙壁石凳,整齐可观,临河还有宽广的双面“埠道”;

一到夏季,晚霞掩映中,那里差不多成了公共浴场。

亭前石柱上,刻着两副对联,记得其中的一副是:

山色湖光,四时佳兴。

早南晚北,廿里官塘。

对联虽然并不高明,但山色湖光,并非虚语。

普通路亭,虽也有对联点缀,却无非是“稍安毋躁”、“小坐何妨”之类。

这样“风雅”的对联是例外。

不过疲倦的行人,谁也不计较这些。

“修桥铺路造凉亭”,在乡间是标准的善举。

出钱的也许未必全出于体贴行人的苦辛;

但对倦乏的旅人,这可真算得是一种值得感谢的功德。

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早晚要进历史博物馆,但我却深望世界建筑史上,将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笔墨,描述它特殊的风貌和品质。

一九三五年

14.文章第一段说“通都大邑,行路更难”,其原因是什么?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在详细写了路亭的特点和作用后,为什么还要写“离我老家不远”的两个路亭?

16.联系全文,概述路亭外观特征和作用。

(4分)

外观特征: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反映了作者对路亭怎样的感情?

(4分)

六、应用文改错(3分)

18、请指出这则招领启事格式及内容上的不当之处并改正。

招领启事

亲爱的同学们:

本人于9月16日下午3:

30在学校运动场看台上捡到红色皮夹一只,内有人民币50元、借书卡一张、饭卡一张、银行卡一张,希望失主看到启事后,速与高三

(一)班王宁同学联系。

2009年9月16

高三

(一)班王宁

七、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趋向和权利。

幸福的获得需要付出努力。

幸福可以传递。

金钱和地位不代表幸福。

幸福既容易获得又不容易获得。

拥有了幸福要知道珍惜。

让别人幸福也是一种幸福。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需在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

附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职高语文

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1.A2.D3.C4.D5.C6.C7.B8.D9.C10.C

(选择题每题2分)

11.

(1)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注意“高堂”的准确翻译,后一句中比喻句的体现。

4分)

(2)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注意“平乐”“斗酒十千”的翻译。

12.

(1)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只要能扣住“凄清寂寞”就可。

2分)

(2)以动写静,反衬(3分)

(3)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3分)

13.

(1)一尊还酹江月(1分)

(2)多情自古伤离别(1分)

(3)杨柳岸,晓风残月(1分)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分)

14.①人多,紧张疲劳;

走累了,没休息的地方。

(2分)②引出下文对路亭的回忆,并与乡下有路亭供休息进行对比(2分)

15.①由面到点,进一步突出路亭的风貌特点;

②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和见闻证明路亭的作用。

(每点2分)

16.风貌:

建筑简陋、地处往来要路、小如斗室。

(2分)品质:

使奔波忙碌的人舒解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为过路人遮风避雨、为流浪人提供投宿之所、点缀单调的原野。

17.关键词:

怀念、感激(4分)

18.①去掉称呼;

②钱包里的物品交代太清楚,容易被人冒领;

③2009年9月16日

高三

(一)班王宁应该改为

2009年9月16日

(每处1分)

19.作文(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15分)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

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

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徽宗写诗吹嘘说:

密移送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

明代文征明有《荔枝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

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6.文中三例,荔枝在历史上曾经北移的三个地点分别为()

A.长安、福建、江乡B.成都、长安、阙下

C.长安、开封、常熟D.长安、阙下、常熟

7.本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A.批比方  B.下定义  C.作比较  D.列数字

E.分类别 F.举例子  G.引资料

8.判断下列几种说法,用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B.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C.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D.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9.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与这一

句意思相同的是下面的哪一句?

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B.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性的。

C.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

D.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

10.判断下列加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A.飞焰欲横天(横天:

横行在天空)B.山顶千门次第开(次第:

依次,陆续)

C.密移造化出闽山(造化:

自然的创造者)D.日啖荔枝三百颗(啖:

吃)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

题号6

7

8910

答案CFGD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