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7493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锅炉运行规程文档格式.docx

第一节运行人员岗位责任制

1.1总则

1.1.1锅炉运行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锅炉运行技术,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1.1.2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严格值班岗位,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1.1.3严格执行调度操作命令,接到命令时,应复诵无误,使用生产电话时,应互通姓名。

1.1.4每小时认真仔细地巡回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缺陷和问题时,应及时汇报和处理。

1.1.5做到勤检查、勤联系、勤分析、勤调整,努力降低各种消耗,提高设备的经济性,做好各种生产技术记录。

1.1.6及时做好事故预想,做到防患于未然,发现异常和事故时应认真分析及时处理。

进行事故分析时应实事求是,不隐瞒真相,对事故做到三不放过。

1.1.7爱护公共财产,保持现场和设备的整洁,保持现场图纸资料记录报表的完整,搞好文明生产。

1.2职责

1.2.1行政上受本班班长领导,业务上受专业技术人员领导。

1.2.2接班前认真查阅值班记录和运行日志,检查仪表指示情况,发现问题通知交班人员

1.2.3了解上班运行情况,对设备缺陷应做到心中有数。

1.2.4值班期间密切监视仪表变化,力求安全经济运行。

1.2.5炉子发生事故时,应沉着、冷静、准确、果断地判断,并尽快与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1.2.6对所属设备应按规定全面检查。

1.2.7认真填写运行记录,运行报表每小时一抄。

1.2.8对现场卫生认真清扫。

1.2.9做好烟气调整和流量、汽压、汽温、水位等参数的调整工作。

1.2.10离开现场应向班长请假。

第二节运行交接班制度

2.1接班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精神正常,凡酗酒或身体不适应者,不得接班,交班人员也不应交班,并向电站领导汇报。

2.2接班人员必须提前十五分钟进入现场,察看设备运行日志和记录,全面检查和了解设备和系统运行情况和检修情况,检查设备是否完善和各项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2.3接班人员对异常设备应注意重点检查,详细询问,做到心中有数。

2.4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交班人员的口头交接,务必做到全面清楚地掌握生产情况,交班人员应认真回答接班人员的询问,虚心听取接班人员对本班工作提出的意见,做好清洁工作和补充好接班人员提出的问题,经接班人员同意双方签字后方可离开现场。

2.5交接班时若发生意歧,不应争吵,应向双方班长汇报,协商解决。

2.6正点交接班,并办理接班手续,如遇接班人员未到现场,交班人员应报告领导,坚持值班直到有人接班为止。

2.7接班后,应主动向班长汇报运行情况,设备备用或检修情况。

2.8发生事故或进行重大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待操作完毕后,并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后方可下班。

第三节巡回检查制度

3.1巡回检查制度是消灭隐患事故,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3.2检查时,思想要集中,路线要合理,重点应突出;

做到腿要走到、眼要看到、耳要听到、手要摸到、鼻要嗅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3.3班长对所辖设备接班后一小时和交班前一小时应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对有异常运行的设备应随时检查,采取一些措施,注意异常发现情况,确保安全经济运行。

3.5运行人员对所辖设备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6检查的内容包括

3.6.1各表计,信号指示是否正确、灵敏。

3.6.2各承压部位是否有泄漏、变形现象。

3.6.3各烟道阀门指示位置是否正确,开度是否合适,开关是否灵活。

3.6.4锁风阀、拉链机、绞刀是否正常运转。

3.6.5烟道、锅炉本体保温是否有漏风现象。

3.6.6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完善可靠。

第二章设备规范

第一节AQC设备规范

1.1锅炉规范

制造厂家:

杭州南通万达股份有限公司

锅炉入口烟气量86179Nm³

/h

锅炉入口烟气温度315℃

锅炉入口烟气浓度≤50g/Nm³

锅炉入口烟气负压≤800Pa

锅炉出口烟气温度88℃

锅炉烟气总阻力≤800Pa

锅炉总漏风≤4%

锅炉型号QC86/315-4.5-2.4

名义蒸发量≥4.5t/h

额定蒸汽压力2.4MPa

额定蒸汽温度饱和224℃

省煤器给水温度100℃

省煤器出水温度224℃

锅炉水压试验压力3MPa

排烟温度210℃

锅炉型号QC86/210-3-0.15/160

名义蒸发量3t/h

额定蒸汽压力0.15MPa

额定蒸汽温度160℃

给水温度100℃

锅炉水压试验压力0.225Mpa

排污量1%

排烟温度150℃

锅炉型号QC86/150-1.9-0.4/100/30

额定热功率1.9MW

额定出水压力0.4MPa

额定出水温度100℃

给水温度30℃

给水(出)水量23.5t/h

锅炉水压试验压力0.6MPa

排烟温度88℃

锅炉总漏风量3440Nm³

/h

锅炉总排烟气量89619Nm³

锅炉总排烟温度88℃

2.1AQC来源

本台余热锅炉为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回收水泥窑废气余热的重要设备,其安装于水泥窑熟料冷却气废气出口至收尘器间的管道上,因此其简称“AQC”余热锅炉。

本锅炉立式布置,蒸汽段属于自然循环,热水段属于强制循环,给水23.5t/h(30℃)引入热水器,工质在热水器中被加热到100℃后从出口集箱引出至给水操作台,一部分去除氧器,其余3t/h引入0.15MPa蒸汽段锅筒----下降管---蒸发器,被加热后的汽水混合物再引回锅筒,而后从锅筒引出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被加热后生成额定压力的过热蒸汽。

由给水泵来水引入2.4MPa蒸汽段省煤器—锅筒—下降管—蒸发器,被加热后混合物再引回锅筒,而后从锅筒引出饱和蒸汽进入ASH余热过热器。

2.2结构简介

2.2.1锅筒内径为φ1500(2.4MPa段)和φ1200(0.15MPa段),锅筒总长大约5900,材料为20g,,主要锅内设备有:

一级分离器、二级分离器、给水装置等。

2.2.2省煤器、过热器、热水器由进口集箱、出口集箱和管束组成。

2.2.3蒸发器由进口集箱、出口集箱和管束组成。

2.2.4炉墙,本锅炉采用轻型护板炉墙,由型钢组成框架,两面贴钢板,中间添加硅形铝耐火纤维板,护板安装时应予满焊,以杜绝护板接处有漏风现象产生,锅筒所有引出管、下降管以及管道等均应保温,保温厚度160mm.

3.1锅炉规范

锅炉入口烟气量169*10³

Nm³

锅炉入口烟气温度360℃

锅炉入口烟尘浓度≤120g/Nm³

锅炉入口烟气负压≤6480Pa

锅炉出口烟气温度~200℃

锅炉烟气总阻力≤800Pa

锅炉总漏风≤5%

锅炉型号QC/69/360-16-2.4

名义蒸发量16t/h

额定蒸汽压力2.4MPa

额定蒸汽温度饱和

锅炉水压试验压力3MPa

锅炉排污率1%

第四节SP炉设计要点

4.1SP炉来源

本台锅炉是使用于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中回收水泥窑废气余热的关键设备,其安装部位为:

水泥窑窑尾预热器废气出口至窑尾高温风机入口的废气管道上,因此其简称“SP余热锅炉。

废气流经锅炉蒸发器、省煤器后,温度降至200℃左右,然后经水泥窑窑尾高温风机送入水泥窑生料烘干系统及收尘系统。

4.2设计要点

4.2.1本锅炉主体属于立式自然循环余热锅炉。

给水温度100℃引入锅炉省煤器,水质在省煤器中被加热后进入锅炉,然后自锅筒引出,经下降管流入蒸发器,在这里被加热后的汽水混合物再引回锅筒,而后从锅筒引出额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

4.2.2废气温度较低(360℃),粉尘含量大(120g/Nm³

)运行中受热面的积灰较严重,为了防止积灰,提高锅炉热效率,实现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本锅炉结合实际情况及其具体结构特点,采用机械振打装置予以吹灰,加强吹灰效果。

4.2.3锅炉炉墙采用轻型护板炉墙,为降低锅炉漏风系数,从而不影响水泥生产和稳定发电,炉墙人孔、穿墙管、炉墙护板接缝、炉外集箱处的密封等均进行了精心设计。

4.3结构简介

4.3.1锅炉内径为φ1500,锅筒总长大约-6130,材料为20g,主要锅内设备有:

一级汽水分离器,二级汽水分离器,给水装置等。

4.3.2蒸发器由进口集箱、出口集箱和蛇形管组成。

集箱由φ219的钢管组成,材料为20/GB3087。

蛇形管束由φ42*4.5的管子制成,材料为20/GB3087,顺列布置,蒸发器管束共7组,每组管束与进出口集箱在现场焊制,进口集箱设两根下降管与锅筒连接,出口集箱两根引出与锅筒连接。

4.3.3省煤器进口集箱规格为φ219,材料为20/GB3087,省煤器出口集箱规格为φ219,材料为20/GB3087,省煤器蛇形管束由φ38*4.5的管子制成,材料为20/GB3087,顺列布置,省煤器管束共2组。

4.3.4清灰及检修

在蒸发器和省煤器每组管束之间设置了带有足够数量振打的机械振打清灰装置,并设有人孔以便检修

4.3.5本锅炉采用轻型护板墙,由12#槽钢组成框架,两面贴钢板,中间添加硅酸铝耐火纤维板,护板安装时,护板框架应与锅炉钢筋满焊,以杜绝护板接缝处有漏风现象产生。

第五节ASH过热器设备规范

4.1锅炉规范

制造厂家杭州南通万达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图号48YROO-KS

锅炉入口烟气量35020Nm³

入口烟气温度486℃

额定蒸汽压力2.3MPa

额定蒸汽温度380℃

额定蒸汽量20.5t/h

过热器焓763.8kCal/kg

额定进口蒸汽压力2.3MPa

额定进口蒸汽温度饱和

漏风量700Nm³

排烟温度315℃

进口废气含尘量50g/Nm³

第六节ASH过热器设计要求

5.1ASH来源

本台余热过热器为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中回收水泥窑废气余热重要设备,其简称ASH过热器

5.2设计要求

5.2.1本过热器卧式逆流错列布置,它将AQC和SP炉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转化为过热蒸汽。

过热蒸汽调温方式采用饱和蒸汽调温,由设计院设计。

本过热器废气温度中等(486℃),粉尘含量一般(50g/Nm³

)运行中,受热面的磨损较为严重。

针对这个矛盾,同时为了提高锅炉热效率,实现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本锅炉结合实际情况及其具体结构特点,采取过热器换热管,采用环向绕翅管,从而组织起更有效的废气流畅,加强换热,并且能在较大程度上减轻磨损,延长检修周期,保证锅炉有较长的使用年限。

受热面采用错列布置结构,经计算合理安排管组的间距,从而保证有足够的废气速度,达到所要求的换热效果。

5.3结构简介

5.3.1过热器由进口集箱、出口集箱和管束组成。

集箱由φ219的钢管制成,材料20/GB3087,管束由φ38*4.5的管子加焊环向绕翅制成。

绕翅片规格:

螺距8mm,高度18mm,厚度1.2mm.

5.3.2过热器主体与框架一起组成管箱整装出厂,这样一来即便于检验和运输,又大大减少现场的焊接工作量,缩短了安装周期。

5.3.3炉墙

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减少炉墙的漏风,降低锅炉的散热损失,本锅炉采用轻型护板炉墙,由型钢组成框架,两面贴钢板,中间添加硅酸铝耐火纤维护板,护板安装时应予满焊,以杜绝护板接缝处有漏风现象产生,管边均应保温。

第三章锅炉检修后的检查与试验

第一节锅炉机组检修后的检查

1.1AQC和SP炉进行检修后运行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认锅炉机组检修质量是否能进行试验和启动。

1.2按锅炉启动前的检查要求进行。

1.3凡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均应通知电站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共同处理,防止带病试验或启动运行。

第二节检修后的试验

2.1水压试验

2.1.1锅炉本体(蒸汽炉、热水炉、省煤器)及管路阀门和仪表安装完毕后,检查及清理锅炉内部,关闭人孔,手孔,准备进入水压试验。

2.1.2水压试验的压力为锅筒工作压力的1.25倍。

2.1.3水压试验时周围环境不得低于5℃,水温应略高于环境温度,但不得高于60℃。

2.1.4锅炉上水时应将最高点的空气阀打开,将水全部注满后再关闭空气阀,如无漏水即可开压。

2.1.5升压速度不得太快,并且要均匀上升。

2.1.6压力升到0.3-0.4MPa,应暂停升压,检查锅炉有无渗漏和异常,并严格禁止压力超过0.4MPa时再紧法兰、人孔、手孔上的螺母,以防发生危险。

升压到试验压力后要保持20分钟,此时不可进行敲击检查,降压到工作压力后关闭进水阀,做全面检查,如各焊口法兰、阀门、人孔、手孔均无渗漏,便认为水压试验合格。

2.1.7水压试验后,便可以防水降压,防水时要将空气阀打开。

2.1.8水压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应严格按照《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考规程》的有管规定执行。

2.1.9锅炉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水位计参加试验,并有防止安全门动作的措施。

2.1.10锅炉检查结果应存入技术档案,并有检查人员的签字。

2.1.11进入锅炉的水质化验人员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

2.2冲洗过热器

2.2.1锅炉检修时,应根据化水方面的意见,由电站领导决定对SH过热器和低压过热汽段进行反复冲洗。

2.2.2冲洗SH过热器时,有关阀门开关状态

主汽门及旁路门关闭

对空排汽门关闭

进口集箱流水门关闭

蒸汽取样门关闭

压力表一次门开启

出口集箱流水门关闭

冲压低压过热器时,有关阀门开启状态

主汽门及旁路门关闭

对空排汽门关闭

过热器疏水门关闭

紧急防水门关闭

冷气加紧门关闭

蒸汽取样门关闭

压力表一次门开启

给水总门及旁路门关闭

连排阀门关闭

2.2.3冲洗过热器的程序

①开启反冲洗门向过热器内注水,水温在100℃以下,适当控制冲洗水量。

②轮流开启各联箱疏水门和排污门放水。

③通知化水取样分析水值,待合格后结束冲洗。

关闭反冲洗门和反冲洗给水阀及排污门。

2.3机械振打试运行

2.3.1减速箱、链条、振打锤、轴承检修后,应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试运行,以试验期可靠性

2.3.2经检查确认转动机械及电器设备检修完毕后,联系送电,电信号指示正常。

2.4烟道阀的试运行

按开启或关闭观察开度是否与实际位置相符,是否转动灵活。

2.5电动阀门及电动调节阀的试验

2.5.1试验前应通知送电

2.5.2试验时要求电气、热工及锅炉人员共同到场。

2.5.3做全开和全关的试验,全开时红灯亮,全关时绿灯亮,红灯灭,并到现场核实开关方向和位置是否与实际相符。

2.5.4全开、全关试验无问题时,应做开度试验,核对开度指示是否相符,开关是否灵活。

2.5.5做好试验记录

2.6安全门检验

2.6.1SP炉

锅炉工作压力:

P=2.4MPa(全启式A48Y-6.4PN6.4MPaPN80)

安全阀较高开启压力:

P1=P*1.06=2.544MPa

安全阀较低开启压力:

P2=P*1.04=2.496MPa

2.6.2AQC炉安全阀(全启式A48Y-64PN6.4MPaPN50)

中压汽包工作压力:

P=2.4MPa

较高起座压力:

P1=P*1.06=2.54MPa

较低起座压力:

P2=P*1.04=2.50MPa

低压汽包安全阀全启式A48Y-16PN1.6DN1002个DN501个

锅筒工作压力P=0.15MPa

较高起座压力P1=P+0.05=0.20MPa

较低起座压力P2=P+0.03=0.18MPa

热水段安全阀全启式A48Y-16PN1.6DN802个

锅炉工作压力P=0.4MPa

较高起座压力P1=P*1.14=0.46MPa

较低起座压力P2=P*1.12=0.45MPa

2.6.3SH过热器安全阀弹簧安全阀A48Y-64PN6.4DN80,

过热器工作压力:

P=2.3MPa

安全阀较高起座压力:

P1=P*1.06=2.44MPa

安全阀较低起座压力:

P2=P*1.04=2.39MPa

2.6.4安全阀调整试验时,司炉应听从统一安排,配合做好试验工作。

2.6.5调整安全门时,应注意监视汽温和汽包水位,保持锅炉压力稳定,严禁超压。

2.6.6安全门应进行动作试验,若锅炉压力超过动作压力未动作时,应降低至正常压力,停止试验,再重新调整。

2.6.7记录试验结果

2.7AQC炉和SP炉的拉链和绞刀是否运转正常,有无不畅现象,锁风阀开关灵活,灰斗有无堵塞现象。

如有异常,消除异常后,方可启动锅炉。

第一节启动前的检查

1.1检修后或冷态用锅炉,启动前的全面检查,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检修质量,了解和掌握设备的现状。

1.2全部检修工作必须验收合格,全部工作结束,并办理工作票手续后方可启动。

1.3锅炉本体及烟道符合下列要求:

1.3.1炉膛及烟道内应无人工作,无遗留工具、材料杂物、脚手架已拆除。

1.3.2过热器、省煤器、蒸发器应正常,护板保温完整。

1.3.3烟道内浇注料无脱落现象,风阀能灵活启闭。

1.3.4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位置应正确、完整、严密和畅通。

1.4锅炉外部检查

1.4.1各膨胀指示器完整,刻度清楚,指针在零位,无妨碍设备自由膨胀的杂物。

1.4.2人孔、手孔完整严密不漏风。

1.4.3各管道支架完整,弹簧吊杆无断裂,并不妨碍设备自由膨胀。

1.4.4各保温处完整,介质流向标有箭头。

1.5振打及变速箱检查

1.5.1电振打电机正常,变速箱油位正确,传动链经验收正常,轴承充满润滑油脂。

1.5.2锤头无松动,振打正常。

1.6灰斗及锁风阀检查

1.6.1灰斗里无积灰

1.6.2锁风阀能正常好用。

1.6.3拉链机、绞刀维修后正常

1.7操作盘及仪表检查

1.7.1仪表、灯光、警报信号和各电动机供电正常

1.7.2所有仪表、信号、操作开关及接地开关、配备齐全,完整好用。

1.7.3现场仪表指示正确。

1.8汽水管道阀门的检查

1.8.1支吊架完好,管道能自由膨胀。

1.8.2保温完整,表面光洁。

1.8.3管道上有明显的表示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

1.8.4手动阀门手轮完整,固定牢固,法兰螺丝紧固,门杆无弯曲变形,开关灵活严密不漏。

1.8.5电动阀门试验操作,能正常开启和关闭,开关位置与实际相符。

1.9安全门的检查

1.9.1排气管、疏水管完整畅通,装设牢固。

1.9.2没有妨碍其动作的杂物。

1.10其他检查

1.10.1平台、栏杆、盖板、孔洞通道恢复原状,装设牢固。

1.10.2照明充足。

1.10.3现场没有影响巡视的杂物

2.1有充足的锅炉合格用水包括疏水箱满水,除氧器水位正常,软化器具备正常制水条件。

2.2检查开关下述阀门

2.2.1检查确认备用给水泵进出口阀“关”

2.2.2待用给水泵出口阀“关”进口阀“全开”,旁通阀“开”。

2.2.3待用疏水泵出口阀“关”进口阀“全开”。

2.2.4备用疏水泵进口阀“关”

2.2.5AQC锅炉热水段进口门“全开”.

2.2.6AQC锅炉热水段出口门放汽门“全开”。

2.2.7AQC锅炉出水手动截阀“全开”

2.2.8AQC锅炉低压汽包进水手动门“全开”

2.2.9AQC锅炉中压段省煤器进口阀“全开”

2.2.10AQC连续排污手动阀“全开”

2.2.11AQC紧急放水手动阀“全开”

2.2.12AQC两汽包加药门“全开”

2.2.13蒸汽管道疏水阀“开”

2.2.14定期排污集箱排污阀“关”

2.2.15、低压汽包、中压汽包紧急排气阀“微开”手动排气阀“全开”

2.2.16SP炉省煤器上水手动阀“全开”

2.2.17SP连续排污手动门“全开”

2.2.18SP加药一次门“开”

2.2.19SP锅炉紧急排气阀“微开”手动排气阀“全开”

2.2.20SP炉紧急排水手动阀“全开”

2.3检查仪表控制系统

2.4检查烟道、灰斗无积灰,确认炉壁,烟道检查门、人孔门已关闭。

2.5检查烟门位置

2.6锅炉上水

2.6.1检查锅炉汽包水位和蒸发器是否有水。

若汽包水位低于正常水位或无水时,应对汽包上水,上水时应有人监视,若发现水击现象及时和水泵操作联系,并采取有效措施。

2.6.2启动疏水泵,泵压力稳定后,逐步开大出口阀,当热水段满水后关闭热水段出口放气阀,调整低压汽包进水调节门给低压汽包上水,上水应缓慢,防止管道或汽包有水出来。

2.6.3启动给水泵,泵压力稳定后,逐步开大出口阀,适当关闭旁通阀,分别调整AQC和SP炉上水电动调节阀。

2.6.4检查汽包、集箱上各孔门的阀门、法兰、堵头是否有漏水现象,当发现漏水时应停止给水、疏水及时处理。

3.1确定锅炉启动准备工作已完成

3.2汽包空气门开启,蒸汽管道疏水门开启。

3.3对空排气门手动门全开,电动门“微开”

3.4给水流量表一次门全开,汽包压力表门开启。

3.5水位计汽水门全开。

3.6锅炉停止上水时,再循环门开启。

3.7投入自动振打装置。

3.8稍开烟道进口阀,汽包开始升温升压。

3.9升温速度根据汽包压力要求控制在1℃/min。

3.10汽包空气门有蒸汽冒出时关闭。

3.11汽包压力升到0.2MPa后冲洗和校对汽包水位计,

3.12汽包压力升到0.3-0.4MPa后进行下列操作:

3.12.1进行一次汽包排污,排污阀不可开的太大,排污时注意水位变化。

3.12.2冲洗取样管和仪表管,进行炉水取样化验。

3.12.3检查锅炉本体,管道热膨胀情况及烟道膨胀节是否有变形现象。

3.12.4对人孔、手孔、法兰等进行螺丝热紧工作,对受压元件进行一次检查。

3.12.5依次对联箱进行放水,达到受热后膨胀均匀,并注意汽包水位变化,水位低于-100mm时及时调整给水量,关闭再循环门。

3.13锅炉连续升温升压后,汽包压力为1.0-1.1MPa进行下述工作

3.13.1保持汽包为低水位

3.13.2再次冲洗汽包水位计

3.13.3调整烟气阀门使饱和蒸汽升温升压

3.13.4通过蒸汽对空排气,保持蒸汽压力。

第四节AQC的启动

4.1确认锅炉启动准备工作完成

4.2将过热蒸汽管道放汽阀打开,紧急放气手动阀全开,电动截至阀“微开”

4.3低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