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7575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手册Word格式.docx

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平均约为180/10万人口,年死亡率为120/10万人口。

以此推算,全国每年新发病例至少在200万人以上,每年死亡最低也要超过150万人。

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二位,农村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初脑血管病死亡列第三位,90年代后期升至第二位。

脑血管病让人更为可怕的是它的高致残率,这一点要超过癌症、心脏病等任何疾病的危害。

我国存活的脑卒中患者约有600万~700万,但其中四分之三都要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约占40%以上。

患者一旦得病,或生命不保,或瘫痪在床,非但不能再工作,常常还要陪上一个人护理,时间一长,患者本人感到痛苦,家属也被经济和精神上两副重担压得不堪重负,痛苦难当。

目前,全国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六、脑卒中与高血压的关系?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直接的、持续的、并且是独立的。

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

90mmHg)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国内有研究显示:

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

东亚人群(中国、日本等)血压升高对脑卒中发病的作用强度约为西方国家人群的1.5倍。

控制高血压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同时也有助于预防或减少其他靶器官损害,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

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达标同等重要,且重点应放在收缩压的达标上。

当血压水平<

140/90mmHg时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故应积极降低血压。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是防治高血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血压水平在正常高值的人群尤为重要。

下图为高血压患者防治及预防脑卒中的生活干预表。

防治高血压的生活干预

措 

施 

目 

减重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BMI保持在20~24。

膳食限盐

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

南方可控制在6g以下。

减少膳食脂肪

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每日400~500g,水果100g,肉类50~10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每日食油20~25g,少吃糖类和甜食。

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如运动后感觉自我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

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应激能力

通过宣教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

提倡选择适合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戒烟、限酒

不吸烟,限酒,嗜酒者男性每日饮酒精<20~30g,女性<15~20g,孕妇不饮酒。

七、脑卒中和高血脂症有何关系?

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与心血管病有密切关系,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可以降低应用他汀类等降脂药物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预防治疗可使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减少19%~31%。

但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过低(<

160mg/dl)时可增加出血性卒中死亡的危险。

所以完全素食也是错误不可取的。

应根据患者有无脑卒中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及血脂水平决定治疗方式。

患者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是治疗血脂异常的首要步骤,必须贯穿治疗的全过程。

TLC包括:

减少饱和脂肪酸(<

总热量的7%)和胆固醇(<

300mg/d)的摄入、选择能加强降低LDL效果的食物,如植物甾醇(2g/d)和可溶性粘性纤维(10~25g/d)、戒烟、减轻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等。

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血脂异常的分型决定。

单纯TC增高或以TC、LDL增高为主的混合型患者选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单纯TG增高或以TG增高为主的混合型患者选用贝丁酸类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能,必要时测试肌酶,避免发生肌纤维溶解症的副作用。

八、脑卒中与糖尿病有何关系?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增加2-3倍。

脑血管病的病情轻重和预后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病情控制程度有关,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浆白蛋白,重视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

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九、脑卒中与心脏病的关系?

的血液也是由心脏和血管供应,并且人的大脑是一个非常娇气的器官,重量不足全身重量的1%,但是却占据了血流量的15%,耗氧量则是全身的20%,并且存储比较多的后备能量,必须完全依靠血液里的氧气和血糖来供应能量,所以当有心脏病的时候,大脑往往也会出问题,同时伴有血管的问题,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心和脑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心脏病和脑卒中之间面对的是相同的敌人,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

心脏病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都要比无心脏病者高2倍以上。

对缺血性卒中而言,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者其相对危险度均为2.2,先天性心脏病为1.7。

心房纤颤是脑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心房纤颤能形成心房附壁血栓,当这些血栓脱落时,随血液流动进入到脑血管里,阻塞脑血管就会产生脑卒中。

房颤分为瓣膜型房颤和非瓣膜型房颤,非瓣膜病性房颤的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为3%~5%,大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

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内有0.8%的人发生脑卒中,6年内发生卒中者约为10%。

基于以上原因建议:

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一旦确诊为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

并根据情况服用药物预防性治疗,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150mg/d,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十、脑卒中发病与季节有什么关系?

脑卒中发作季节性明显。

高发季节在春、夏或秋、冬季节变化时,在天气变冷时特别是冬春季节,血管收缩明显,血压增高,相关危险因素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明显增加,所以冬季的时候要注意保暖,减少户外活动。

夏季天气较热,血管相对处于扩张状态,一般人认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会减少,其实也不尽然。

当周围气温较高时,人体大量出汗降低体温,体液大量丢失,血液浓缩相对粘稠也容易诱发脑卒中,所以对有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夏天是要避免大量出汗,并要及时补水。

十一、有哪些症状时可能得了脑卒中?

卒中来势急骤,但在发病之前,也是有一个病理演变过程的,其中有一个脑循环轻度失调,但又可以恢复的阶段,临床上表现为各种先兆症状,常在中风发生前数分钟至数天内出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

1.头痛、头晕,可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

头痛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一样,程度加重并变成持续性,有时固定在某一部位,这是血压波动或脑血管痉挛的表现,往往是出血性脑中风的先兆。

2.各种运动障碍:

如四肢一侧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不稳,有时伴肌肉痉挛在走路时虽末遇路障,意识也清楚,可却突然跌倒在地,或者自己想走在路中央,但却不自主歪向路边出现行走不稳、走路偏斜;

出现吐字不清,说话错乱;

吞咽困难、呛咳;

口嘴歪斜、流涎。

视物模糊、重影,可发现向某一侧不能转动眼球。

3.感觉障碍:

口唇、面舌,肢体麻木,耳鸣、听力下降,一过性视力模糊或失明,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4.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态,如变得孤僻寡言,抑郁焦虑或急躁多语,丧失正常的理解判断力无故发笑或哭泪,且难以自制,不合时宜做一些反常的举动,有时突然见到熟人明知是谁,却喊不出名字,甚至连日常用品也叫不出,整天昏昏欲睡。

后三种表现可以是一过性的,也可以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当怀疑脑卒中时你可以按照眼、口、手、脚的顺序观察自己是否发生了卒中:

(1)症状突然发生。

(2)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3)双眼向一侧凝视。

(4)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5)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6)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7)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8)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9)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十二、有卒中症状后自己应该怎么办?

第一步: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脑卒中症状,不管在做什么要离开停下来原地休息,并通知到周围人或家人你出问题了,并且让了解病情的家属陪同入院以便给医生提供详细病史。

二步:

紧急拨打急救车。

选择救护车转院好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能尽快选择治疗脑血管病专业医院,脑卒中的早期,最佳治疗时机是发病三小时内,不能等待自我转好,常常病人因为等待而失去了最佳之类时间窗。

2、病人在转院路上出现病情变化,非专业人员可能会出现处理不当造成伤害。

救护车上都配备专业人员来转运病人。

搬动最好用担架,途中避免颠簸。

第三步:

如果家里有血压计的话,测一下血压,把血压记下来。

这个时候还要注意不要给病人用一些不能确定的药物,比如在家里很多经常错误做的用一些强心药、降压药,或者用其他舌下含的药物,这个时候有两种危险,第一种危险,因为不是医务人员,对药物选择本身不太专业,可能会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二中风的病人有吞咽的问题,如果在咽药过程中腔咳,对病人后续的治疗造成很大的麻烦。

十三、身边的人突然出现偏瘫了该怎么办?

如果发现周围的人,或者家人出应脑卒中的症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过度紧张惊慌,首先要病人保持安静,卧床休息,病人头偏向一侧,解开衣服最上面的扣,保证病人呼吸通畅,切忌不要拖转病人,有很多人觉得地上很凉,拖到床上或者拖到沙发上,这样会造成损害。

其他情况可以参照上一条进行。

十四、如果家里人患有脑卒中该怎么护理?

如果老年人得了“中风“,生活不能够自理.作为老人的子女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好病重的老人.那么,作为子女该从何做起呢?

首先要劝说老人树立信心,锻炼四肢,以免肌肉和神经发生萎缩。

经常按摩各个关节和肌肉,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好方法。

等到肢体可以主动活动时,就应鼓励老人经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用脚蹬床档或踩地面,或手里转动核桃(症状轻者可用健身球)。

再进一步,则可搀着老人练习站立和行走了。

有些子女怕“中风”的老人摔倒发生不幸,于是不让老人进行活动,这样并不妥。

其实,愈是早期开始活动,肢体功能的恢复就愈快愈好,死亡率也就愈低。

据统计,卧床不起的“中风”老人在5年内的死亡率为54.7%,而能活动的“中风”老人仅12.1%死亡。

  为了防止畸形,瘫痪老人的肢体应当用绷带、沙袋或枕头固定在“功能位”。

肘部应成90°

,腕部要手掌向前(即旋前位)。

老人易发生足下垂,千万别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脚下再垫个枕头,使踝关节成90°

  预防褥疮非常重要。

老人瘫痪后,翻身不便,往往由于骨头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压而使皮肤发生坏死性溃疡,因而要勤翻身。

一般应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后用酒精或滑石粉轻轻按摩骨头凸出部位,以利于血液流通;

用气垫或泡沫塑料垫在骨凸部位,可减轻压力。

另外,还要经常为老人擦洗皮肤,在皱摺处、会阴区和臀部扑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洁、干燥。

一旦出现褥疮,可用大灯泡烤干患部,涂抹紫药水,或撒中药生肌散,并压迫疮面。

  老人长期卧床,食欲不好,应吃些蛋羹、豆浆、牛奶、藕粉、米粥、水饺、鸡汤、细面条等易嚼、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

喂饭要有耐心,咽下一口再喂一口,切不可过急,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

  如果瘫痪老人不习惯于卧位排尿,出现排尿困难,可用手轻轻按摩下腹,或用热水袋敷下腹,会收到一定效果。

  对右侧半身不遂,出现听障碍的老人,要劝其慢慢讲话,多听收音机,多让儿孙和他(她)交谈,以重建语言功能。

当然,这个过程较慢,需要极大的耐心。

  “中风”老人在恢复期死亡的原因约60%是肺炎。

所以,注意室内通风,适时增减衣服、做好保暖,防止发生感冒。

照顾"

中风"

的老人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

如果“中风”的老人能得到细心照料,多数人可在一年内恢复,其中半数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

十五、预防脑卒中的饮食营养原则?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适宜体重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如饮酒应限量。

适宜食物有: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玉米、小米、燕麦、荞麦、大麦、大豆、高粱、标准粉、糙米等。

2.肉、蛋、奶类的选择牛肉、瘦猪肉、鸡、鱼、兔、鹌鹑蛋、海蜇头、海参、淡菜等。

3.蔬菜的选择芹菜、萝卜、茄子、荸荠、洋葱、蒜、紫菜、海带、木耳、银耳、香菇等。

4.水果的选择苹果、枣、香蕉、猕猴桃、核桃、葵花子等。

饮食禁忌:

不宜吃含盐重的菜品或腌制品;

不宜吃含油脂过高的食物;

如咸肉、咸菜、酒、肥肉、猪油、脑、动物内脏、糖、咖啡、浓茶。

应戒烟。

一日参考膳食:

早餐:

牛奶1杯、白菜、小麦粉、芹菜,如:

素包子、凉拌芹菜;

午餐:

玉米、大米、牛肉、海带、木耳,如:

煮玉米、米饭、海带烧牛肉、木耳汤;

加餐:

可在两餐之间吃些新鲜水果,如:

苹果;

晚餐:

大米、香菇、猪肉、紫菜、鸡蛋,如:

米饭、香菇肉片、紫菜鸡蛋汤。

饮食注意事项:

1.控制油脂摄取量:

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猪皮、鸡皮、鸭皮、鱼皮等。

烹时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拷、烧、炖、卤等方式。

2.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如内脏(脑、肝、腰子等)、肥肉、蟹黄、虾卵、鱼卵等。

有血胆固醇过高的人,则每周摄取的蛋黄,以不超过三个为原则。

3.控制盐的摄取:

摄取过量的盐份会使人体内的水分滞留,引起血压上升。

宜多食用新鲜的天然食物,而腌渍食品、腊味食品及调味浓重的罐头食品等较咸的人工或加工食物尽量少吃。

4.少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如咖啡、茶类都属于含咖啡因的饮料,应适可而止。

饮用时,应避免添加奶精,并少用糖。

5.减少食用高尿酸的食物:

减少食用动物内脏、豆类、芦笋等高普林的食物,以避免尿酸过高。

多喝水,也可以减低尿酸的浓度。

6.炒菜宜选用不饱和脂肪酸高者:

如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等。

7.常选用富含纤维的食物:

如未加工的豆类、蔬菜、水果及全谷类,可预防便秘、帮助排便、降低血脂及可稳定血糖。

8.多摄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

例如:

秋刀鱼、鲑鱼、日本花鲭鱼、鳗鱼(糯鳗、白鳗)、白鲳鱼、牡蛎等。

9.多摄食富含高叶酸的食物:

如菠菜、冬瓜、油菜、青江菜等。

10.控制体重、避免抽烟、喝酒:

定期抽血,建议三个月一次,以便了解饮食控制的效果,必要时,要加上药物控制。

十六、脑卒中后有球麻痹的患者家属如何帮助他进食?

卒中后发生的吞咽困难一般可较快恢复,发病1周内超过一半的患者吞咽困难即可改善;

发病几周之内吞咽困难恢复可达43%~86%。

但家属帮助患者进食要注意以下情况:

1.疲劳有可能增加误吸的危险,进食前应注意休息。

2.水、茶等稀薄液体最易导致误吸。

由于用吸管饮水需较复杂的口腔肌肉功能,吞咽困难的患者不应使用吸管饮水。

如果用杯子饮水,杯中的水应至少保留半杯,因为当杯中的水少于半杯时,患者需低头进行饮水,这个体位增加了误吸的危险。

3.患者进食时应坐起,一般采用软食、糊状或冻状的粘稠食物,将食物做成“中药丸”大小,并将食物置于舌根部以利于吞咽。

为预防食道返流,进食后应保持坐立位0.5~1小时以上。

每餐前护理人员和患者均要洗净双手。

在患者胸前铺上毛巾,然后按患者平时进餐的习惯,有顺序喂饭。

喂牛奶、豆浆、米汤、鸡汤等流质饮食时,可用吸管吸或用茶壶喂,注意冷、热要适宜,应慢吸少饮,以防流食呛入气管。

固体食物要切成小块后再让患者吃,进餐时尽量和患者少说话,更不能逗患者发笑,以免食物误入气管。

4.吞咽困难患者的饮食指导:

①饮食以清淡、少渣、软食为主,面包、馒头可裹汁食用。

饮水发呛明显时,应尽量减少饮水,以汤、汁代替。

②进餐时抬高床头30-45º

③进食前先用冰水含漱或冰棉棒刺激咽喉部(因为这些现象多因悬雍垂的肿大下降所致,冷刺激咽喉部,悬雍垂肿胀可好转,异物感消失),以利食物和水的通过。

5.胃管的护理:

①鼻饲前查看胃管在鼻腔外长度,嘱患者张口查看鼻饲管是否盘在口中。

用注射器注入10ml空气,同时在腹部听诊,可听到气过水声;

或从鼻饲管中抽出胃内容物,表明胃管在胃内。

②喂食时动作要轻,速度要慢,以免引起呕吐。

③每次喂食量200~300ml,每日4~6次,温度38~40℃。

④每次喂食结束应注入少量温水冲洗管道,以免食物阻塞胃管。

⑤每次喂食后要记录饮食内容及量。

⑥鼻饲管用具要保持清洁,用后要清洗干净。

⑦胃管应根据要求(2~4周)定时更换。

十七、康复治疗从什么开始好?

在偏瘫恢复初期,往往把训练和恢复的重点放在运动功能方面,这是一个误区,治疗者应该对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给予同等重视并加以训练。

脑卒中的康复原则:

1.康复应尽早进行 

脑缺血患者只要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多数脑出血康复可在病后10~14天开始进行。

2.调动患者积极性 

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要求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

在急性期,康复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3.康复应与治疗并进 

脑卒中的特点是“障碍与疾病共存”,采取个体化的方案,循序渐进。

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等的康复。

已证实一些药物,如溴隐亭等对肢体运动和言语功能的恢复作用明显,巴氯芬对抑制痉挛状态有效,由小剂量开始,可选择应用。

可乐定、哌唑嗪、苯妥英钠、安定、苯巴比妥、氟哌啶醇对急性期的运动产生不利影响,故应少用或不用。

4.强调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严密观察卒中患者有无抑郁、焦虑,它们会严重地影响康复进行和功效。

要重视社区及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十八、康复治疗是否是越早越好?

康复治疗可以说越早越好,脑缺血患者只要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在急性期住院期间可以予以生物反馈疗法,刺激瘫痪侧肢体感觉、肌肉功能恢复,如病情相对平稳,也可以尽早开始床边手法康复治疗,所以应重视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对于预防并发症、改善功能非常重要,特别是早期床旁的康复如患肢的保护,被动活动等,同时家属也可以同时学习一些手法帮助患者恢复,而且可以在康复治疗中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和被家人关注的感觉,有助于患者回归社会,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十九、康复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正确的开始才是良好康复的基础,有时家属对康复过于迫切,或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到专业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时,掌握一些基本的康复常识很有必要。

1.正确的卧位姿势:

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过渡性、时间不宜过长)

2.床上坐位:

首先要保持患者躯干的直立,为此可以用大枕垫于身后,髋关节屈曲90°

,双上肢置于移动小桌上,防止躯干后仰,肘及前臂下方垫枕,以防肘部受压。

3.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应早期开始,急性期可在病房实施。

一般每天做两次,每次10~20分钟。

做各关节及各方位的运动2~3次。

4.正确的椅子及轮椅上的坐姿:

与卧床相比,坐位有利于躯干的伸展,可以达到促进全身身体及精神状态改善的作用。

因此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早离床,采取坐位。

但是,坐位时只有保持正确的坐姿,才能起到治疗和训练的目的。

治疗者应该随时观察患者的坐姿,发现不良坐姿并及时纠正。

5.转移动作训练:

可分为床上的转移(仰卧位的侧方移动和翻身),床上起坐、自床向轮椅的转移、起立等。

6.上肢运动感觉机能的训练:

经常使用木钉盘,如将木钉盘上的木钉稍加改造,如在木钉外侧用各种材料缠绕,如砂纸、棉布、毛织物、橡胶皮、铁皮等,在患者抓握木钉时,通过各种材料对患者肢体末梢的感觉刺激,提高其中枢神经的知觉能力,就可以使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同时得到训练。

7.患侧上肢负重训练:

是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的训练方法之一。

这种运动不仅对运动机能有益,对感觉机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8.下肢功能训练:

恢复期下肢功能训练主要以改善步态为主。

具体的训练方法有:

踝关节选择性背屈和跖屈运动、双下肢作步行状、自立位向前迈出患侧下肢,患侧下肢负重及平衡能力,向后方迈步,骨盆及肩胛带旋转。

二十、脑卒中后患者情绪不好怎么办?

脑卒中患者在卒中突然发生后处于急性心理应急状态,面临许多心理、社会问题,这时的“人”并不是单纯的生物体,而是身心需要医治和帮助的社会人。

卒中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了解其心理特点便有利于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常有无用感、孤独感、失落感和死亡恐惧。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疾患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