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1793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2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0页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0页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docx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

北京育英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套模拟精选】

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羁绊pàn揩油kāi扒窃pá恪尽职守gè

B枯燥zào蓦然ò嫉妒jí靡靡之音ǐ

C一绺lǚ脑髓suǐ贫瘠jí令人作呕ǒu

D瞭望liào跻身qī祈求qí九曲连环q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契合教晦慷慨大方融会贯通

B荣膺譬喻拈轻怕重门廷若市

C坚深签署锐不可当流连忘反

D阑珊蜡烛器宇轩昂离经叛道

3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

(1)如今的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拥有改换天地的能力,但只有在“文化的土壤”中(汲取攫取牟取)精髓,才能校准自身的城市品格。

(2)追梦路上,我们不仅需要实现梦想的信心,更要有(坚贞不屈坚持不懈经久不息)的决心。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

(1)—(7)题中选五题;第(8)—(10)题,任选一题)(共6小题计6分)

(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2),归倚杖自叹息。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6),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7)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8)你会嗅到这花香,。

(戈尔泰《金色花》)

(9)今晨却开满了,。

(冰心《荷叶·母亲》)

(10),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何其芳《秋天》)

5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

①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②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波逐流,;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仰天长啸,;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

③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千古文章,贤士迁客成其盖世伟业

(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2)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②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1分)

A这是高雅的选择B这是执着的选择C这是豪壮的选择

(3)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完成题目(2分)

论良心,他没有立意欺人,而且自己受着委屈。

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儿往起收拾铺盖。

扛起铺盖,灭了灯,他奔了后院。

把铺盖放下,手扒住墙头低声的叫:

“老程!

老程!

”老程是王家的车夫。

没人答应,他下了决心,先跳过去再说。

语段中的“他”是谁?

他为什么说“自己受着委屈”?

(2分)

二、综合性学习(共4小题,计7分)

7请你参加“走进二十四节气”的语文实践活动。

【活动一:

知节气】请在九宫格里找出一句描写“节气”的七言诗句,并且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1分)

 

【活动二:

解时令】下面这首诗反映了“惊蛰”怎样的时令特征?

(请用两个四字主谓短语表达)(2分)

诗歌:

“大地春又回,长空裂惊雷。

万物生欲动,无为自有为。

特征:

(1)

(2)

【活动三:

话民俗】下面是《节气百子歌》节选内容,很多节气都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请根据你了解的节日民俗补全诗歌内容。

(2分)

说个子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

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

【活动四:

论节气】有人认为,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节气对我们已经没有意义了。

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以下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先民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如何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

材料二:

墨迹天气作为气象服务的领军者,通过与专业气象机构合作和时景社区的上传功能,每天搜集到海量的数据,为量身定制气象服务提供了可能。

另外,在AI的加持下,短时功能可以让许多场景智能化,比如“穿衣指数”会告诉你出行穿什么样的衣服;“钓鱼指数”会告诉钓鱼爱好者何时适合钓鱼。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作恶”的人工智能

①14年前,电影《机械公敌》里就有这样一个场景:

2035年的人类社会,超高级的人工智能承担大量工作,并与人类和谐相处。

这些原本完全符合阿西莫夫“三定律”的人工智能,在一次关键升级之后对人类发起了进攻。

因为升级后的机器人拥有了思维进化的能力,在它们的推算下,要达到“不伤害人类”的目的,就必须先消灭“彼此伤害”的人类。

②近10年,人工智能领域迎了爆发,最新趋势下进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模拟多层级的神经络,拥有感知、交流、决策和预测等能力。

击败人类的围棋“AlphaGo”便是一例。

③面对人工智能的崛起,许多人抱有忧虑和不安:

拥有感情和偏见的人会作恶,而仅凭理性计算进行判定的计算机似乎也会“作恶”,且“作恶”起易如反掌。

④例如,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科技金融公司Zest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信用评估平台ZAML,判定用户的信用值。

在现实应用中,这个人工智能信用评估平台对不同人群却“另眼相看”——比如,它会“研读用户的申请”,检查申请中是否有语法和拼写错误等,判定一个人“守规矩”的倾向,这导致并不能熟练使用英语的移民群体在信用问题上被抹黑。

⑤为什么人工智能忽然变得可怕起?

⑥我们训练机器的“过往数据”,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偏见和行为的产物。

机器能解决处理效率的问题,却不能避免“过往数据”本身造成的缺陷。

比如一个公司过去10年男员工工资比女员工高,有可能自某个高层的性别歧视;智能筛选却能把对于此群体的偏见刻印在对于个体的判断上,这跟人类的刻板印象如出一辙。

问题在于,人工智能的抉择往往被包装上“科学”“客观”的外衣,此类解决方案往往能够因为其科技噱头而卖出高价。

⑦数据的收集本身也值得商榷。

以商业利益为目标的人工智能眼里,并没有“人”或者“用户”的概念,一切都是可以利用的数据。

没有所谓的个人隐私和行踪,也很难确定数据收集的边界在哪里,尤其是个人隐私与公共信息、主动提供与被动提供的边界。

⑧即使不存在数据泄露问题,对用户数据的所谓“智能挖掘”也很容易游走在“合规”但“有违公平”的边缘。

例如,电商能够根据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的计算,对某个人进行针对的、精密的价格歧视。

购买同样的商品,用iPhoneX手机的用户很可能会比用安卓“千元机”的用户付更多的价钱,因为人工智能分析他们“倾向于对价格不敏感”。

⑨另外,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神经络,通常由数十个或者上百个(或者更多)神经元组成,然后用数层逻辑结构组织起,运算过程及其复杂。

智能程序自己给自己设定算法和权重,最后为什么输出了某个决策,人类并不能完全理解。

当它出错的时候,我们能够察觉、能够纠正吗?

2018年3月19日,一辆自动驾驶的优步(Uber)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惹上了麻烦。

面对路中出现的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女性,这辆车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并没有减速,径直撞了上去,受害者被送往医院之后不治身亡。

这是自动驾驶第一例行人致死的事故。

⑩那么需要怎么监管,才能让智能“不作恶”?

欧盟率先在数据和算法安全领域做出了立法的尝试,即将生效的新法规规定,商业公司有责任公开“影响个人的重大决策”是否由机器自动做出,且做出的决策必须要“可以解释”。

但法条并没有规定怎么解释,以及细到什么程度的解释是可以接受的。

⑪未,人工智能进入更多的领域、发挥更强的功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我们的生产关系能否适应人工智能带的生产力,这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番。

(选文有删改)

8文章标题有什么好处?

(2分)

9人工智能“作恶”的原因有哪些?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分)

10回答下面括号中的问题。

(4分)

(1)然而在现实应用中,这个人工智能信用评估平台对于不同人群却“另眼相看”。

(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因为人工智能分析他们“倾向于对价格不敏感”。

(“他们”指代谁?

1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模拟多层级的神经络,因此它的抉择是“科学”“客观”的,解决方案是公平的。

B在所有的人工智能眼里,都没有“人”或者“用户”的概念,一切都是可以利用的数据。

C因为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运算过程及其复杂,所以人类对人工智能最后的决策并不能完全理解。

D即将生效的立法规定了商业公司有责任公开“影响个人的重大决策”是否由机器自动做出,并规定了解释的具体要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18分)

关于桥的事

路明

①小镇的布局,像一头猛犸象的化石。

以老街为脊椎,两侧的肋骨是深深浅浅的巷子,四肢是四家大工厂:

国二厂,造船厂,服装厂,粮机厂。

道路向北延伸,隐没于田野中,像一条意犹未尽的尾巴。

两条长长的象牙,一条指向小学,一条指向中学。

     

②化石之外,是无穷无尽的稻田。

我总是记不得那些村庄的名字,孔巷、邵村、薛家、南圩、车塘、香花桥、和尚浜……在我看都是一样的,无非是稻浪中有几间房子聚拢在一起,形成小小的岛。

     

③有一次,邻居小哥哥带我去探险,两人在稻田里迷了路。

一不小心,我的一只鞋陷在泥里。

小哥哥无奈,只好背着我走。

     

④太阳西沉,四野苍茫,我肚子饿了,但并不害怕,风里有粮食的味道,稻田的气息让人安心。

远处,几缕炊烟升起,田埂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大声呼喊我的名字,是发急的爸妈一路寻。

那年我六岁。

     

⑤如今我站在车流滚滚的路边,企图辨认当年探险的路线,哪里崴了脚,哪里掉了鞋,哪里踩到一条死蛇,哪里捉到一只硕大的蚂蚱。

记忆没了参照物,像掌中的麻雀找不到着力点,扑腾着翅膀,飞不起。

     

⑥只有那条小河还在。

小河名叫夏驾河,河上有一座通济桥,建于康熙三十一年 (1692年),桥洞是完美的半圆形。

我出生的那天,奶奶从桥顶扔下一个皮球。

这是小镇的习俗,球有多大,男孩儿的胆就有多大。

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不知奶奶有没有后悔过,早知如此,丢个乒乓球就够了。

     

⑦桥头曾有一座小小的庙,元大德六年 (1302年) 始建,明天顺四年(1460年) 重修,歇山式屋顶,飞檐斗拱,内供泥塑的龙王爷,乡下人唤作龙王庙。

老人们津津乐道于一个传说:

小镇曾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汾水龙王七太子私自降雨,却因触犯天规被斩为七段。

从前小镇的舞龙叫“断龙”,由七截龙身组成,纪念那位倒霉的龙王七太子。

夏驾河流经龙王庙,汇入吴淞江。

吴淞江蜿蜒东去,流入上海后,换了个更响亮的名字———苏州河。

     

⑧在我读初中时,桥拆了。

     

⑨拆桥是为了走船———桥洞太低,大船开不过去,走船是为了运水泥和黄沙,运水泥和黄沙是为了修路,修路是为了致富。

那时人们憋足了劲要致富,谁阻碍了致富,谁就是罪人。

拆桥花了整整一个月。

潜水员分批沉入水底,拔掉打入淤泥的木桩,然后安放炸药。

东边两百米处,新建了一座水泥大桥。

     

⑩我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了,捣蛋劲也没了。

原本胡天野地的熊孩子,渐渐长成拘谨内向的少年,像昆曲里不中用的书生。

大人很欣慰,夸我懂事了。

只有奶奶忧心忡忡,她说,这孩子的胆丢了。

     

⑪我站在河边,河水粘稠,漂浮着垃圾和水草。

没有船。

路修好了,也就不需要船了。

     

⑫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

     

⑬我向河岸望去,过去生长稻米和油菜的田野,如今长出了连绵的高楼。

不仅是农田在消失,农民也在消失。

农家子弟或是读书,或是打工,以各种方式离开土地。

⑭对土地说,一代人死去,像收割一茬庄稼一样自然。

人类的改朝换代,自命天翻地覆,在土地面前不值一提。

土地只记得两件事:

几万年前,这里长出野草;几千年前,这里长出庄稼。

这是江南最好的水田,生长 《红楼梦》 里的“绿畦香稻粳米”。

    

⑮我常常想起那座桥。

当我想起桥的时候,后的时间就消失了。

⑯龙王庙毁于四十年前。

奶奶对着庙的位置,点起两支半斤重的香烛,献上猪头和米糕。

奶奶虔诚地跪倒,祈求龙王爷开恩,找回她孙子的胆子。

(选自《读者》2018年04月,有删改)

12本文围绕“桥的故事”,回忆了哪些内容?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分)

1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

道路向北延伸,隐没于田野中,像一条意犹未尽的尾巴。

14结合内容说说第(12)段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

(4分)

15结合语境,说出下面句子的含义。

(4分)

人类的改朝换代,自命天翻地覆,在土地面前不值一提。

土地只记得两件事:

几万年前,这里长出野草;几千年前,这里长出庄稼。

16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结尾的理解。

(4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17-20题。

(12分)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

“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④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

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播州:

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

抵押。

④营护:

料理,护送。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与母偕行()

(2)禹锡终易连州()

(3)过期则没入钱主()(4)营护其丧及妻子()

18请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1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1分)

乃出私钱赎之

20柳宗元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

(3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

(4分)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1请赏析“偷采白莲回”中“偷”字的妙处。

(2分)

22白居易的诗歌语言明白如话,平易浅畅。

请你结合《池上》和《钱塘湖春行》的语言,举例分析此特点。

(2分)

四、写作(50分)

23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一题,按要求作文。

(50分)

题目:

的滋味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B

2D

3

(1)汲取

(2)坚持不懈

4略

5

(1)“沟渠”后的“;”改为“:

(2)BCA(3)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6

(1)祥子

(2)曹先生遭到特务的跟踪,不敢回家,他让祥子去接他的老婆孩子。

祥子刚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

孙侦探吓唬祥子说祥子与乱党曹先生串通,需要花很多钱疏通才能免罪,就这样把祥子攒下准备第二天买车的钱全部骗走了。

7【活动一:

知节气】书写准确、规范可得1分。

【活动二:

解时令】

(1)春雷始鸣

(2)万物复苏

【活动三:

话民俗】端午吃粽子

【活动四:

论节气】我认为节气对我们还有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千百年长期观测天气气候与生产生活的经验规律总结,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

同时节气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的节气还蕴含了文化活动。

所以我们仍需要了解节气。

我认为节气对我们意义不大。

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天气预报更加及时、便捷、准确,随时可以了解天气状况和特点,安排农业生产和自己的生活。

所以知不知道节气都无所谓了。

8标题点明了文章说明内容,新颖有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9①人工智能处理的过往数据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偏见和行为的产物,人工智能不能避免“过往数据”本身造成的缺陷。

②数据的收集本身也值得商榷。

③人工智能对用户的“智能挖掘”也很容易游走在“合规”但“有违公平”的边缘。

④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运算过程及其复杂,智能程序自己给自己设定算法和权重,最后为什么输出了某个决策,人类并不能完全理解。

10

(1)“另眼相看”是指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工智能的不公平,即人工智能也会“作恶”。

(2)“他们”指iPhoneX手机用户。

11C

12①小镇的布局。

②我和邻居哥哥探险迷了路。

③夏驾河的介绍,龙王庙的传说。

④因为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被拆掉了。

13运用比喻,将道路比作一条尾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道路的绵延,表现了作者对儿时诗情画意的故乡的怀念。

14本段从内容上,运用反复,强调了那座桥的美丽和历史悠久,表达了作者对桥拆了的遗憾。

从结构上,引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或:

为下文的抒情议论进行铺垫)

15谴责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不珍惜土地,为了经济的发展而破坏土地。

褒扬土地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价值。

16结尾再次照应前文内容,用奶奶的祈福表达人类对破坏土地的反思,以及对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

17

(1)一同,一起

(2)改变,改换(3)期限,约定的时间(4)妻子和子女

18

(1)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像这样呢?

(2)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

19乃/出私钱/赎之

20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

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

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21“偷采白莲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娃天真可爱、活泼淘气的童趣。

22本诗的语言通俗易懂,如“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明白如话,描写了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

又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用直白的语言表明自己最爱的是白沙堤的美景

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羁绊pàn揩油kāi扒窃pá恪尽职守gè

B枯燥zào蓦然ò嫉妒jí靡靡之音ǐ

C一绺lǚ脑髓suǐ贫瘠jí令人作呕ǒu

D瞭望liào跻身qī祈求qí九曲连环q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契合教晦慷慨大方融会贯通

B荣膺譬喻拈轻怕重门廷若市

C坚深签署锐不可当流连忘反

D阑珊蜡烛器宇轩昂离经叛道

3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

(1)如今的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拥有改换天地的能力,但只有在“文化的土壤”中(汲取攫取牟取)精髓,才能校准自身的城市品格。

(2)追梦路上,我们不仅需要实现梦想的信心,更要有(坚贞不屈坚持不懈经久不息)的决心。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

(1)—(7)题中选五题;第(8)—(10)题,任选一题)(共6小题计6分)

(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2),归倚杖自叹息。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6),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7)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8)你会嗅到这花香,。

(戈尔泰《金色花》)

(9)今晨却开满了,。

(冰心《荷叶·母亲》)

(10),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何其芳《秋天》)

5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

①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②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波逐流,;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仰天长啸,;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

③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千古文章,贤士迁客成其盖世伟业

(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2)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②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1分)

A这是高雅的选择B这是执着的选择C这是豪壮的选择

(3)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完成题目(2分)

论良心,他没有立意欺人,而且自己受着委屈。

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儿往起收拾铺盖。

扛起铺盖,灭了灯,他奔了后院。

把铺盖放下,手扒住墙头低声的叫:

“老程!

老程!

”老程是王家的车夫。

没人答应,他下了决心,先跳过去再说。

语段中的“他”是谁?

他为什么说“自己受着委屈”?

(2分)

二、综合性学习(共4小题,计7分)

7请你参加“走进二十四节气”的语文实践活动。

【活动一:

知节气】请在九宫格里找出一句描写“节气”的七言诗句,并且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1分)

 

【活动二:

解时令】下面这首诗反映了“惊蛰”怎样的时令特征?

(请用两个四字主谓短语表达)(2分)

诗歌:

“大地春又回,长空裂惊雷。

万物生欲动,无为自有为。

特征:

(1)

(2)

【活动三:

话民俗】下面是《节气百子歌》节选内容,很多节气都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请根据你了解的节日民俗补全诗歌内容。

(2分)

说个子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

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

【活动四:

论节气】有人认为,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节气对我们已经没有意义了。

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以下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先民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如何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

材料二:

墨迹天气作为气象服务的领军者,通过与专业气象机构合作和时景社区的上传功能,每天搜集到海量的数据,为量身定制气象服务提供了可能。

另外,在AI的加持下,短时功能可以让许多场景智能化,比如“穿衣指数”会告诉你出行穿什么样的衣服;“钓鱼指数”会告诉钓鱼爱好者何时适合钓鱼。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作恶”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