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8378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上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13.承担责任的回报有哪些?

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

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等。

14.承担责任的代价有哪些:

①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②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15.承担责任的意义:

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6.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承担责任不计代价和回报(奉献精神)。

17.当我们无法推卸某些责任时,应怎么做?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

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18.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我们应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但是,一旦我们作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个体和集体的关系?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

同时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关爱集体,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

献才智。

②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关爱集体,还表现为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4.集体的力量取决于什么(“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说明):

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5.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②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6.作为公民,我们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①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

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②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

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③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

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7.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承担哪些责任?

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8.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9.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10.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当你参加公益活动时,你的一次行动将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你的一个倡议将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

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1.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①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②自觉承担责任。

12.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们信守承诺,也就会自己赢得信任。

13.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14.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

15.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16.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

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

17.如何做到自觉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的要求)?

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我有什么责任?

我主动承担了吗?

我尽心尽力了吗?

在反思中,我们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1.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当今社会,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中国的国际形象?

和平、合作、负责任。

4.当前的国际形势: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5.面对当前的国际局势,我们今后应怎么做?

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1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3.制定国家根本任务的依据是什么:

基本国情、主要矛盾。

14.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6.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17.我们要应对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必须怎么做(要让“中国号”高歌向前,应怎么做)?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注意没有毛泽东思想)

二、党的基本路线

19.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

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2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位(评价)?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4.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含义、内涵)?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地位(评价)?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26.改革开放的地位(评价)?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哪些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8.党的基本路线的地位?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要求: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党的基本路线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31.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32.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三、维护民族团结

33.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3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35.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36.有些少数民族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37.为维护民族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评价)?

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9.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各民族之间关系(新时代):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41.我们个人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四、实现祖国统一

42.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哪些人(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组成、内涵)?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43.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原因)?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44.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5.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什么基本方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6.“一国两制”的内容(含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7.制定“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意义(港澳回归证明了什么?

)?

“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48.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什么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49.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50.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我们要坚持的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1.中国政府对台湾持什么态度(大陆希望怎么解决台湾问题)?

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52.为什么两岸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②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实现。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1.我国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2.我国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一、对外开放

3.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①在开放的世界里,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③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4.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怎样做?

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5.怎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6.加快我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7.什么是对外开放(怎么对外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8.对外开放的作用?

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和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9.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0.如何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11.如何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注意的问题)?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二、计划生育

12.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13.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5.我国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

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

16.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7.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消费资料的前提下,人口越多、增长越快,所需要的抚养、生活费用就越多,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和人均占有的消费资料就越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就越慢。

18.从本质上讲,人口、环境、资源问题都是发展问题。

19.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的关系。

20.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21.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我们必须实行什么国策:

计划生育。

22.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23.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4.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5.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好处:

晚婚、晚育,一方面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抚育后代;

另一方面对于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也有重要的意义。

少生,可以减轻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符合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优生,可以提高人口素质。

26.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27.从总体上看,我国环境国情(环境形势、基本状况)?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8.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

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

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29.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要持续发展而不是自我毁灭。

30.怎么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为什么在经济建设中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

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31.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32.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3.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34.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35.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3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37.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国情)?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38.世界性问题?

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

39.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40.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41.可持续发展是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而提出的。

4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4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44.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怎样走上和谐文明的发展道路)?

①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

推动整个社会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45.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46.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显示出越来越

重要的力量。

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

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47.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8.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现状(科技方面国情、成就与不足)?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49.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50.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51.为什么要发展教育(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52.教育的地位、作用?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3.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54.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55.面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现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56.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为解决科学技术水平低,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

57.怎样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58.为什么要加强科技创新?

①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②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5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