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8588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知识集锦优质文档格式.docx

度日如年归心似箭一日千里日理万机闻风丧胆

天崩地裂云消雾散雾里看花冰清玉洁

(3)借代:

汗马功劳巾帼须眉

三个字的成语

鸿门宴安乐窝铁公鸡冷不丁

6、数字成语

从一到十到百千万(含有夸张性)关于二打头的补充如下“二分明月二三其德二桃杀三士,二姓之好,不二法门,接二连三,一石二鸟,天无二日,心不二用”

3重叠成语,

1)AABB式大都是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

郁郁葱葱、战战兢兢、吞吞吐吐

2)ABAC式 

间隔式的重叠成语1、3字重叠2、4同义、近义或反义相关的词:

善始善终、戒骄戒燥

3)AABC式 

首字重叠对后面的词语起修饰限制的作用:

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滔滔不绝、摇摇欲坠

4)ABCC式后面两字重叠对前面的陈述与说明,如文质彬彬、得意洋洋、威风凛凛、生气勃勃 

(5)ABCB式心服口服、以牙还牙、倚老卖老、ABBC式不了了之

7、容易写错的成语

换(焕)然一新变本加利(厉)再接再励(厉)不记(计)其数走头(投)无路汗流夹(浃)背挤挤(济济)一堂鬼(诡)计多端轻歌慢(曼)舞来势凶凶(汹汹)免(勉)为其难弱不经(禁)风舍生(身)取义奋不顾生(身)名落深(孙)山迫不急(及)待山青(清)水秀随声附合(和)永(勇)往直前仗义直(执)言星罗其(棋)布名符(副)其实如火如茶(荼)半徒(途)而废惹事(是)生非

8、生肖成语(动物成语)

鼠目寸光虎口余生兔死狐悲龙飞凤舞画蛇添足老马识途亡羊补牢闻鸡起舞狗仗人势猴年马月生龙活虎车水马龙画蛇添足画龙点睛指鹿为马狗尾续貂

9、成语中的人体知识:

焦头烂额提心吊胆胸有成竹眼疾手快肺俯之言大腹便便耳濡目染摩拳擦掌口是心非促膝淡心尖嘴猴腮脚踏实地趾高气扬唇枪舌战面不改色肝胆相照劈头盖脸皮开肉绽项背相望唇亡齿寒黄发垂髫捉襟见肘心想事成三头六臂

10、成语中的花草树木;

桃红柳绿草木皆兵树大招风草船借箭昙花一现铁树开花世外桃源

11、成语中的颜色:

红:

灯红酒绿花红柳绿红颜薄命赤胆忠心

黄:

人老珠黄黄粱美梦

青:

青云直上青梅竹马青红皂白白:

不分皂白白手起家洁白无暇

黑:

黑白不分近朱者赤,近默者黑紫:

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橙:

橙黄橘绿蓝:

蓝田生玉青出于蓝

灰:

灰心丧气灰飞烟灭万念俱灰

11、成语中的天文气象知识

天文:

天长地久日新月异天经地义月落星沉大步流星

气象(风雨雷电云雾冰雪):

风尘仆仆雨过天晴雷厉风行

电闪雷鸣急风暴雨乌云密布阳光明媚暴风骤雨

12、成语中的广告应用(活用成语)

1一毛不拔(某牙刷广告)

2臭名远扬香飘万里(某臭豆腐广告)

3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某冰箱广告)

4闲妻良母(台湾海龙洗衣机的广告)

5一笔勾销(某涂改笔广告)

6千军万马难抵名笔一挥(派克金笔广告)

7默默无“蚊”的奉献(某电蚊香广告)

8金狮牌自行车(乐在骑中)

19、数量多:

人车多:

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数量多:

成千上万不计其数

人数多:

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商品多: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20、人物品质:

人物品质:

坚强不屈助人为乐

情谊深厚:

深情厚谊情深意重

情况危急:

迫在眉睫十万火急

25、猜成语:

纸老虎——外强中干 无底洞——深不可测木偶戏——装腔作势

  留长发——置之不理零存整取——积少成多弹无虚发——百发百中

  禁止叫好——妙不可言大雪飘飘——天花乱坠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发票未盖章——不足为凭不关水龙头——放任自流二四六八十——无独有偶

  缺货通知单——言之无物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冲洗出的照片——原形毕露从镜内看自己——一模一样黄河之水天上来——源远流长

  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帆风顺

引号“”的作用:

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

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

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大娘说:

“同志,谢谢你呀!

”雷锋说:

“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做这样的“傻子”的。

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

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

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破折号——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示声音的延续。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脱它的皮。

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只有鱼。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省略号……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

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我跺着脚大声喊:

“咳!

这么冷,小心你的脚……”“我?

”桑娜脸色发白,说:

“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NO9汉语拼音

1.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zicisiyi 

yinyingwuyu 

yuanyueyunye

2.标调规则:

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排标后者。

3.隔音符号(’)及其作用:

a、o、e领头的音节连在其它音节后面,如果音节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

4.拼写规则:

u、ue、un、uan与声母j、q、x相拼时,省写头上的两点;

u、ue与n、l相拼时,两点不能省去。

5.儿化:

韵母“er”,用作韵尾时写成“r”,如“花儿”按照儿化韵读,拼作“huar”

常见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3)列数据。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5)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6)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反问句改陈述句

例句:

(太阳)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分成四个步骤:

第一步:

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这样一改,句子就变成了“这么远,箭哪能射(不)到呢?

”这时的句子根本就不通顺,但还没有完成,我不去管它。

第二步:

去除疑问词。

这句句子里的疑问词是“哪能……呢”,我把它们都用删除记号删去,句子就变成了“这么远,箭射(不)到?

第三步:

把问号改成句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句子已经说完了,当然得加句号。

到这一步,句子已经基本通顺了。

第四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把句子整理通顺。

一般来说,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一个强调的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这样,句子就可以变成“这么远,箭肯定射不到。

经过这样的四步,反问句就成了陈述句。

掌握了这个方法,改句子就不难了。

陈述句改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

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

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关联词语分类

1.并列关系:

表示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不是……而是、是……不是……。

2.递进关系:

表示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较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

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

3.选择关系:

表示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

是……还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

4.转折关系:

后一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

不过,只是,倒。

5.假设关系:

表示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产生的结果。

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

如果引出的假设与正句结果一致。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

即使引出的结果与正句结果不一致。

6.条件关系:

偏句提出一个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

(偏句指出充足条件,正句说明具备这种条件便能有的相应结果。

)只有……才,除非……才;

(偏句指出必要的条件,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正句指出的结果。

)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

(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

7.因果关系:

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表示结果。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引用等十种。

此外,不常用的修辞:

反复、反语、顶针、互文、通感、飞白……

1.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3.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句子成分

缩句方法

“主、谓、宾”是主杆,“定、状、补”是枝叶。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

主语:

1、定义:

陈述或说明的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

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

双行线。

谓语:

说明陈述或说明的对象的语言单位。

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单行线。

宾语:

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波浪线4、凡能原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句子成分符号: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

修改病句方法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简(修改应简要) 

经常出现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成分残缺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有的谓语还带着宾语,如果一句话里缺少其中之一,就是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的句子结构不完整,意思不清楚。

(二)用词不当

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应恰当地选用词语,特别要注意分辨一些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否则就会犯用词不当的毛病。

(三)搭配不当

句子中的词语要互相搭配正确,主、谓之间,谓、宾之间,主、宾之间,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都要搭配正确。

如果句子中的词语不互相搭配,就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四)词序混乱

一个句子在词语的排列上,要有一定的次序,这样才能表达明确的意思,如果词序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或者使意思表达得不清楚。

(五)指代不明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常常使用一些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代词。

你、我、他、它、这、那等等。

但是代词不能滥用,如果不该用的时候也用了,或者用得不正确,就会产生指代不明的毛病。

(六)重复啰嗦

句子既要完整、正确,又要简洁、明了。

不恰当地连续使用几个形容词,或者堆砌一些不必要的附加成分,都会弄巧成拙,造成句子意思重复,啰嗦累赘。

(七)分类不当

有的时候,人们把有从属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这就发生了分类不当的错误。

(八)逻辑错误

我们说话写文章,都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如实的反映,或者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句子内容不合实际,前后存在着矛盾,就会产生概念不清,逻辑混乱的病句。

(九)用错关联词

复句中,我们一般用关联词把各分句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关系。

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乱用,错用关联词语,也会造成病句。

怎样判断是不是比喻句

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等。

应该注意: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词语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1、表示比较2、表示举例3、表示猜测4、表示联想5、表示说明

那么,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

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

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

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

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

直述句改转述句基本改法

直述句改转述句,是句型训练的一个难点。

直述句改转述句,从它的形式上来看,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

标点符号的变化:

就是去掉引号,冒号变成逗号。

而代词的变化就是一个特殊语境下产生的相应变化,这是比较复杂的。

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2种情况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

“我明天要去开会。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的方法

  1、把句中的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

  (注:

若句中有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的,要将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你、你们)。

  2、把句中“说”字后的逗号改为冒号并加上双引号。

第二部分:

古诗

I.小学生必背古诗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

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忆江南

刘禹锡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众鸟高飞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潭面无风镜未磨。

孤云独去闲。

日出江花红胜火,

遥望洞庭山水翠,相看两不厌,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忆江南。

鹿柴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乌衣巷

王维       李白       李 白刘禹锡

空山不见人,日照香炉生紫烟,天门中断楚江开,朱雀桥边野草花,

但闻人语响。

遥看瀑布挂前川。

碧水东流至此回。

乌衣巷口夕阳斜。

返景入深林,飞流直下三千尺,两岸青山相对出,旧时王谢堂前燕,

复照青苔上。

疑是银河落九天。

孤帆一片日边来。

飞入寻常百姓家。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描写春天的诗】

泊船瓜洲     春 日       春晓   滁州西涧

王安石      朱熹       孟浩然    韦应物

京口瓜洲一水间,胜日寻芳泗水滨,春眠不觉晓,独怜幽草涧边生,

钟山只隔数重山。

无边光景一时新。

处处闻啼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风又绿江南岸,等闲识得东风面,夜来风雨声,春潮带雨晚来急,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万紫千红总是春。

花落知多少。

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夜喜雨     惠崇春江晓景   江南春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苏轼        杜牧     杜甫

好雨知时节, 竹外桃花三两枝,  千里莺啼绿映红,黄四娘家花满蹊,

当春乃发生。

 春江水暖鸭先知。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朵万朵压枝低。

随风潜入夜, 蒌蒿满地芦芽短, 南朝四百八十寺,留连戏蝶时时舞,

润物细无声。

 正是河豚欲上时。

 多少楼台烟雨中。

自在娇莺恰恰啼。

 

绝句        清明    宿新市徐公店   游园不值

杜甫        杜牧      杨万里    叶绍翁

迟日江山丽,清明时节雨纷纷,篱落疏疏一径深,应怜屐齿印苍苔,

春风花草香。

路上行人欲断魂。

树头花落未成阴。

小扣柴扉久不开。

泥融飞燕子,借问酒家何处有?

儿童急走追黄蝶,春色满园关不住,

沙暖睡鸳鸯。

牧童遥指杏花村。

飞入菜花无处寻。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描写夏天的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杨万里        杨万里         苏轼

毕竟西湖六月中,泉眼无声惜细流,黑云翻墨未遮山,

风光不与四时同。

树阴照水爱晴柔。

白雨跳珠乱入船。

接天莲叶无穷碧,小荷才露尖尖角,卷地风来忽吹散,

映日荷花别样红。

早有蜻蜓立上头。

望湖楼下水如天。

【描写秋天的诗】

枫桥夜泊      秋夕      山 行

张继        杜牧       杜牧

月落乌啼霜满天,轻罗小扇扑流萤。

远上寒山石径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