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866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9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故选A。

3.如图所示,磁控猴子是一个史上最小气的猴子,只要你抢走它手上的香蕉,它就不停的大吵大闹;

你把香蕉还给它它就停止吵闹.香蕉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A.导线B.开关C.电源D.发声器

【详解】我们把磁控猴子当作用电器,当抢走它手上的香蕉,磁控猴子内部的电器就工作,于是它就不停的大吵大闹,所以“抢走它手上的香蕉”相当于闭合开关,电路处于通路状态;

如果把香蕉还给它,就相当于断开开关,电路处于断路状态,他就停止吵闹.故香蕉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故选B.

【点睛】根据对通路和开关的作用的理解来填空.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路叫通路,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答案】D

【详解】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选项A说法不正确;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该选项B说法不正确;

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选项C说法不正确;

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选项D说法正确.

5.学习了内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后,同学们在一起梳理知识时交流了以下想法,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B.物体放出热量,发生了能量的转移,其温度一定降低

C.燃气推动“嫦娥三号”探测器调姿发生了能量的转化

D.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会有损耗,但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详解】A.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做功改变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的转移,选项A说法正确;

C.物体放出热量,发生了能量的转移,其温度不一定降低,比如晶体在凝固时发出热量,温度不变;

选项B说法错误;

B.燃气推动“嫦娥三号”探测器调姿发生了能量的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选项C说法正确;

D.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会有损耗,但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B。

6.图为通电电路中一段导线内的电荷分布示意图:

●表示带正电的原子核,

表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

关于导线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A.两种电荷都向左定向移动

B.两种电荷都向右定向移动

C.●不做定向移动,

向左定向移动

D.●不做定向移动,

向右定向移动

【答案】C

【详解】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由图知,电流方向向右,所以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定向向左移动,形成电流;

带正电的原子核是不会定向移动的。

故选C。

7.有甲、乙、丙三个带电轻质小球,其中甲带正电,甲排斥丙,丙吸引乙,则乙

A.一定不带电B.带正电

C.带负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详解】甲、乙、丙三个带电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排斥丙,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丙带正电,丙吸引乙,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说明乙带负电,故ABD错误,C正确.

8.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张细条状铝箔纸的两端分别压在干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干电池的正极与正极相连

B.用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也能燃烧

C.实验中铝箔纸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该实验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

【详解】A.实验时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铝箔纸回到负极,故应该是干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相连,故A选项错误;

B.用普通纸不导电,不会发生电源短路,故B选项错误;

C.铝箔纸燃烧,化学物质发生了变化,故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选项错误;

D.此实验由于正极极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发生了短路,直接燃烧了,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9.电冰箱内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弹簧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弹簧弹起,开关闭合,冰箱内的小灯发光。

在选项中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表示冰箱开门状态下其内部照明电路原理的(  )

B.

D.

考查实际电路的连接情况

【详解】当冰箱门打开时,弹簧弹起,开关闭合,冰箱内的小灯发光;

冰箱处于开门状态下的电路图为C,故选C。

10.如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将红墨水同时滴入冷、热水烧杯中,热水先变红,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

用弹簧测力计提起贴在水面的玻璃板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将活塞迅速下压,使筒内

硝化棉燃烧,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

向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详解】A.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由于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运动剧烈,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

A不符合题意;

B.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错误;

B符合题意;

C.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就会增大,空气的温度就会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烧点,硝化棉就燃烧起来,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故C正确;

C不符合题意;

D.向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故D正确;

D不符合题意。

11.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荷,B不带电。

如图所示。

用带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后,则(  )

A.A中正电荷通过棒流向B,B带正电荷

B.B中负电荷通过棒流向A,B带正电荷

C.棒中有持续的电流从A流向B,使B张角增大

D.棒中有短暂的电流从B流向A,使A张角先减小后增大

金属棒属于导体,带负电的电子可以沿金属棒移动;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详解】AB.用带有绝缘手柄

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带负电的电子可以沿金属棒从B向A移动,故B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故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即从A向B;

A中的正电荷与电子中和后,电量减少,张角变小,B失去电子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张角变大,故CD不符合题意。

12.如图a所示,相同的烧杯甲和乙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忽略散失的热量,得到图b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形,则(  )

A.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

B.加热相同的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C.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

D.不改变其它条件,适当增加乙烧杯中的水,可使图b中两斜线重合

【详解】A.根据比热容公式

可知,相同质量的纯净水,水的质量和比热容都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即Q相同,甲杯的水升温与乙杯的一样多,A项不合题意;

B.根据比热容公式

可知,相同质量

纯净水,水的质量和比热容都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从图b可以看到,甲升温较大,甲吸收的热量较多,B项不合题意;

C.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它们升高的温度是相同的,根据比热容公式

可知,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选项C符合题意;

D.从图b可以看到,加热相同时间,甲的升温较大,根据比热容公式

可知,甲吸收的热量较大,那么加热器1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热量较多;

根据

可知,不改变其它条件,适当增加乙烧杯中的水,那么乙的质量较大,假设图b中两斜线重合,即乙的斜线往上移动,那么温度变化相同时,加热时间也相同,甲吸收的热量较大,但是实际上乙吸收的热量较大,所以图b中两斜线不会重合,D项不合题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3.从5月1日起,太原市在学校等10类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有人吸烟时,周围的人很快就会闻到烟味,这是__________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

吸烟擦划火柴时,火柴被点着,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答案】

(1).扩散

(2).做无规则运动(3).做功

【详解】[1]闻到气味,是气味分子的扩散运动。

[2]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3]划火柴时发生了能量的转化,故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14.如图是小明制作

简易“蒸汽船”模型。

将盛有一定量水的铜制容器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管会向右喷蒸汽,“蒸汽船”就向左行驶。

(1)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导致容器内水温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2)当铜管向右喷蒸汽时“船体”获得喷出的蒸汽对其向左的推力,这个过程把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答案】

(1).热传递

(2).内(3).机械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即做功和热传递;

能量是可以转化的,热机做功时即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详解】

(1)[1]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被水吸收而增大水的内能,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导致容器内水温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2)[2][3]当铜管向右喷蒸汽时“船体”获得喷出的蒸汽对其向左的推力,这个过程把蒸汽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空气给蒸汽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船体”前行。

15.如下图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当小偷把物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分开,这时灯________电铃________.

【答案】

(1).亮

(2).响

【详解】当小偷把物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

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

分开时,灯泡和电铃串联,此时灯亮铃响

16.如甲图所示,在金属框架的A、B间系一个棉线圈,先使金属框架布满肥皂膜,然后将P和Q两部分肥皂膜刺破,棉线圈的形状将转变为乙图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这是由于__________引起的。

【答案】

(1).C

(2).分子间存在引力

考查分子间的作用力,根据液体表面张力特点判断

【详解】[1][2]刺破P处的肥皂膜后,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AB线下方的薄膜面积会缩小,从而线AB被拉紧,呈现C或D所示的形状;

当刺破Q处时,绳套会受到周围液体分子的作用力,使绳套尽可能的被向各个方向拉伸,从而呈现C所示的形状。

17.达·

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他曾经设计了一个“永动机”,如图所示.他设计时认为右边的钢球比左边的钢球离轮心更远些,在两边不均衡的作用力下,轮子会沿箭头方向转动不息.你认为达·

芬奇的“永动机”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永远转动.你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能

(2).能量守恒定律内容为: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

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由于在转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将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

【详解】能量守恒定律内容为:

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由于在转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将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达·

芬奇的“永动机”——不能永远转动.

18.如甲图所示,是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

当电流从较长的接线脚流入时,发光二极管中有电流通过,使其发光:

如果电流从较短接线脚流入,电路处于___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状态,这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____________导电性。

如乙图将一个小灯泡、一个LED、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组成电路。

闭合开关,小灯泡和LED发光,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的两端,你会看到小灯泡熄灭了,而LED还发光,实验现象表明,小灯泡被____________而熄灭。

【答案】

(1).断路

(2).单向(3).短路

【详解】[1][2]如果电流从较短接线脚流入,电路处于断路状态,这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3]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的两端,你会看到小灯泡熄灭了,而LED还发光,实验现象表明,小灯泡被短路了,电流不流过灯泡,只流过灯泡两端的导线。

三、画图与简答(每图2分,简答4分,共6分)

19.根据图甲中的电路,将图乙中的元件连接起来。

【答案】

考查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电铃串联,连接实物图如下:

2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

请你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其中的主要原因。

【答案】见解析

考查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的应用

【详解】由

可知,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质量相同、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释放的热量较多,所以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

四、阅读题(共5分)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的动力

空气动力是指空气与物体做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简称气动力。

当我们快速地松开鼓起来的气球时,气球会“嗖”的一下飞出去了,这时气球获得了气动力。

我们再观察一个实验:

如图甲所示,将一个针管的活塞推到底端,并通过一个胶管与一个吹了气的气球相连。

用力挤压气球,发现活塞被顶起。

这个实验说明空气作为动力对活塞做了功。

被压缩的气体压强变大,能对外做功。

那么在生活中是否能将空气作为一种“能源”,变成一种推进物体前进的动力呢?

经过长时间探索,人们已经成功制造出多种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叶片或者活蹇运动的发动机,即叶片式、活塞式空气发动机。

图乙是某新型的以空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

它共有4个压缩空气缸,总容量为90L,可储存标准大气压下9om的空气,其设计最高速度可达154km/h,平均每加一次气能行驶200km或10h。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充气方式有两种:

一是使用车辆自带的空气压缩机,使用家庭电路作为电源,就可在4个小时内完成充气;

二是到指定的加气站,可在短短3分钟内完成充气。

由于空气发动机不直接使用燃料,因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成本低、操控方便、“零”排放的优点。

即使因为技术不成熟导致某些缺点,在科学界引起不小的争议,但这项技术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压缩空气动力汽车与汽油机汽车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

(说出一点即可)

(2)图丙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__冲程。

若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其转速表显示3000r/min,那么该汽油机每秒内做__________次功。

(3)分析上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松开鼓起来的气球时,气球飞出去,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以空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靠气缸内空气燃烧产生能量

D.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不会有能量的损失

(4)资料表明,空气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对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

【答案】

(1).尾气无污染

(2).做功(3).25(4).CD(5).见解析

考查新型空气动力汽车与汽油车的比较

(1)[1]压缩空气动力汽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没有污染;

汽油机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氧化碳等各种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2)[2]如图所示进气门、排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为做功冲程。

[3]转速表显示3000r/min,每秒转50r,汽油机转2r做一次功,故每秒做25次功。

(3)[4]A.松开鼓起来的气球时,气球飞出去,这是因为气球向外喷气时,自身也获得一个反作用力,因此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压缩的气体对外做或,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以空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靠气缸内空气膨胀对外做功,而不是燃烧产生能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能量会有一定的损失,因此能量不可能完全被利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D。

(4)[5]空气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这主要是因为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五、实验题(21题每空2分,22题每空2分,共12分,23题每空1分,共4分,24题4分,共32分)

22.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均为100g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加热时间/min

0.5

1.0

1.5

2.0

2.5

温度/℃

4.0

6.0

8.0

10.0

沙子

4.3

7.9

15.2

18.4

21.5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

计时2min时,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

(2)实验中选用相同

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_________相同;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______;

(4)沙子在1.0~1.5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5)小明再用50g水和100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Δ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水和100g水的Q-Δt图象。

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Δt。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___________之比相等。

【答案】

(1).18

(2).3.36×

103J(3).吸收热量(4).

(5).沙子受热不均匀(6).质量

考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

(1)[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18℃。

[2]水吸收的热量为

(2)[3]小丽选用了两个火焰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

(3)[4]根据表中数据作图如下:

(4)[5]由于沙子在1.0~1.5min内受热不均匀,会导致沙子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

(5)[6]根据

可知,Q=kΔt中,k=cm,c不变,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质量之比相等。

23.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容已知。

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

他组装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水温/℃

煤油

25

44

菜籽油

实验步骤。

(1)实验器材:

____;

(2)实验步骤:

_______;

(3)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

【答案】

(1).装有等质量的煤油和菜籽油灯、等质量的两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烧杯、石棉网

(2).见解析(3).见解析

(1)[1]装有等质量的煤油和菜籽油灯,由于是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与质量和种类有关,由于是探究燃料燃烧的热值,故质量保证相同,还需要等质量的两烧杯水,初温相同,还需要温度计,测量升高的温度,铁架台、石棉网、烧杯等一样两套。

(2)[2]第一步,从下至上安装实验器材,第二步,点燃煤油灯和菜籽油灯,直至完全烧完,记录此时水的温度,并完成如图所示的表格。

(3)[3]实验现象:

我们发现燃烧等质量的燃料,发现水升高的温度相同;

实验结论:

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相同。

24.2020年5月6日,本市首批30辆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投放使用。

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能源,【q氢=14×

108J/kg】求:

(1)质量为0.3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某氢燃料公交车以120kW恒定功率匀速行驶,若该车的效率为60%,则0.3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可使该公交车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多少千米?

(结果保留整数)

(1)4.2×

108J;

(2)29km

考查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综合计算

(1)质量为0.3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该车的效率为60%,有用功为

公交车以120kW恒定功率匀速行驶,可行驶的时间为

该公交车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可行驶的距离为

答:

(1)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

(2)可使该公交车匀速行驶29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