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8976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它对人体的致死浓度为500ppm,在正常条件下,对人的安全临界浓度是不能超过30PPm。

  

(二)H2S对人体的危害及中毒症状

• 1、H2S对人体的危害。

H2S是一种神经毒剂,也是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造成心脏等多个器官损害,对其作用最敏感的部位是脑和粘膜。

H2S被吸入人体,通过呼吸道,经肺部,由血液运送到人体各个器官。

首先刺激呼吸道,使嗅觉钝化、咳嗽,眼睛被刺痛,严重时将失明;

刺激各个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

心脏加速跳动,严重时,心脏缺氧死亡。

H2S进入人体,将与血液中的溶解氧发生化学反应,当H2S浓度极低时,对人体威胁不大,当浓度较高时,将夺去血液中的氧,使人体器官缺氧中毒,甚至死亡。

 2、H2S中毒时的症状

 H2S中毒一般有两种,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 第一,急性中毒。

• 吸入高浓度的H2S气体会导致气喘,脸色苍白,肌肉痉挛;

当H2S浓度大于700ppm时,人很快失去知觉,几秒钟后就会窒息,呼吸和心脏停止工作,如果未及时抢救,会迅速死亡。

而当H2S浓度大于2000ppm时,人体只需吸一口气,就很难抢救而立即死亡。

• 第二,慢性中毒

•人体暴露在低浓度H2S环境(如50-100ppm)下,将会慢慢中毒,症状是:

头痛、晕眩、兴奋、恶心、口干、昏睡、眼睛感到剧痛,连续咳嗽、胸闷或皮肤过敏等。

长时间在低浓度H2S条件下工作,也可能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当人受H2S伤害时,往往反映神智不清、肌肉痉挛、僵硬、随之重重的摔倒、碰伤和摔死。

H2S的中毒机制和毒性作用,随接触浓度和接触时间变化而不同。

浓度越高则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较低时对粘膜刺激作用明显。

下面附不同浓度H2S对人体的危害表,进一步说明H2S对人的危害性极大。

不同浓度H2S对人体危害表

H2S(ppm)

危害程度

0.13~4.6

可嗅到臭鸡蛋味,一般对人体不产生危害。

4.6~10

刚接触有刺热感,但会很快消失。

10~20

我国临界浓度规定为20ppm,超过此浓度必须戴防毒面具。

50

允许直接接触10分钟。

100

刺激咽喉,3~10分钟会损伤嗅觉和眼睛,轻微头痛、接触4h以上导致死亡。

200

立即破坏嗅觉系统,时间稍长咽、喉将灼伤,导致死亡。

500

失去理智和平衡,2~15分钟内出现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将导致死亡。

700

很快失去知觉,停止呼吸,若不立即抢救将是死亡。

1000

立即失去知觉,造成死亡,或永久性脑损,智力损残。

2000

吸上一口,将立即死亡,难于抢救。

(三)H2S对设备的腐蚀损害。

H2S的职业危害大部分是由H2S对设备腐蚀造成泄漏而引发的,在钻井作业中,H2S对油气田设备的腐蚀主要包括电化学腐蚀和硫化物的腐蚀破裂。

钻具暴露在空气中或在井内钻井液中,受到硫化氢的腐蚀,发生电化学反应,放了出氢气,渗入钢材内部,体积增大,在金属内部产生很大应力,致使低强度钢和软钢发生鼓泡,高强度钢产生裂纹,使钢材变脆,再受外力断裂,产生“氢脆”现象。

H2S腐蚀会造成钻具发生氢脆断裂而无法压井,被迫完钻。

尤其在含硫油气田钻井中,硫化氢对油管、套管、钻杆腐蚀比较严重,其中由于钻杆受到拉、压、挤、扭、冲等复杂载荷的作用,且工作环境十分恶劣,造成钻杆的H2S腐蚀最为严重。

因此H2S对油田的管材设备和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和破坏。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只要有钻井作业中有H2S存在,其必然对我们现场工作人员和钻井设备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钻井现场的H2S主要来自于哪里呢?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钻井作业中H2S的主要来源。

二、钻井作业中H2S的主要来源。

在钻井作业中,H2S主要来自于地层。

原始有机质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的过程中会产生H2S。

H2S贮藏在地层中,当我们进行钻井作业时将地层打开,地层内的H2S气体释放出来,进入井眼内,对井眼内的钻头、钻具和套管产生很强的腐蚀作用。

同时H2S向上运移到达地面,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或突然发生井喷失控,大量H2S从井里喷出,势必造成严重的灾难性事故。

因此钻井现场必须有H2S预警装置,有预防设施,并且每一位现场职工都清楚H2S的危害性及紧急逃生路线,以防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离开危险区域,杜绝事故的发生。

三、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性气体,对人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在含硫气田进行钻井作业时,应严格执行SY/T5087《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的规定,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和减轻硫化氢溢出的危害。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制定防硫化氢应急预案。

2、硫化氢防护的技术培训,了解硫化氢的性质、主要危害掌握检测防护知识及现场急救方法。

3、配备硫化氢监测报警器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4、在有可能产生硫化氢场所工作业时,应有人监护。

5、必须对井场一定范围以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告之可能会遇到硫化氢溢出的危害,当这种危害发生时,应有可行的通信联系方法,通知上述人员迅速撤离。

6、进行日常安全检查。

在每天开始工作之前,应由监督实行日常检查。

应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检查项目:

已经或可能出现硫化氢的工作场地;

风向标;

硫化氢监测设备及警报(功能试验);

人员保护呼吸设备的安置;

消防设备的布置;

急救药箱和氧气瓶。

(一)制订H2S应急预案

为了使井场上的所有作业人员都能高效地应对H2S紧急情况,在含硫地区钻井时,应当每天进行一次H2S防护演习。

若所有人员的演习都能达到规定要求,该防护演习可放宽到每星期一次。

当H2S报警器发出警报时,应采取下列步骤:

1、所有必要人员都要戴上呼吸器,井队的HSE监督应检查空气供应阀,作业人员应按应急计划采取必要的措施(应急预案)。

2、如配备了鼓风机,要保证其工况良好。

3、保证至少两人在一起工作,禁止任何人单独出入H2S污染区。

4、如果有不必要的人员在井场,他们须戴上呼吸器离开现场。

5、封锁井场大门,并派人巡逻。

在大门口插上红旗,警告钻机附近有极度危险。

6、发出H2S情况解除信号后,井队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监督应做到:

1)检查呼吸器空气软管等,并判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必要的整改;

2)给呼吸器充气,以供下次使用;

检查有无故障或损坏,必要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呼吸器要存放在取用方便、卫生的地方;

3)检查H2S传感和检测设备、发现故障及时整改;

4)用手提式检查仪检测低洼区、空气不通区,以及钻机周围有无H2S聚集;

5)汇报各种H2S检测设备、防护设备等有无破损情况。

7、H2S防护演习应记录在值班日志上,记录内容应包括:

日期、培训、钻进深度、完钻所需时间、天气情况、参加练习的队员名单、在钻台或安全汇报点活动的简单描述,在演习过程中应注明队员的不规范操作或设备的故障,在日常钻井报告上也应注明每次H2S的防护演习情况。

8、演习后,对通知当地政府和警告井场附近的居民撤离现场的H2S应急计划进行讨论。

近几年钻井行业中H2S中毒事故频发,总公司为了确保钻井现场生产安全,每年在各个项目部均安排进行井控(H2S)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演练,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消项整改,以杜绝恶性事故的发生。

其中08年10月16日在第一项目部30636的43-5井组织的井控(H2S)演习更加贴近于现场实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井在钻进过程中发生溢流,在节流循环过程中,监测到H2S含量达到35PPm,泥浆工在监测的过程中中毒晕倒,抢救人员佩戴正压呼吸器抢救并送到当地医院救治。

抢险人员佩戴正压呼吸器抢险,其余人撤离到安全地点。

现场继续加强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并对现场实施警戒,同时检查好消防器材,做好防火防爆工作。

这种演练目的明确,各个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有利于发现哪个环节容易出问题,以便在后期的工作中加强改进,彻底消除隐患。

使得整个预案执行过程中畅通顺畅,将事故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H2S预防措施中,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及要求

H2S预防措施中,对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

所有在H2S危险区域进行参观、工作或执行特殊任务(如紧急情况的救援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指定的H2S危险区域进行工作,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禁止进入H2S危险区域,培训记录应该存档。

针对进入H2S危险区域的人员一般有三种,针对不同对象要求是不同的。

1、对于外来人员,通过培训必须达到一级应急标准,让其了解H2S危害及H2S危险区域分级标准,当听到H2S检测仪报警时应该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并且一定要给外来人员指明H2S紧急泄漏的逃生路线及逃生器材的使用。

2、对于在钻井现场经常进入H2S风险区域的工作人员,必须能过通过培训让其达到二级应急标准,识别潜在的硫化氢危险,熟悉各种H2S检测仪的安装位置,报警设置及维修要求,熟练掌握现场所配呼吸器材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便携式检测仪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检测仪报警时应该采取的行动和措施,还要掌握H2S紧急泄漏时的处理程序。

现场工作人员还必须清楚安全色、安全标识及危险区域的划分;

清楚进入工作场所路线、风向指标等,并且当H2S泄露时能够做到自我保护,清楚救护程序,将中毒人员紧急转移,迅速撤离。

其实现场工作人员如果发现及时,行动迅速,就有可能将井关住,控制H2S漫延,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3、对于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员,如应急救援人员、医疗人员、现场监督人员和安全人员等,除应该具备二级预防能力要求外,还应掌握一些跟职责有关的专业技能,同时对H2S中毒人员能够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

4、在培训中还要求在呼吸器、检测仪、急救方面的做到以下几点:

(1)所有对呼吸器使用进行培训的人员都必须佩戴演练,确保呼吸器的正确、熟练使用。

(2)参加培训人员对便携式以及现场固定式检测仪的使用应该反复练习。

(3)参加急救培训的人员必须积极的参与抢救实战演习,确保在对中毒人员进行迅速、有效的抢救。

虽然不是进行专门的急救培训,也应该对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进行讲解。

(4)对接受培训的人员应定期组织演练,使其保持相应的工作能力。

(三)进入H2S危险区域的工作要求

当发生H2S泄露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方可进入H2S危险区域:

1、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所有进入H2S危险区域的人员应经培训合格,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

3、所有进入H2S危险区域人员应该登记

4、对进入工作场所的通道、逃生路线、风向应该有专门的说明

5、配备校验合格的便携式H2S检测仪

6、进入H2S危险区域内要保持通讯畅通

7、工作区内设置足够的警示标志

8、安全装备经过专业人员校验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如正压空气呼吸器、自给式呼吸器、便携式报警仪、必要的警铃和救生绳等

进入H2S危险区域有限空间工作的人员除做到上述几点外,还应该做到:

安排人员监护;

隔绝所有与有限的空间相连的管线;

进入有限的空间作业前应该检测气体组分,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四)钻井现场防H2S的安全措施。

为了在第一时间检测出H2S的浓度,使得H2S对现场工作人员及钻井设备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在现场必须提前做好一些防护措施。

1、井场及钻井设备的摆放应考虑当地季风风向,尽量让季风畅通,设置风向标或飘带。

2、测井车等辅助设备和机动车辆应尽量远离井口,至少在25米以外。

3、井场值班室、工程室、泥浆室应在井场季风的上风口。

4、配备足够的正压呼吸器,并放在使用方便、清洁的地方,定期检查,做好记录;

5、.配H2S超标报警仪。

第一级报警阀值应设置在10mg/m3,但不启动报警音响,仅向施工人员提示H2S的浓度值;

第二级报警值设置在20mg/m3。

6、在钻台上、下和振动筛等H2S容易聚积的地方,应安排排风扇,及时驱散弥漫的H2S。

7、技术干部负责对全队人员进行H2S安全教育。

8、空气中H2S含量接近20ppm时,工作人员必须配带正压呼吸器,且不能一人单独作业,以便于救护。

9、一旦发现H2S含量超标,应迅速往上风口转移,确保安全。

10、选用有内涂层的钻杆,钻具内壁涂以塑料保护层,钻杆丝扣要全部进行无损检验,符合要求才能入井。

11、提高钻井液的PH值,使PH高于9.5以上,以抑制H2S发生分解,造成钻具发生“氢脆”。

12、利用除气器和除硫剂,控制钻井液中H2S的含量在50mg/m3 以下,并随时对钻井液的PH值进行监测。

13、与H2S接触的套管、井口、闸阀和管线,应采用有抗H2S特性的钢材。

14、钻入气层时,钻井现场坐岗工、泥浆工、录井工应加密对钻井液中H2S浓度的测定。

 15、严格执行钻井液密度设计,当发现地层压力异常或出现溢流、井涌、井漏时,应关井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或压井,同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16、在油气层和钻过油气层进行起下钻作业前,应先进行短程起下钻;

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300米内,起钻速度应控制在0.5m/s以内。

17、在含硫地层取芯起钻,当取芯工具离地面还有五柱时,钻台作业人员应戴防毒面具,直到取出岩芯。

四、硫化氢中毒后的救护措施。

由于H2S含量高导致中毒者停止呼吸和心跳时,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帮助中毒者恢复呼吸和心跳,中毒者不会自动恢复呼吸和心跳,将会在短时间内死去。

因此,必须采取正确方法对中毒者实施抢救。

(一)H2S中毒的早期抢救措施

1、进入毒气区抢救中毒人员之前,自己应先戴上防毒面具,否则,自己也会成为中毒者。

2、立即把中毒者从H2S分布的现场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3、如果中毒者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应立即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或者医生到达,有条件的可使用回复正常呼吸器代替人工呼吸。

4、如果中毒者没有停止呼吸,保持中毒者处于休息状态,有条件的可给予输氧。

在叫医生或抬到医生那里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中毒者的体温。

(二)H2S中毒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1、在中毒者心跳停止之前,当其被转移到新鲜空气区能立即恢复正常呼吸者,可以认为中毒者已迅速恢复正常。

2、当呼吸和心跳完全恢复后,可给中毒者喂些兴奋性饮料,如浓茶或咖啡,而且要有专人护理。

3、如果眼睛受到轻度损害,可用干净水彻底清洗,也可进行冷敷。

4、在轻微中毒的情况下,中毒人员没有完全失去知觉,如果短暂休息后本人要求回岗位继续工作时,医生一般不要同意,应休息1-2天。

5、在医生证明中毒者已恢复健康可返回工作岗位之前,应把中毒者置于医疗监护之下。

(三)逃生自救方法。

当发生H2S泄露后,在危险区域的人员必须立即紧急撤离,但是在撤离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头脑冷静,正确判断,往四季风的上风口走(背离井口,向高处走、逆风走)。

2、事先准备一个大的塑料袋,得知毒气泄漏后,迅速将塑料袋套在头上并封好塑料袋口,里面的空气可供10分钟呼吸,留下充足的逃生时间。

3、用折叠8层的湿毛巾蒙鼻保护,可减少60%毒气吸入。

五、结论:

透彻分析H2S的危害之后,我们发现若要预防H2S中毒,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H2S所带来的危害性。

2、各钻井队应该定期组织H2S防喷演习。

3、现场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H2S监测器和正压呼吸器。

4、现场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清楚H2S的危害,会正确佩戴现场正压呼吸器。

5、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懂得硫化氢中毒后的救护措施。

6、在含硫地区钻井钻井队必须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相关规定配备相应设施,采取相应除硫措施。

7、必须对井场一定范围以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告之可能会遇到硫化氢溢出的危害,当这种危害发生时,应有可行的通信联系方法,通知上述人员迅速撤离。

8、进行日常安全检查。

9、加大检查和监管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