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1917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7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x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

微生物绪论.

1.三类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比较

特点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及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细胞核结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等)组蛋白及核蛋白体(80S)仅有核质或拟核(nucleoid),内含双链DNA,RNA及核蛋白体(70S)病毒体的核心为DNA或RNA;阮病毒为传染性蛋白因子,无核酸

体外培养培养基立克次体和衣原体需在活细胞或鸡胚培养,支原体,细菌和放线菌可用培养基培养有些病毒可在活细胞中复制,其余仅能在人或动物体内复制传代

2.⑴微生物经验时期古代人类虽未观察到具体的微生物,但早已将微生物知识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疾病防治之中。

⑵实验微生物学时期①微生物发现:

荷兰人虎克、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德国学者郭霍等为微生物的发现及微生物学学科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②免疫学的兴起;③化学疗剂和抗生素的发明:

如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

⑶现代微生物学时期近三十年来,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电子显微镜技术、细胞培养、组织化学、标记技术、核酸杂交、色谱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建立和改进,微生物学得到极为迅速的发展。

3.近二十年来随着生化、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飞速进展和检测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使医学微生物学获得迅速进展。

(1)许多新的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如1967年以来发现的kuru病、D–J病、G-S综合征、FFI病、羊瘙痒病和疯牛病等,其病原体为朊毒体(prion);轮状病毒(rotavirus)引起“秋季”腹泻(1973年);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iri)引起莱姆(Lyme)病(1974年);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pneumophila)引起肺炎(1976年);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肾出血热综合征(HFRS)(1978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引起溃疡病(1982年);HIV-1及HIV-2引起AIDS(1982年);1989年9月正式命名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戊型肝炎病毒(HEV);九十年代以来发现非O-1群O139霍乱流行优势株以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57:

H7等血清型)引起流行性腹泻日趋严重;近年来耐药性结核菌株肆虐全球,使结核病发病率大幅度回升。

(2)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研究不断深入,尤其在遗传变异及细菌的内、外毒素等研究方面,有较大进展。

(3)检测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①细菌检验的微量化、自动化和诊断试剂系列化;②血清学检验方法IF、RIA及EIA的建立;③核酸杂交技术及PCR方法的应用。

(4)疫苗、抗生素及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796年真纳(E.Jenner)发现牛痘苗预防天花,至1977年全世界消灭天花;八十年代以来除死菌苗外,不少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相继应用于人群预防接种,cDNA疫苗也在研究中,有望用于病毒病的治疗及预防。

(5)免疫学独立于微生物学并获快速发展:

1958年Burnet提出关于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免疫学跨越了感染免疫的范畴,逐渐形成生物医学(biomedicine)中的一门新学科。

国内免疫学科最早于1986年独立。

4.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主干学科之一,它与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医学检验学及临床、预防专业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是医药卫生后续各种专业课程的重要桥梁课程,尤其是制定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的理论基础。

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学总论、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各论,病毒学总论及各论4部分。

在学习中要学会自己来归纳总结,总论部分要与各论部分相联系,在对比中找出3大类微生物的共性和特性,领会各类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等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是偏重于形态学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课程,重点要求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了提高科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应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它与理论课的学习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

第一章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1.

(1)肽聚糖又称粘肽,为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原核生物细胞的特有成分,由三部分组成:

①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排列,藉β-1,4糖苷键连接组成;②四肽侧链连接于聚糖骨架上的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③四肽侧链之间由肽链(如五肽交联桥)或肽键交连构成交联桥;由此构成完整的肽聚糖分子结构。

⑵凡能破坏其分子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药物,均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

例如,青霉素、头孢菌素能抑制G+菌肽聚糖五肽交联桥的连接,万古霉素、杆菌肽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的连接,磷霉素和环丝酸胶可抑制聚糖骨架的合成,溶菌酶和葡萄球菌溶素本身是N一乙酰胞壁酸酶,能水解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导致细胞壁的高渗屏障被破坏。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1)维持细菌固有外形,承受胞内高浓度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糖等产生的高渗透压,保护细胞的完整性。

(2)细胞壁上遍布微孔,可允许水及直径小于1nm的物质自由通过,与细胞膜共同参与菌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3)其组成成分构成细胞的主要抗原决定簇,决定细菌的抗原性。

(4)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上的脂多糖具有内毒素作用,是重要的致病物质。

3.细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厚度20~80nm10~15nm

强度坚韧疏松

肽聚糖组成聚糖、侧链、交联桥聚糖、侧链

交联方式侧链间以肽桥交联侧链间以肽键交联

结构类型三维立体结构二维网状结构

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

占胞壁干重50%~80%5%~20%

糖类含量约占45%约占15%

脂类含量约占2%约占20%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脂多糖无有

4.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膜位于细胞壁的内侧,包裹细胞质,它由脂质双层、蛋白质及少量多糖组成,蛋白质镶嵌于脂质双层之中,共同构成厚约7.5nm的半透膜。

真核细胞膜尚有胆固醇,而原核细胞膜除某些支原体外,均不含胆固醇。

细胞膜的功能:

(1)物质的吸纳与排泄,选择性摄取营养而排泄代谢产物。

(2)生物合成,利用细胞膜上多种合成酶类,合成肽聚糖、磷璧酸、磷脂、脂多糖、荚膜、鞭毛等菌体成分。

(3)呼吸作用,细胞膜上多种呼吸酶参与细胞呼吸过程,并与能量的产生、储存及利用密切相关。

(4)形成中介体(mesosome),多见于G+菌,由细胞膜内陷、卷曲构成囊状结构,故增加了细胞膜面积,类似于真核细胞线粒体的作用。

5.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指所有细菌都具有的结构,由外向内分别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1)细胞壁是紧贴细胞膜外的一层坚韧富有弹性的结构,具有维持细菌固有形态、保护细菌、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决定细菌的免疫原性等功能。

G+菌细胞壁由粘肽和穿插于其内的磷壁酸组成。

G-菌细胞壁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肽、脂蛋白、外膜、脂多糖等多种成分组成。

(2)细胞膜具有物质交换、生物合成、呼吸、形成中介体等作用。

(3)细胞质为原生质,无色透明胶状物。

其内含有质粒、核糖体及胞浆颗粒等有形成分。

(4)核质由双股DNA链高度盘绕形成,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遗传物质。

细菌仅有核质,无核膜和核仁,不存在核的形态,故称核质。

6.细胞以及所有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均无细胞核、核膜及核仁,其遗传物质为裸露的dsDNA链,无组蛋白包绕,盘绕为松散的网状结构称为核质。

它具有细胞核的功能,决定细菌生物学性状和遗传特征。

细胞质是细菌细胞膜所包裹的半固体溶胶状物质,其化学成分为水、蛋白质、核酸、脂类、少量糖和无机盐等。

细胞质内含有多种酶类,通过多种胞质内颗粒,起到生物合成,代谢及传递某些生物学性状的作用。

(1)核蛋白体:

含70%RNA和30%蛋白质,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2)质粒:

为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所在,由dsDNA构成,可自我复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如决定耐药性的R因子),通过接合(conjugation)或转化(transformation)转移给受体菌。

(3)胞质颗粒:

为细胞质内贮藏的营养物质,如多糖、脂类、多磷酸盐等场所。

另外,白喉棒状杆菌、鼠疫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胞质内含有RNA和多偏磷酸盐构成的异染颗粒,可用作细菌的鉴别。

7.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1)荚膜:

为某些细菌(称为荚膜菌)所特有的位于细胞壁外粘稠性结构,其化学成分,在多数细菌为多糖,少数细菌为多肽。

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是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之一;有抗溶菌酶、抗补体、抗干燥及补充营养作用;荚膜具有抗原性,可用以鉴别细菌和进行细菌分型。

(2)鞭毛:

某些细菌(称为鞭毛菌)包括所有的弧菌和螺菌、占半数的杆菌及极少数球菌,由细胞膜长出菌体外细长的蛋白质丝状体,根据其鞭毛位置和数目,分为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和周毛菌。

鞭毛具有运动性,使鞭毛菌趋向营养物质,避开有害因子。

某些细菌如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等的鞭毛与穿过小肠粘膜层致病有关。

(3)菌毛:

许多G-菌及个别G+菌,在其菌体表面长出细而短,多且直的蛋白质丝状体。

菌毛分为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两种。

普通菌毛遍布菌体表面,可有数百条,是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构成感染的必要因素。

性菌毛为大肠杆菌及其它肠道菌所特有的结构,有性菌毛的肠杆菌称为雄性(F+)菌,可有1~10条较粗而中空的性菌毛。

雄性菌通过粘附接合无性菌毛的雌性(F一)菌,将遗传物质由F+菌传递给F-菌。

(4)芽胞:

为某些细菌包括需氧芽胞杆菌属和厌氧芽胞杆菌属细菌在不良环境下的休眠体。

在细菌繁殖体内形成厚而坚韧芽胞壁和外壳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芽胞形成后,其母菌细胞即失去活性。

细菌芽胞对外界抵抗力大大增强,如炭疽杆菌芽胞污染草原,可维持20~30年的传染性。

当条件适宜时,芽胞通过发芽方式转化为细菌繁殖体。

8.在某些不利体内外环境或抗生素作用下,某些细菌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但仍保持生物活性,称为细菌L型。

细菌L型与原菌相比,其生物学性状有明显不同。

(1)形态和着色性改变:

由于细菌L型失去细胞壁,使菌体呈大小不等的圆形、卵圆形、膨大的杆状和棒状等多形性;原为G+菌变为G-菌。

(2)细菌L型需在高渗透压环境下才能培养,且增殖缓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呈特有的油煎蛋样菌落。

(3)生化反应与原菌有明显差异。

(4)存在于细胞壁的抗原性减弱或丢失。

(5)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对作用于核酸或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仍敏感。

细菌L型的致病性较原菌减弱,但由于失去细胞壁而对某些抗生素耐药及由于抗原性减弱而易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因此,易于长期存留于体内,而在条件适宜时又回复成原菌株。

9.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结果及实际意义:

(1)革兰染色基本步骤:

①涂片、干燥、固定。

②染色:

初染:

结晶紫染1mim;媒染:

卢戈碘液染1min;脱色:

95%乙醇;复染:

稀释石炭酸复红染1min。

(2)结果:

革兰阳性菌呈紫色,革兰阴性菌呈红色。

(3)意义:

经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有助于鉴定细菌,用来指导临床选择药物,有助于研究和了解细菌的致病性等。

10.与细菌芽胞抵抗力强的有关因素是:

(1)芽胞内由多层致密膜状结构构成,化学药物和紫外线不易渗入;

(2)芽胞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后不易变性;

(3)芽胞形成时能合成一些具有抗热性的酶类;

(4)芽胞核心和皮质中含独有的吡啶二羧酸,与耐热性密切相关。

芽胞发芽时,该物质由芽胞内渗出,耐热性亦随之丧失。

-------------------

第二章细菌的增殖与代谢(细菌的生理)

1.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

(1).迟缓期:

细菌被接种至培养基后,对新的环境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

因细菌繁殖极少,故生长曲线平缓稳定,一般为1~4h。

此期细菌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进一步分裂增殖而合成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2).对数期:

又称指数期。

此期细菌大量分裂繁殖,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

此期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十分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以此期细菌最好。

(3).稳定期:

该期细菌总数处于稳定状态,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

此期细菌死亡数与增殖数渐趋平衡。

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很多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等。

细菌芽胞一般在该期形成。

(4).衰亡期:

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菌数明显增多,与培养时间成正比。

此期细菌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细菌形态呈现肿胀或畸形衰变,甚至自溶。

2.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主要作用:

(1)水:

细菌代谢过程中所有的生化反应、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渗透压的维持等,均需有水才能进行。

(2)碳源:

各种无机或有机的含碳化合物都能被细菌吸收利用,作为合成菌体所必需的原料及细菌代谢能量的主要来源。

(3)氮源:

主要用于合成菌体细胞蛋白质和核酸。

(4)无机盐:

①构成菌体成分;②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③促进酶的活性;④某些元素与细菌的生长繁殖及致病作用密切相关。

(5)生长因子: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还需要一些自身不能合成的生长因子。

包括维生素、某些氨基酸、脂类、嘌呤、嘧啶等。

3.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

(1)充足的营养物质:

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等。

(2)适宜的酸碱度:

大多数致病菌所需的最适pH为7.2~7.6。

(3)合适的温度:

大多数致病菌所需的最适温度为37℃。

(4)必要的气体环境:

所需的主要气体为O2和CO2,根据细菌对O2的需要情况将其分为:

①专性需氧菌,在有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②专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③兼性厌氧菌,有氧无氧均能生长繁殖;④微需氧菌,在低氧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

少数致病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初次分离培养时,需提供5%~10%的CO2。

*4.细菌的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细菌的新陈代谢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不同的酶系统决定细菌的代谢类型、代谢产物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差异。

根据酶发挥作用的部位,细菌的酶可分为胞外酶及胞内酶。

(1)胞外酶:

是由细菌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的酶,主要是一些水解酶。

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分子较大,必须由胞外酶水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细菌吸收。

有些胞外酶具有致病效应,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

(2)胞内酶:

是存在于细胞内发挥作用的酶,包括一系列呼吸酶以及与蛋白质、多糖等代谢有关的酶。

另外,细菌的酶有些是细菌生长代谢中必需的,称为固有酶;而有些则是一般情况下并不产生的酶,只有当环境中有诱导物存在时才产生,这些酶不是细菌所必需的,称为诱导酶。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青霉素存在时可诱导产生青霉素酶,可以导致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5.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有:

细菌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合成菌体成分,如多糖、蛋白质、脂肪、核酸、细胞壁及各种辅酶等。

此外,细菌还能合成很多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

(1)热原质:

热原质即菌体中的脂多糖,大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

热原质耐高热,高压蒸气灭菌亦不能破坏,除去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蒸馏。

制备生物制品和注射用水必须使用无热原质水。

(2)内毒素与酶:

细菌可产生内、外毒素及侵袭性酶,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内毒素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为类脂A,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才释放出来。

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强、毒性强、作用特异性强的突出特点。

某些细菌可产生侵袭性酶,可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扩散,是细菌重要的致病因素,如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等。

(3)色素:

有些细菌能产生色素,对细菌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细菌色素有两类:

①水溶性色素②脂溶性色素。

(4)抗生素:

有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称抗生素。

抗生素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仅产生少数几种。

(5)细菌素:

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种仅作用于有近缘关系的细菌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称细菌素。

有些细菌素的产生受质粒控制,其抗菌谱较窄。

*6.细菌的培养方法及其条件:

(1)细菌培养可分为分离培养及纯培养两种方法。

①细菌的分离培养,多用于从临床标本中(混杂细菌)分离出某一特定的细菌(致病菌)。

一般利用固体培养基(如选择培养基)通过划线方法接种,使标本中的细菌分散为单个生长的菌落而获得纯种细菌。

②细菌纯培养,多用于菌种传代和细菌的扩增。

取一个菌落接种于适当的液体培养基或固体斜面培养基,培养后可获得大量纯种细菌。

(2)培养条件:

①选用适当的培养基;②提供必需的气体环境,一般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置空气中培养即可。

专性厌氧菌则必须在严格元氧条件中培养。

③温度一般为37℃;④培养时间多数为18~24h,但应根据菌种及培养目的酌情处理。

⑤为获取大量细菌或其代谢产物,可采用连续培养法。

培养过程中不断通入适当气体、更换培养液并校正pH值以维持细菌较长的对数生长状态。

*7.用于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按其用途和营养组成可以分为:

首先根据培养基的性质及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1)基础培养基:

含有大多数细菌生长所需要的基本营养成分。

最常用的基础培养基为营养肉汤。

(2)增菌培养基:

若了解某种细菌的特殊营养要求,可配制出适合这种细菌而不适合其他细菌生长的增菌培养基。

(3)鉴别培养基:

以鉴别细菌为目的而配制的培养基称鉴别培养基。

利用不同细菌对糖、蛋白质的分解能力及代谢产物的差别,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底物成分和指示剂,观察细菌生长时分解底物的情况,从而鉴别细菌。

如伊红一美蓝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能抑制某类细菌生长,促使另一类细菌生长,从而将后者选择出来,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如SS琼脂培养基。

(5)厌氧培养基:

厌氧菌的培养需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以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并以石蜡或凡士林封口,隔绝空气,这种无氧环境的培养基为厌氧培养基,如庖肉培养基。

其次培养基如按其物理性状可以分为固体、半固体及液体。

8.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有:

(1)固体培养基:

细菌经分离培养生成菌落,根据菌落特点,可分为三型:

①光滑型菌落(S型菌落),新分离的细菌大多为光滑型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②粗糙型菌落(R型菌落)菌落表面粗糙、干燥、有皱纹,有时呈颗粒状,边缘大多不整齐。

③粘液型菌落(M型菌落)多见于有肥厚荚膜或粘液层的细菌,菌落表现粘稠、有光泽、似水珠祥。

(2)半固体培养基:

多用来检查细菌的动力和保存菌种。

有鞭毛的细菌可由穿刺线向四周运动播散,培养后穿刺线模糊不清,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混浊生长;无鞭毛的细菌,不能运动,仅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清晰,穿刺线以外的培养基仍透明澄清。

(3)液体培养基:

细菌生长呈三种状态。

①混浊生长,菌液呈均匀混浊状态,见于大多数细菌。

②沉淀生长,细菌沉于管底形成沉淀,培养液上清较清。

如链球菌。

③菌膜生长,多为专性需氧菌,在培养液表面生长,形成菌膜。

如霍乱弧菌。

*9.进行细菌分类和鉴别的生化检测主要依据有,各种细菌因其具备的酶不完全相同,故在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产物亦有差异。

通过生化实验检测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可对细菌进行鉴定和分类。

实验室常用的生化试验有:

(1)碳源利用及糖代谢产物的检测:

①糖发酵试验;②VP试验;③甲基红试验;④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2)蛋白质代谢产物检测:

①吲哚(靛青质)试验;②硫化氢试验;③尿素分解试验等。

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四种试验缩写为IMViC试验,大肠杆菌的IMViC结果为++――,而产气杆菌的IMViC结果为――++。

---------------

第三章消毒灭菌

1.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干热法好?

在相同温度和时间下,湿热灭菌法的效果优于干热法,原因是:

(1)在湿热条件下,细菌吸收水分,使菌体蛋白质易于凝固变性。

(2)湿热蒸气的穿透力比干热空气强,能较快提高灭菌物品内部的温度。

(3)热蒸气与物品接触,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可放出大量潜热,能迅速提高灭菌物品的温度。

2.简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

紫外线的波长在200~30Onm时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杀菌力最强,易被细菌DNA吸收。

紫外线的杀菌机制主要是损伤细菌的DNA构型,从而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死亡。

在使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

①紫外线的穿透力较弱,不能透过玻璃或纸张等,因此只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②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眼角膜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时应注意防护。

3.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主要包括:

(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通过与菌体蛋白结合或使蛋白质脱水。

导致细菌因蛋白质变性或凝固而死亡。

(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

通过改变或破坏胞内酶活性基团功能,使酶活性丧失,导致细菌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

(3)损伤细菌胞膜:

通过改变细胞膜结构,干扰其正常功能,使细菌死亡。

有的化学消毒剂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菌内容物外流,而细菌外的液体进入细菌,导致细菌破裂。

---------------

第四章噬菌体

要点:

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具有病毒的共同特性,其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只能在活的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

噬菌体种类繁多,分布极广。

凡有细菌的场所,就有可能存在相应的噬菌体。

多数噬菌体呈蝌蚪形,由头部和尾部组成。

头部中心为核酸,外为蛋白衣壳,尾部化学成分为蛋白质。

噬菌体通过吸附,穿入易感细菌,在细菌体内进行生物合成,最后成熟释放。

根据噬茵体感染细菌后产生的结果不同,可将噬菌体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

毒性噬菌体在宿主菌体内复制增殖,最后裂解细菌,释放出大量子代噬菌体。

而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并不增殖,其基因整合于细菌染色体中。

结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该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发生整合的噬菌体基因可随细菌的分裂遗传给子代细菌。

在一定条件下,细菌的溶原状态可自发停止,噬菌体进入溶菌周期,在宿主菌体内复制增殖,最后细菌被裂解。

噬菌体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寄居在易感宿主菌体内,故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

噬菌体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其宿主细胞(细菌)易于培养,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1.噬菌体的生物学特点:

(1)形态结构:

噬菌体很小,需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大小以纳米(nm)为计量单位。

噬菌体一般呈蝌蚪形、微球形和丝状三种形态。

多数噬菌体呈蝌蚪形,由头部和尾部组成。

头部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尾部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

头部衣壳内存有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核酸即DNA或RNA。

尾部有能识别宿主菌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的尾丝(吸附器官),它与噬菌体吸附有关。

(2)抗原性:

噬菌体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可抑制相应噬菌体吸附宿主细菌,但对于已吸附的噬菌体或已进入到细菌内的噬菌体则不起作用,噬菌体仍能复制增殖。

(3)抵抗力:

噬菌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强,一般经75℃30min或更久才失去活性,对紫外线敏感。

2.毒性噬菌体的增殖和溶菌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