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9749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课素质习Word下载.docx

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④党和政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应当①具有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②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付出辛勤的劳动③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④坚定信念,始终不渝地去奋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有的人看到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假、恶、丑和不合理的现象,就对社会主义理想发生动摇、怀疑。

这种认识()

A.不懂得理想源于现实B.不懂得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C.不懂得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D.不懂得理想与现实的区别,把二者等同起来

10.理想源于现实,指的是()

A.今天的理想是对历史的概括和总结B.理想是架起昨天和明天的桥梁

C.理想是时代产物,是人们不满足于现实的反映D.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

11.爱因斯坦说: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张海迪说:

“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这两段话都说明了()

A.实现人生价值只能讲贡献不能讲索取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生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自我价值D.社会要为个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12.爱迪生说: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在世的这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人。

”这说明①个人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因素②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通过个人活动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北京军区某给水团团长李国安,20多年在荒漠打井,被誉为“我党我军宗旨的模范实践者。

”李国安的事迹说明①人生的价值是通过人创造性劳动表现出来的②人生的价值只要具备崇高的精神便能够实现③要成就一番事业,为人民谋福利,必须具备献身精神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爱因斯坦说:

“现在这代人往往注意我们这代人发明了什么,有哪些著作。

实际上我们这些人的道德行为对世界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大。

”这段话说明的道理有()

A.只有精神贡献,才能有物质贡献

B.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不仅要从物质贡献上来衡量,而且更应该从精神贡献上来衡量

C.物质贡献没有精神贡献重要D.物质贡献同精神贡献一样重要

15.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有种种不同乃至根本对立的人生价值观。

这说明()

A.人生价值观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B.人生价值观没有客观标准

C.人生价值观具有阶段性、时代性的特点D.人生价值是对人们需要的满足

16.“有的人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而有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

”这句话告诉我们①一个人死了活着是没有区别的②精神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③不同的人其人生价值大小是不同的④一个人对社会贡献大小是决定他是否永远活着的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7.“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

”这是抗洪抢险英雄们的豪言壮语,它的哲学道理是①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相互对立的②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③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上海市房修水电工徐虎,十年如一日为居民解决水电项目2100多个,放弃时间达7400多小时,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受到人们的称赞。

这表明()

A.社会的存在取决于人们的奉献

B.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应以他对社会作出的物质贡献来衡量

C.个人必须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

D.要实现自我价值,必须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作贡献

19.两位民警为抢救违规穿越铁路遇险的人而不幸牺牲,被救者却逃之夭夭。

在这件事例中,两位民警的行为体现了()

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精神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觉遵守纪律

20.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多方面的条件。

以客观条件来看,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__________为基础()

A.人的劳动创造能力B.一定的生产力水平

C.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D.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

21.列宁说: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这句话主要强调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

A.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B.要有外界的支援、帮助

C.要立足本职岗位、埋头实干D.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2.马克思说: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我的完善。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

”这意味着①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②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之间不存在矛盾③为人类造福能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④为人类造福需要提高人的自身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98年全国高考题)

23.要实现人生价值,除了必要的客观条件,还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的素质有关,这里的个人素质包括①思想道德素质②心理素质③科学文化素质④身体素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失败,就动摇、丧失信心,乃至厌世轻生,这是因为他们①缺少艰难困苦和失败的经历②心理承受能力差③缺乏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④生活条件太优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5.养猪是平凡的工作,被有的人看作是“下贱活儿”,但有人创造了科学养猪方法,当上了模范饲养员;

农民种田是平凡劳动,被有的人看成是“修理地球的泥腿子”,但多少勇于探索,矢志不渝,成为水稻专家。

这生动地说明了①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切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不应有等级贵贱之分②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任何事情都能成功④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6.对待困难、挫折、失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①知难而退②败而不馁③百折不挠、顽强奋斗④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7.易卜生在致朋友的信中说:

“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这表明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②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③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好先实现自我价值④人的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1997年全国高考题)

28.一个人对社会能否作出贡献,乃至做出杰出贡献,关键在于()

A.是否有理想、有志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是否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C.社会能否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D.是重要的工作还是平凡的工作

29.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谁都希望获得成功,但是在通往成功的征途中又往往遇到失败。

其原因是①主观理想缺乏客观现实条件②自我设计不符合社会的需要③对事物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④自身素质还达不到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人生价值观上存在种种误区,其表现有①拜金主义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③享乐主义④只讲权利不讲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资产者为了多赚钱不惜采取任何手段,认为生活的目的就是装满自己的钱袋。

”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揭露的是()

A.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B.拜金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C.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价值观D.讲究物质利益的人生价值观

32.“人生若朝霞,行乐须及时。

”“人生在世,吃喝两字。

”这些观点反映的是()

A.拜金主义的人生价值观B.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C.利己主义的人生价值观D.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33.在处理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上,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A.金钱越多,人生价值越大B.金钱对人生价值没有影响

C.金钱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D.金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

34.新中国成立以后,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等一大批科学家毅然放弃在国外的优裕生活回到祖国,把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献给祖国和人民。

上述事实说明①金钱与人生没有关系②金钱并非人生第一要义③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④人的理想、人格、声誉比金钱更重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下列观点中,属于拜金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是()

A.人生若朝霞,行乐当及时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C.有钱能使鬼推磨D.世界是苦海,天堂是乐园

36.下列观点中,属于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是()

A.人生在世,吃喝两字B.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37.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说:

“金子!

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

……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这句话揭露和讽刺的是()

A.拜金主义B.利己主义C.享乐主义D.个人主义

38.人们常说: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就是说()

A.金钱是财富的象征之一B.金钱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惟一尺度

C.金钱乃是人生的第一要义D.有钱就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39.孟子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王安石说: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这些千古绝句主要告诉人们()

A.忧患与安乐、逸乐与灾祸是相矛盾的B.要反对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

C.享乐主我具有危害性,应该反对D.必须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应该向前看

40.“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同志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树立崇高、科学的社会理想B.要树立科学、崇高的职业理想

C.要树立崇高、科学的道德理想D.要树立科学、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41.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是()

A.职业理想B.科学理想C.社会理想D.崇高理想

42.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B.是后天产生的,不是人脑中先天固有的

C.先于社会存在而产生的D.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条件的产物

43.有人说:

“理想不能当饭吃。

”你认为这种观点()

A.有正确性,因为理想属于社会意识B.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理想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作用

C.有合理性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应辨证看待

D.没有认识到理想有崇高与庸俗、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是错误的

44.按理想的____________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别;

按理想的___________分,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其中,____________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的,按奋斗的时间____________分,还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的理想()

A.性质内容社会理想长短B.内容性质职业理想长短

C.内容性质道德理想远近D.性质内容生活理想远近

4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这段话说明()

A.一个人只要有了理想,就一定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B.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C.理想能够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D.理想是人们成就伟大事业的决定性因素

46.“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

”革命前辈吴运铎的这句话说明()

A.社会理想在各种理想中最重要B.崇高理想对社会和人生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D.理想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47.理想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A.古代人的理想和现代人的理想B.崇高理想和庸俗理想、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

C.崇高理想、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D.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48.理想按其内容分为①社会理想、道德理想②职业理想、科学的理想③道德理想、崇高理想④职业理想、生活理想()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9.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表现为①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②崇高的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③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④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0.我们的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①辩证统一的②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然阶段③共同理想的实现为最高理想的实现创造条件④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根本方向()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现在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一切都是朝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前进的。

”这段话主要是说明①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然阶段②共产主义理想是可以实现的③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④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是辩证统一的()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消灭贫穷,实现小康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使我国经济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

D.实现现代化,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53.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社会理想,它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作出的科学结论,表现在①它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的规律②它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必然胜利的规律③它符合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规律④它符合质变必然引起量变的规律()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54.共产主义理想是远大的理想。

这里“远大”的含义是指①共产主义很遥远,可望而不可及②共产主义是大家的事,与己无关③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经过若干代人连续不断的艰苦努力,一步一步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完成④共产主义理想不是个人的理想,而是全人类的理想,要靠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去完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55.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是因为①它体现了无产阶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②它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得出的科学结论③它是一百多年来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④它是由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来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6.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又要认真搞好当前的学习和工作,个别人认为共产主义同自己的日常行动没有什么联系,既不刻苦学习,也不积极工作。

这种看法和做法的错误在于()

A.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B.不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C.违背了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通性之中的原理D.抹煞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57.邓小平同志指出:

“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

”这句话要求我们()

A.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B.在社会主义阶段所做的一切,都要坚持以共产主义为根本方向

C.共产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

D.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见

58.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实际上是奴隶主阶级的理想。

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把永保封建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

资产阶级把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描绘成全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可见()

A.理想属于社会意识,其内容是客观的

B.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社会存在产生重大影响

C.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理想往往打上阶级的烙印

D.理想都是合理的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59.下列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是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②纯粹是空想,没有什么实际价值③不可能看到资本主义的罪恶,提不出自己的理论④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但未找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60.艰苦奋斗就是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61.阅读下列材料:

鲁迅“医学救国”的愿望破灭后,转而弃医从文,拿起笔作匕首,刺向黑暗的旧社会,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无产阶级文化战线上一面光辉旗帜。

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吴运铎,为追求革命理想出生入死,百折不挠,身残志更坚,是一位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终身的钢铁战士。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理想与现实相互关系原理,请回答:

鲁迅、吴运铎的人生历程给我们青年一代什么启迪?

62.“将自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得到的收入,用于自己合理的消费和社会公益事业,既能显示生活的潇洒,又能体现人生的意义。

”简述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1999年全国高考题)

63.歌德说:

“你要喜欢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你对这句名言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说明。

64.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

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6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经反复试验,试验出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杂交水稻,为现代农业作出了贡献,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材料二1998年在抗洪前线,空军高炮一连指导员在湍急的洪水中,救起了一个又一个战友和群众,而自己却光荣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英雄”的称号。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从以上两个先进人物的事迹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66.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的错误和危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67.在讨论人生价值与金钱关系时,甲同学说:

“人生最重要的是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没有钱并不妨碍实现人生价值。

”乙同学说: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人生价值,金钱的作用不可忽视;

应该一切向钱看。

”请评价甲、乙同学的观点。

68.有人认为:

“一个人只要树立了理想,就能干出一番事业。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之。

69.“知足常乐”的观点对吗?

为什么?

70.简述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

71.青年学生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参考答案

1.C2.B3.B4.B5.B6.A7.A8.C9.D10.A.11.B12.C13.C14.B15.C16.D17.D18.D19.A20.B21.C22.C23.A24.C25.C26.B27.D28.A29.A30.A31.B32.D33.D34.B35.C36.A37.A38.A39.C40.C41.C42.D43.C44.A45.C46.C47.B48.D49.B50.A51.D52.B53.C54.D55.D56.A57.B58.C59.C

60.

(1)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没有对“艰苦奋斗”作深刻的理解。

(2)“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着时代的特征,在不同历史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

(3)今天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从本质上理解其深刻内涵,在实践中勇于拼搏,去夺取现代化的建设的新胜利。

61.

(1)鲁迅先生成功地处理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他根据现实情况,调整了自己的专业,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成为“五四”运动以来无产阶级文化战线上一面光辉旗帜。

吴运铎追求革命理想出生入死,百折不挠,他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任何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离开了艰苦奋斗,再美好的理想也不可能变成现实。

(2)启示是:

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树立起崇高的理想。

同时,要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62.这一个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1)主张在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2)主张将自己的劳动收入用于社会的公益事业和个人的合理消费,体现了人们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63.

(1)这句名言体现了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对社会的贡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