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9803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机械化

  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最主要的标志。

现代农业以普遍使用机械进行生产为其显着特点,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带动了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而且还是“以人为本”的发展需要。

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脱出来,成为主要依靠操作机械进行生产的农业工人,促进农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高效化、市场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3、生产要素现代化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各个环节借助现代化的生产要素进行集约化生产,大大提高农业的产出率。

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科技贡献率低,设施及生产管理落后,要素投入粗放。

现代农业在生产要素合理、优化组织的基础上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因此,现代农业就是高度科技化、设施先进、管理高效的生产经营方式。

  4、生产体系复杂化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内部产供销各个环节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产业组织为纽带构成一个庞大的涉农产业体系。

传统农业其发展的支撑体系简单,价值链条延伸不够,市场化程度低,整个生产体系较简单。

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形成紧密的产业群落,因此其产业体系发达且复杂。

  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1、个体经营为主,规模小

  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个体经营是我国当前农业最主要的经营模式。

这种传统的小户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利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

采用小规模农户经营的方式,土地被条块分割,不利于机械的推广与使用,并且个体经营大多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

  2、生产管理落后

  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生产管理落后,效益低。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其中初中文化水平占%,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而美国农场大部分是农学院的毕业生;

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者占%,高中毕业生占%,初中毕业生占%。

小农户经营虽然可以通过精耕细作来增加收益,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不够,生产管理方式在整体上还很落后。

  3、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

  小农户具有生产经营的完全自主性,因此也带有盲目性。

农户对市场信息的搜寻、分析能力弱,造成其对生产经营缺乏可行的市场调研。

另外,我国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偏低。

  4、农业附加值没有充分挖掘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农产品的深加工越来越成为可能,同时,这也是延伸农业价值链条,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产品的加工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精深加工率不足30%,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以上的水平,我国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为30%,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在产值方面,2005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仅为∶1,而发达国家约为∶1~∶1。

  5、政府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导、投入还需进一步强化

  近些年来随着“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但这种自上而下依靠政策引导来实现发展的模式,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自身发展现代农业力量不足的前提下,对政策的效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政府对良好政策措施的供给能力,政府职能的合理有效发挥,政策的落实应用程度都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变量。

  在财政支农方面还很薄弱。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有大幅增加,但目前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投入水平仍然很低,尤其是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水平很低,只占中央财政收入的%;

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

就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看,中央财政为%,地方财政为%。

  三、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现代化就其目标来说是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具体来说就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数量,保证农产品供给的质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多种功能。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要立足国情,围绕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和主要目标,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有条件的逐步推进土地利用规模化、农业生产机械化

  家庭经营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较有效率的生产方式。

土地在当前不仅是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而且承担着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就业的重任,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功不可没,因此,对土地经营方式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首先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实现农业生产的外部联合,获得外部规模效益。

其次土地的集中要在农民自愿、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可适当鼓励农民以自己的承包地进行联合生产,发展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推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

  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阶段我国农业以小农生产为主,土地条块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进。

因此,要注重开发适合小块土地耕作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部分地提高机械化水平。

更为有效的方式是引导农民之间的生产联合,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机械化。

  2、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农户间的生产管理能力存在差别,造成彼此经营效益的差距,从整体上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生产经营中的科学化管理、精准化要素投入,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产品的销售,都有赖于专门组织的完善服务,发达国家在这个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广大的农村,农民多以地缘或土地等因素组成一个村。

自然村实质上是一个以土地为核心纽带联系起来的基层行政组织,不具有或者基本没有经济组织的功能。

组建专门为农服务的组织,能把松散的农户联合起来,进行统一的引导和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同时,在快速获取市场信息、抵御风险等方面,组织内的农户要比个体农户便捷地多。

我国目前各种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发展滞后,服务体系残缺,农民的联合程度较低,因此,要鼓励、引导农民建立各种合作组织,提高整体生产经营水平。

  3、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千家万户的农业产出水平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重要作用,走以科技为支撑的集约化发展道路是建立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当前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对科技的利用仍有限。

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政府的农业科技供给水平;

二是培育新型农民。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同时可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科研院所等的作用,使科技主动深入农村、走向农户,提高供给水平和质量。

外还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科学种田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对农技的需求、应用水平。

  4、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现代农业直接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带来了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

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可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同时有机农业、绿色农业也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农产品的深加工可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实现对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

  5、培育新型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培养具有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及科技观念的新型农民。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受小农生产观念影响较深,小富即安、自给自足等落后观念难以消除。

培育新型农民首先要从思想上入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要争取在农民群体内落根生芽,激发他们创造财富的进取心。

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应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再次,对具有极强创新意识、创业观念的个体,政府应积极引导,并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多多出现。

  6、发挥政府的引导、促进作用

  以工哺农、政策扶持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尤显重要。

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经营方式落后等一系列因素成为制约我们农业发展的“拦路虎”,“农村穷、农民苦、农业落后”的问题依然突出。

这些年,中央出台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实惠,现代农业的建设也得以向前迈了一大步。

但农业落后的面貌依然存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健全、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从制度、财政投入、组织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应恒、耿献辉:

“现代农业”再认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

  梁中芳: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世界各国发展农村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

  杨国才、潘锦云:

“以工哺农”、“以工促农”与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化[J].经济学家,2008.

  柯炳生:

财政支农资金比重下降不容忽视[N].农民日报,2008-7-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