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9873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供电半径的经验计算和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65/j=1773/jm

  Lsl=1.79×

50×

11.65/j=1042/jm

  单相供电时:

铜线和铝线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Ldt=4.55×

14×

13.91/j=885/jm(11)

  Ldl=4.55×

8.3×

13.91/j=525/jm(12)

选定经济截面后,其最大合理供电半径,三相都大于0.5km,单相基本为三四百米,因此单纯规定不大于0.5km,对于三相来说是“精力过剩”,对单相来说则“力不从心”。

一、经济电流密度值?

?

导线名称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3000以下

3000~5000

5000以上

裸铜导线

3.0?

2.25

1.75?

裸铝导线?

1.65?

1.15

0.9?

铜芯电缆

2.5

2.0

铝芯电缆

1.92

1.73

1.54?

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有关的文件只规定了最小截面,有的以变压器容量为依据,有的选择几种导线列表说明,在供电半径上则规定不超过0.5km。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公式作为导线选择和供电半径确定的依据,供电参考。

1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

1.1选择低压导线可用下式简单计算:

S=PL/CΔU%

(1)

式中P——有功功率,kW;

L——输送距离,m;

C——电压损失系数。

系数C可选择:

三相四线制供电且各相负荷均匀时,铜导线为85,铝导线为50;

单相220V供电时,铜导线为14,铝导线为8.3。

(1)确定ΔU%的建议。

根据《供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关于电压质量标准的要求来求取。

即:

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

7%;

对于380V则为407~354V;

220V单相供电,为额定电压的+5%,-10%,即231~198V。

就是说只要末端电压不低于354V和198V就符合《规则》要求,而有的介绍ΔU%采用7%,笔者建议应予以纠正。

因此,在计算导线截面时,不应采用7%的电压损失系数,而应通过计算保证电压偏差不低于-7%(380V线路)和-10%(220V线路),从而就可满足用户要求。

(2)确定ΔU%的计算公式。

根据电压偏差计算公式,Δδ%=(U2-Un)/Un×

100,可改写为:

Δδ=(U1-ΔU-Un)/Un,整理后得:

ΔU=U1-Un-Δδ.Un

(2)

对于三相四线制用

(2)式:

ΔU=400-380-(-0.07×

380)=46.6V,所以ΔU%=ΔU/U1×

100=46.6/400×

100=11.65;

对于单相220V,ΔU=230-220-(-0.1×

220)=32V,所以ΔU%=ΔU/U1×

100=32/230×

100=13.91。

1.2低压导线截面计算公式

1.2.1三相四线制:

导线为铜线时,

Sst=PL/85×

11.65=1.01PL×

10-3mm2(3)

导线为铝线时,

Ssl=PL/50×

11.65=1.72PL×

10-3mm2(4)

1.2.2对于单相220V:

Sdt=PL/14×

13.91=5.14PL×

10-3mm2(5)

Sdl=PL/8.3×

13.91=8.66PL×

10-3mm2(6)

式中下角标s、d、t、l分别表示三相、单相、铜、铝。

所以只要知道了用电负荷kW和供电距离m,就可以方便地运用(3)~(6)式求出导线截面了。

如果L用km,则去掉10-3。

1.5需说明的几点

1.5.1用公式计算出的截面是保证电压偏差要求的最小截面,实际选用一般是就近偏大一级。

再者负荷是按集中考虑的,如果负荷分散,所求截面就留有了一定裕度。

1.5.2考虑到机械强度的要求,选出的导线应有最小截面的限制,一般情况主干线铝芯不小于35mm2,铜芯不小于25mm2;

支线铝芯不小于25mm2,铜芯不小于16mm2。

1.5.3计算出的导线截面,还应用最大允许载流量来校核。

如果负荷电流超过了允许载流量,则应增大截面。

为简单记忆,也可按铜线不大于7A/mm2,铝线不大于5A/mm2的电流密度来校核。

2合理供电半径的确定

上面(3)~(6)式主要是满足末端电压偏差的要求,兼或考虑了经济性,下面则按电压偏差和经济性综合考虑截面选择和供电半径的确定。

当已知三相有功负荷时,则负荷电流If=P/。

如用经济电流密度j选择导线,则S=If/j。

根据《规则》规定,农网三相供电的功率因数取0.85,所以S=P/×

0.38×

0.85j=P/0.5594j=1.79P/jmm2(7)

三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的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

Lst=1.79×

11.65/j=1773/jm(8)

Lsl=1.79×

11.65/j=1042/jm(9)

若为单相供电在已知P时,则S=If/j=P/Un/j=4.55P/j(按阻性负荷计)。

按上法,令4.55P/j=PL/CΔU%,从而求得:

L=4.55CΔU%/jm(10)

将前面求得的ΔU%代入(10),同样可求出单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Ldt=4.55×

Ldl=4.55×

山东省荣成市电业局 264300  在当前的农网改造中,为了保证电能质量,降低线损,减轻农民负担,一些文件和文章都提出了农网改造的技术要求,例如规定了各电压等级线路的供电半径:

10kV不超过15km,0.4kV不超过0.5km。

这对于科学地规划网络结构,缩短供电半径和保证供电质量,无疑是一件好事,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规定也是必要的。

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或验收时,有人则认为,只要不超过15km和0.5km,就认定符合标准,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应予以纠正。

  例1:

我市某村原有功负荷P=750kW,采用LGJ-50导线,10kV专线供电,线路全长7km。

后因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负荷猛增至2200kW,功率因数平均为0.85,试问该线路该不该改造?

  解:

是否改造,需计算各项指标。

  

(1)线路载流量(负荷电流)和电流密度

       线路负荷电流:

       电流密度 

  

(2)线路末端电压偏差

   电压损失 

  末端电压 

  末端电压偏差率

  (3)线路功率损失

  功率损失:

  损失百分数:

  上述结果表明,导线负荷电流为149.4A,小于允许载流量220A,可长期运行不发热,但电流密度2.99A/mm2,比经济电流密度1.65A/mm2(按最大负荷利用小时3000以下计算)高许多,因而功率损失高达12.2%。

再从电压偏差率看,-8.08%也超出了《供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定的±

7%的范围(此处所说的电压偏差系指《规则》所规定的用户受电端的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百分数,并非是电压损失百分数)。

所以,此例中供电半径虽只有7km,仍需要改造。

  例2:

某单相220V供电线路,路径长L=250m,有功负荷P=30kW,采用TJ-25导线供电,试分析运行状况。

(1)电流密度及功率损失

     电流密度  

  因为是低压线路,线间距离小,感抗可忽略不计,可简化计算

  式中C——常数,因为铜线,C取14。

  上述计算结果也说明,供电半径虽只有250m(小于500m),线路载流量(136.4A)也小于允许载流量(180A),但末端电压偏差高达-17.9%,大大超过了《规则》+7%、-10%规定的范围,有功损失高至18.6%,因此仍需改造,或加粗导线,或采用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

  所以在农村电网改造中,除解决电杆、金具、导线严重老化外,要重点解决电压偏差大和线损高的问题。

因此,改造迂回线路,缩短供电半径,增大导线截面和改进网络结构将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

  那么,又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呢?

要达到供电半径的标准要求,导线截面又如何选择呢?

  以往,我们根据《农电手册》的设计要求,对于0.38~10kV导线截面的选择,一般先根据电压损失的要求来选择,然后用导线允许截流量(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允许最小截面)来验算。

一般情况,特别是在考虑到5~10年的发展裕度,后两个条件也均可满足,不过为了降损,用功率损失来校验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

线损降低了,也就为将来城乡同网同价铺平了道路。

  现以低压为例选择导线。

采用简化公式:

  S=PL/CΔU%  

(1)

式中C,当为三相四线,负荷均匀分配时,铜导线为83,铝导线为50;

当为单相220V,铜导线14,铝导线8.3。

  ΔU%采用多大呢?

  即在最大允许电压损失时,末端电压的偏差不超过《规则》的最小要求值,可由下式计算:

  当采用三相时,U1=400V,Ue=380V,ΔU%=-7,求得ΔU=46.6V,ΔU%=11.65;

当采用单相时,U1=230V,Ue=220V,ΔU%=-10,求得ΔU=32V,ΔU%=13.91。

  在供电半径为500m时,为保证电压偏差不超过规定范围时,其导线最小截面与有功负荷的关系是:

  三相四线制:

(1)式可得

  导线为铜线:

SST=500/83×

11.65P=0.52P

(2)

  导线为铝线:

SSL=500/50×

11.65P=0.86P(3)

  单相220V时:

SDT=500/14×

13.91P=2.57P(4)

SDL=500/8.3×

13.91P=4.33P(5)

  知道了有功P,就可以方便而简单地计算出导线截面。

  例3:

用例2的条件,重选导线截面并求电压偏差及功率损失。

A仍采用单相供电方式,用(4)式

  导线截面:

SDT=2.57P=2.57×

30=77.1,选高一级的TJ-95。

  末端电压:

U2=U1-ΔU=U1PL/CS×

U1/100=230-30×

250/14×

95×

230/100=217V

  电压偏差:

ΔU%=(U2-Ue)/Ue×

100=217-220/220×

100=-1.36

ΔP=I2R=136.42×

0.2×

0.25×

10-3=1.86kW

  功率损失率:

ΔP%=ΔP/(P+ΔP)×

100=1.86/(30+1.86)×

100=5.8

  如果是500m,不难算出ΔU%和ΔP%分别为-7.2和11,其结果均在合格范围内。

所以在500m以内,按

(2)~(5)选择导线截面,不但可满足现时负荷需要,还为发展留有了一定裕度。

  B改为三相四线,用

(2)式

  SST=0.52P=0.52×

30=15.6

  为配合原采用的导线规格,可再加一根TJ-25的同样导线,其中性线考虑机械强度并不小于相线截面的一半,故选用TJ-16型导线。

  按前面计算方法,可算出ΔU%=1.46,ΔP%=3.7

  同样可求出500m时的ΔU%和ΔP%分别为-2.35和7.12

  从A、B两种改造方法看,改为三相四线更为合理,应优先采用,这对平衡变压器三相负载更为有利。

  需强调的一点是:

(2)~(5)式计算出的导线截面,是按现时500m末端集中负荷且保证末端电压偏差不超过《规则》规定范围的最小截面,如果负荷分散或再按经济电流密度验算后,取截面较大者,这样导线的选择就更加合理。

  毋庸置疑,在农网改造中,强调缩短供电半径是必须的,也符合科学规律,在一定条件下规定供电半径也是必要的,但不能不顾网络的实际情况不讲条件地认为只要小于0.5km和15km就是合理的,而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有关计算和分析,以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和确定合理的供电半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