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9974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1Word文件下载.docx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1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1Word文件下载.docx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

数学

研究类型: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143222207

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被注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

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

自2011年我国最早开始研究微课程以来,这种教学方式凭其短小精悍的教学内容,和新颖活泼的形式,顺应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很快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为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网络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微课平台,如江苏省中小学微课大赛平台(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成本的逐渐降低,微课教学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现阶段,做好微课教学法的研究,有其深刻的价值意义。

微课题教学法研究立足于一线教学,采用新颖的形式引领广大中小学教师进入一种自主的研究状态,是落实“教师是研究者”这一基本理念的一种现实路径,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微课程是校本资源或区域资源积累的一个高效点,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实现校本化的重要途径。

更重要的是,微课程教学法符合“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现代化教学思想,能激活学生的主动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可重复、可参与的、可选择的活动。

如果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比作“一台电视”,那微课教学法便是“一台电脑”.做好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教学实践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研究目标:

实践微课辅助、实施分层教学、深化合作探究、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研究内容:

1、大班额背景下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利用微课辅助教学,改变课堂的时空结构,充分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有效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1)基础环节:

如何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2)中心环节:

如何在课堂中开展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3)反馈环节:

考察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收获。

3、微课资源在教与学中的高效运用

(1)如何在课堂中利用微课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根据不同的课型,在课前预习、新课导入、知识理解、练习巩固、小结拓展等各环节灵活高效地运用微课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2)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主要观点:

(1)网络时代背景下区域教育信息资源需要不断整合;

(2)“微课”资源库开发的步骤和途径还相对单一和匮乏;

(3)微课程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服从于微课程的研究对象;

(4)微课程教学法认为,一个“微课”可以有一个或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不仅是可行的,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联系的观点和发展创新的潜能。

创新之处:

将丰富的微课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辅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更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习实效性。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有目的、有计划,且严格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

先对国内外微课程教学法的现状作全面调查和了解,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再组织本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研究步骤。

通过一系列的应用研究活动,了解微课程教学法的发展历史与特征,建立起微课程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体系,依托课堂教学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微课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评价体系,通过微课程研究促进课堂教学并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加强微课程的研究,达到课堂教学与微课程研究相互促进、相互加强的目标。

(2)研究方法

采用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测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各种研究方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通过观察调查,了解学生对微课程教学法的反应;

通过典型个案案例,研究总结微课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测验和比较,研究微课程教学的效果;

通过经验总结把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经历调查——计划——行动——总结——反思五个阶段。

进行传统教学法与微课程教学法的比较研究,吸收国内外在微课程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促进微课程教学法研究的深入。

根据高中数学微课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与操作过程,探究微课程教学法的一般规律,总结经验,共同探讨。

查阅相关微课程教学法的研究文献、论著、报告、经验总结、统计资料等,给高中数学微课程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研究提供借鉴。

(3)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前期调研——课题论证——课题纲要——课题计划——实践探索——反思调适——收集资料——总结分析——构建模式——形成报告——推广应用。

(4)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

1.制定《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邀请专家,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听取专家和课题组教师对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方案的意见。

2.开展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完善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目标、内容、流程、模式及其评价相关研究工作。

3.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明确各人的责任目标,探讨研究过程中相互配合的具体方案。

第二阶段(2014年12月——2016年2月)

1.组织课题组教师,编订《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实验方案。

2.按照实验方案对微课程教学法典型课例进行第一轮实验,搜集实验数据,形成实验报告(初稿)。

3.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修正。

4.对修正后的微课程教学法模式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进行第二轮实验并形成实验报告。

5.微课程教学法的效果的论证与相关材料的汇总。

第三阶段(2016年3月——2016年8月)

1.完善微课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材料汇总工作。

2.参照相关资料,建立《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评价体系。

3.推出《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和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整理收集老师的论文案例及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中的学习体会及比赛获奖、论文发表等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

3.编撰《微课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研究》相关论文集。

4.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请专家及领导鉴定和评议。

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微课”正在进入中小学校实验,对于促进教育方式变革,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微课程实验的普及与深入,一条探索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之路已经从脚下开始向前延伸。

通过研究,人们发现:

源于本世纪的美国翻转课堂范本与二十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的教改实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

美国的翻转课堂范本,无论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的实验,还是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两位科学教师的探索,都是制作教学视频供学生在家学习知识,到课堂里通过作业、工作坊(workshop)讨论、展示等内化知识。

结果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学习信心得到增强,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都非常肯定[2]。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今天叫做“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3]。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家完成由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明确的预习任务;

在课堂上,教师提问使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并完成教师对预习效果的评估。

一般来说,新课长则15分钟、短则5分钟就可以完成,余下的时间是教师引领下的深度拓展。

其结果,发展了学生提纲挈领、层层抽象和结构化思考的能力和自主解决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今天所说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课程教学法的产生,基于对微课程的实践研究。

研究发现,微课程具有四个基本属性:

课程属性、时代属性、技术属性与资源属性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4]。

其研究对象是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而不是一个被孤零零地拆散的知识点。

微课程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是一个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微型的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统一体。

从资源角度考察,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

[5]微课程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服从于微课程的研究对象,即两者是重合的,都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

在微课程教学法的基本结构中,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通常以“微课”为显著特征,但不绝对)、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三大模块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构成微课程教学法关于微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方法体系。

[6]因此,微课程教学法可以定义为:

“云计算”环境下的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

其宗旨是:

在一系列的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7]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在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把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微课”等)、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这三大模块划分为课前、课内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在课前学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任务单”的指导和“微课”的帮助开展自主学习,呈现出“导学一体”的性质。

[8]但是,进入课内教学活动阶段之后,如果教学方式得不到有效的改变,课内活动会变得十分滑稽和糟糕。

因此,课内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突显出来。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一个“微课”可以有一个或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不仅是可行的,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联系的观点和发展创新的潜能。

[8]参考文献:

[1][3]金陵.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思考[A].徐福荫,黄慕雄主编.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与多元发展[C].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58-63.[2][8]]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育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

8-13.[4]金陵.用“学习任务单”启动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3):

20.[5]金陵.课堂是这样“翻转”起来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7-8):

29.[7]金陵.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1):

21.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本课题的主持人是我市年轻的教学能手,曾多次参加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国家“十一五”重要课题的主要研究员,多年从事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开发,在课堂教学上有较高的水平;

李伟涛老师多年从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和教学软件的开发,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

孙磊老师擅长文字的总结,多次参与编写教学材料和教辅材料;

王领军老师在参加的市电教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有十几篇教学论文在省市级甚至是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直接参与编写教学资料达百万字;

赵友德老师的多篇论文在省市重要杂志上发表,多次举办公开课并受到同仁和市区两级教研室的好评。

因此我们这支研究队伍是精干的,而且都坚守在教学一线,有着多年的教学教改经验,平均年龄30多岁,正是干事创业的季节,再加上肯吃苦、乐研究、勤专研、爱尝新,我们一定会在既定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预设的目标任务.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我们学校坐落在秀丽富饶的微山湖畔、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是一所有着60多年办学经验的省级规范化学校,是我市的重点高级中学。

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是治学兴业的理想之所。

这里不仅资料丰富,学校重视课题研究,而且还设有课题研究专项资金,对课题进度、课题研究内容和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监督,确保两年内顺利完成研究目标。

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