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0260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宋代诗词名篇文档格式.docx

浅:

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

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

实践。

躬行:

亲身实践。

 

书愤五首·

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早岁:

早年,年轻时。

那:

即“哪”。

世事艰:

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中原”句:

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

气,气概。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楼船”句:

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

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

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

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

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

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瓜洲:

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铁马”句:

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

陆游人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

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

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

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铁马:

披着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

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塞上”句:

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

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南史·

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

“乃坏汝万里长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bì

n)已先斑。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衰鬓:

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斑:

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出师一表:

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

名世:

名传后世。

堪:

能够。

伯仲:

原指兄弟间的次第。

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世味:

人世滋味;

社会人情。

客:

客居。

京华:

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zhāo)卖杏花。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深巷:

很长的巷道。

明朝:

明日早晨。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矮纸:

短纸、小纸。

斜行:

倾斜的行列。

草:

指草书。

晴窗:

明亮的窗户。

细乳:

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分茶:

宋元时煎茶之法。

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素衣:

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作代称。

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

风尘叹:

因风尘而叹息。

暗指不必担心京城的不良风气会污染自己的品质。

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坼(chè

)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开,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树树梅花似雪洁白。

闻道:

听说。

坼:

裂开。

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雪堆:

指梅花盛开像雪堆似的。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为几千几亿个?

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

何方:

有什么办法。

千亿:

指能变成千万个放翁(陆游号放翁,字务观)。

梅花:

一作梅前。

坼晓风:

(梅花)在晨风中开放。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病骨:

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

憔悴;

衰疲。

孤臣:

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

江边;

江岸。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hé

)棺。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忘忧:

忘却忧虑。

阖棺:

指死亡,诗中意指:

盖棺定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luá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庙社:

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和銮:

同“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

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城墙上的画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池阁亭台。

斜阳:

偏西的太阳。

画角:

涂有色彩的军乐器,发声凄厉哀怨。

沈园:

即沈氏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在此曾见她的倩影如惊鸿飘来。

惊鸿:

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句“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

这里指唐琬。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衣服上沾满了旅途上的灰尘和杂乱的酒的痕迹。

出门在外去很远的地方宦游,所到之地没有一处是不让人心神暗淡和感伤的。

征尘:

旅途中衣服所蒙的灰尘。

销魂:

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神情恍惚。

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我这一辈子就应该做一个诗人吗?

为什么骑上瘦驴在细雨中到剑门关去?

合:

应该。

未:

表示发问。

最后二句:

典出南宋尤袤《全唐诗话》:

“(唐昭宗时)相国郑綮,善诗。

或曰:

‘相国近为新诗否?

’对曰:

‘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何以得之?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gāo)停棹(zhà

o)坐船中。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篙:

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

船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怪生:

怪不得。

使风:

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

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一作:

飞来峰)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飞来山:

有两说:

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

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只缘一作:

自缘)?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浮云:

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

视线。

缘:

因为。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sì

)水滨(bīn),无边光景一时新。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胜日:

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

游春,踏青。

泗水:

河名,在山东省。

滨:

水边,河边。

光景:

风光风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等闲:

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

春风。

观书有感二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pá

i)徊(huá

i)。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方塘:

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

醉宿郑氏别墅》词云:

“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

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镜子;

也有学者认为镜子。

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

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

来回移动。

问渠(qú

)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通:

哪)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为:

渠:

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

怎么会。

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

这样清澈。

如:

如此,这样。

清:

清澈。

源头活水:

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池塘春草梦:

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

谢方明传》,谢方明之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

“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话。

”尝于永嘉西堂四诗,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

常云:

“此语神功,非吾语也。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秋声:

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liá

o)落四周星。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遭逢:

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

指抗元战争。

寥落:

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

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絮:

柳絮。

萍:

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惶恐滩:

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丹心:

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

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人杰:

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

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项羽:

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

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

ng),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降,服输。

搁笔:

放下笔。

搁:

放下。

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骚人:

诗人。

梅须逊(xù

n)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山原:

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

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

平地。

子规:

鸟名,杜鹃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才了:

刚刚结束。

蚕桑:

种桑养蚕。

插田:

插秧。

清明

王禹偁[chēng]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

兴味:

兴趣、趣味。

萧然:

清净冷落。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新火:

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shū)篱(lí

)趣未穷。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

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不并:

不合、不靠在一起。

并,一起。

疏篱:

稀疏的篱笆。

未穷:

未尽,无穷无尽。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抱香死:

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何曾:

哪曾、不曾。

北风:

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日长篱(lí

)落无人过,惟有蜻(qīng)蜓(tí

ng)蛱蝶飞。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篱落:

篱笆。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黄梅时节:

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阴雨绵绵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

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家家雨:

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

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处处蛙:

到处是蛙声。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有约:

即为邀约友人。

落灯花:

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落,使……掉落。

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萧萧:

风声。

客情:

旅客思乡之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

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挑:

挑弄、引动。

促织:

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梅子黄时:

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

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山行:

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绿阴:

苍绿的树阴。

阴,树阴。

不减:

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

黄莺。

海棠

苏轼

东风袅(niǎo)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袅袅:

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一作“渺渺”。

泛:

摇动。

崇光:

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空蒙:

一作“霏霏”。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夜深花睡去:

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

“海棠睡未足也。

”故:

于是。

红妆:

用美女比海棠。

故烧高烛照红妆:

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山园小梅二首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xuān)妍(yá

n),占尽风情向小园。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暄妍:

景物明媚鲜丽,这里是形容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疏影横斜:

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

疏影,指梅枝的形态。

暗香浮动:

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

黄昏:

指月色朦胧,与上句“清浅”相对应,有双关义。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

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霜禽:

羽毛白色的禽鸟。

根据林通“梅妻鹤子”的趣称,理解为“白鹤”更佳。

偷眼:

偷偷地窥看。

断魂:

形容神往,犹指销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xiá

),不须檀(tá

n)板共金樽(zūn)。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狎:

玩赏,亲近。

檀板:

檀木制成的拍板,歌唱或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

这里泛指乐器。

金樽:

豪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