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038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3

一、项目提要……………………………………………3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

三、研究范围……………………………………………5

四、结论与建议…………………………………………5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7

一、项目建设背景………………………………………7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8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9

第三章建设条件……………………………………………10

一、项目区概况…………………………………………10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1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2

第五章市场需求分析………………………………………14

一、淡水鱼干产品市场需求分析………………………14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16

一、设计原则……………………………………………16

二、产品方案与技术指标………………………………16

三、工艺技术与设备方案………………………………17

四、项目建设规划与布局………………………………19

五、水、电、汽及公共辅助设备………………………20

六、劳动安全与卫生……………………………………23

七、节能减排措施………………………………………25

八、环境保护……………………………………………27

九、组织机构与管理……………………………………28

十、项目进度……………………………………………29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1

一、投资估算……………………………………………31

二、资金筹措……………………………………………36

第八章财务效益分析………………………………………36

一、财务评价依据………………………………………36

二、财务评价基础数据…………………………………36

三、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36

四、成本费用估算………………………………………37

五、利润总额及分配……………………………………37

六、财务盈利能力分析…………………………………38

七、偿债能力分析………………………………………38

八、财务评价结论………………………………………38

第九章社会效益分析………………………………………39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项目

2、项目性质:

新建

3、项目实施单位:

XX有限公司

企业所有制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4、项目建设地点:

5、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计划申请工业用地60亩,建成年加工淡水鱼干系列产品350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年加工淡水鱼系列产品350吨:

调味鱼干生产线2条、即食剁椒鱼头生产线1条;

(3)综合办公楼1座8000㎡(含水族馆1000㎡、产品展示厅1000㎡)。

(4)厂房建设:

2000㎡生产车间2座、1000㎡仓库1座、20000㎡鲜鱼暂养池、500吨冷库1座、300㎡锅炉房1座、100㎡机修1座、100㎡配电房1座及相应的配套工程。

6、建设期限: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

7、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00万元(包括征地60亩、综合办公楼建设、厂房建设、配套工程和新增生产设备购置、安装等),流动资金800万元。

8、项目资金筹措:

引进福州民间资金2800万元;三明合创农产品有限公司自筹800万元。

申请银行贷款400万元。

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达产后,形成年加工淡水鱼干系列产品350吨、年实现新增产值4255万元,新增利税1489万元。

项目投资利润率:

28%

项目内部收益率:

19.89%

项目投资净现值:

1136.76万元

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

6.29年(含建设期)

10、项目辐射范围和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后,可大大促进特色农副产品-------淡水鱼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

公司采用“公司+养殖户+基地”经营模式,在县及周边的泰宁、永安、明溪等地大力发展养殖业,实施订单养殖,使养殖户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消除养殖专业户后顾之忧,带动渔农300户、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下岗人员130人就业,进一步延伸淡水鱼养殖产业链,提高淡水鱼的附加值。

从而有力推动全县产养殖产业化进程,促进老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三明市和全省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示范。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新建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项目----年加工淡水鱼干系列产品350吨生产线是推进县养殖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符合中央1号文件及福建省《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精神要求;

2、符合三明市畜牧业生产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实施农业“五个五”重点工程的精神要求;

3、XX有限公司发展规划;

4、XX有限公司“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项目建议书”;

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三、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报告的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淡水鱼深加工综合利用的必要性与意义、市场分析、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规模、产品方案、工艺技术方案、设备选型方案、工程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节能、组织机构与管理、实施进度、投资估算、项目效益分析等。

环境影响评价请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研究编制。

四、结论与建议

1、主要结论

(1)、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县特色农业资源淡水鱼为主要原料,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安全卫生的即食风味鱼片系列生态旅游休闲产品,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延伸淡水鱼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对促进县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本项目所需的原辅材料资源丰富,产品特色鲜明,市场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即食风味鱼片制品系列生态旅游休闲产品,有利于丰富三明市旅游休闲产品市场供给,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淡水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项目产业化前景良好。

(3)、本项目采用的技术比较成熟,并以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工程方案依据现行有关规范、规定精心设计。

因此,项目实施基础扎实。

(4)、本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全部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9.89%,财务净现值为(Ic=10%)为2193.33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29年(含建设期),表明项目建设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5)、本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加工淡水鱼干系列产品500吨、实施订单养殖,使养殖户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消除养殖专业户后顾之忧,带动渔农300户,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下岗人员130人就业,进一步延伸淡水鱼养殖产业链,提高淡水鱼的附加值。

从而有力推动全县产养殖产业化进程,促进老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建议

建议建设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项目运作机制,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提高项目技术水平,强化项目管理,以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几年,农副产品经常出现的销售困难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副产品深加工滞后,大部分停留在原料直接销售或简单低水平粗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深加工、高品质、品牌化方向发展。

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侧,九龙溪上游,东临永安,南接连城,西北与宁化毗邻,东北与明溪接壤。

全县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总人口15.2万。

全县耕地15.27万亩,林业用地234万亩,森林覆盖率84%,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4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亿元。

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重点林业县、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县,是全国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

资源丰富多样。

旅游资源方面,集聚了“奇山、溶洞、湖水、温泉、峡谷、寺庙和红色旅游”等特色,已初步形成“一湖”(九龙湖)、“一洞”(九龙洞)、“二泉”(温泉、冷泉)、“三山”(大丰山、灵台山、北斗山)、“四景”(毛泽东旧居、景秀园林、玄武岩、赖坊古民居)的温泉生态旅游格局。

2007年荣膺“中国十大生态旅游大县”、“中国十佳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大县”和“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百大目的地”称号。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的资源优势,科学制订并实施农业“五个五”重点工程(苗木5万亩、花卉5000亩、烤烟5万亩、优质茶果5万亩、水产养殖5万亩),努力打造全省最大的苗木鲜切花基地、黄羊养殖基地和淡水鱼养殖基地。

2008年,全县池塘养殖面积8100亩、库湾养殖面积7200亩、大水面增养殖面积3.8万亩,池塘养殖平均单产623千克/亩,渔业产量1.2万吨,渔业总产值1.5亿元;淡水鱼养殖业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但由于淡水鱼深加工产业滞后,目前仅停留在买卖活鱼的初级阶段,价格波动大、产品附加值低,严重制约了淡水鱼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发展淡水鱼养殖加工业,提高其深加工水平,开发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安全卫生的即食风味鱼片制品系列生态旅游休闲产品,将大大推动我省淡水鱼养殖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闽台农业合作、海西经济区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境内6条主要溪流总长199公里,可养鱼面积7万亩。

水质清美,素无污染,水产资源品种繁多,有淡水鱼类65种。

是我省发展草食动物养殖和淡水鱼养殖的理想区域。

县作为“闽台农产品种植加工业示范区”,近年来在发展渔业生产过程中,坚持“立足资源、项目带动、培育特色、做强产业”的渔业发展思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路子,科学制订并实施农业“五个五”重点工程(苗木5万亩、花卉5000亩、烤烟5万亩、优质茶果5万亩、水产养殖5万亩),努力打造全省最大的苗木鲜切花基地、淡水鱼养殖基地,渔业生产养殖取得较好成效。

2008年,全县池塘养殖面积8100亩、库湾养殖面积7200亩、大水面增养殖面积3.8万亩,池塘养殖平均单产623千克/亩,渔业产量1.2万吨,渔业总产值1.5亿元。

淡水鱼养殖业已成为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本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成果,使农副产品向深加工、高品质、品牌化方向发展。

实现产品增值、农民增收。

项目实施充分结合生态旅游大县优势,将养殖、生产、加工与生态旅游观光、红色旅游观光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丰富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将大大提高淡水鱼养殖业的影响力,提高其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消除养殖专业户后顾之忧,推进淡水鱼养殖业养殖业的产业化进程;本项目建设还将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同时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对闽台农业合作、海西经济区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侧,九龙溪上游,东临永安市,南接连城县,西北与宁化县毗邻,东北与明溪县接壤。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降雨量1738毫米。

北纬2548″到26°21″,东经116°38′到117°10′,平均海拔350米。

全县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总人口15.2万。

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4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财政总收入1.4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99元。

境内6条主要溪流总长199公里,可养鱼面积7万亩。

水质清美,素无污染,水产资源品种繁多,有淡水鱼类65种。

是我省发展草食动物养殖和淡水鱼养殖的理想区域。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的资源优势,科学制订并实施农业“五个五”重点工程(苗木5万亩、花卉5000亩、烤烟5万亩、优质茶果5万亩、水产养殖5万亩),努力打造全省最大的苗木鲜切花基地、黄羊养殖基地和淡水鱼养殖基地。

2008年,全县池塘养殖面积8100亩、库湾养殖面积7200亩、大水面增养殖面积3.8万亩,池塘养殖平均单产623千克/亩,渔业产量1.2万吨,渔业总产值1.5亿元;淡水鱼养殖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但存在淡水鱼深加工产业滞后,目前县暂无规模以上的淡水鱼、本项目的建设可提高淡水鱼深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推进淡水鱼养殖业养殖业的产业化进程。

项目筹建组于2010年3月邀请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轻工业研究所食品专家对县周边可利用工业土地进行考察,经充分认证和科学分析后专家组建议我公司将项目建设地点选在县龙津镇留芳自然村后山伍家坑,该区域优势明显,可利用土地60-80亩,交通方便,周边没有厂矿、粉尘等高污染企业,适宜于建设生态食品工业园。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的资源优势,科学制订并实施农业“五个五”重点工程(苗木5万亩、花卉5000亩、烤烟5万亩、优质茶果5万亩、水产养殖5万亩),努力打造全省最大的苗木鲜切花基地、黄羊养殖基地和淡水鱼养殖基地。

本项目以县特色农业资源淡水鱼为主要原料,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安全卫生的即食风味鱼片制品系列生态旅游休闲产品,进一步延伸淡水鱼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淡水鱼养殖业养殖业的产业化进程。

符合县委、县政府实施农业“五个五”重点工程的政策要求。

2、境内6条主要溪流总长199公里,可养鱼面积7万亩。

水质清美,素无污染,水产资源品种繁多,有淡水鱼类65种。

是我省发展淡水鱼养殖的理想区域。

可为本项目提供较为充足的原料来源。

3、本项目以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公司与其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有专职的研究人员来公司进行项目研究。

可为本项目提供技术保障。

4、本项目所在地具有比较完善的水、电、通讯和交通配套条件,可基本满足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需要。

(1)交通:

县东临永安市,南接连城县,西北与宁化县毗邻,东北与明溪县接壤,现已形成以高速公路、省道和县道为主骨架,向周边城市辐射的高等级交通网,交通便捷;

(2)电力:

220千伏龙津变电站、110千伏嵩溪变电站和35千伏大路口变电站竣工运行,供电条件可满足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需要;

(3)通信:

项目建设所需的电讯服务需求,可借助县公用电信网快捷、方便地实现,与国内外通信联系十分便捷。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XX有限公司是一家正在筹建的以县特色农副产品------淡水鱼为主要原料,开发生产高品质、安全卫生的即食风味鱼片制品系列生态旅游休闲产品的专业厂家,由三明合创农产品有限公司和福州民间资本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总投资4000万元。

目前已签订双方合资意向,双方第一期投资款项已到位并成立“XX有限公司筹建小组”,正在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相关手续。

三明合创农产品有限公司位于县沙芜乡九龙湖畔,与九龙湖风景区3.5万亩库区水面连为一体,是发展水产养殖、休闲渔业和淡水鱼深加工的理想场所。

公司成立于于2007年,注册资金500万元。

拥有养殖水域面积2300余亩、山林面积3600余亩;现已建成1500亩库湾高产养殖基地、200亩库湾标准化养殖基地和300亩水淹地池塘养殖基地、30亩水产品加工厂。

2008年养殖草鱼、鲢鳙鱼、鲤鱼、鲫鱼等优质水产品260吨,加工鱼干50吨,创产值700万多元。

目前公司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淡水鱼干制品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淡水鱼干自动化、规模化生产。

是目前省内集淡水鱼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投资规模和淡水鱼深加工技术水平在省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本公司现有员工87人,技术力量雄厚,其中本科以上8人,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科技开发人员6人。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重视科技的投入,和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聘请高校专家为公司技术顾问,每年投入100多万元用于科研开发与技改扩建,目前公司建有淡水鱼养殖加工技术开发中心和设施齐全的质量管理部门,是县“水乡渔村”建设示范基地。

近两年来,公司开发生产的淡水鱼干系列产品,以天然、安全、营养、美味的特点得到消费者认可并出现销量快速发展的局面。

该项目就是以此为基础,为进一步促进特色农副产品-------淡水鱼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扩大企业产能,三明合创农产品有限公司从福州引进民间资金2800万元,组建XX有限公司;同时为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与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以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实施特色农副产品综合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淡水鱼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淡水鱼养殖业的产业化进程。

第五章市场需求分析

一、淡水鱼干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淡水鱼产量居世界首位,资源十分丰富。

长期以来约占我国渔业总产量42%以上的淡水鱼,主要销售形式以鲜销为主,即“一鲜活、二冷冻、三加工”,鲜销70%,冷冻20%,而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5%。

由于淡水鱼水分含量高,肌肉组织松软,鱼体组织蛋白酶活性强,易自溶腐败变质,加上淡水鱼生长环境中形成的难以去除的土腥味等原因,长期以来认为淡水鱼加工适应性差,制约了其加工业的发展。

在国外,由于淡水鱼产量较少及饮食习惯不同,其加工品种也较少,主要为冷冻鱼片和冷冻鱼糜。

日本是鱼糜生产消费大国,以淡水鱼为原料,生产冷冻淡水鱼糜,由于生产工艺和设备先进其质量居世界首位。

国内传统淡水鱼加工,一般是在自然条件下,经过腌制、发酵、风干定型等工序加工而成,存在生产周期长、加工制品盐分高质量差等缺点。

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针对我国淡水鱼加工滞后问题,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发出诸如淡水鱼糜制品、鱼罐头、即食风味休闲食品,调理冷冻食品等,取得可喜成果。

如武汉康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应用“低盐度风干武昌鱼工业化生产技术”开发的低盐风干武昌鱼。

水产品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营养素平衡性好的特点,已成为现代合理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天然、安全、营养、美味的食品已成为现代国内外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本项目产品是以淡水鱼为原料,应用天然香辛料脱腥,采用低温低盐腌制工艺、微波—热风干燥相结合的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即食风味鱼片和软罐头制品,与国内目前已开发的同类产品,如“低盐风干武昌鱼”、“调味鱼片”等相比,其特点是:

以淡水鱼为原料应用天然香辛料脱腥和微波干燥技术,将大大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色、香、味、营养成分)及保质期,因此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应用上述技术集成开发生产的淡水鱼系列产品,产品口感好,质量稳定,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项目建设方案

一、设计原则

本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贯彻“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

优先进行生产车间、主要设备和水电、仓库等必要的辅助工程建设,维修车间、职工宿舍及其他附属工程待项目投产后再建设。

2、建筑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应与县城建筑物总体风格相协调,并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符合《食品工厂良好作业规范通则》等相关要求与规定。

3、坚持技术创新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采用先进技术,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

4、采用流水线生产工艺方案。

生产工艺流程严格按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分开,不同产品分开,原辅材料与成品分开的原则进行设计,防止交叉污染。

5、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健全质量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质检、化验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对各类产品的生产过程实施全面质量监控管理,强化质量管理工作。

二、产品方案与技术指标

1、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方案为:

(1)淡水鱼系列产品350吨:

其中调味鱼干片250吨、即食剁椒鱼头100吨。

2、技术指标

(1)调味鱼干产品质量指标:

a、产品不含土腥味

b、含盐量≤2%

c、水分≤35%

d、卫生指标:

砷≤2.0mg/kg

铅≤0.5mg/kg

汞≤0.3mg/kg

菌落总数≤3×104cfu/g

大肠菌群≤30MPN/100g

e、产品保质期9个月

(2)即食剁椒鱼头:

按GB13100-1991规定执行

三、工艺技术与设备方案

本项目拟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下面按产品分别叙述其工艺技术与设备方案。

(一)淡水鱼系列产品

1、技术来源与特点

二氧化氯减菌和微波干燥等新技术在淡水鱼加工中的应用生产技术由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与三明合创农产品有限公司于2008年共同研究开发,2009年通过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

技术水平为国内领先。

2、生产工艺流程

(1)鱼干制品工艺流程

鱼头

鲜活鱼→宰杀、去鳞去内脏→一次无菌水清洗→二次二氧化氯水清洗→复合香辛料脱腥→调料→沥干→热风干燥→微波干燥、杀菌→整形→真空包装→检验→鱼干制品

(2)即食剁椒鱼头工艺流程

鱼头→一次无菌水清洗→二次二氧化氯水清洗→复合香辛料脱腥→调料→沥干→加剁椒→真空封口→高压杀菌→检验→即食剁椒鱼头

3、主要生产设备选型

根据淡水鱼系列产品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要求,选择技术先进、节能、经济适用的生产设备,其主要生产设备选型见表1。

表1淡水鱼系列产品生产设备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价

(万元)

金额

(万元)

1

预处理设备

2T/h

4套

7.0

28.0

2

预煮槽

8套

5.0

40.0

3

夹层锅

300型

8台

0.5

4.0

4

低温浸泡槽

16套

2.0

32.0

5

旋转烤炉

XO-32

8台

5.0

40.0

6

远红外线电热烘炉

KA-30

12台

6.0

72.0

7

卧式杀菌锅

1100型

4套

4.0

16.0

8

微波干燥灭菌机

QW-40HM6

4套

23.0

92.0

9

真空包装机

D20-400/25

16台

1.5

24.0

10

依码仕喷码机

2台

8.0

16.0

11

冻库

500㎡

1座

175.0

175.0

12

不锈钢工作台

40张

0.4

16.0

13

实验室仪器

1套

30.0

14

安装、调试费

45.0

15

合计

675.0

 

四、项目建设规划与布局

1、厂址状况

本项目厂址拟选择位于县县龙津镇留芳自然村后山伍家坑。

该区域优势明显,可利用土地60-80亩,省道从厂区对面经过,交通方便,周边没有厂矿、粉尘等高污染企业,周围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福建省区划一览表,项目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因此,基地地质稳定性好,可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适宜于建设生态食品工业园。

2、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要贯彻落实节约土地的基本国策,以提高土地利用系数。

根据厂址现状条件,因地制宜分区布置建、构筑物,尽量做到生产区、行政管理区、辅助区布局合理,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流程通畅,路线最短,以降低动力消耗和提高设备生产效率,达到节约能源和提高工效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