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0628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绕(rào) 慨(kǎi) 蔼(ǎi)

(2)难写的字

簸:

注意右下是“皮”,不要写成“支”。

涯:

左窄右宽,右边“厂”下是两个“土”。

裹:

外面是“衣”,里面是“果”,不要少写左下的“丿”。

(3)多音字

   只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晶莹 摇篮 壮观 和蔼 半径 资源 有限

矿物 地质 无私 矿产 慷慨 节制 开采

枯竭 贡献 毁坏 滥用 生态 设想 例如

基地 破碎 目睹 子孙

(2)近义词

晶莹~剔透 交错~交叉 渺小~微小

恩赐~赏赐 慷慨~大方 开采~发掘

枯竭~干涸 贡献~奉献 随意~任意

温暖~暖和 合适~适合 顺溜~顺畅

松散~疏松 舒服~舒适 打算~盘算

笑嘻嘻~乐呵呵

(3)反义词

晶莹→浑浊 和蔼→严厉 渺小→伟大

无私→自私 慷慨→小气 开采→埋藏

枯竭→充沛 贡献→索取 投入→支出

温暖→寒冷 顺溜→阻碍 松散→紧凑

舒服→难受 喜欢→厌恶 白霎霎→黑漆漆

盘踞→撤离 险恶→平安 恭敬→傲慢

劲挺→弯曲 勇敢→胆怯 凶猛→温柔

荡漾→平静 风雨同舟→分道扬镳

(4)词语归类

①描写神态的词语:

和蔼和亲

类似的词语:

笑逐颜开 喜笑颜开 愁眉苦脸

②含有风雨的词语:

风雨同舟

类似的词语:

风雨兼程 狂风暴雨 疾风骤雨

③含有日或月的词语:

日月同辉

类似的词语:

日新月异 日月无光 日积月累

④量词:

一个晶莹的球体 一粒种子 一张软床 一片雪

⑤动词:

遥望地球 提供矿产资源 毁坏资源 提出设想 解除干渴 滋润心田

⑥修饰词:

群星璀璨的宇宙 松散的地 温暖的怀抱 粼粼的波光 了不起的奇迹

⑦描写大地的成语:

顶天立地 山崩地裂 地动山摇 春回大地 大地回春 大好河山 日月经天 江河行地 山崩地陷 大地春回 寸草不生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气层比作地球的纱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球的美丽。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地比作母亲,把“耙得又平又顺溜”的土地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黑在自己的土地里认真细致地劳作的工作态度和深沉地热爱土地的思想感情。

2.拟人句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地球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球像母亲那样“和蔼可亲”地孕育和哺养着人类。

(2)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树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的“勇敢”的特点。

3.精彩句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生动的描写,写出了环境的美丽与舒适,表达了作者对青山的热爱之情。

5.含义深刻的语句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只有”一词,突出地表现了保护地球的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这句话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农民与土地关系之密切。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

青山是不会老的。

“青山不老”指的是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拟人句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三、考试热点

1.《古诗三首》一课,常以课文内容填空或默写的形式考查。

2.《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第1、2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3.《三黑和土地》一课,课文中的几处比喻句,考试时常以仿写句式的形式考查。

4.《青山不老》一课,第3、5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5.第六单元的习作是学写倡议书,在课外阅读题中常以写建议的方式考查。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

郭以实的《鸟儿的侦察报告》

推荐理由:

文章以童话的形式,用鸟儿给“我”发回的几份侦察报告贯串全文,借鸟儿之口诉说了鸟类遭到人类迫害的种种情形,形象地展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带来的令人心痛的恶果,警示人们要保护环境。

阅读方法:

这篇文章可以和本单元的其他几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

从内容、题材、写作方法、主题思想等几个方面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青苹果和熟苹果

 ⑴亚当·斯密认为,人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有交换倾向。

他在《国富论》中说:

我们从未见过甲乙两犬公平审慎地交换骨头。

也从未见过一种动物,以姿势或自然呼声,向其它动物示意说:

这为我有,那为你有,我愿意以此易彼。

显然,交换的前提是占有。

我用此物向你交换彼物,就意味着,我承认,在交换之前,彼物是你的,而此物是我的。

  ⑵分清彼此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一个三四岁的儿童也知道哪些玩具是他的,哪些不是。

父母购买和亲友赠送都是自己对玩具的所有权的合法来源。

人类很早就通行劳动原则和占先原则。

前者比如谁打的野兽归谁,后者比如先迁移到某地的部落拥有对该地的所有权。

但人类并不总是能很好地解决产权归属问题的。

比如,若干个人如何分配他们共同捕获的野兽,相邻的部落如何划分它们之间的领土。

如果不能分清彼此,后果是什么呢?

  ⑶在一个假设的情境中,有一棵无主的苹果树,在这棵树旁住有两个人。

问题是,如果这两个人都想从这棵苹果树上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结果将会怎样。

答案是,他们俩谁也吃不到熟苹果了。

因为这棵树没有产权归属,所以谁要想获得更多的利益,谁就要尽可能地摘更多的苹果;但对方也是一个经济人,他也会这样做。

若要在摘苹果的竞赛中超过对方,就要更早地去摘苹果,但对方也会这样做。

结果,摘苹果的时间会越来越早,以致苹果还未成熟就被摘掉了。

谁要想等到苹果熟了再摘,就会一无所得。

这样,在产权没有划分清楚的情况下,这两个人只能吃到青苹果。

  ⑷在人类历史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美国的道格拉斯。

诺斯教授,曾经生动地描述过人类从狩猎社会向农耕社会过渡的过程。

在狩猎社会中,野兽和野果是没有产权归属的。

谁先捕猎或采摘到就归谁。

谁的打猎技术好、工具先进,谁就能获得更多的野兽。

这样就刺激了打猎技术和工具的发展。

  ⑸但这样一来,随着打猎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全社会中可打的野兽就会越来越少。

由于社会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部落,野兽又是没有产权归属的,在成年的大野兽所剩不多的情况下,人们就开始去打未成年的小野兽。

因为如果某部落的人遇到未成年野兽不打,待到它成年后,未必就会成为自己的盘中餐。

  ⑹这样下去,野兽就会全部绝种,因为没到生殖期的小野兽如果被消灭了,就不会有新的小野兽了。

与此同时,以狩猎为生的人类社会也会崩溃掉。

农耕社会和畜牧社会的出现,使人类避免了灭绝的命运。

驯化野生植物,于是出现了农作物;驯化野生动物,于是出现了家畜。

  ⑺农作物和家畜的优点不仅是它们比野生动植物更易生长,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排他地拥有的动植物。

没有其它部落捕猎和采摘的威胁,人们可以从容地等到这些驯化了的动植物成熟,愿意投入劳动精心照看。

由此看来,农耕社会出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实现了部落之间排他的产权划分;它通过改变人与人的关系,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⑻毫不夸张,道格拉斯。

诺斯称之为第一次经济革命。

我们的祖先也从未低估过这次革命。

在中国,人们把发明了农耕技术的人称为神农氏。

他在当时,是部落的首领,在后来,是神。

这说明,人们从未仅仅把他当作技术创新者,还视他为社会领袖。

  ⑼小则吃不上熟苹果,大则毁灭社会,看来在产权上分清彼此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仅如此,产权不清还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冲突。

  ⑽为了一块矿产,为了一条河,为了一片林子,两个村、两个地区之间可以刀枪相见。

如果这样的情况放到国与国之间,就更糟糕了。

海湾战争的起因很复杂,但其中一个原因是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油田在地下是相连的,并且向科威特倾斜。

伊拉克认为它吃亏了,但又没有提出可行的划分产权的办法。

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伊拉克竟诉诸武力。

这场战争,导致了数万人的死亡和数千亿美元的损失。

  ⑾假如我们找到了划分产权的方法,假如我们消除了产权上的纠纷,人类将会比现在幸福多了。

熟苹果毕竟比青苹果好吃。

  1、根据文意,最适合填入第⑵段和第⑺段空格的一项是()(2分)

  A.本来、既然、就B.本来、既、又

  C.似乎、因为、所以D.似、不仅、而且

  2、第⑶段中加点词经济人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3、第⑻段画线句中的之是指。

(2分)

  4、简析第⑼段的作用。

(3分)

  5、对于本文的说理方法,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⑴段引用亚当。

斯密的话,是为了引出议论话题并证明人有与生俱来的占有欲望。

  B.第⑶段举无主苹果树之例,直观阐述了竞争是造成人类只能吃到青苹果的根本原因。

  C.第⑷⑸⑹段以野果野兽举例,证明了资源有限时更需产权划分以避免人类社会崩溃。

  D.第⑽段举伊拉克为油田诉诸武力的实例,证明人类有分清产权的智慧方能免除战争。

  6、试析本文标题好在哪里。

(4分)

参考答案:

  1、(2分)D

  2、(2分)谋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的人。

(要想获得更多利益的人)

  3、(2分)农耕社会出现。

(农耕社会和畜牧社会的出现)

  4、(3分)承上启下,承上文,总结产权明晰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引出下文对产权不清带来的后果的论述。

  5、(3分)C

  6、(4分)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本文的话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对比,突出了产权明晰给人类带来幸福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