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0702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6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docx

高考一轮复习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

2015-2016学年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

2.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1mo1的Fe在1mo1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3NA

C.7.2gCaO2中的阴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2NA个离子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混合物,后两种是纯净物的是(  )

A.蓝矾玻璃无色的刚玉B.汽油液氯醋酸

C.石蜡纯盐酸王水D.干冰铝热剂铁触媒

4.下列关于某溶液所含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有SO42﹣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或SO32﹣

C.通入少量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有I﹣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有Ca2+

5.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它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  )

A.

B.

C.

D.

6.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H2SO4、ymol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1为(  )

A.

B.

C.

D.

7.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

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9.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③苯酚钠溶液与CO2④硝酸银溶液与氨水

⑤氯化铝溶液与氨水⑥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的石灰水.

A.③⑤B.①③⑥C.仅有⑤D.②④

10.有8gNa2O2、Na2O、Na2CO3、NaOH的混合物与2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  )

A.8gB.15.5gC.11.7gD.无法计算

11.用如图所示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是(  )

A.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

D.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12.某未知溶液中已检验出含有离子Ca2+、NO3﹣,且pH=2.欲检验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以下6种离子:

①ClO﹣②NH4+③I﹣④Fe2+⑤AlO2﹣⑥Cl﹣,其中不必检验就能排除的离子是(  )

A.②③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

1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

14.如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铝制炊具最好不要盛放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液体食物

因为Al和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Ⅰ对,Ⅱ对,有

B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Ⅰ对,Ⅱ对,有

C

海啸使水源发生污染可用明矾进行消毒和净化

因为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

Ⅰ对,Ⅱ错,无

D

铁或铝制成的槽车可以密封贮运浓硫酸或浓硝酸

因为铁和铝不能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

Ⅰ错,Ⅱ对,无

A.AB.BC.CD.D

15.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mol

B.n(Na+):

n(Cl﹣)可能为7:

3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mol,则0.15<n<0.25

D.n(NaCl):

n(NaClO):

n(NaClO3)可能为11:

2:

1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食盐溶液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C.SO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它不是电解质

D.NaHSO4无论在水溶液里还是在熔融状态下都可以电离出Na+、H+和SO

17.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刻度进行读数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

C.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18.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H2O2→H2OIO3﹣→I2MnO4﹣→Mn2+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A.H2O2B.IO3﹣C.MnO4﹣D.HNO2

19.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SO2+2Fe3++2H2O═

+2Fe2++4H+

+6Fe2++14H+═2Cr3++6Fe3++7H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

>Fe3+>SO2

B.

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C.若33.6L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K2Cr2O70.5mol

D.反应中Fe2(SO4)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0.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

2H++SO42﹣+Ba2++2OH﹣=BaSO4↓+2H2O

B.向40mL8mol/L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5.6g铁粉:

Fe+4H++NO3﹣=Fe3++NO↑+2H2O

C.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Ag+2H++NO3﹣=Ag++NO↑+H2O

D.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2Fe2++2I﹣+2Cl2=2Fe3++I2+4Cl﹣

 

二、填空题(总计4小题)

21.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关闭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关闭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  .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将制取的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使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  .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  (填“甲”“乙”“丙”).

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SO42﹣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有Fe3+无Fe2+

有Fe2+

22.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K+、NO3﹣,加入铝粉后,只产生H2.试回答:

(1)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铝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甲同学分析:

若H+大量存在,则NO3﹣就不能大量存在.设计实验证实如表:

装置

现象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Ⅲ.试管变热,溶液沸腾

①盐酸溶解Al2O3薄膜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根据现象Ⅱ,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为进一步确认,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内容

现象

实验1

将湿润KI﹣淀粉试纸置于空气中

未变蓝

实验2

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浅棕色气体

试纸变蓝

a.浅棕色气体是  .

b.实验1、2说明反应生成了NO,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再假设:

若OH﹣大量存在,NO3﹣也可能不能大量存在.重新设计实验证实如表:

装置

现象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有刺激性气味

为确认“刺激性气味”气体,进行如下实验:

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未变蓝;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则:

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②产生该气体的离子方程是  .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实验结果证实:

NO3‑在酸、碱性环境中都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铝单质,产生含氮化合物.因此无色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  .

23.草酸镍晶体(NiC2O4•2H2O)可用于制镍催化剂,某小组用废镍催化剂(成分为Al2O3、Ni、Fe、SiO2、CaO等)制备草酸镍晶体的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

①Ksp(CaF2)=1.46×10﹣10,Ksp(CaC2O4)=2.34×10﹣9.

②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表(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0.1mol•L﹣1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Fe2+

5.8

8.8

Al3+

3.0

5.0

Ni2+

6.7

9.5

(1)“粉碎”的目的是  .

(2)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在不同温度下对废镍催化剂进行“酸浸”,镍浸出率随时间变化如图.“酸浸”的适宜温度与时间分别为  (填字母).

a.30℃、30minb.90℃、150minc.70℃、120mind.90℃、120min

(3)证明“沉镍”工序中Ni2+已经沉淀完全的实验步骤及现象是  ,将“沉镍”工序得到的混合物过滤,所得固体用75%乙醇溶液洗涤、110℃下烘干,得草酸镍晶体.

(4)在除铁和铝工序中,应先加入H2O2氧化,再加氢氧化镍调节pH值的范围为  ,第2步中加入适量NH4F溶液的作用是  .

(5)将得到的草酸镍晶体在真空中加热至320℃分解可重新制得单质镍催化剂,写出该制备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24.将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得到0.58g白色沉淀,向所得的浊液中逐滴加入0.5mol/L的盐酸,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1)混合物中AlCl3  mol;

(2)P点时加入HCl的体积  mL.

 

2015-2016学年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分析】本题根据胶体的性质,带不同电荷的胶粒相遇时会形成沉淀;钢材是铁和碳的合金,比例不同所得材料性状不同;硫酸钡是一种沉淀,但哎溶液中的硫酸钡只要溶解就会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氯气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橡胶、淀粉等都为高分子化合物,因为分子量比较大等知识点来解题.

【解答】解:

①根据胶体的性质当带不同电荷的胶粒相遇时会发生聚沉,不同地方的泥土胶粒电荷不同,在入海口出聚沉形成沉淀,日积月累形成三角洲,故①正确;

②钢材是铁和碳的合金,②正确;

③“钡餐”是硫酸钡,但硫酸钡是强电解质,因为尽管硫酸钡是难溶物但溶于水的部分确实完全电离的③错;

④硅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主族,是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④正确;

⑤氯气是由非极性键组成的单质,⑤错;

⑥橡胶是高分子化合物,⑥正确.

故选B

 

2.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1mo1的Fe在1mo1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3NA

C.7.2gCaO2中的阴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2NA个离子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求出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3mol二氧化氮和水反应转移2mol电子来分析;

B、1mol铁在1mol氯气中燃烧时,铁过量,根据氯气反应后变为﹣1价来分析;

C、求出过氧化钙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过氧化钙中含1mol过氧根,而1mol过氧根中含18mol电子来分析;

D、标况下盐酸为液态.

【解答】解:

A、标况下6.72L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0.3mol,而3mol二氧化氮和水反应转移2mol电子,故0.3mol二氧化氮转移0.2NA个电子,故A正确;

B、1mol铁在1mol氯气中燃烧时,铁过量,而氯气反应后变为﹣1价,故1mol氯气反应转移2NA个电子,故B错误;

C、7.2g过氧化钙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过氧化钙中含1mol过氧根,而1mol过氧根中含18mol电子,故含1.8NA个电子,故C错误;

D、标况下盐酸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含有的离子个数,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混合物,后两种是纯净物的是(  )

A.蓝矾玻璃无色的刚玉B.汽油液氯醋酸

C.石蜡纯盐酸王水D.干冰铝热剂铁触媒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

【分析】A、蓝帆是五水硫酸铜晶体,属于纯净物;

B、汽油含有多种烃,属于混合物;液氯醋酸都是化合物;

C、纯盐酸含有HCl和H2O,王水含有HCl、HNO3、H2O;

D、干冰是固态CO2,属于纯净物.

【解答】解:

A、蓝帆是五水硫酸铜晶体,属于纯净物;玻璃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汽油含有多种烃,属于混合物;液氯醋酸都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纯盐酸含有HCl和H2O,王水含有HCl、HNO3、H2O,都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干冰是固态CO2,属于纯净物;铝热剂铁触媒含有多种成分,都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关于某溶液所含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有SO42﹣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或SO32﹣

C.通入少量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有I﹣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有Ca2+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分析】A.沉淀可能为AgCl;

B.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C.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

D.沉淀可能为碳酸钙或碳酸钡等.

【解答】解:

A.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有SO42﹣、SO32﹣,或可能有Ag+,故A错误;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原溶液中可能有CO32﹣或SO32﹣,HCO3﹣或HSO3﹣,故B错误;

C.通入少量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生成碘单质,则说明有I﹣,故C正确;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沉淀可能为碳酸钙或碳酸钡等,说明有Ca2+或Ba2+等,故D错误;

故选C.

 

5.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它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  )

A.

B.

C.

D.

【考点】尾气处理装置.

【分析】A.该装置是排液量气装置;

B.该装置可作为安全瓶;

C.该装置混气装置;

D.该装置是洗气装置.

【解答】解:

A.该装置是排液量气装置,故A错误;

B.该装置可作为安全瓶防倒吸,因为进气管较短(刚漏出瓶塞)若发生倒吸,倒吸液会被盛装在B瓶中,不会再倒流到前一装置,从而防止倒吸,故B正确;

C.该装置是混气装置,进入C瓶中两气体在C瓶中充分混合,故C错误;

D.该装置是洗气装置,故D错误.

故选B.

 

6.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H2SO4、ymol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1为(  )

A.

B.

C.

D.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分析】由BaCl2和稀硫酸反应可计算Ba2+离子的物质的量,利用NaCl和AgNO3溶液反应计算出Cl﹣离子的物质的量,由混合液呈电中性可计算出钠离子的物质的量,并注意均分成两份及计算原混合溶液中的c(Na+)来解答即可.

【解答】解:

设每份中的Ba2+离子的物质的量为m,Cl﹣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

由Ba2++SO42﹣═BaSO4↓,

11

mxmol

则:

m=xmol,

Cl﹣+Ag+═AgCl↓,

11

nymol

则:

n=ymol,

设每份中的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z,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不显电性,

则x×2+z=y,

整理可得:

z=(y﹣2x)mol,

则原溶液中的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y﹣2x)mol×2=(2y﹣4x)mol,

原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

c(Na+)=

=

mol/L,

故选D.

 

7.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

【考点】连接仪器装置;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根据蒸馏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时,应防止倒吸,常用的方法是用安全瓶、倒置漏斗或加入气体不溶的有机溶剂等方法;③是一种多功能瓶,可用作洗气瓶、集气瓶等,当作集气瓶时,根据气体的密度大小可从不同的导气管进气;收集氯化氢气体应用酸性干燥剂.

【解答】解: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故A错;

B、装置②导气管插入到水面以下,起不到防倒吸的作用,故B错;

C、当用装置③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用向下排空气法,应从短导气管进入气体,当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用向上排空气法,从长导气管进气,故C正确;

D、因碱石灰能与HCl反应,则装置④不可用来干燥HCl,故D错.

故选C.

 

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B.蒸馏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

C.分液时,应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应防止氯化铁水解.

【解答】解:

A.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故A错误;

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水银球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

C.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故C正确;

D.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所以在水溶液中能水解,为抑制氯化铁水解,应向氯化铁溶液中加盐酸,所以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故D正确.

故选A.

 

9.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③苯酚钠溶液与CO2④硝酸银溶液与氨水

⑤氯化铝溶液与氨水⑥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的石灰水.

A.③⑤B.①③⑥C.仅有⑤D.②④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前者过量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后者过量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根据氢氧化铝的两性分析,生成的氢氧化铝可以溶解在强酸中;

③酸性H2CO3>C6H5OH>HCO3﹣;

④硝酸银溶液与氨水反应,氨水多时生成银氨溶液,氨水少时生成氢氧化银沉淀;

⑤Al(OH)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

⑥酸式盐和对应碱的反应,前者过量,生成的碳酸根离子过量,后者过量,氢氧根离子过量.

【解答】解:

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前者过量,反应为:

CO32﹣+H+=HCO3﹣;后者过量,即碳酸钠少量,发生反应为:

CO32﹣+2H+=CO2↑+H2O,所以量不同,反应不同,故①错误;

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前者过量,反应为:

AlO2﹣+H++H2O═Al(OH)3↓产生白色沉淀,后者过量发生AlO2﹣+H++H2O═Al(OH)3↓,Al(OH)3+3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