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208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3.B【解析】B.“炒冷饭”比喻重复已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没有新的内容;

A.改为“因为”;

C.“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D.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普遍形容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乡下待了八年,见识了各种民谣,我从这些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苦中作乐中感受到的是质朴、顽强的生命诉求。

B.虽然2018年匆匆而过,但那些既有意义又充满着正能量的故事与片段一定会给自己、家人甚至陌生人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C.以学籍信息管理为基础,探索建立教育经费可携带管理办法,可以从根本上建立起外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

D.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他们既以儒家的理想作为追求目标,又用道家的思想调节紧张心态。

4.C【解析】A.成分残缺,“苦中作乐”后应加“的民谣”;

B.介词误用,“给”应改为“在”;

D.杂糅,“以……为”或者“把……作为”。

5.下面是有关元宵节的对联,请任选一副拟写下联。

(3分)

(1)万户当门观瑞雪▲千家把酒赏花灯;

(2)雪月梅柳开春景▲花灯龙鼓闹元宵。

6.根据漫画《有手机之前和之后的生活》,按要求答题。

(4分)

 

(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2分)

(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

6.【参考答案】

(1)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

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在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2)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讯工具,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疏远。

7.下周六上午9点,学校将在操场举行18岁成人仪式。

请你给父母写一封信,邀请父母参加你的成人仪式。

(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不超过100字)(5分)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祝健康!

儿子(女儿):

×

2018年4月7日

7.答案要点:

时间(1分)、地点(1分)、事件(1分)、表达感恩之情(1分),语言流畅(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起点:

挣扎着走向终点

在网文世界里,最大的字号是盛大文学,而盛大文学里贡献最大的要数起点中文网。

在过去十年里,起点中文网的每一小步,几乎都是网文发展的一大步。

起点中文网的每条新闻,几乎都能进入当代网文发展史。

但是2018年12月5日,“起点”和“创世”同时发布公告,互为第三方渠道,稿酬在扣除渠道费之后再五五分成,正式确认了之前腾讯通过第三方资本运作收购起点的传言。

如此看来,起点中文网被收购已是板上钉钉,只等宣布了。

近年来,从PC端走向移动端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起点中文网的发展依赖于PC端,已经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据分析,盛大文学移动化难以发展的关键就是“全版权”经营、内部资源整合不力。

2018年7月就有消息说起点中文网要以两亿到三亿元收购在移动端阅读市场排名第三的塔读,结果也不了了之。

从年底XX和腾讯的一系列动作和大会上打出的口号可以看出,网络巨头将IP(IntellectualProperty,即知识产权)运营当作发力点。

行内人已经清晰看到,IP运营已经是大势所趋。

然而盛大没有搞大、搞活IP的能力。

起点将IP委托给开发商进行开发,游戏则由起点中文网在自己的平台中运营,在外部平台上,由起点、开发方,或者游戏发行方发行,而在内外部平台上,各方都主要依赖分成获得利益。

网文发展至今,小说类型日渐稳定,这对于商业化来说并非坏事,但是对于文学而言,创新停滞,不进则退。

过于依赖“大神”的起点,跟风问题仍然突出,什么好卖就写什么。

类型方面,过去一年的变化也只是细微的调整。

内容生产的不足也将起点逼入绝境。

虽然起点中文网整体经营陷入困境,但也出现了一些新路径的探索。

众筹就是作者借助网络平台经营自己的粉丝读者的新途径。

众筹,这两年新兴起的一个词汇,是指缺乏资金的发起人通过“团购+预购”的形式,在网上向网友筹集资金,开发项目,而投资支持的网友将获得股权、实物、服务等不同类型的回报。

这种形式今年来也在写手圈火起来,不是每一个作者的作品都有机会出版或者适合出版,这时候一些作者就会发起众筹,让读者集资出书。

2018年众筹显示出新的动向,年初由于游戏制作资金问题,“发飙的蜗牛”与起点中文网签订了“对赌协议”,即以25天为限,在此期间能筹集100万以上的资金,起点将追加同等数额的资金用于推广游戏;

如果失败,作者将与起点签订十年写作协议。

结果粉丝们相当买账,短短20几天内已经筹集资金超过100万元,超额完成任务。

这次众筹活动,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是真正意义上“网游的第一次众筹”,也是网游厂商绑定作者的一次合作行为——作家依靠自己的影响力,为自己的产品筹集推广资金,再以有形无形的方式回报粉丝,厂商则与作家对赌。

在这之前,绝大部分的版权合作就是作者与厂商的一次性买卖。

厂商拿到版权后,随意加工,完全与作品脱离。

众筹使厂商与作家绑定在一起,直接影响到作家作品出版和游戏影视改编。

如果引导得当,众筹将给网文的生产传播机制带来新的变革。

(《名作欣赏》2018年第三期,有删改)

8.下列各项有关“众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众筹”是指网络写手向网友筹集资金出版作品,并向投资的网友提供一定形式的回报的一种行为。

B.一旦作品没有机会出版,作者就会发起众筹,让读者集资出书。

C.“发飙的蜗牛”发起的众筹就是作者借助网络平台经营自己的粉丝读者的新途径。

D.有了一系列成功的先例,众筹一定会给网文的生产传播机制带来新的变革。

8.C【解析】A.原文第五段为“缺乏资金的发起人”“筹集资金,开发项目”;

B.原文第五段为“这时候一些作者就会发起众筹”;

D.原文第七段为“如果引导得当,众筹将给网文的生产传播机制带来新的变革”。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过去十年里,起点中文网的每一点进步,都标志着中国网文发展的新高度。

它的每条新闻,几乎都可写入历史。

B.因为盛大文学“全版权”经营、内部资源整合不力,收购在移动端阅读市场排名第三的塔读的行为宣告失败。

C.网文发展至今,小说类型日渐稳定,这对于商业化来说并非坏事,但是对于文学而言则不然。

D.在“众筹”出现之前,绝大部分的版权合作就是作者与厂商的一次性买卖,厂商拿到版权后,可以随意加工。

9.C【解析】A.原文第一段有“几乎都是网文发展的一大步”“几乎都能进入当代网文发展史”;

B.强加因果,参看原文第二段;

D.原文第七段“在这之前”并非指代“在众筹出现之前”,而是指“发飙的蜗牛”发起这次众筹之前。

10.概括起点中文网陷入困境的原因。

10.【参考答案】1.依赖于PC端,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如果回答“盛大文学移动化难以发展的关键就是‘全版权’经营、内部资源整合不力”也可以);

2.起点所属的盛大没有搞大、搞活IP的能力,运营乏力;

3.整个网文类型、内容缺乏创新动力,起点也不例外。

(每点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放生

秦锦丽

高原落日的步子迈得迟缓,留给我足够的时间目送,就如我们是一对久爱的恋人。

目光,追随着它渐行渐远的身影。

眼看就要翻过那座山头了,一跃的刹那,它跌进山坳里。

正惊慌着,它又精灵一般从山背后闪现。

这一闪,把黄河第一弯照得金光拂面,灿若袈裟。

逆流望去,一河碎金,微波不澜,一副富可敌国的淡定自若。

这是九曲黄河之首曲——甘南玛曲黄河岸边,是黄河长长征途的起步,似乎它料及沿途多舛,胸有成竹却又心事重重。

当从青海出发,面向东南,慢行慢思,及至甘南玛曲时仍搁置不下,左拐右旋,漫出片片丰美草滩。

终是悔情难断,便执意回返青海,诀别后,最终毅然决然一路东去,任凭关隘狭窄,峰回路转,不歇不休,归奔大海。

如此,才造就首曲恢宏、淡定的气势。

似流非流,似水若金,偶有风来,吹皱一河绫罗锦缎。

逆光中,连绵起伏的山峦像黛青色的版画,充满沉浑之美。

山下河岸,葱茏宁静的玛曲大草原芳草连天,白帐点点,一派和谐安祥。

清清草香,携裹着绿氧离子,醉了这河,这山,这落日,这时空,还有我。

这是今夏我去玛曲之机,傍晚独自在离县城20公里远的黄河第一弯撞见的大美。

一个人静静地看,贪婪地闻,安闲地呼吸,屏蔽思绪,愁烦不涉,爱恨不及。

渐渐地,这副肉体像拆了篱笆的院落,无遮无掩,无拘无禁,无边无形。

一任风穿过,流星划过,吹落浊腐,照彻了黑暗。

小小的我恍惚成了风中的一粒尘埃,光亮中的一个分子。

物我两空,神奇曼妙的感觉,突然被一阵摩托车的引擎声搅散。

扭头望向河堤,一个藏族男士从摩托车上下来,长袍裹肩,怀抱物件,脚步咚咚径直从十米长的石阶上走了下来。

这么晚了,什么人?

心倏忽回腑,怦怦直跳。

跑吧,漫漫河畔,无路可择。

不跑吧,头皮阵阵发紧。

据说藏族人可是随时别着腰刀呢。

两腿不觉开始打颤,机警地盯着。

他走向岸边,哗啦一声,把什么倒向河里。

啪、啪,河里响起一阵击水声。

我的心提到嗓子眼,难道?

那样的话,他发现我在场,会不会……不敢往下想。

盼望他快速离开,逃之夭夭。

可他既没有看我,也没有离开,而是双膝跪地,双手合十,叩了一头。

懂得敬仰,才可下跪,我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一下。

他做这一连串动作时,旁若无人,他不会没看见六七米之遥的这个大活人吧?

就在站起之际,他转向我,平和地看了一眼。

我微微笑着,算是回应。

好奇心驱使,轻声道:

“请问你刚才给河里倒了什么?

”“放生鱼。

”他懂得汉语。

“从哪来的鱼?

”“市场买的。

”“为什么?

”“放生嘛。

”“这鱼多少钱?

”“27元。

”语言多少有些障碍,只能用简短句子。

交流几句后,我才明白,放生,是藏族地区的习惯。

没有约定,没有规章,只随心愿。

这位22岁的名叫多杰的小伙子,家住阿尼玛山那边,在县城皮毛市场打工,心有感动时,收工后就到市场鱼摊买一条鱼,回家时顺道河边放生。

今天这条鱼是他当天工资除去午饭后仅剩的27元买来的。

没上过多少学,却懂得怜悯;

没有多少文化,却有信仰。

只要有信仰,人不分种族、民族,都会释放出人性中的良善、慈悲情怀。

年轻的多杰,在傍晚回家的路上,也送一条鱼回家,多好。

我立刻感觉胸前背后温暖厚实。

我向多杰竖起大拇指,代替了想说的话。

多杰抱拳说:

“扎西得勒。

”随后跳上台阶,发动摩托车,轰地一声跨上黄河大桥。

铺满月光的河面上,噼噼啪啪溅起朵朵浪花,鱼儿们在欢腾雀跃呢。

兴许,那条放生鱼的亲朋四邻闻讯前来庆贺,一河的浪花正是他们欢喜感恩的鱼语。

元代赵孟頫诗云:

“同生今世亦有缘,同尽沧桑一梦间。

往事不堪回首论,放生池畔忆前愆。

”但如此美好的情境下,我实在不想,也不愿忆起人类活吃猴脑时猴子的眼泪、活剥貂皮时貂的哀嚎。

我祈祷一切的罪愆能获得赦免,人类能在草绳布衣下,珍藏一颗回归善的原点的心。

这晚,母亲河第一弯的月光下,宛似谁放生了我,我放生了谁。

(《散文百家》2018年第八期)

11.简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11.【参考答案】①第一段浓墨重彩地描写甘南玛曲黄河的壮美景象,表现了首曲黄河的恢弘、淡定的气势,以及“我”对黄河沉浑、安详景象的陶醉(1分),②为下文写我的所思所感所悟作铺垫(1分),③为下文的藏族男子的性格形成提供依据(1分)(若回答“奠定感情基调”也给分)。

1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2.【参考答案】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陶醉于黄河大美中的肉体(“我”)比作拆了篱笆的院落,又比作风中的一粒尘埃、光亮中的一个分子,“无遮无掩,无拘无禁,无边无形”三个结构相同的短句一气呵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当时“我”物我两空、神奇曼妙的感觉。

(比喻、排比各1分,结合句子分析手法1分,作用1分)

13.请概括多杰的形象特征,并简要分析。

13.【参考答案】①心态平和:

面对惊讶的我,平和地交流(2分)。

②良善慈悲,有信仰:

虽然上学不多,文化不高,收入微薄,却能倾己所有买鱼放生;

心无旁骛地虔诚跪拜(2分)。

(若答其他点,例如年轻、文化不高、收入微薄的藏族打工者,给1分)

14.结尾引用赵孟頫的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4.【答案要点】①增强文章文学色彩(1分),②丰富文章内涵(1分),③深化文章主旨(1分)。

15.文章最后一段说“这晚,母亲河第一弯的月光下,宛似谁放生了我,我放生了谁”,结合文章主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15.【参考答案】本文表现了藏民良善慈悲的高尚情怀,呼吁世人善待生命,重建信仰。

“谁放生了我”是指我被藏族男士的悲悯情怀深深感染,也为黄河孕育滋养的子民的美丽心灵深深震撼,懂得了善待生命、慈悲为怀、信仰至上的人生真谛,就好比是黄河和那个藏族男士放生了“我”;

“我放生了谁”是指“我”也希望人类的一切罪愆能获得赦免,回归善的原点。

(写出文章主旨2分,理解“谁放生了我”2分,理解“我放生了谁”2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密游集序

叶燮

古今有才人之诗,有志士之诗。

事雕绘,工缕刻,以驰骋乎风花月露之场,不必择人择境而能为之,随乎其人与境而无不可以为之,而极乎谐声状物之能事,此才人之诗也;

处乎其常,而备天地四时之气,历乎其变,而深古今身世之怀,必其人而后能为之,必遭其境而后能出之,即其片言只字,能令人永怀三叹而不能置者,此志士之诗也。

才人之诗可以作,亦可以无作;

志士之诗即欲不作,而必不能不作。

才人之诗,虽履丰席厚,而时或不传;

志士之诗,愈贫贱忧戚,而决无不传。

才人之诗,古今不可指数;

志士之诗,虽代不乏人,然推其至,如晋之陶潜,唐之杜甫、韩愈,宋之苏轼,为能造极乎其诗,实能造极乎其志。

盖其本乎性之高明以为其质,历乎事之常变以坚其学,遭乎境之坎壈郁怫以老其识,而后以无所不可之才出之。

此固非号称才人之所可得而冀。

如是乃为传诗即为传人矣。

我友沈子云步,自少即善为诗,藻思掞发,绮丽要眇,称于世久矣。

予尝读其诗,谓其能擅才人之席者也已。

予老废山中,云步谒选得一官之秦,去别余十年。

一旦弃官归来,访余草堂,出近诗一卷示余。

余读之而惊曰:

“君之诗已不为才人之诗,而为志士之诗矣!

”云步负隽才,掇科名,期有所树立,以抒其志,乃仅寄百里于数千里外沙碛荒凉之区,即卑之以展其簿书期会之能,亦有不可得者。

虽欲不拂衣以归,安能耶?

今观其诗,见其所历之地,皆周秦汉唐成败兴废之墟,昔贤英哲之所回翔,骚人羁客之所凭吊而永叹者。

其所遭如彼,而所触之境又如此,欲无所动于中,胡可得耶?

其诗也,皆其抚心感魄之见于言者也。

予盖太息于其志,知其有所不得不作,而决其为可传矣。

予与云步早岁通门之交故知之最深云步以诗序属予予不敢辞为详言其作诗之先后所就如此以贻之

【参考译文】

从古至今,有才子之诗,有志士之诗。

善于雕琢与描绘,善于细致刻画,而驰骋于辞藻华丽的文字之中,不必选择合宜的人和情境就能写诗,顺应周围的人和情境就没有不可以写的,并且能极尽那调和声调描摹物象的擅长之事,这就是才子之诗;

处于他生活的常态,完整地经受天地四季之气,经历其中的变化,而深深感受到从古至今人的遭遇变故,一定是这样的人,一定遭遇过这样的境况,而后才能写出诗,即使那诗句只是片言只字,也能让人长久回味反复咏叹而不能弃置不顾,这就是志士之诗。

才子之诗是可以写,也可以不写的;

志士之诗就是想不写,也必定是不能不写的。

才子之诗,虽然可以让人享受丰厚的俸禄和很高的职位,但常常没有流传下来;

志士之诗,更显得诗人贫贱而内心忧伤,但绝对不会不流传下去。

才子之诗,从古至今数不胜数;

志士之诗,虽然每一代都不缺抒写之人,但能够推到极致的,像晋代的陶潜,唐代的杜甫、韩愈,宋代的苏轼,是诗歌的成就达到极点的,事实上是将他们的志向抒发到极致的。

大概他们以高远明达的性情为根本来成就诗歌的本质,经历世事变化而使他们的学习更坚定,遭遇过境况的困顿与忧郁烦恼而使他们的学识更老成,而后以无所不可的才情写出诗句。

这本就不是号称才子的人可以写出和有希望达到的,像这样流传诗歌就是为了流传写诗之人啊。

我的朋友沈云步,从小就擅长写诗,文思舒展顺畅,语句绮丽美好,被世人称赞很久了。

我曾经读过他的诗,认为他占有才子的一席之位罢了。

我年岁已老,归隐山中,云步于吏部应选得一官职到秦地去,与我分别十年。

有一天弃官归来,到草堂拜访我,拿出最近写的一卷诗稿给我看。

我读后惊叹道:

“你的诗已经不是才子之诗,而是志士之诗了!

”云步负有俊才,取得功名,希望有所建树,来抒发他的志向,却仅仅寄身于百里到几千里之外的黄沙漫地的荒凉之地,委屈自己来施展掌管文书、施行政令的才能,(即便这样)也有不可以实现的。

虽然不想愤然归去,怎么能够呢?

如今看他的诗,看到他所经历之处,都是周秦汉唐由兴盛而衰败的废墟,(是)以前贤能的英哲施展抱负之地,(也是)文人骚客和羁旅客居之人凭吊和吟咏慨叹之处。

他所遭遇的都是这些,而所接触的情境又是这样的,想在心中无所触动,怎么可能呢?

他的诗,都是发于内心的感慨而显现在语句上的诗啊。

我叹息他的志向,知道他有不得不写的东西,而断定他的诗是可以流传下去的呀。

我和步云早年就是世交,所以最了解他,因而云步以诗序嘱托我,我不敢推辞。

为他详尽地说说他写诗前后像这样接近的风格,以此来赠给他。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乎其变历:

经历

B.能令人永怀三叹而不能置者置:

弃置

C.谓其能擅才人之席者也已擅:

擅长

D.云步负隽才,掇科名掇:

取得

16.C【解析】擅:

占有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处乎其常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B.而决无不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云步谒选得一官之秦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其所遭如彼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7.C【解析】A.于,介词/……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B.但是,表转折/并且,表递进;

C.动词,去、往;

D.他,人称代词/那,指示代词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古今之诗有“才人之诗”与“志士之诗”两类,并对这两类诗进行比较,得出“志士之诗”高于“才人之诗”的结论。

B.作者认为陶潜等人能将志士之诗推到极致的原因是,以高远明达的性情作为诗歌本质,经历世事变化而坚定学习,遭遇困顿烦恼而使学识更老成。

C.作者在文中分析了沈云步的诗歌创作道路,指出他的诗歌转变与家庭出身、生平遭遇有密切的关系。

D.作者把总结诗歌史上的一般规律置前,又把对沈氏诗歌的个别研究置后,有意造成宏观与微观、一般与个别的前后对照。

18.C【解析】并未提及家庭出身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19.【答案】予与云步早岁通门之交/故知之最深/云步以诗序属予/予不敢辞/为详言其作诗之先后所就如此/以贻之(断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一旦弃官归来,访余草堂,出近诗一卷示余。

(2)予盖太息于其志,知其有所不得不作,而决其为可传矣。

20.

(1)有一天弃官回来,到草堂拜访我,拿出最近写的一卷诗稿给我看。

【一旦:

有一天,1分;

访余草堂,状语后置1分;

示:

给……看,1分】

(2)我叹息他的志向,知道他有不得不写的东西,而断定他的诗是可以流传下去的呀。

【太息:

叹息,1分;

所字结构:

不得不写的东西,1分;

决:

断定,1分;

为:

是,1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童谣,完成21~22题。

桓帝初小麦童谣

[东汉]

小麦青青大麦枯,

谁当获者妇与姑,

丈人何在西击胡。

吏买马,君①具车,

请为诸君鼓咙胡②。

【注】①君:

与前面的“吏”均指官吏。

②咙胡:

喉咙。

“鼓咙胡”,形容话梗在喉咙里的样子。

21.简析第一、二句的主要表现手法。

22.这首童谣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1.【参考答案】侧面描写。

大麦收获的季节却看不见青壮年的男劳力,只是些妇女和婆婆们在收割麦子,可见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点明手法1分,两句分析各1分)

22.【参考答案】对不能正常开展农业生产的无奈;

对连年征战导致民不聊生的愤懑;

对朝廷无所作为、腐败专制的痛恨。

(任答两点即可)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3~24题。

(5分)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

"

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

王曰: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

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

虽无飞,飞必冲天;

虽无鸣,鸣必惊人。

子释之,不谷知之矣。

处半年,乃自听政。

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

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

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

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故曰: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韩非子·

喻老》)

【参考译文】楚庄王执政三年,没有发布过命令,没有处理过政事。

右司马侍座,用隐语对庄王说:

“有一只鸟栖息在南边的土丘上,三年不展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这是什么说道呢?

”庄王说:

“三年不展翅,是用来长羽翼的;

不飞不鸣,是用来观察民众的习惯。

虽然没有起飞,一飞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