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0934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3.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docx

本科汽车电器设备讲稿110

第一章绪论

1.1汽车电气设备的作用

1.作用:

汽车电气设备(electricaldevice)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排气净化及舒适性。

2.组成:

蓄电池、发电机(电源部分)、起动机、点火系统、照明信号系统、仪表信息(用电设备)等传统的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础。

1.2汽车电气系统的特点

1.双电源:

在汽车电气系统中,采用两个电源(蓄电池和交流发电机),两者互相配合,协同工作。

即使是在极端条件下(如发电机损坏,不发电),光靠蓄电池供电,汽车也能行驶一定里程。

2.低电压:

汽车电气系统的额定电压(ratedvoltage)有6V、12V、24V三种。

汽油发动机汽车普遍采用12V电源,柴油发动机汽车多采用24V电源(由两个12V蓄电池串联而成),摩托车采用6V电源。

汽车运行中的实际工作电压,一般12V系统为14V左右,24V系统为28V左右。

3.直流供电:

现代汽车发动机是靠电力起动机起动的,起动机由蓄电池供电,而向蓄电池充电又必须用直流电源,所以汽车电气系统为直流系统。

4.单线制:

单线制(单线连接)是汽车电路的突出特点之一。

汽车上所有用电设备都是并联的,电源到用电设备只用一根导线连接,而将汽车的金属机体作为公共回路,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单线制。

由于单线制导线用量少,线路清晰,接线方便,因此广为现代汽车所采用。

5.负极搭铁:

指汽车上所有电器设备的正极均采用导线相互连接;而负极则直接或间接通过导线与金属车架或车身的金属部分相连,即搭铁(Putupiron,亦称接地,earthing或grounding)。

6.并联连接:

各用电设备均采用并联连接。

由于采用并联连接,所以汽车在使用中,当某一支路用电设备损坏时,并不影响其他支路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7.设有保险装置:

为了防止因电源短路(火线搭铁)或电路过载而烧坏线束,电路中一般设有保护装置,如熔断器(短路保护)、易熔线(过载保护)等。

8.汽车电线(导线)有颜色和编号特征:

为了便于区别各电路的连接,汽车所有低压导线必须选用不同颜色的单色或双色线,并在每根导线上编号,编号由生产厂家统一编定。

1.3汽车电气系统的发展趋势——电压升级

1.发展趋势:

在现代汽车中,电气设备越来越多,电气负荷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汽车电源系统提供更多的电能,电压升级已经成为汽车电气系统的发展趋势。

2.电压方案:

42V单电压方案,14V/42V双电压方案。

 

第三章蓄电池

汽车电源系统用于向汽车用电设备提供低压直流电能,以保证汽车在行驶中和停车时的用电需要。

图2-1

2.1蓄电池的作用与分类

1.蓄电池:

Battery,俗称电瓶,是一种可逆的直流电源,有放电和充电两种工作状态。

图2-2

2.蓄电池的作用:

(1)发动机起动时,蓄电池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以及燃油喷射系统供电。

(2)发动机低速运转、发电机电压较低时,蓄电池向用电设备和交流发电机磁场绕组供电。

(3)发电机出现故障不发电时,蓄电池向用电设备供电。

(4)发电机过载时,蓄电池协助发电机向用电设备供电。

(5)发动机熄火停机时,蓄电池向电子时钟、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ECM,亦称计算机、微机、电脑)、音响设备以及汽车防盗系统供电。

(6)因为蓄电池相当于一只大容量的电容器,所以不仅能够保持汽车电气系统的电压稳定,而且还能吸收电路中出现的瞬时过电压,保护电子元件不被损坏。

3.对蓄电池的要求:

容量大、内阻小,以保证蓄电池具有足够的起动能力。

起动发动机时,蓄电池必须能在短时间(5~10s)内向起动机连续提供强大的起动电流:

汽油发动机一般需要200~600A;柴油发动机一般需要500~1000A,甚至更大。

起动型铅酸蓄电池的突出特点是内阻小、起动性能好、电压稳定,此外还有成本低、原料丰富等优点,所以在汽车上广泛应用。

4.蓄电池的分类:

铅酸蓄电池(Lead-acidBattery)和碱性蓄电池(AlkalineSecondarybattery)两大类。

5.蓄电池的安装位置:

蓄电池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根据车型和结构而定,原则上离起动机越近越好。

大多数轿车的蓄电池装在发动机舱内(图2-4),也有装在行李箱内(图2-5),甚至装在后排乘客座椅下方的;货车蓄电池的安装位置以空载时质量平衡为原则,一般装在车架前部的左侧或右侧;客车的蓄电池多装在车厢内。

2.2铅酸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1.铅酸蓄电池的构造

现代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由六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只单格电池的电压约为2Ⅴ,串联后蓄电池电压为12Ⅴ。

其构件主要有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联条、接线柱等。

a.极板(Plate):

是蓄电池的核心构件,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

栅架是用铅锑合金浇铸而成的,活性物质就涂覆在栅架上。

(加锑的目的是提高栅架的机械强度和改善浇铸性能。

但是锑有副作用,会加速氢的析出而加快电解液消耗。

锑还易从正极板栅架中解析出来而引起蓄电池自放电和栅架腐蚀,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国内外大都采用低锑合金栅架,含锑量为2%~3%。

活性物质,主要由铅粉、添加剂与一定密度的稀硫酸混合形成。

为防止龟裂和脱落,铅膏中还掺有玻璃纤维等牵引附着物。

b.隔板:

为了防止相邻正负极板彼此接触而短路,正、负极板之间要用隔板隔开。

c.电解液:

俗称电瓶水,是用纯净硫酸和纯净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稀硫酸溶液。

d.外壳:

用来盛装电解液和极板组,使蓄电池构成一个整体。

e.接线柱

f.联条:

将单格蓄电池串联起来,提高整个蓄电池的端电压。

2.铅酸蓄电池的型号

按机械行业标准JB2599-1985《铅酸蓄电池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的规定,铅酸蓄电池型号由三部分组成:

串联单格电池数、电池类型与特征、额定容量(A·h)。

3.蓄电池的选用

首先要选起动型,然后再选电压和容量。

主要根据起动机要求的电压和容量来选择蓄电池,一般应满足连续起动三次以上的要求。

2.3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1.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板上的PbO2和负极板的Pb都变成了PbSO4,电解液中的硫酸减少,水增多,电解液密度下降。

在蓄电池处于过充电时,会引起水的

电解。

2.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a.静止电动势:

蓄电池处于静止状态(不充电也不放电)时,正、负极板间的电位差(即开路电压)称为静止电动势。

b.内阻:

电流流过铅酸蓄电池时所受到的阻力称为铅酸蓄电池的内阻。

铅酸蓄电池的内阻包括极板、隔板、电解液和联条的电阻。

内阻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c.放电特性:

指在恒流放电过程中,铅酸蓄电池的端电压和电解液密度随放电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d.充电特性:

指在恒流充电过程中,铅酸蓄电池的端电压和电解液密度随充电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2.4蓄电池的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1.蓄电池的容量

蓄电池在规定条件(包括放电温度、放电电流和放电终止电压)下放出的电量多少或放电时间长短称为蓄电池的容量,单位为A·h或A·min

a.理论容量:

假定活性物质全部参加放电反应,由活性物质质量按法拉第电化当量定律计算所得容量称为理论容量。

b.实际容量:

当恒流放电时,实际容量C等于放电电流If与放电时间tf之积,C=If*tf。

c.20h放电率额定容量:

国标GB5008.1—1991《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的规定,以20h放电率的放电电流在电解液初始温度为25℃,电解液密度为1.28g/cm3的条件下,持续放电到单格蓄电池电压下降到终止电压(1.75V)。

在此过程中,蓄电池所输出的总电量,称为该蓄电池的20h放电率额定容量,单位为A·h(安培·小时)。

我国采用20h放电率额定容量作为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的额定容量。

e.额定储备容量:

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初始温度为25℃条件下,以25A的电流持续放电,直至单格蓄电池电压下降到1.75Ⅴ。

在此过程中,蓄电池的持续放电时间,称为该蓄电池的额定储备容量,单位为min(分钟)。

f.起动容量:

蓄电池的起动容量有常温起动容量和低温起动容量两种定义方法。

常温起动容量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初始温度为25℃条件下,以5min放电率的电流持续放电5min,直至单格蓄电池电压下降至1.50V。

在此过程中,蓄电池所输出的总电量,称为该蓄电池的常温起动容量。

低温起动容量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初始温度为-18℃条件下,以5min放电率的电流持续放电2.5min,直至单格蓄电池电压下降至1.00V。

在此过程中,蓄电池所输出的总电量,称为该蓄电池的低温起动容量。

2.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a.构造因素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

①极板厚度的影响;②极板面积的影响;③同性极板中心距的影响。

b.使用因素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

①放电电流的影响;②电解液温度的影响;③电解液密度的影响。

2.5蓄电池的充电

1.充电设备

是指某种直流电源,汽车上采用的充电设备是由发动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充电室采用的多为硅整流充电机、晶闸管整流充电机等。

a.硅整流充电机的型号:

硅整流充电机的型号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元件种类代号,硅元件用“G”表示,晶闸管元件用“KG”表示;第二部分是用途代号,“C”表示充电用;第三部分是元件的冷却方式代号,“A”表示自然冷却,“S”表示水冷,“F”表示强迫冷却,“J”表示油冷;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额定整流电流值(A);第五部分用数字表示额定整流电压值(V)。

b.硅整流充电机的特点:

硅整流充电机主要由交流电源与硅二极管组成,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以供蓄电池充电之用。

图2-3

c.可控硅充电机

2.充电方法

a.定流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保持充电电流恒定的充电方法称为定流充电。

b.定压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保持充电电压恒定的充电方法称为定压充电。

定压充电电压选择:

一般每单格电池约需2.5Ⅴ,即6Ⅴ电池需要充电电压约为7.5Ⅴ,12Ⅴ电池需要充电电压约为15V。

定压充电的特点是充电效率高,开始4~5h内,就可获得90%~95%的充电量,可大大缩短充电时间。

汽车上的充电系统采用电压调节器实现对充电电压恒定的控制。

c.快速脉冲充电:

采用自动控制电路对蓄电池进行正反向脉冲充电,可以提高充电效率,使用中的蓄电池补充充电只需0.5~1.5h。

正脉冲充电→前停充→负脉冲瞬间放电→后停充→正脉冲充电→充足。

3.充电种类

a.初充电:

对新蓄电池或更换极板的蓄电池在使用前进行的首次充电。

初充电一般采用定流充电,全部充电时间约为60~70h。

b.补充充电:

蓄电池使用后的充电,称为补充充电。

蓄电池在汽车上由发电机进行的定压充电,由于不能保证蓄电池彻底充足,而使蓄电池容量下降时,为防止产生硫化,每隔两个月应进行一次补充充电。

补充充电一般需要13~17h。

c.快速脉冲充电

d.去硫充电:

蓄电池产生硫化故障后,其内阻将显著增大,开始充电时充电电压较高(严重硫化者高达2.8Ⅴ以上),温升亦较快。

对严重硫化的蓄电池,只能报废;对硫化程度较轻的蓄电池,可以通过充电予以消除。

这种消除硫化的充电工艺称为去硫充电。

4.充电时的注意事项

2.6改进型铅酸蓄电池

1.干荷电式蓄电池--提高了抗氧化性能

普通铅酸蓄电池负极板在储运过程中,活性物质微粒表面易被氧化,这样新电池灌入电解液就会损耗一部分能量。

为把这部分物质还原,需进行比较烦琐的初充电。

2.免维护蓄电池(Maintenance-FreeBattery,MFBattery)

3.螺旋状极板胶体型免维护蓄电池

蓄电池极板及隔板呈螺旋紧密捆绑状,使得同样容积极板反应面积增大(比普通蓄电池几乎大一倍),低温起动电流更高,起动性能更好。

胶体状电解液粘附于极薄的纤维隔板网材料上,-40℃低温也不会结冰,高温65℃时不会漏液、漏气。

可以以任何角度固定电池。

4.宝马车用蓄电池新技术

a.AGM免维护蓄电池:

在宝马车(E46/E60等)上,配装铅-钙合金栅架AGM免维护蓄电池(AbsorbedGlassMat,即采用可吸收玻璃纤维网袋式隔板的免维护蓄电池),安装在行李箱右侧。

b.智能蓄电池传感器IBS(IntelligentBatterySensor):

是一个自身带有微型控制器的传感器。

IBS持续测量蓄电池端电压、蓄电池充电/放电电流和蓄电池电解液温度,监控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和健康状态。

c.安全蓄电池端子:

在宝马车上,蓄电池正极上连接有安全蓄电池端子,用于在紧急状态(如剧烈撞车时如果燃油泄漏可能导致的爆炸)下的断电防护。

2.7蓄电池的使用、维护与故障排除

1.蓄电池的使用

a.蓄电池的拆装:

1)蓄电池正、负接线柱的识别;2)蓄电池的拆卸,将点火开关置于断开位置,使全车用电设备与电源断开。

拆卸时应先拆负极柱上的搭铁线,后拆正极柱上的起动机线;3)蓄电池的安装,先接起动机(正极)线,再接(负极)搭铁线。

b.蓄电池的正确使用:

(1)三抓,正确及时充电,正确操作使用,清洁维护;

(2)五防,一防充电电流过大和长时间过充电;二防过度放电;三防电解液液面过低;四防电解液密度过高;五防电解液内混入杂质。

c.蓄电池的储存

d.蓄电池冬季使用注意事项

2.蓄电池的维护

a.蓄电池的日常维护

b.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检查:

1)测量电解液的密度;2)用高率放电计测量电压;3)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如果蓄电池刚充过电或车辆刚行驶过,应接通前照灯远光30s,消除“表面充电”现象,然后熄灭前照灯,切断所有负载再测量。

3.蓄电池常见故障的排除

极板硫化、活性物质脱落、自行放电

第三章交流发电机

交流发电机与电压调节器配合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对除起动机以外的所有用电设备供电,并向蓄电池充电。

交流发电机主要由三相同步交流发电机和二极管整流器组成,一般称为硅整流交流发电机,亦简称交流发电机。

3.1交流发电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1.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分类

a.按总体结构分:

1)普通交流发电机;2)整体式交流发电机,(integratealternator)是内装电压调节器的交流发电机;3)带泵交流发电机,是带有真空泵的交流发电机;4)无刷交流发电机,(brush-lessalternator)是无电刷、滑环结构的交流发电机;5)永磁交流发电机,(permanent-magnetalternator)是转子磁极采用永磁材料的交流发电机。

b.按磁场绕组搭铁方式分:

1)内搭铁式交流发电机,磁场绕组的一端与发电机壳相连接;2)外搭铁式交流电发机,磁场绕组的一端经电压调节器后搭铁。

c.按装用的二极管数量分:

1)六管交流发电机,整流器由六只硅二极管组成,这种型式应用最为广泛;2)八管交流发电机,是具有两个中性点二极管(neutral-pointdiode)的交流发电机,其整流器总成共有八只二极管;3)九管交流发电机,是指具有三个磁场二极管的交流发电机,其整流器总成共有九只二极管;4)十一管交流发电机,是指具有中性点二极管和磁场二极管的交流发电机,其整流器总成共有十一只二极管。

d.按冷却方式分:

1)风冷式发电机,按通风方式不同可分为单风扇式和双风扇式,单风扇式是风扇安装在交流发电机的前端,风扇旋转产生的轴向空气流经发电机内部,对定子绕组进行冷却。

而双风扇式交流发电机是在转子两端各装有一个风扇,产生的是轴向和径向的两个方向的空气流;2)水冷式发电机,在高档轿车上,出于降低运行噪音和增强冷却效果的考虑,多采用新型水冷式(water-cooled)发电机。

2.交流发电机的构造

图3-1国产JF系列交流发电机解体图

1—紧固螺母及弹簧垫圈;2—带轮;3—风扇;4—前轴承油封及护圈;

5—组装螺栓;6—前端盖;7—前轴承;8—定子;9—转子;

10—“+”(电枢)接柱;11—散热板;12—“—”(搭铁)接柱;

13—电刷及压簧;14—电刷架外盖;15—电刷架;16—“F”(磁场)接柱;

17—后轴承;18—转轴固定螺母及弹簧垫圈;19—后轴承纸垫及护盖;

20—安装臂钢套;21—后端盖;22—后端盖轴承油封及护圈;

23—散热板固定螺栓

图3-2整体式交流发电机的结构

1—连接螺栓;2—后端盖;3—散热板;4—防干扰电容器;5—滑环;

6—全封闭轴承;7—转子轴;8—电刷;9—磁场接线柱;10—输出接线柱;

11—电压调节器;12—电刷架;13—磁极;l4—电枢绕组;l5—定子铁心;

16—风扇叶轮;17—带轮;18—紧固螺母;19—全封闭轴承;20—励磁绕组;

21—前端盖;22—定子槽楔子;23—电容器插接片;24—输出整流二极管;

25—磁场整流二极管;26—电刷架压紧片

a.转子总成:

(rotorassembly)是交流发电机的磁场部分,作用是产生磁场,主要由两块低碳钢爪形磁极、磁轭、磁场绕组、转子轴和滑环等组成。

图3-3转子磁场的磁力线分布与磁场电路原理

b.定子总成:

(statorassembly)也称电枢,由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组成,作用是产生三相交变电动势。

三相绕组的连接方法可分为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两种。

图3-4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

c.整流器:

作用是把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三相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输出,整流器一般由六只整流二极管和散热板组成。

整流二极管分为正极二极管和负极二极管两种。

正极二极管的中心引线为正极,外壳为负极,管壳底部一般有红字标记。

负极二极管的中心引线为负极,外壳为正极,管壳底部一般有黑字标记。

图3-5二极管命名及符号

例如ZQ10表示为汽车用整流二极管,额定正向电流为10A。

d.前、后端盖:

作用是支承转子总成并封闭内部构造。

后端盖内装有电刷与电刷架,两只电刷装在电刷架中的导孔内,借助弹簧的弹力与滑环保持接触。

两个电刷中与发电机外壳绝缘的称为绝缘电刷,其引线接到发电机后端盖外部的接线柱“F”上,成为发电机的磁场接柱。

另一个电刷是搭铁的,称为搭铁电刷。

e.带轮及风扇

3.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a.发电原理:

图3-6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

E=CnΦ,式中E——每相绕组中电动势的有效值,Ⅴ;C——发电机结构常数;n——发电机转速,r/min;Φ——磁极磁通,Wb。

b.整流原理:

硅整流器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的。

1)六管交流发电机整流电路

有些交流发电机带有中心抽头,它是从三相绕组的中性点引出来的,其接线柱标记为“N”。

中性点对发电机外壳(搭铁)之间的电压称为中性点电压,其数值等于发电机输出电压的一半。

中性点电压用途很广,常用来控制充电指示灯和各种用途的继电器,如控制空调继电器、磁场继电器等。

图3-7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及电压波形

图3-8带有中心抽头的交流发电机

2)八管交流发电机整流电路

图3-9八管交流发电机整流电路

试验表明,在不改变交流发电机结构的情况下,在定子绕组的中性点处加装中性点二极管后,发电机输出功率与额定功率相比,可以提高10%~15%,并且转速越高输出功率增加越明显。

3)九管交流发电机整流电路

在有些交流发电机中,除了有普通交流发电机用来整流的六只二极管外,又多装了三个功率较小的二极管,组成九管交流发电机。

三个功率较小的二极管专门用来供给磁场电流,所以又叫磁场二极管。

图3-10九管交流发电机充电系统电路

4)十一管交流发电机整流电路

图3-11十一管交流发电机整流和充电电路

十一管交流发电机,不仅能增大输出功率,还可以用充电指示灯来指示发电机工作状况。

c.励磁方式:

向交流发电机的磁场绕组供电使其产生磁场的过程,称为励磁(excitation,亦称激磁)。

交流发电机磁场绕组的励磁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蓄电池供电,称为他励(separatelyexcited,亦称他激);另一种是由发电机自身所发电能供电,称为自励(self–excitation,亦称自激)。

3.2交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与型号

1.交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

a.输出特性:

也称负载特性或输出电流特性。

输出特性是指在发电机保持输出电压一定(即U=const)时,发电机的输出电流与转速之间的关系。

空载转速值是选择发电机与发动机传动比的主要依据。

满载转速值是判断在用发电机技术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a)输出特性(b)空载特性

图3-12交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

b.空载特性:

指在无负荷(即I=0)时,发电机端电压与转速之间的变化规律。

c.外特性:

是指转速保持一定(即n=const)时,发电机的端电压与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

图3-13交流发电机的外特性

2.交流发电机型号

依次为:

产品代号、电压等级代号、电流等级代号、设计序号、变型代号

3.3交流发电机的检测与维修

1.交流发电机的车上检查

检查传动带的外观、检查传动带的挠度、检查有无噪音、检查导线连接情况、发电机电压测试、“B”接线柱电流测试

2.交流发电机的拆卸与不解体检测

a.整机测试:

1)测量各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利用万用表的(R×1)挡测量“F”与“-”之间的电阻值,测量“+”与“-”之间和“+”与“F”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也可以判断交流发电机内部的技术状况;2)空载转速的测试,空载电压的测试在万能试验台上进行,接线方法如图3-13所示;3)满载转速的测试,有些故障,在没有电流输出的情况下是表现不出来的,所以在对发电机进行空载转速测试后,应再作满载转速测试,满载转速测试可以接着空载转速进行;4)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

表3-1交流发电机各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

交流发电机

型号

“F”与“-”

之间的电阻值

“+”与“-”之间的电阻值

“+”与“F”之间的电阻值

正向

反向

正向

反向

JF11

5~6

40~50

>1000

50~60

>1000

JF13

JF21

JF12

19.5~21

40~50

>1000

50~70

>1000

JF22

JF23

JF26

图3-14交流发电机的空载和满载测试

图3-15交流发电机出现各种故障时输出电压的波形

3.交流发电机的解体检修

a.转子的检修:

用万用表可检测励磁绕组是否短路和断路,如果阻值低于标准值,则说明励磁绕组短路;如果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励磁绕组断路。

用万用表可检测励磁绕组是否搭铁。

图3-16用万用表可检测励磁绕组是否短路和断路

图3-17用万用表可检测励磁绕组是否搭铁

b.定子的检修:

用万用表可检测定子绕组是否断路、是否搭铁。

图3-18用万用表可检测定子绕组是否断路

图3-19用万用表可检测定子绕组是否搭铁

c.二极管的检修

d.电刷的检测

4.交流发电机的装复与检测

3.4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

1.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a.电压调节器(voltageregulator):

可以保证交流发电机输出电压不受转速和用电设备变化的影响,使其保持稳定,以满足用电设备的需要。

b.电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c.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分类:

触点式电压调节器,晶体管式电压调节器,集成电路式电压调节器。

2.触点式电压调节器

a.工作原理:

通过电磁力和弹簧弹力的平衡改变触点闭合和断开的时间,改变励磁电流大小,从而改变磁通,进而实现对发电机输出电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