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1002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docx

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

国培专题资料初中化学考试命题的设计与研究

各位老师,大家好!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在中考中带领自己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每一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认真钻研教材和中考说明,研究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动态,正确把握中考复习的方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助于教师在复习中采用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取得显著的复习效果。

了解初中化学试题的命制过程,对教师选择针对学生实际、符合中考方向的复习题、测试题,加深对中考说明的理解,在复习中避免学生走弯路、做无用功,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一下中考化学复习练习题、测试题命制的原则、要求和方法。

一、测试命题的理论

测试是一种教育测量手段。

在测试过程中,为了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在不同水平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常采用的方式为:

通过精心设计的测试题,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这一情境既涉及知识的具体内容,又涉及到运用知识的难度水平。

学生在此情境中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操作,最后给出操作结果,并显示出其外在行为——给出问题的答案。

若答案正确,则可以认为学生掌握了该知识并达到了相应的学习水平。

根据测试目的可以将测试分为:

预测测试、诊断性测试、水平测试和选拔性测试四种。

预测测试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班、分组、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对学生应具有的有关学习基础进行测试;诊断性测试是为了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改进教学;水平测试是在某一门学科或某一学习阶段结束后,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所进行的测试;选拔性测试则是将学生进行区分,有利于招生选拔工作。

一般来说,中考具有较强的选拔性测试的特征;两考合一则同时具有水平测试和选拔性测试的特征;平时的单元检测和期中、期末考试同时具有水平测试和诊断性测试的特征;中考的复习题更多的具有诊断性测试的特征。

二、新课程中考测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的评估初中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程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此,考试同时具备水平测试和选拔性测试的特征,试题应该坚持考查能力的方向,但同时突出课程的主干内容。

中考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是:

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利于高中教学。

命题范围遵循《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新课程的化学试题的命制是以“能力立意”为主,注意“三维目标”的达成。

不出偏、怪、难题,不出带有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色彩的题目;命题必须渗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新理念,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对重点、热点问题要给予特别关注,重视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以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命题应注意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注意考试或考查问题的探究性与综合性,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和想像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命题应注意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命题还应坚持其教育性与时代性,不为考而考,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大事。

新课程标准在测试命题上要注意在考查学生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基础上,侧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不仅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重现和描述,还要从这些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问题的关系上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在注重考查观察、实验、思维、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增加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试题的选取要注意适当从工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为素材的化学问题,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设计上增加了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和能力型题目。

中考测试题应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要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三、新课程中考测试题的命题原则

中考测试题的命题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试题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不要出现科学性错误。

2.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试题设计与评价目标相一致,使试题的解答过程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思维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试题设计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设计,更加注重考查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4.公平性:

公平性是指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对所有考生公平,避免偏题、怪题。

应尽力考虑城市和农村不同教学条件和能力,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

5.规范性:

规范性是指试题内容应正确无误,表达准确清晰;试卷结构要科学、合理,题量要适当,难易程度符合实际情况;试卷形式要规范,格式要正确。

除以上命题原则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立足基础性,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不出偏、难、旧题,避免盲目攀高。

应灵活多样地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避免知识的简单重复和技能的机械组合。

2、要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注重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3、要注重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注意从实际出发选取试题素材,考察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社会实际学习化学,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命题要做到:

执行课标、体现课改;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加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注重素质、体现创新、促进发展。

四、中考化学复习测试题的命制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以上一些基本的命题理论的基础上,大家就可以尝试进行试题的编制了。

在编制习题之前,命题者首先要认真学习“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这样才能把握住命题的方向,使我们编制的测试题符合中考的要求。

(一)试卷编制的一般程序

(1)明确考试目的:

就是你这个考试是什么性质的。

(2)确定考试范围:

也就是考什么,具体考哪部分的知识,考哪些能力。

(3)制定双向细目表:

在明确考试范围的基础上确定题型、题量以及编排试题的顺序。

(4)确定试题:

就是依据双向细目表精心编制及精选适当的考题。

(5)审查修改试题:

整份试卷编制完成后,需要认真审查、修改、调整考题。

(6)试答试题内容:

在试卷正式使用前,教师需要独立的将全卷认真地作一遍,以再次把握试题的难度和题量,同时防止出现科学性错误。

一般留给学生的答题时间应该是教师答题时间的2~3倍。

(7)制定评分标准:

使各试题的分数合理分配。

(二)命题前的重要工作——制定“双向细目表”

为了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在编制习题之前,还要列一个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能力层次与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一般来说,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

中考一般地将考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A层次:

属于了解和经历水平,包括《课程标准》中的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体验、感受等描述。

B层次:

属于理解、模仿、反应水平,包括《课程标准》中的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初步学习、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等描述。

C层次:

属于应用、独立操作、领悟水平,包括《课程标准》中的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初步学会、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等描述。

列出双向细目表后就会使要考查的知识点及所要考查的层次确定下来,这样试题所要考查的内容就不会随便改动,不会因为命题者个人专长或偏好而使取样、难度等有所偏差,以确保试题的质量。

下面我们举出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列制的一种格式:

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时间:

60分钟;试卷总分:

80分

题号

考试内容及素材

考试要求

题型

分值

预估难度

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B

单选题

1

0.95

2

氧气的用途

A

单选题

1

0.95

3

燃料的作用;化石燃料

A

单选题

1

0.9

4

安全常识、图标识别

A

单选题

1

0.9

5

垃圾处理。

水资源保护、净化

A

单选题

1

0.9

6

净水方法

A

单选题

1

0.9

7

分子性质

B

单选题

1

0.95

8

甲烷的用途

A

单选题

1

0.88

9

高分子材料及用途

A

单选题

1

0.9

10

化学的研究范围;对化学的认识

B

单选题

1

0.9

11

元素的认识

B

单选题

1

0.95

12

衣物纤维的检验

A

单选题

1

0.9

13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A

单选题

1

0.95

14

燃料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酸雨)

A

单选题

1

0.85

15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应用

B

单选题

1

0.9

16

化合价计算

B

单选题

1

0.9

17

氧气支持呼吸;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B

单选题

1

0.85

18

化学符号中数字意义

B

单选题

1

0.95

19

原子的性质

B

单选题

1

0.9

20

原子的构成

B

单选题

1

0.95

21

实验基本操作

B

单选题

1

0.95

22

实验现象

B

单选题

1

0.85

23

反应类型

B

单选题

1

0.85

24

燃料的充分燃烧

B

单选题

1

0.8

25

化学式的含义;葡萄糖的分类

C

单选题

1

0.75

26

离子和原子的区别

C

单选题

1

0.65

27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判断化学式

C

单选题

1

0.75

28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含义;数据分析能力

C

单选题

1

0.4

29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二氧化碳制法;灭火原理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探究

C

单选题

1

0.5

30

元素守恒;化学式计算

C

单选题

1

0.4

31

物质的用途和分类(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醇用途)

B

填空题

5

0.8

32

氧气性质、制法、用途

B

填空题

7

0.7

33

化学与健康、营养素;审题能力(信息获取;严谨审题)

维生素作用;糖类作用、钙元素作用

B

填空题

5

0.7

34

物质的多样性;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铁、氧)

化学式计算

C

填空题

5

0.5

35

推断

利用重要酸碱盐的反应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酸、硫酸

C

推断题

6

0.35

36

二氧化碳制法

仪器名称、化学方程式、验满、找错、性质检验。

B

实验题

6

0.85

37

燃烧原理分析

素材:

纸火锅

纸火锅不着的原因;服务员熄灭火焰的方法及原理;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灭火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

C

实验题

5

0.5

38

获取信息

方案设计:

仪器、药品、操作步骤;

记录和表述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评价

碘和高锰酸钾鉴别

C

实验探究

4

0.4

39

方程式计算

氢气燃烧

C

计算题

4

0.8

40

方程式计算应用情境、填空

方程式错误,答案正确不给分。

考虑根据信息书写方程式,应用方程式计算

从空气中得到稀有气体。

镁与氮气反应

C

计算题

3

0.3

 

接下来就是编制试题了,要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并且要遵循下面的程序:

立意-----情境-----设问。

“立意”就是考什么,即考查学生的哪些知识点,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达到什么层次。

“情境”就是用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将所考查的内容进行包装,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尤其是要尽可能选用学生身边的材料导入,以激发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设问”指考查方式,要求灵活、多样,多角度进行设问。

通过这三个环节,一份高质量的试题就设计好了。

例如:

同样是对氧气的制法进行考查,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1.可以直接考查,属于识记类

记忆类

小刚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1)写出下列序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停止加热④收集气体⑤加热⑥加入药品,请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填序号)。

(4)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如下:

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___,松开手后,导管口有液面上升。

识别类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下同),气体收集装置为______;

2.可以融入问题情境,但仍是学过的知识。

小红发现一种紫色的固体可以治疗观赏鱼的某些疾病,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紫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资料整理如下:

碘是一种紫黑色有光泽的固体,在微热下即升华,在空气中呈紫红色。

碘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紫红色。

【猜想与验证】

方案1:

取少量该紫色固体放在试管中,加水,(填现象)。

取用紫色固体时,为避免药品粘在试管口和试管壁上,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

取少量该紫色固体放在试管中,微微加热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方案3:

用下图装置加热该紫色固体并收集一瓶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该紫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高锰酸钾。

【反思与评价】

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好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陌生情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夏天到了,衣服上常会留下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等。

现在市场上出售一种“污渍爆炸盐”,宣称“含天然活性氧,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

小强同学对这种“污渍爆炸盐”的化学成分非常感兴趣,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探究。

主要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问题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2)查阅相关资料(资料主要信息如下)

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

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主要洗涤助剂之一。

(3)猜想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是过碳酸钠。

(4)设计与实验

小强同学设计的主要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请你运用初中所学知识,帮助小强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序号

主要操作步骤

主要实验现象

操作目的

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Ⅰ(黑色固体);在分液漏斗a中加入新配制的“污渍爆炸盐”的饱和水溶液;在分液漏斗b中加入Ⅱ。

____

____

打开分液漏斗a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

生成大量无色气体。

____

然后Ⅰ。

Ⅱ。

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

第②步操作得到的结论:

Ⅲ。

待第②步反应停止后,打开分液漏斗b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

生成大量无色气体。

____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Ⅰ。

Ⅱ。

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

第③步操作得到的结论:

Ⅲ。

(5)实验的初步结论

小强认为:

“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过碳酸钠。

(三)制定试卷评价的4个参考数据

最后还要对所编制的试题进行质量方面的分析。

一份试题的质量如何,要从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保自己所编制的试题是高质量的试题。

1.难度指试题难易程度,难度系数==该试题的平均得分/该试题的满分值;一般中考试题的难度系数在0.7左右比较合适,我们平时的测试题难度系数把握在0.65——0.75左右比较合适。

2.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

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它的区分能力就很强,题目的区分度就高。

这就要求我们命题要有梯度,从易到难,既要有送分的题,又要有拉开档次的中等难度的题,还要有少量给尖子生准备的难题。

需要注意的是难度和区分度有关系,但并不是一回事。

从实际数据分析来看,往往难题并不是区分度最好的题,中等偏难的试题往往区分度更好。

中考对区分度的要求很高,因此,在中考复习和测试题中应提高区分度较高的试题比例。

区分度是反映试题对不同水平的受试者鉴别能力的指标。

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试能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使水平高的学生得高分,水平低的学生得低分,从而显示出考生的细微差别。

一般区分度的指标为:

0.4以上为优良题,0.3-0.39为良好题,0.2-0.29为一般题,0.2以下为劣题,需要修改。

3.信度是指使用同一试卷对考生重复测验时,或两个平行试卷对考生测验时,所得测验分数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稳定性越大,一致的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

4.效度是指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即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对于不同级别的考试,以上各项指标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平时的考试,难度可以低一点,以便让更多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就感。

对于中考来说,难度、区分度应该高一些以利于不同层次的高校选拔人才,这也是试题的选拔功能所要求的。

(四)试题编制的一些技巧

1.信度的达成

为了使编制的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首先就是所选习题应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明确性。

不能出那种有科学错误的、不符合学生实际的、设问不明确的习题,使学生无从答起。

另外还要注意试卷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效度的提升

为了使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尽量相符合,使测试达到预期的目的,使考试具有较高的效度,在制定考试目标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客观情况,避免盲目攀高。

要保证试题是所要测量的教学内容的代表性样本,且能够反映出各个部分内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以便试题取样适当。

3.难度的控制

教师应将考试的难度控制在预期范围内,避免试题过难或过易。

同样的考试内容,同样的习题,编排方式不同,造成的难度也不同。

如:

选择题正误选项次序的调整、选择题干扰项干扰程度的调整都可能会造成难易的不同。

选择题设置成单选、双选和单双混合选难度就不一样。

推断题的“特征语言”的给法,实验题设问的明确程度等都可能影响试题的难度。

另外第一道题的难易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以致影响到全卷答题的发挥。

因此,一般题目都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4.区分度的把握

为了使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选拔功能,在试题的挑选上要注意要有一定的梯度,各种能力层次的题都要有一些。

要有一定数量的活题,适当的时候可以设置一道附加题,以满足尖子生的需要,使学生成绩拉开档次。

五、中考测试题的题型与近些年中考化学试题的特点

(一)中考化学试题的常见题型

目前从各地中考的化学试卷来看,常见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选择题

由于选择题包含的知识面很广泛,一道题中可以包含许多知识点,且这类题目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于概念掌握的准确程度,又可以减轻阅卷教师的工作量,因此这种题型是各地中考的必考题型。

目前各地中考选择题大多都是四选一,分值一般占总分的40%。

选择题所处的位置在整张理综试卷的最前,每道题的分值2分,所考知识比较基础,因此答好选择题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条件。

2.填空题

理综试卷的第Ⅱ卷主要题型为填空题。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能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对化学用语使用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和精炼性。

如果不理解相关知识和概念,是无法作答的,不像选择题那样能猜。

3.简答题

简答题是填空题的变形,即把空格变成问句,所以它们的功能基本相似。

它不但用来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还用来考查考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不但用来考查考生是否“知其然”,还要考查考生能否“知其所以然”。

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表述的条理性。

近几年化学中考题中简答题的分值有增大趋势。

4.推断题

推断题的形式通常有文字描述型、文字描述与反应式结合型和框图型等。

推断题集无机机常见物质的性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具有综合性强、考查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多变、能力要求高、推理严密等特点,既能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类题在历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对于体现中考试题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实验题

此类题在近年中考题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考题中的比重逐年加大。

实验题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设计、表达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常见的有解释实验现象、选择实验装置和药品、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等。

由于实验题较之其它类型的试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突出了对实验探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因此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中考大纲的目标和要求。

6.计算题

从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单纯的计算题比例在减少了,计算题的难度也下降了,计算更多的是与有关的实验、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命题更具有化学意义,体现了新课标中考化学试题的特色。

(二)新课程标准中考中出现的创新题型

1.探究性试题

探究性试题是一类通过阅读、理解、分析试题所提供的信息,结合学生己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试题要求以科学研究的方式,提出假设或猜想,拟定探索方案,进行必要的分析、推理求得正确结论的一种新题型。

探究性试题要求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这类试题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特别是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探究思想和探究能力。

探究性习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理解、分析等多种能力,因此它是新课程改革中中考的主干题型之一。

(2007北京中考)小军见到一种“化学爆竹”(见右图),只要用手拍打锡纸袋,掷在地上,锡纸袋随后会突然爆开并伴随响声。

他认为,这是锡纸袋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造成的,于是想探究锡纸袋中的物质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