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1171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

  《我长大了》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大,懂得感激自己的父母。

  2、提高体验生活、收集资料的能力。

  3、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4、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验长大的乐趣,学会感激父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长大”。

  1、播放儿时的音乐,请两位同学穿上幼时的服装走一走。

  2、尝试体验。

全班同学尝试穿幼时服装。

  3、交流感受。

  4、揭示话题。

  老师:

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

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三年纪的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

(板书:

我长大了)

  用幼时的儿歌,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对儿时的回忆。

让学生尝试戴上或穿上年幼时的物品,使学生的口、眼、手、脚、脑充分解放,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产生对“长大”的特殊感情,从而自然地揭题。

  5、阅读教材,认识乐乐、虎子、小文。

请同学们读课本P2——P4乐乐、虎子、小文的话。

请学生发表意见。

  乐乐的故事:

每次看儿时的照片,爸爸妈妈都会在旁边指点,语气里充满了爱意,我们一起回想童年趣事,心里美滋滋的。

  虎子的故事:

出生时3.3千克,现在25千克,出生时候的小脚丫才6厘米长。

  小文的故事:

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背上小书包,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第一次登台演出。

  二、小组合作——探究“长大”。

  老师:

每位同学都和课本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1、小组测量。

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2、小组评一评。

各小组向全班介绍:

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最多。

  3、小组展示照片,感悟长大是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测量、计算、比较,让他们的实践中体验,并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三、交流故事——分享“长大”的快乐。

  小组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

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尤其是那些令爸爸妈妈和自己难忘的事。

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的用品。

  四、拓展延伸——理解“长大”的含义。

  请学生读课本第5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长大了”的含义。

  思考:

“长大”是否只是指身体上的长大?

它还体现在哪些地方?

  交流:

从生活上和学习上。

  五、联系生活——为“长大”努力。

  1、我们长大了,能为家庭做些什么?

看看文中妈妈的心里话,思考能为家里做些什么。

  2、创作(一幅画、一首诗、一张贺卡……)告诉家人你长大了,你想为家里做些什么,想得到他们的支持。

  3、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我们知道了每一位同学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今天,都长大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比以前更深刻地懂得了“长大”的含义。

希望同学们经常想到这一点,像个“长大”的孩子。

  

  《我长大了》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大,懂得感激自己的父母。

  2、提高体验生活、收集资料的能力。

  3、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4、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验长大的乐趣,学会感激父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长大”。

  1、播放儿时的音乐,请两位同学穿上幼时的服装走一走。

  2、尝试体验。

全班同学尝试穿幼时服装。

  3、交流感受。

  4、揭示话题。

  老师:

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

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三年纪的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

(板书:

我长大了)

  用幼时的儿歌,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对儿时的回忆。

让学生尝试戴上或穿上年幼时的物品,使学生的口、眼、手、脚、脑充分解放,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产生对“长大”的特殊感情,从而自然地揭题。

  5、阅读教材,认识乐乐、虎子、小文。

请同学们读课本P2——P4乐乐、虎子、小文的话。

请学生发表意见。

  乐乐的故事:

每次看儿时的照片,爸爸妈妈都会在旁边指点,语气里充满了爱意,我们一起回想童年趣事,心里美滋滋的。

  虎子的故事:

出生时3.3千克,现在25千克,出生时候的小脚丫才6厘米长。

  小文的故事:

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背上小书包,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第一次登台演出。

  二、小组合作——探究“长大”。

  老师:

每位同学都和课本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1、小组测量。

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2、小组评一评。

各小组向全班介绍:

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最多。

  3、小组展示照片,感悟长大是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测量、计算、比较,让他们的实践中体验,并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三、交流故事——分享“长大”的快乐。

  小组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

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尤其是那些令爸爸妈妈和自己难忘的事。

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的用品。

  四、拓展延伸——理解“长大”的含义。

  请学生读课本第5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长大了”的含义。

  思考:

“长大”是否只是指身体上的长大?

它还体现在哪些地方?

  交流:

从生活上和学习上。

  五、联系生活——为“长大”努力。

  1、我们长大了,能为家庭做些什么?

看看文中妈妈的心里话,思考能为家里做些什么。

  2、创作(一幅画、一首诗、一张贺卡……)告诉家人你长大了,你想为家里做些什么,想得到他们的支持。

  3、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我们知道了每一位同学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今天,都长大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比以前更深刻地懂得了“长大”的含义。

希望同学们经常想到这一点,像个“长大”的孩子。

  

  《我长大了》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大,懂得感激自己的父母。

  2、提高体验生活、收集资料的能力。

  3、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4、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验长大的乐趣,学会感激父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长大”。

  1、播放儿时的音乐,请两位同学穿上幼时的服装走一走。

  2、尝试体验。

全班同学尝试穿幼时服装。

  3、交流感受。

  4、揭示话题。

  老师:

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

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三年纪的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

(板书:

我长大了)

  用幼时的儿歌,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对儿时的回忆。

让学生尝试戴上或穿上年幼时的物品,使学生的口、眼、手、脚、脑充分解放,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产生对“长大”的特殊感情,从而自然地揭题。

  5、阅读教材,认识乐乐、虎子、小文。

请同学们读课本P2——P4乐乐、虎子、小文的话。

请学生发表意见。

  乐乐的故事:

每次看儿时的照片,爸爸妈妈都会在旁边指点,语气里充满了爱意,我们一起回想童年趣事,心里美滋滋的。

  虎子的故事:

出生时3.3千克,现在25千克,出生时候的小脚丫才6厘米长。

  小文的故事:

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背上小书包,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第一次登台演出。

  二、小组合作——探究“长大”。

  老师:

每位同学都和课本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1、小组测量。

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2、小组评一评。

各小组向全班介绍:

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最多。

  3、小组展示照片,感悟长大是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测量、计算、比较,让他们的实践中体验,并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三、交流故事——分享“长大”的快乐。

  小组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

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尤其是那些令爸爸妈妈和自己难忘的事。

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的用品。

  四、拓展延伸——理解“长大”的含义。

  请学生读课本第5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长大了”的含义。

  思考:

“长大”是否只是指身体上的长大?

它还体现在哪些地方?

  交流:

从生活上和学习上。

  五、联系生活——为“长大”努力。

  1、我们长大了,能为家庭做些什么?

看看文中妈妈的心里话,思考能为家里做些什么。

  2、创作(一幅画、一首诗、一张贺卡……)告诉家人你长大了,你想为家里做些什么,想得到他们的支持。

  3、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我们知道了每一位同学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今天,都长大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比以前更深刻地懂得了“长大”的含义。

希望同学们经常想到这一点,像个“长大”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