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122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Word下载.docx

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决定在近期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这一变化( 

 

A.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方针

C.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D.满足了国民的和平要求

6.美国学者鲍斯特说:

“1973—1974年的阿拉伯石油禁运把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从一只纸老虎变成了国际上必须慎重对待的持久的力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石化工业发展

B.经济全球化开始深入到能源输出领域

C.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受到冲击

D.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7.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发表了关于欧洲复兴计划的演说,表示“最初的意见应该由欧洲提出”,美国“能力所及,予以全力支持”。

紧接着,英、法、苏三国外长在巴黎召开会议,讨论响应该计划的问题。

因意见分歧,苏联退出会议。

这里的“最初的意见”旨在

A.恢复英法等国的经济制度B.实现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C.提升西欧对抗苏联的实力D.构建战后世界经济体系

8.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也有人说“马歇尔计划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对“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最正确的理解是( 

A.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控制欧洲国家

B.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C.其深刻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D.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9.世界各国都在出台各种各样的科技发展战略,竞相争夺科技制高点,如“中国制造2025”、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美国“未来工业发展计划”等。

这主要是因为()

A.科技发展水平与国家前途息息相关

B.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

D.全球整体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10.1974年,日本三木武夫内阁提出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对中苏两国采取“不偏不倚”的“等距离外交”政策。

此后,又提出“全方位外交”“多边均衡外交”。

这说明日本()

A.外交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意图挑战现存的两极格局D.政治大国地位得到国际上承认

1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表明当时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B.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采取混合经济的模式走出滞胀D.逐步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

12.列宁指出“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其中“亚洲的觉醒”是指亚洲

A.工业文明的起步B.文明开化的兴起

C.科学技术的革新D.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3.1834年英国一反过去“家内救济”方式颁布《济贫法修正案》,下面是该法案颁布后英国济贫院的真实写照:

“这就是教区给穷人们的住房——泥巴糊的墙几乎裹不住腐朽的门框,恶臭让人憋得心慌,笨重的纺车整天悲鸣般的吱吱作响,这里的孩子从来没有父母来探望,这里的父母也好似不晓得亲情一样……”该修正案主要表明()

A.保障了工人的基本生活B.工业革命并未惠及下层民众

C.是工人不断抗争的结果D.救济、就业与经济发展兼顾

14.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

%)”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科技进步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5.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共和政体,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有利于美国在海外扩张领土

③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建国后,对科技活动的支持体现在立法上,在宪法中规定保护发明人权益,1790年制定了保护专利的第一部法律。

1802年成立联邦专利局,负责管理技术革命和发明创造的专利。

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土地赠与法案,规定将土地或土地出售后的资金用来建设大学。

1863年根据总统签署的国会法令成立了国家科学院,引导研究人员不断作出创造性贡献。

一战前后,美国政府又直接投资建立的实验机构。

这些研究机构对于美国的基础研究、民用研究、军事研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黄先智《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及特点》等

材料二 

1956年,中央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

规划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

还对中国科研工作的体制、人才的吸纳引进使用方针、培养干部的大体计划和分配比例、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的原则等做了规定。

从国情实际出发“力求自力更生,但要有计划的合理运用兄弟国家的帮助”,“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把我国科技从十分落后的基础上提高到接近于现代先进水平”。

这些指导思想和措施推动新中国在国防科技、生物医学等领域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摘编自曹希敬《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主要科技政策盘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建国以来到20世纪初政府鼓励科技发展的举措,并说明其成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十二年科技规划”出台的背景及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美国相比,新中国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自身优势。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城邦各自为政,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彼此战争不断。

人们对此感到厌恶,渐渐有了借祭祀、体育竞技活动暂停战争的意愿。

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三个最强大的城邦国家伊利斯、斯巴达和比萨的国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决定当年举办第一届奥运会。

直到公元393年,希腊共举办了293届奥运会。

在奥运会比赛期间,希腊各城邦成千上万的人便向奥林匹亚涌去。

奥运会也由此演变成希腊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推动政治交流、促进贸易发展、繁荣希腊文化、融合民族感情的作用,它使全希腊人民在和平的气氛中欢聚一堂,其丰富的内容和壮观的场面,形成了全希腊最盛大的和平友谊的节日。

——摘编自《奥运会:

历史,要事和趣事》

材料二1830年,希腊从土耳其获得独立,出现了复兴古希腊文明的热潮。

从19世纪中期起,随着奥林匹亚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人们复兴古奥运会的热情越来越高,其中做出特别贡献的是法国人顾拜旦。

当时欧洲国家之间的争端加剧,战争危机日益加重。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顾拜旦希望通过体育消除偏见,增加相互之间了解,促进友好共处和世界和平。

在他的努力之下,1894年6月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它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已。

——摘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奥运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取得成功的原因。

18.广告作为文化的载体,从某种角度上可以反映其所处时代的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可口可乐在不同时期的广告语

1905年广告语:

“保持和恢复你的体力,无论你到哪里,你都会发现可口可乐。

1923年广告语:

“口渴时的享受。

”“重塑自我,恢复活力。

1929年广告语:

“振作起来。

1950年广告语:

“献给所有学生和脑力工作者,8点一杯可乐会让你清醒到11点。

1971年广告语:

“我们要给世界买瓶可乐喝。

21世纪广告语:

“每刻尽可乐。

——摘编自陈玲、吕万英《优选论视角下的可口可乐广告语分析》

(1)请你为1942—1945年和1980年的可口可乐编写广告语。

(2)结合可口可乐在不同时期的广告语,概述其与时代特征的关系(任选三个时期即可)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近代国际法确立之前,人们承认国家有战争权。

国家为了追求自已的利益,当和平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时,即可使用最极端的暴力手段——战争。

……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在荷兰召开,共通过了13个公约,其内容规定不宣而战是非法的,……规定了战争开始时对敌国商船的保护制度。

……凡尔赛和约设立了追究战争犯罪的内容……此后,1928年签署的《巴黎非战公约》,更是进一步正式提出,禁止将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刘长敏《海牙和平公约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材料二 

17世纪,荷兰学者格劳秀斯提出了国际法的设想:

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限制掠夺战争的发生,减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必须服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口违反国际法的规定;

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

格劳秀斯还拟定了国际法的一些具体条文。

如:

交战双方均不得杀害平民、儿童等非作战人员;

也不准抢掠他们的财产;

不准杀害、虐待停止抵抗的战俘;

保护交战双方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财产等。

格劳秀斯被西方各国奉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国际法主张成为国际法体系的基础。

——摘引自《国际法的渊源》

材料三 

1928年订立的《非战公约》,成为制止侵略战争的重要法律依据。

……历史的遗憾在于,这样一个明确宣布战争为非法的国际公约并没有能够制止战争。

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是对法西斯反攻的继续,于是,《非战公约》成为战胜国审判战犯的尚方宝剑。

起诉方代表都无一例外地求助了《非战公约》对战争合法性地否定。

从审判的整个过程看,正是由于《非战公约》的事先存在以及战胜国的引用,才保证了审判的有法可依、有理可据。

《非战公约》在审判、惩办战犯的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它本身也凭借对战犯的审判而重新获得了价值认同,真正确立了自已在国际法发展序列中的地位。

——摘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和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国际社会对战争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格劳秀斯国际法主张体现的先进理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非战公约》历史地位的转变及其作为国际法的积极意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略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英国棉花进口,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分布图信息。

【解答】

A.美国棉花出口与领土扩张的关系在图中无法体现,故不选A。

B.从图中可知,英属西印度群岛进口棉花占比较小,而英国于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美国此后并非英国殖民地,故不选B。

C.根据图中英国棉花进口量的数据可知,英国从美国进口的棉花占比越来越大,美国成为英国棉花进口的最主要国家,说明英国棉花进口结构逐渐单一,应对危机能力减弱。

根据分布图中“1856—1860”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即将在1861年爆发南北战争,美国棉花的生产和出口势必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英国的棉花进口受到冲击,故C正确。

D.仅从图中英国的棉花进口数据,无法得出其棉纺织业规模世界领先的结论,故不选D。

故选C。

3.【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科技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A.题干是强调科技发展,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不是说科技革命是摆脱危机的出路。

排除A.

B.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不从材料中看出来,但是题干中也涉及到科技进步,引发了时代变革,选项中没有完整的概括出来。

排除B。

C.科学技术不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选项自身表述是错误的。

排除C。

D.题干能够反映出经济危机导致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又引领时代跨越和经济飞跃。

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本题考查非洲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要求掌握基础知识。

A.孟尼利克二世是现代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缔造者,是埃塞俄比亚民族英雄;

孟尼利克二世改革税收制度,严禁贩卖奴隶,铸造本国货币,印行邮票,还派遣了第一批赴欧留学生,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

故A正确。

B.1881年苏丹马赫迪起义时,马赫迪号召人民进行“圣战”,故排除B。

C.该项和孟尼利克二世无关,故排除C。

D.孟尼利克二世是埃塞俄比亚人,故排除D。

​​​​​​​故选A。

5.【答案】C

本题考查十月革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C.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而他当时的策略是逐步来进行,不是直接动用武力。

但当年又发生了“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双方关系彻底破裂。

因此,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决定近期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故C符合题意。

​​​​​​​ABD.说法均不准确,也不符合题干主旨。

​​​​​​​故选C。

6.【答案】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第三世界的兴起,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C.题干反映了欧佩克组织控制了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原先西方控制的国际石油定价机制受到破坏,故C正确。

​​​​​​​A.题干不能推导出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否促进石油工业发展,故A错误。

B.经济全球化早就深入到能源开发领域,故B错误。

D.国际市场油价变化与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无关,此项答非所问,故D错误。

7.【答案】B

8.【答案】C

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A.马歇尔计划只是经济援助,不可能靠它来控制欧洲国家,故排除A。

B.马歇尔计划不是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故排除B。

C.马歇尔计划的历史背景是西欧国家因为二战而普遍衰落,急需外部援助来恢复经济。

同时,西欧国家面临来自苏联和东欧的共产主义势力的威胁。

因此,马歇尔计划就是要帮助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复兴,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故C正确。

D.这与马歇尔计划毫无关系,故排除D。

9.【答案】A

10.【答案】A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A.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崛起,日本调整其外交政策,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外交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故A项正确。

B.日本的外交仍然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外交上没有摆脱美国的影响,没有体现独立自主,故B项错误。

C.日本的外交客观上冲击了现存的两极格局,但没有主观上挑战,故C项错误。

D.日本还没有取得政治大国地位,故D项错误。

11.【答案】A

本题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A.根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所学,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增强了政府的经济职能,故A正确。

B.该项与题干信息相悖,故排除B。

C.70年代出现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混合经济,故C错误。

D.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发展计划经济,故D错误。

故选A。

12.【答案】D

13.【答案】D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A.从题干中“这就是教区给穷人们的住房--泥巴糊的墙几乎裹不住腐朽的门框,恶臭让人憋得心慌”可知,工人的生活并未得到改善,故A错误。

B.题干未涉及工业革命,故B错误。

C.题干未涉及工人的抗争,故C错误。

D.从题干中“笨重的纺车整天悲鸣般的吱吱作响……”并结合时代背景可得出救济思想为救济与就业相结合,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

14.【答案】D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表格信息。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英国、美国的工业生产比重逐渐增加,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中国的工业生产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没有抓住机遇,导致中国落后,故D正确。

AB.两项所述均不够全面,故AB错误。

C.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中国的大门,故C错误。

15.【答案】A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要求理解掌握基础史实。

①.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中央的联邦政府具有最高的权威,结束了邦联制之下的松散状态,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故①正确。

②.美国从未通过侵略战争在海外扩张领土,不像俄国掠夺了中国15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故②错误。

③.联邦制下,国家形成一个整体。

因为统一了货币、交通、税收和对外贸易的管理,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③正确。

④.美国是总统共和制,不是责任内阁制,故④错误。

​故选A(①③)。

16.【答案】

(1)举措:

制定法律鼓励科技发展;

建立国家科技管理机构;

提供土地、资金等发展大学教育;

建立科研学术机构,引导科技创新。

成效:

提升了美国的科研实力,使美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技中心;

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使其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2)背景:

“一五”计划即将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中国工业薄弱、科技落后;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确立。

美苏冷战对峙;

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以及干涉朝鲜内战等都严重威胁我国国防安全。

特点:

服务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有计划、有重点,较全面;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将学习苏联与实际国情相结合。

(3)优势:

能够集中一切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人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爱国报国、无私奉献等等民族精神;

新中国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落后的状况所焕发出的建设热情与行动。

(1)本题考查美国政府在鼓励科技发展上做的努力及其成效,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1787年宪法明确了联邦政府对科学技术的责任。

联邦政府于1790年制定了保护专利权的第一部法律”可以得出,建立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法律体系;

“成立了联邦专利局,负责管理技术革命和发明创造的专利”、“成立美国最高的学术团体--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了国家规划局,设有科学实验室,由政府拨款开展科学研究”可以得出完善国家科技管理机构;

为科技提供财力支持;

鼓励发展科技教育;

建立全国性学术领导机构和科研机构。

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结合第一小问的努力和所学可知,这些努力提升了美国的科研实力,培育了美国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

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科技创新中心,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

(2)本题考查新中国“十二年科技规划”出台的背景及其特点,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

依据材料二“ 

”可知,1956年,中央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的背景:

1953——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薄弱,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科技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制定根据本国自身的国情,及美苏两国从战时合作走向了战后对抗的国际形势,制定“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建立后,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企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

朝鲜和中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朝鲜只是一个跳板,中国为了创造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依据“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把我国科技从十分落后的基础上提高到接近于现代先进水平”。

”可知,中央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服务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从国情实际出发“力求自力更生,但要有计划的合理运用兄弟国家的帮助”可知,中国采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

(3)新中国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自身优势,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

依据《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可知,与美国相比,新中国能够集中一切力量搞科技研究,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