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229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docx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18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2019年高考(181)2019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2019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2019.2)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典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和地域相,因而经典具有了某种特殊品格。

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表现于它的超时代价值。

《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春秋时期政治体制及伦理关系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内含从普遍的文化层面加以阐释的可能,例如,今天我们可以从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层面进行阐发,思考如何使个体充分履行各自义务的问题。

经典不仅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更有超越地域的世界性的意义。

真正的经典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世界文化共同财富的组成部分。

中外经典,概莫能外。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其重点讨论的正义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不只适用于西方;儒家典籍《论语》讨论的仁道原则,其意义同样超越中国。

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时,这样的意义也许隐而不彰,但当不同文化彼此相遇,经典的世界性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

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就意味着我们要开眼界。

在阅读、理解经典的过程中,如果眼界封闭,常常会给经典的理解带来多方面的限制;而视域的扩展,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经典。

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引进来,借鉴西方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主动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

不管是西方文化的引进来,还是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都既要以其各自的特殊内涵为背景,也要以它们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为前提。

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还要再反思。

再反思就是在承认经典所拥有的超越时代与地域的普遍性的前提下,对时下一些流行看法进行理解和反思。

如以中释中,即以所谓纯粹传统中国概念去理解中国的问题,这种思路明显忽视了经典的普遍意义。

外来语已逐渐输入并融入现代汉语,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外来思想和观念内容。

当我们用受外来语影响的现代汉语去理解经典时,相应地也受到外来语背后的深层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因而,试图以纯而又纯的中国观念去解释以往的经典,事实上已缺乏可能性。

与之相比,王国维在20世纪初所倡导的学无中西的观念则更具有开放意识,他就是在当时世界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以世界文化视野来反思和理解多样文化经典的。

近代梁启超、章太炎、梁漱溟等大儒者,他们尽管以回归或延续儒学为学术旨趣,并对西方文化有各种批评,但他们对以往经典的诠释在不同层面上都受到西方外来观念的影响,都体现了学无中西的理念,这也就是他们的学说被称为新儒学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杨国荣《经典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理想国》等中外经典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同时也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B.虽然经典有特殊品格,但我们可以从普遍意义的层面对经典作出具有现代意义的阐释。

C.经典具有特殊品格又有普遍性,理解与解读经典要引进来,也要参与全球文化的争鸣。

D.新儒学的大儒们能够辩证地认识西方文化,对其持既批评又充分借鉴吸收的态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超时代价值和世界性意义两个层面来论证经典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B.文章以经典具有普遍意义为前提,进而提出要以开放的视野来阐释经典的建议。

C.文章从正面强调要认识经典的普遍意义,相应地批评了忽视经典普遍意义的观点。

D.文章比较了以中释中与学无中西的不同点,旨在反思以中为主的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更好理解经典的内涵,应该摆脱经典特殊性的限制,着重分析它的普遍意义。

B.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才能体现学无中西。

C.外来语在思想和观念上影响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也必然会在文化互动中影响西方。

D.反思以中释中的观念,不排斥以纯而又纯的方式去解释中国以往的经典。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数字化教学仍然以PPT演示、网络资源搜索、在线讨论测试等形式为主。

教师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设计教学、频繁操作设备、组织课堂活动、批改作业、进行网络互动等,这与传统教学差别不大。

师生间、生生间缺乏深度互动,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观念并无更新。

智慧教学是数字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与数字化教学相比,教学环境由传统教室向智慧学习环境型,教学观念也从标准化生产向个性化学习变。

智慧教学平台能自动向教师推送备课素材,引入外部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开展个性化指导,自动分析学生作业成绩,等等。

师生间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线上线下的多类型、多层次交流。

(摘编自杨现民《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型升级》,《教育研究》2014年5期)

材料二:

教学资源库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

花了大价钱、大功夫建起一个大而全的教育资源杂货铺,为何成了好看不好用的摆设,使用的人少之又少?

要破解这个难题,可以参照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例子。

一是走产教融合之路。

主持院校联合了全国3个行业协会、45所院校和50家企业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整合,率先实现全国金融专业(包括院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有效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怎么建的问题。

二是更新教学模式。

运用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技术,将金融运营等工作场景化为数字化模拟应用场景,尝试混合式教学、情境教学、翻课堂等,大大激发教与学的活力,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怎么用的问题。

三是实行多元评价。

设置校企在线双导师,支持教师应用网络空间进行在线点评与在线实训指导,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一次性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模式,提高了过程性评价的比重,解决了资源库应用效果怎么评的问题。

(摘编自《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好还得用好》,《光明日报》2018年5月25日)

材料三:

法国和挪威等国家开始将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作为核心课程的重要部分,英国、爱沙尼亚、芬兰等也正计划改变传统课程的构建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使用快速变化的技术来驾驭世界。

但他们坚决反对以数字化技术来代替教学,强调用数字化技术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主题内容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学习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生活。

数字化技术向学习者提供模拟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应用知识或技能并展开交流合作,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这一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变也至关重要。

教师要从知识提供者变为教练,集中精力指导与训练学生开展学习,而不是提供信息。

这些做法对于我们在数字化教育中的思想纠偏很有借鉴意义。

(摘编自余胜泉《欧洲数字化教育发展现状与启迪》,《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1月)

材料四:

数字化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

由于教育者与学习者置身虚拟的教学环境之中,数字化教育缺乏现实情境中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和对学习者的情感关怀,这极易造成学习者的情感冷漠及交往能力退化。

数字化环境不必考虑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规范约束,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易发生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数字化教育为学习者提供的海量信息资源,尤其是可带来强烈刺激的图片、视频,使学生更倾向于回避独立思考、探索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成为网络游戏的奴隶,身心发展严重受损。

(摘编自王森《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的缺失与回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年1期)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我国的数字化教学主要采取PPT演示、网络资源搜索等形式,存在师生间、生生间缺乏深度互动,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学观念守旧等不足。

B.依靠数字化技术的升级,智慧教学大大节省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减少了教师对设备的依赖,从而使他们能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上。

C.

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调用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很好地利用了各种数字化技术,并在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上有所创新,以此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D.欧洲不少国家十分重视数字化与教育的融合,希望改变传统课程的构建方式和变教师的角色,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并来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比我国当前的数字化教学,未来的智慧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开放,师生间的互动将更加深入,同时教师也能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B.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摆设的重要原因,是片面追求教学资源的数量与种类,忽略了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无法提供足够好用的优质教学资源。

C.在数字化教育过程中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这既与数字化技术虚拟化的特点有关,当然也与教育者和学习者不恰当的使用方式有关。

D.在世界范围,积极改变传统教育、大力推进数字化教育已是大势所趋,这说明数字化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有着全面的优势。

6.当前我国的数字化教育,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着哪些需要变的地方?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霞光灿烂的早晨

陈忠实

不管夜里睡得多么迟,饲养员恒老八准定在五点钟醒来。

屋里静极了,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

恒老八坐起来的时候,猛乍想起,昨日后晌,队里已经把牲畜包养到户了。

他昨晚睡在这里,是队长派他看守一时来不及挪走的农具草料。

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

他又钻进被窝,却怎么也不能再次入睡……

编上了号码的纸块儿,盖着队长的私人印章,揉成一团,掺杂在许多空白纸块揉成的纸团当中,一同放到碗里,摇啊搅啊。

队长端着碗,走到每一个农户的户主面前,由他们随意拣出一只来……队里给牲畜核了价,价钱比牲畜交易市场的行情低得多了,而且是三年还清。

这样的美事,谁不想抓到手一匹马或一头牛哩!

八老汉早在心里祈愿,要是能抓到那头母牛就好了。

可惜,这牛到了杨三家里,明年准定生出一头小牛犊,人家的小院里,该是怎样一种生气勃勃的气派……他嫉妒起杨三来了。

杨恒老汉为公社整整喂了十九年牲畜了。

十九年来,他睡在塬坡上的这间饲养棚里。

无数个日日夜夜,牛马嚼草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和谐悦耳。

牛马的粪便和草料混合的气味,灌进鼻孔,渗透进衣裤的布眼儿……可惜!

没有抓到一头!

这样的生活今天完结啰!

从明天开始,他就要在自个的责任田里劳作了。

木格窗户透出一缕缕微微的亮光。

山野里传来一声声沉重的吭哧声,伴和着车轮的吱吱响。

一听见别人干活,恒老八躺不住了。

他拉开门栓,一股初冬的寒风迎面扑来,让他打个寒颤。

从村庄通到塬坡上来的小路上,有人躬着腰,推着独轮小车,前头有婆娘肩头挂着绳拽着。

那是杨云山嘛!

狗东西,杨庄第一号懒民,混工分专家,刚一包产到户,天不明就推粪上坡了。

勤人倒不显眼,懒民比一般庄稼人还积极了。

他想笑骂那小子几句,想想又没有开口。

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么?

回,赶紧回去。

恒老八下了坡,刚到村口,老伴迎面走来:

人家都给麦地上粪哩,你倒好,睡到这时光!

八叔——玉琴跑着喊着,挡在当面,我那头黄牛,不吃草咧,你去给看看——

不等老八开口,八婶过身来:

各家种各家的地,过各家的日月了。

他给你家去看牛病,谁给他记工分?

你这人——老八瞪起眼,盯着老伴。

这样的话,居然能说得出口来,还说她贤明哩!

嗨呀!

我说笑话嘛!

八婶勉强笑笑,算是圆了场,身走了。

牛只是夜里受了凉,没什么大碍。

八老汉给牛扎了针,又叮嘱了几句。

婆媳二人要留他吃饭,挽留不住,说着感恩戴德的话,送到门口。

他在饲养室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也就是那么回事了。

如今却受到这样的款待,真是叫八老汉感慨系之。

老远就看见公社郑书记站在自家门口的粪堆前,帮老伴敲碎冻结的粪疙瘩,还笑着说着什么。

郑书记一大早到村里来,有啥事呢?

老杨,听说你舍不得那些牛马,还落了泪?

郑书记哈哈笑着,是吗?

老八咧着嘴,不好意思地笑笑。

我信哩!

你为那些四条腿熬费过心血,有感情哩!

郑书记蹲下来,掏出烟袋。

分了牲畜后,现在好多三十来岁的年轻社员不会喂牲畜。

问题很普遍。

我今日来,想请你到咱公社广播站,讲讲牛马经。

我说不了话……老八着实慌了。

好多人要求请你讲哩!

郑书记说,我还得找队长,要帮社员安排好牲畜棚圈。

一言为定,明天晚上到公社来,我在广播站等你。

讲一小时两块,按教授级付款!

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雾气已经散尽,冬日的阳光,温暖灿烂,街道里的柴禾堆,一家一户的土打围墙,红的或蓝的房瓦,光秃秃的树枝,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

跟你商量一件事。

恒老八对着扑出灶堂的火焰点着旱烟,给老伴说,咱得买牛。

庄稼人不养牛,抓摸啥呢?

一年务育一头牛犊,两年就翻身了。

现时处处包产到户,牛价月月涨。

我没旁的本事,喂牛嘛,嗨嗨……

老伴端出一碗荷包蛋,放到老八面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居然嗔声媚气地说:

吃吧!

吃得精神大了,再满村跑着去给人家看牛看马……

老八却像小孩一样笑眯了眼睛。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了夜深难眠的恒老八对抓阄场景、饲养员生涯的回忆,以复杂纷乱的内心活动,暗示了乡村变革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B.恒老八多年饲养牛马,又为离开牲畜而流泪,也十分渴望抓到母牛,最后打算自己买牛,表明他始终不忘并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

C.小说对郑书记着墨不多,但从他请恒老八讲牛马经、要帮社员安排牲畜棚圈等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个关心众、为众办实事的干部。

D.八婶嗔声媚气的语气包含着微妙的情感,表面上嗔怪丈夫去帮人看牛看马,在心里她肯定丈夫的专长,也十分认可他的想法。

8.乡村的变革使恒老八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9.小说在叙述中穿插了环境描写,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

垍弱冠举进士。

贞元中,制举贤良极谏,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

迁考功员外郎。

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

宪宗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

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

谓垍曰:

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

君多精鉴,为我言之。

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

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

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垍虽年少,而明练时事,严持法度,虽宿贵大僚,不敢干以私。

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新翦蜀乱,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

既当国,齐整法度,请绳不轨,考课吏治,皆蒙垂意听纳。

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

垍曰:

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

请授吏部侍郎。

严绶在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

建中初定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民重困。

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

初,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皆迁,及过谢垍,垍独让休复曰:

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

休复大惭。

垍为学士时,引李绛、崔与同列。

及相,又擢韦贯之、裴度知制诰,皆踵蹑为辅相,号名臣。

五年,暴风痹,帝怅惜,居三月,卒,赠太子太傅。

史臣曰:

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辅弼王道。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摘编自《旧唐书·裴垍传》和《新唐书·裴垍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B.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C.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D.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策,指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是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B.课即考核,朝廷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评价,以督促他们完成职务工作。

C.监军为唐代监督军队的官职;从文中看,监军一职由中正公允的人担任。

D.拾遗,唐代谏官名,分左右拾遗;杜甫曾任左拾遗,故又被称杜拾遗。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裴垍为官正直,不受请托。

裴垍任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能坚守正道,考核官员时注重才能政绩。

B.裴垍知人善荐,举贤任能。

李吉甫请求裴垍为他推荐人才,裴垍为他推荐三十多位贤能官员;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

C.裴垍忠君爱民,政绩卓著。

宪宗平定蜀乱,裴垍参与各种机密事务,深得皇帝信任;又为民请命,废止不合理政策,为百姓减负。

D.裴垍选贤用能,贬抑庸劣。

不管是任翰林学士还是担任宰相,裴垍均能任人唯贤;对懦弱无能的地方官员,他则另选官员替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

(5分)

(2)垍独让休复曰:

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

休复大惭。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不遇咏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悦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注释]百人会:

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

预:

同与。

肯:

岂肯。

徒尔:

仅能如此,意指平庸。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诗人献书报效朝廷却不被接纳,想要回归田园却收成不好,表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况。

B.

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而无法如愿,然而又不肯违背自己的心志去趋附权贵、求取功名。

C.

远赴他乡后,诗人虽然可以和友人一起饮酒、登山、临水,仍不免触景生情,思念家人。

D.

今人自私冷漠而友人知我心忧,两者对比,反映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愤慨,对友人的感激。

15.本诗因不遇而作却并不消沉,请结合全诗加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庄子的《逍遥游》中,先论述积水不够深则无法承载大船,其实是为了引出

,强调风对大鹏起飞的重要性。

(2)屈原在《离骚》中先写民生各有所乐兮,然后以

来与之对比,表达了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追求;接着,

又以反问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心志的坚定。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

,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8

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首演。

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感受到悬崖村近年来发生的

的变化。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

)。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舞剧中,新生代的表演热情奔放,老一辈的表演

,塑造出一个个饱满鲜活的形象,如柔美温婉的阿果、隐忍顽强的阿达、庄重贤惠的阿嫫……;他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

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

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证明,《大凉山的回响》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心灵回响。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

,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串联故事,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B.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C.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表演故事,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D.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串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翻天覆地

丝丝入扣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B.翻天覆地

有条不紊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C.前所未有

丝丝入扣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D.前所未有

有条不紊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

B.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的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C.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D.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

20.好朋友阿成考上大学,小明给他写了一张贺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阿成,祝贺你考上理想的大学!

能考上顶尖名校,你真的特别幸运!

获悉这个好消息的那一刻,我也无比兴奋。

虽然不能和你上同一所大学,但我会永远感念我们多年来的深厚情谊。

敬祝你大学新生活愉快,学业蒸蒸日上!

21.某公司进行岗位培训。

请你根据下面流程图,向客服中心的员工简要说明他们在顾客回访流程中的具体职责。

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得体,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

只是,我们仍然很难共享写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仍然属于独创者独有。

对于国家而言,你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

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

因为,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