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参考:管理经济学复习(2011年11月19日)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1297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参考:管理经济学复习(2011年11月19日)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经济学参考:管理经济学复习(2011年11月19日)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经济学参考:管理经济学复习(2011年11月19日)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经济学参考:管理经济学复习(2011年11月19日)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经济学参考:管理经济学复习(2011年11月19日)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管理经济学参考:管理经济学复习(2011年11月19日)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参考:管理经济学复习(2011年11月19日)文档格式.doc

《管理经济学参考:管理经济学复习(2011年11月19日)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参考:管理经济学复习(2011年11月19日)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经济学参考:管理经济学复习(2011年11月19日)文档格式.doc

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对于价格变化做出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商品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收入弹性:

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对于收入变化做出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收入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的百分比。

3.收益:

也称为总收益,即为销售收入。

通常记为R,应有R=PQ,即销售收入等于商品价格乘以销售数量。

边际收益: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

通常记为MR,按定义应为MR=△R/△Q=dR/dQ。

4.短期生产函数:

在生产技术给定的条件下,短期内厂商至少有一种要素投入是保持不变的,此时商品的最大产出量与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即表示为短期生产函数Q=F(L),假定投入的可变要素为劳动力L,不变要素为资本K,产出为Q。

长期生产函数:

在生产技术给定的条件下,商品的最大产出量与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即生产函数Q=F(L,K),在长期生产时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都是可变的,这就是长期生产函数的涵义。

生产要素:

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

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

劳动(资本)边际生产力:

指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资本)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给定和生产的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种可变投入会使其边际产量增加到某一点,超过这一点后,增加可变投入会使边际产量减少,这一规律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新经济:

是指广泛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并以知识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作为经济发展原动力的经济。

5.沉没成本:

已经投入并无法收回的成本。

会计成本:

是为从事某一项经济活动所花费的货币支出。

通常包括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资金支付,诸如工资、原材料费用、动力燃料费用、添置设备费用、土地或厂房的租金、广告支出、保险付款、利息支出与税收,等到。

这些成本也常常被称为显性成本,它们都是被会计人员记录在公司账册上的明显的支出。

机会成本:

是指由于将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所能带来的最高收益。

固定成本:

由不可改变的要素投入所产生的成本,即短期内无法避免的,且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支出。

可变成本:

由可变投入所产生的成本。

边际成本:

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量。

平均成本:

是指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成本耗费的平均水平,具体为单位产量的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

讲义P63

长期平均成本:

6.恩格尔系数:

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讲义P34

7.等产量曲线:

讲义P51

等成本曲线:

讲义P53

生产扩张线:

讲义P56

二、问答:

1.试说明边际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和规模经济的异同。

讲义P46、57、67

2.说明短期内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讲义P44

3什么是增量成本?

增量成本是指由产量增量而导致的总成本的变化量,等于生产增量之后的总成本减去生产增量前的总成本。

4.如果你是一位企业家,你更重视经济利润还是会计利润?

如果我是一位企业家,我更重视经济利润。

因为经济利润是总收益和总经济成本的差值,而总经济成本衡量了企业使用所有的资源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其中包括市场提供的和所有者所提供的两方面资源,即: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经济成本=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而会计利润不同于经济利润,因为会计利润并未考虑资源使用的机会成本即隐性成本,即: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简单推导可得: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性成本,这样看来在会计报表中所体现的会计利润可能就会高估了企业的利润,所以作为企业家我更重视经济利润。

5.请问下列事件对A型25英寸彩色电视机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

(1)B型25英寸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下跌;

B型25英寸彩电作为A型25英寸彩电的替代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价格下跌可能会造成消费者对A型25英寸彩电需求的下降。

(2)预期居民收入将上升;

预期居民收入上升表明消费者将更有能力实现其对中高档商品的需求,若A型25英寸彩电目前属于彩电市场的中高端产品,预期居民收入上升,则消费者对其需求也将上升;

若A型25英寸彩电目前属于彩电市场的低端产品,预期居民收入上升,则消费者对其需求将会下降。

(3)新婚家庭数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新婚家庭数量大幅下降,会减少原有因新婚购置家电人群的数量,从而可能造成消费者对A型25英寸彩电需求的下降。

(4)A型25英寸彩色电视机的生产企业的工人工资提高了10%;

若A型25英寸彩电的生产企业因工人工资提高10%而上调彩电价格,可能会造成消费者对A型25英寸彩电需求的下降;

若企业没有因工人工资提高而上调价格,消费者对A型25英寸彩电的需求可能保持不变。

(5)A型25英寸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下跌;

A型25英寸彩电价格下跌,一般情况下可能会带来消费者需求的上升。

(6)A型25英寸彩色电视机的质量有所提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型25英寸彩电质量提高,可能会带来消费者需求的上升。

(7)A型25英寸彩色电视机的广告费增加了10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型25英寸彩电广告费增加100%,使更多的消费者对其产品、品牌产生认知或认同,可能会刺激消费者需求的上升。

三、以图示说明:

1.生产扩张线:

2.短期成本曲线:

3.边际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

讲义P64

四、正误判断题

1.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考虑收入变化时需求变化大小。

错。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对于价格变化做出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商品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的百分比。

2.机会成本是投资股票的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将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所能带来的最高收益。

投资股票是有风险的,也就是说可能会发生损失,所以投资股票并不一定能带来最高收益,机会成本也不是指投资股票的成本。

3.短期生产函数是指时间在1个月以内的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中短期的概念并不是完全以实际时间长短来衡量的,而是指在短期内厂商至少有一种要素投入是保持不变的。

比如服装业的厂房、缝纫设备较容易改变,厂商很容易租用现成的标准厂房,购买现成的缝纫设备,也较容易雇佣合格的缝纫操作工人,因此服装业的“短期”时间较短,只要数月或数周;

但钢铁工业、电力工业等行业要改变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投入,改变其生产规模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往往动辄需要数年,“短期”时间较长。

4.等成本曲线上方的各点的成本相等。

等成本曲线上的各点成本相等,但等成本曲线上方的各点的成本则不一定相等,因为某条等成本曲线上方会存在无数条不同成本下的等成本曲线。

五、计算、证明题

1.只有一个选择变量x

总收入函数为B(x)=100x-2x2

总成本函数为C(x)=(1/3)x3-6x2+52x+80

试解以下问题:

(1)分别求出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函数

对总收入函数B(x)=100x-2x2求一阶导数,得到边际收益函数MR(x)=100-4x;

对总成本函数C(x)=(1/3)x3-6x2+52x+80求一阶导数,得到边际成本函数MC(x)=x2-12x+52。

(2)求出利润函数

利润函数P(x)=B(x)-C(x)=(100x-2x2)-((1/3)x3-6x2+52x+80)=(-1/3)x3+4x2+48x-80

(3)求出利润最大时的x

当利润函数P(x)的一阶导数等于零时,利润最大,即:

-x2+8x+48=0,得到x=12或x=-4,

又x>

0,所以x=12

2.假设某种商品的

需求函数为Qd=40000-2000P,

供给函数为Qs=10000+5000P

(1)试求该市场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交易量

当Qd=Qs时,市场达到均衡,即:

40000-2000P=10000+5000P

所以,P=4(2/7),Q=31428(4/7)

(2)如果实行最高限价P=3元,市场是否仍保持均衡状态?

如果不是,市场的短缺数量是多少?

当P=3元时,Qd=40000-2000*3=34000,Qs=10000+5000*3=25000,

所以,Qd>

Qs,供不应求,即市场处于短缺状态,短缺数量为34000-25000=9000.

(3)假定因为这种商品不再流行,市场需求函数改变为Qd=20000-2000P,此时最高限价P=3元是否还起作用?

在这一价格,市场上是否还存在过剩的供给或过多的需求?

以新的需求函数计算Qd=Qs,得到:

20000-2000P=10000+5000P

所以,新的市场平衡价格为P=1(3/7),小于最高限价3元,此时最高限价不起作用;

当P=3元时,Qd=20000-2000*3=14000,Qs=10000+5000*3=25000,

所以,Qd<

Qs,供大于求,即市场存在过剩的供给。

3.证明等式:

(1)在完全竞争市场环境,MR=MC

讲义P54

(2)

讲义P53

六、关于需求弹性的计算

(1)需求价格弹性

Ep=(△Q/Q)/(△P/P)=△Q/△P*P/Q

(2)需求收入弹性

ER=(△Q/Q)/(△R/R)=△Q/△R*R/Q

七、案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