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2146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x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

煮手表的科学家

  牛顿有一次想问题,后来感觉饿了,想吃早饭,于是想到要煮鸡蛋来吃。

但煮鸡蛋时还不忘学习,于是过了几分钟后,掀开锅盖,看到的竟是他的手表在锅里。

再一看,鸡蛋怎么在自己手里!

  这体现了一个人何等的专注精神!

牛顿无论对学习还是研究都很专心,也正因为他这种专心致志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才造就出来一位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为人类解开大自然之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锲而不舍的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利坚合众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

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Port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间。

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图书馆看书。

他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驱报》,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

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

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

另外有一次,爱迪生被列车员打了一耳光,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

这样的挫折,没有使爱迪生退缩,他依旧执著于发明创造。

他发明了电报、电灯、电话,在物理学史中,他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不一样的王选

〈大师王选〉

  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美,给人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是一种高级享受。

  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

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

要善于“延迟满足”。

  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

  中国古代有句话,上士忘名,将名利彻底淡忘;中士立名,靠自己的成就把名立起来;下士窃名,自己不行就窃取人家的。

我做不到上士,但是我不会为了立名而去窃名。

  “名人是过时的人。

”这是王选给名人下的定义。

“名人要保持普通人的心态,知道自己是一个过时的人。

〈凡人王选〉

  北京大学东门对面,方正大厦巍然而立,“这是王选一手带大的‘孩子'。

”方正集团的一名高层人士说。

  2003年,王选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办公室并未搬出方正集团。

  在方正集团内部,能明显感觉到王选身后留下的恢弘事业和集团上下对他的敬重。

  王选助手丛中笑哽咽着说,“他很谦虚,在同学同事面前都没有架子。

”王选很少用汽车,甚至在方正集团给他配备了汽车后,他也不在家门口坐车,都是自己骑自行车到方正。

  北大教授金东瀚印象中的王选,最爱穿的就是白衬衫和卡其布的裤子,膝盖那里经常磨得发白。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他穿西服都有些不习惯。

”他说,王选去参加外面的活动,总是随身带着西服,到方正集团里面把西服穿上,活动完了,再脱下来,换上平日装束。

  我在采访中多次接触王选,他一点架子也没有,总是一副谦虚的笑容,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王老师”。

他从来不居功、不诿过,如果继续炒作,损害的不仅是王选的声誉,也是方正集团乃至整个北大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声誉。

 

勤奋学习的陈景润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留校当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

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

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

学习这些个国家语言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了,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米的斗室里,食不甘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

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作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

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陈景润终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数学之迷,这一世界数学“悬案”终于被陈景润所破译,皇后王冠上的明珠终于被陈景润所摘取。

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

 

神五回收惊心400秒

  每个人都深深知道,作为“远望”三号的船员,历史性的时刻就要来临。

  因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经进入绕地球飞行的最后一圈——第14圈,回家的时候到了,在飞船飞过南大西洋上空的时候,“远望”三号只有400秒左右的时间,去完成对飞船的一系列高难度控制动作:

“抓住”飞船并稳定跟踪、发送进站链、第一次调姿、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第二次调姿、变轨发动机点火、实施飞船制动控制并实时结束制动。

  这是惊心动魄的400秒!

“远望”三号自9月8日驶出长江,南下太平洋,跨越爪哇海,横穿印度洋,抢渡好望角,挺进大西洋,全体参试人员与风暴和巨浪战斗了整整38天,30%的船员在晕船呕吐的状态中坚持工作,为的就是这400秒。

  大副赵文斌离开重病的母亲,测控工程师刘辉峰离开垂危的幼儿,还有三副何军发等10人舍下正在怀孕的爱人,俞金生等18人丢下刚刚出生的孩子……他们,为的也是这400秒。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神舟”,我们在等你!

随着“一分钟准备”的声音响起,端坐在操作台前的张旭东双手紧握操纵杆,双目紧盯示波器。

刹那间,仪器上跳出一个亮点,天线主波束随即牢牢将其套住。

  “330发现目标”,“‘长江'三号USB发现目标”,监控台前副测控长许宁迅速按下几个按钮,在不到5秒的时间内,完成了双向捕获。

  天地通信的渠道建立起来了!

船指挥中心的通报让全船上下松了口气。

  1分钟后,北京就下达了“发送进站链”的指令。

飞船的各种信息,包括飞船轨道、姿态和航天员话音等,通过船载卫星通信站,迅速发往北京指控中心。

  “一次调姿开始……”,北京指控中心的一串串指令变成电波不停地从“远望”三号船上射向太空。

  “‘长江'三号跟踪结束”,随着这声通报响起,所有的数据显示一切正常,各机房顿时响起一片掌声,“远望”三号的任务圆满完成了。

飞船返回舱逐渐接近地球,向着设在祖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着陆场飞去。

 

载人航天

  1992年,中央政治局的常委们在一份绝密报告上画了几个圈。

这份报告是一张飞天之梦的蓝图,那是9月里的一个白天。

“白日做梦”似是不可能的事,但十几年后,飞天之梦竟然真的化作了辉煌的现实。

  1991年的春天显得格外的绚丽多彩,中国载人航天的步伐在明显地加快着。

  从5月份起,航空航天部先后邀请了数批俄罗斯航天专家来华讲学,重点介绍俄罗斯在发展载人航天,特别是研制“联盟号”飞船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并派遣了20名年轻的技术人员到俄罗斯学习,为期两年。

  11月,一、五和八院三个总体单位分别提交了各自的载人飞船设计方案,有的方案厚达一尺多。

  1992年1月8日,中央专委召开第五次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载人航天问题。

会上,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75岁高龄的任新民院士,带着一个1-10的飞船模型,亲自进行讲解和演示,并代表航空航天部汇报了《关于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立项的建议》。

会议决定,在“863-2”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和航空航天部过去论证的基础上,由原国防科工委牵头继续组织各方面专家,深入论证。

  1992年9月21日,决定性的日子来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南海勤政殿听取汇报。

大家讨论了整整一个上午,最后决定,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一样抓载人航天工程,有事可直报中央。

这次会议是中共中央十三届常委会第195次会议,会议一致同意了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

好事多磨的中国的载人航天,1992年终于真正露出了希望的曙光。

 

神五回家

  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15日冉冉升入太空之时,亿万华夏人民收获的,不仅仅是飞天梦想成真——巡天遥看,登高望远,一个伟大东方民族的发展进程,从此跃上一个新的起点。

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而骄傲和自豪。

载人飞船一飞冲天,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中国日益雄厚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它向世界传达的,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东方民族迸发出的活力和不可遏制的升腾发展之势。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中,迈出了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载人航天飞行涉及科技领域广,技术难度大。

“神舟”五号升空,使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三个国家之列。

为“神舟”飞船升空提供强大推力的,是当代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

改革开放25年间,中国科技急起直追世界先进水平。

从1997年到2002年的5年间,获得国家登记的科技成果就有14万多项,授予专利权52万件。

 

神五的发射与回收

  2003年10月15日,晴空万里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带着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升空了。

10月16日,又是一个明媚的秋日,“神舟”五号按预定时间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与理论着陆点仅相差4.8公里,与飞船一起平安回来的还有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

短暂的21小时,创造了我国历史上首次载人航天的完美旅程。

多少中国人在经过一个不眠之夜后,惊喜地奔走相告:

我们成功了!

  2003年10月15日凌晨,酒泉。

  戈壁秋夜,寒意袭人,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

  “顺时针调整,继续,再调……”直到发射前2分钟,距发射架仅300米远的瞄准间内,工程师唐建最后检查了一遍火箭平台瞄准精度,方撤离现场。

  “1分钟准备!

  “10、9、8……”

  “点火——”

  “起飞——”9时整,大漠震颤,烈焰升腾,“长征”二号F型火箭腾空而起,载着“神舟”五号飞船和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

  9时42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

“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指挥控制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成真。

  16日凌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

  主着陆场寒气袭人。

然而,早已在此待命多时的搜救队员和新闻记者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兴奋得彻夜未眠,不到凌晨1时就出发赶往预定地点。

主着陆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尚未枯黄的牧草随风摇曳。

远处,依稀可见微微隆起的小山岭,就像大地母亲张开双臂,准备拥抱天外归来的游子。

  6时07分,内蒙古主着陆场收到飞船返回信号。

紧接着,遍布在各地的测控站、测控船发出的一条条调度口令在着陆场搜救指挥车里清晰响起。

车内显示屏上的数据表明,飞船已顺利完成返回动作,开始进入我国境内。

  “主电源接通,回收着陆程序启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向“零时”逼近,飞船与地面的距离越来越近。

一场完美的太空接力,终于传向了最后一棒。

“空中搜索开始”,着陆场指挥长夏长法下达了命令。

  紧接着,5架直升机发出嗡嗡的轰鸣,在落区上空形成五点布阵,一张立体搜索网迅速展开,在着陆场上空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景象。

“一号直升机发现目标!

”,空中搜索分队传来令人激动的消息。

  突然,天空中迸发一声惊雷,“抛伞舱盖了!

”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空中,急切地搜寻着。

此时飞船已完成打开主降落伞、拉出天线等一系列技术动作。

  此时搜救指挥车内的电子地图上,代表5架直升机的五色曲线开始向落点会聚。

“看见了,我们看见飞船了!

”、“在那里,在那里!

”“神舟回来了!

  直升机缓慢下降,停落在返回舱着陆点附近的开阔地上。

搜索救援人员跳下直升机,箭一般冲向返回舱。

  舱体外表在穿越大气层时因产生高温而变成了深褐色,伸手触摸,余热尚存。

  历史性的一刻终于到来了!

6时23分,搜救队员迅速架起处置平台,熟练地打开舱门,只见身着白色宇航服的杨利伟从返回舱中神采奕奕地探出头来,他把面罩向上一推,微笑着向迎接他回家的人们挥手致意。

一时间,草原上掌声雷动,许多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6时54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坐在电视机前目睹“嫦娥奔月”历史画面的中国人欢呼跳跃,激动不已。

随着“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点火,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满载国人千古飞天的梦想,直冲太空,向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奔去。

诗仙李白若生在今天,就不会发出“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的感叹了。

  “嫦娥一号”的和平之旅,将绕月一年,执行月球三维影像拍摄,14种月球表面元素探测、月壤厚度及分布探测等多项使命,为人类加深对月球认识提供宝贵资料。

中国人登上月球的日子已经不远。

  中华民族也许是世界上最早萌生攀登月球、征服太空奇想的民族,与月球相关的神话、故事、诗篇无数,尤其是从古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嫦娥奔月”神话,不仅给世代中国人以无比美妙的遐想,而且给世代中国人探究月球和太空秘密以强烈的诱惑。

但在漫长的过去,这一切只能是神话,只能是无法实现的梦想。

  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实行,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大增,为中国人踏上探索太空的征程提供了条件。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成为当时少数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之一;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个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成为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中国的航天技术和成就再次举世瞩目。

这三大成就标志着中国人征服太空迈出了历史性的三大步。

  航天方面的成就,只不过是中国人许许多多梦想得到实现的一个实例。

如果说,过去几千年是中国人梦想的年代,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则是中国人实现梦想的年代。

  “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已不再难。

现在有多条铁路、高速公路以及水路把四川、把关山重重的西南和全国紧紧相连。

若干公路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马干沙漠,铁路修到了“世界屋脊”西藏。

三峡大坝的建成,让“高峡出平湖”也不再是梦想。

  中国人爱做梦。

国家有梦,地方和部门有梦,家庭和个人也有梦。

新时代有新的梦。

梦,就是希望,期盼,目标和追求。

有梦是好事。

  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时代,也是实现各种梦想最好的时代。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下,过去许多看似做不到的事情都能够做到,许多看似实现不了的理想都能够实现。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1号”卫星由“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

  “东方红1号”卫星进入轨道以后,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

卫星上的短波无线电发讯机,循环播送《东方红》乐曲和遥测讯号,乐曲声音清晰嘹亮。

每分钟循环一次,首先以40秒的时间连续播送两次《东方红》乐曲,间隔5秒钟后,播发遥测信号10秒钟,又间隔5秒钟,进入另一个循环。

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不断地发回各种数据。

人们从广播和报纸上获知卫星什么时候经过各大城市上空的信息,这个时间一临近,人们情不自禁地走到室外,兴奋地观看自己国家的卫星。

  “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技术取得的首次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和发射航天器的国家。

二十年磨一剑的协作

 

  “中华大地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创业的沃土,满足祖国的需要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28日上午,灯光闪烁、万众瞩目之中,作为2004年国家科技奖励唯一的发言代表,黄伯云登上了人民大会堂高高的讲台。

  正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神州沃土上,中南大学黄伯云和熊翔、易茂中、黄启忠、张红波、邹志强等人一起在新材料领域刻苦攻关,顽强拼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炭/炭高性能制动材料的国家。

回首20年“问鼎”之路,获奖之后的黄伯云只用两个字形容——“过瘾!

  项目起步之初,人们更多的是观望和怀疑,甚至质疑。

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即使是俄罗斯这样的航空航天强国,也久攻不下。

中国人能做这么高难度的材料和产品吗?

何况我们曾经的努力失败过。

  面对大家的质疑黄伯云说:

“这是飞机刹车材料的更新换代,我们不跟上,哪行?

何况国家有急切的需求。

我们大量飞机的刹车片不能总靠进口吧?

飞机不能‘上了天不下来'吧?

  好事多磨,实验室里成功了,刹车片上惯性试验台检验性能——模拟实战条件,甚至比实战要求还要高。

可2000年9月,在模拟飞机多种着陆状态过关后,“中止起飞”试验中刹车片温度急剧升高,摩擦系数下降得很厉害。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试验,最后失败了。

”改进工艺、添加新的材料……时隔1年多后,成功终于降临。

2002年3月,全面的性能试验完成。

2003年1月20日至9月20日,大型民用飞机上的试飞试验逐步完成。

“实战”试验中,飞机场内数百人观看,消防车一字排开,飞机上除了驾驶员就是课题组成员。

当飞机稳稳停住,数百人都不由长出一口气:

成功了。

中国飞机能上天却要依赖进口刹车片才能“落地”的历史被改写了。

  “也许,别人花一两年时间磨成了一把‘小刀'。

”黄伯云幽默地说,“而我们,以十年、二十年之功,磨成的是一把‘倚天长剑'。

  而这把“倚天长剑”的锤炼之地,既不是科技实力雄厚的北京,也不是“财大气粗”的上海。

其中奥妙何在?

  条件虽然相对艰苦,但从承担项目第一天起,黄伯云科研团队“就有一种精神、一种信念”。

“可能就是湖南人的霸蛮,就是要做到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

”黄伯云说,“我总是在课题组讲,也到全校大会上讲,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要争第一。

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别的,只有付出得比别人更多。

  “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让我们做不可能的事。

只要你有梦想,你就能实现。

”黄伯云用美国人的育子经验来做“说明”,“藐视困难,任何事情都可以做。

如果积蓄了足够能量,就不要挑小事做。

你要创新,要跨越,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正是黄伯云的执着和感染力,使整个团队拧成了一股绳,一干就是十几年。

  炭/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成功,不仅为我国材料领域开创了一个产业,其“窗口”性的示范效应更是长远的。

此时,作为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首席科学家的黄伯云很清醒:

“我们会的毕竟只是飞机上的关键零部件——刹车片,我们还不会造最好的飞机。

  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努力实现创新和跨越,是中国科技界的历史使命和不二选择。

正如黄伯云所说:

“搞材料的,将航空刹车片做到了第一。

搞飞机外壳的,再把外壳做到第一。

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愁做不成大事?

 

 

彗星的自述

  

  大家好,还认识我吗?

不会把我给忘了吧?

我是来自宇宙的可爱彗星呀!

  我的头部很尖,尾部又四处散开,"外貌"有点像扫帚。

就因为这特别的形状,致使我蒙冤生活了那么多年。

  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哎!

说来话长。

不过,为了让你们知道,那我就长话短说,告诉你吧!

  一些不科学的人们看见了我的模样,便称我为“扫帚星”,更厉害的称我为“妖星”,还将我与那些天灾人祸联系到了一起。

  现在,科学渐渐发达起来,人们对我的看法也有了一些改变。

可是有些人对我还不够了解,还是那么固执,继续他们的迷信观念,对我还是那么讨厌。

这次,我为了我的兄弟姐妹们,也算是为了我自己,来做一次特别的“自我介绍”。

希望通过这次的“自我介绍”,能够使大家对我有更深的了解。

对我的看法呢,也改变一下吧!

  我知道,人们就是看不惯我那扫帚似的的身体,就是它使人们讨厌我的。

那么我就先来说说我的身体吧!

  通过科学家对我更进一步的研究,现已将我的身体分成了三个部分,那就是彗核、彗发和彗尾。

彗核也就是我身体的中心,集中了我大部分的能量;在彗核外面包裹着一层云雾似的东西,是什么呢?

科学家称之为彗发,顾名思义也就是我的“头发”。

我的“核”与“秀发”联在一起,就变成了我的头。

当我与太阳爷爷聊天时,距离越近,我的“头发”就越大,“头发”中间的一些气体与灰尘就被太阳爷爷推向了后方。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尾巴”。

用科学语言就叫做“彗尾”。

对我而言,就是我的“尾巴”。

  哎哟!

对了,你们瞧我这记性,还真差点把哥哥给忘了。

在我们彗星家庭里,有数不清的成员,其中老大就得数“哈雷”哥哥了,"哈雷”跟我们这些小彗星们可不一样,它得74年才跟大家见上一次面,人们一般都可以见它一次或两次,可有些人恐怕一次也见不着。

哎,哥哥就是哥哥,就喜欢摆架子。

  好了,听完了我的这一番介绍,大家对我是否有了个更深的了解呢?

可再也不要将我称为那令人讨厌的“扫帚星”了哟!

否则,我可真要生气了。

  时间不早了,哥哥姐姐要我早点回去的。

再见吧,地球上的朋友!

 

科学是把双刃剑

  

  20世纪是科技的世纪。

  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

  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探测更广阔和更微小的世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地球成了一个村落……

  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把我们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带到了今天的现代社会。

但这个强大的武器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

人类在科技领域已经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起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荒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威胁……就连计算机使用两位数字表达年份也造成困扰世界的“千年难题”,仅仅为了让计算机避免混淆2001年与1901年,估计全世界就将付出几千亿美元的代价!

  可以说,科技是人类和地球的福音,也会是人类和地球的灾星。

环境:

发展与恶化

  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

  现代社会离不开能源。

照明、取暖、工业生产,没有能源一切都会停止。

但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消耗化石燃料(即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造成全球气温不断升高。

随之而来的是冰川融化和海平面升高,严重威胁世界众多沿海城市的安全。

  热带雨林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淡水和矿物资源,养育着全球2/3的热带动植物,对全球生态影响很大,可人类为了取得木材和耕地大肆砍伐雨林。

由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被过度砍伐,全球许多地方水旱灾害严重、风沙肆虐。

世界上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的“环境难民”现已达到了2500万人。

  由于人类的贪婪和功利,相当多的物种正笼罩在灭绝的阴影中。

专家估计,现在全世界有5万到6万种植物挣扎在灭绝的边缘。

物种消失的后果在短时间内是难以预见的,但每失去一个物种,我们就会失去一种对未来的选择。

  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指出,在新千年到来之际,世界正处于环境革命的前夜。

西方国家那种以化石燃料为基础,汽车为中心,通过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