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2144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7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电阻.docx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伏安法测电阻

第五节电压表和电流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2.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3.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4.会给改装后的电压表、电流表标度.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电压表、电流表改装的教学,培养学生不仅会正确使用基本物理仪器,而且还要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

1.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2.理解改装后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量程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改装后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量程的物理意义是求解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过程中的难点.

●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探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讨论、讲解、练习等方法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自制课件(或量程为500μA的表头G,内阻约100Ω、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投影]本节课学习目标

1.知道表头G的主要构造是线圈和永磁铁.

2.知道表头G的工作原理.

3.将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V时会计算分压电阻的阻值,并会给改装后的电压表刻度.

4.将表头G改装成电流表A时,会计算分流电阻的阻值,并会给改装后的电流表刻度.

●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一、复习引入

[投影]串联电路如图所示.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学生]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都相等.

即:

I=I1=I2=I3=…=In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即:

U=U1+U2+U3+…+Un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

即:

R=R1+R2+R3+…+Rn

[教师]在电路中,串联电阻起什么作用?

[学生]在电路中串联电阻起分压作用,且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即:

[投影]并联电路如图所示.

[教师]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学生]

(1)并联电路中,并列的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

即:

U=U1=U2=U3=…=Un

(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即:

I=I1+I2+I3+…+In

(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

即:

[教师]在电路中,并联电阻起什么作用?

[学生]在电路中,并联电阻起分流作用,且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即:

I1R1=I2R2=I3R3=…=InRn

[教师]今天,我们将学习利用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和并联电阻的分流作用分别将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V和电流表A.

[板书]第五节电压表和电流表

二、进行新课

(一)表头G(小量程的电流表)

[教师]利用多媒体介绍表头G的主要构造和工作原理.

(1)表头的主要构造

表头G是指小量程的电流表,即灵敏电流计,常用的表头主要由永磁铁和放入永磁铁磁场中可转动的线圈组成.

(2)表头的工作原理

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着指针一起偏转,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指针偏转的角度就越大,即θ∝I.这样根据指针的偏角就可以知道电流的大小.若在表头刻度盘上标出电流值就可以测量电流了.

由欧姆定律知道,通过表头的电流跟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I∝U.

由于θ∝I,I∝U,故U∝θ.如果在刻度盘上标出电压值,由指针所指的位置,就可以读出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

[学生]请问:

利用表头能够测量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分别是多大?

[教师]同学们问得好.下面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介绍表头的满偏电流Ig、内阻Rg和满偏电压Ug.

(1)满偏电流Ig

表头的线圈准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很小,一般不超过几十微安到几毫安,这个电流值叫表头的满偏电流,用Ig表示.

[板书]满偏电流Ig:

表头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

[说明]如果通过表头的电流超过满偏电流Ig,不但指针指不出示数,表头还可能被烧坏.

(2)表头的内阻Rg

表头的线圈电阻一般为几欧到几百欧,这个电阻值叫做表头的内阻,用Rg表示.

[板书]内阻Rg:

表头线圈的电阻叫做表头的内阻.

[说明]每个表头都有它的满偏电流Ig和内阻Rg,Rg和Ig是表头的两个重要参数.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Ig、Rg概括出什么叫做满偏电压?

[学生]表头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这个电压值叫满偏电压,用Ug表示.

[教师]满偏电流Ig、内阻Rg、满偏电压Ug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Ug=IgRg

[板书]满偏电压Ug:

Ug=IgRg

[小结]表头G的满偏电压Ug和满偏电流Ig一般都比较小,测量较大的电压和较大的电流时,需要把小量程的表头G加以改装.

(二)把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V

[教师]用表头G虽然能够用来测量电压,但由于表头的满偏电流一般很小,因此表头能够测量的最大电压也很小,所以不能直接用来测量较大的电压.若直接用表头去测量较大的电压,会造成什么后果?

[学生]当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大于满偏电压时,通过表头的电流就大于满偏电流,可能将表头烧坏.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用表头去测较大的电压呢?

[学生]利用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给表头G串联一个适当的电阻R,将表头改装成一个量程较大的电压表V,用改装后的电压表V就可以测量较大的电压.

[投影]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其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将它改装成量程为U的电压表,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R?

如何给改装后的电压表V标度?

改装后电压表V的内阻是多大?

[教师]介绍电压表V的组成及量程

(1)电压表V由表头G和电阻R组成,如图虚线框内所示.

把电流表G改装成电压表V

(2)所谓量程U,意思是当电压表V两端的电压为U时,表头G分担的电压为满偏电压Ug,通过表头G的电流为满偏电流Ig,指针指在最大刻度处.所以表盘最大刻度处的电压值为量程U.

[学生]讨论如何求分压电阻R并回答.

(1)根据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可知,当表头G满偏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Ig.

(2)表头满偏时,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Ug=IgRg,加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UR=U-Ug=U-IgBg

(3)据欧姆定律可知,分压电阻

R=

[板书]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V

(1)方法:

串联分压电阻R

(2)原理:

利用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

(3)分压电阻R:

R=

[教师]如何给改装后的电压表V标度呢?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

[小结]当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1时,加在电压表V两端的电压UAB=I1(Rg+R),表明加在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当流过表头的电流为满偏电流Ig时,电压表V两端的电压达到最大值,即改装后的量程,则U=Ig(Rg+R),因此,只要将原来表头的刻度盘的每一刻度值扩大为原来的(Rg+R)倍,就得到改装后的电压表V的表盘.

[板书](4)标度:

把原电流值扩大(Rg+R)倍.

[教师]改装后的电压表V的内阻RV多大?

[学生]RV=Rg+R

[板书](5)电压表V的内阻RV:

RV=Rg+R

[投影]练习

1.有一表头G,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g=3mA,把它改装成量程U=3V的电压表,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R?

解析:

表头G的满偏电压Ug=IgRg,分压电阻两端的电压UR=U-Ug=U-IgRg,

据欧姆定律可知,分压电阻的阻值R,R=

-Rg=(

-10)Ω=990Ω

2.如图所示,一个有3V和30V两种量程的电压表,表头内阻为15Ω,满偏电流为1mA,求R1、R2的阻值各为多大?

解析:

由题意知,Rg=15Ω,Ig=1mA=1×10-3A,U1=3V,U2=30VR1=

-Rg=(

-15)Ω=2985Ω

当量程为30V时,Rg+R1相当于表头.

R2=

-(Rg+R1)=[

-(15+2985)]Ω=27000Ω

(三)把表头G改装成电流表A

[教师]用表头G虽然能够用来测量电流,但是由于表头的满偏电流Ig很小,因此,表头能够测量的最大电流也很小,所以不能用表头去测量较大的电流.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用表头去测量较大的电流呢?

[学生]利用并联电阻的分流作用,给表头G并联一个适当的电阻R,将表头G改装成一个量程较大的电流表A,利用改装后的电流

表A就可以测量较大的电流了.

[投影]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其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把它改装成量程为I的电流表A,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R?

[教师]介绍电流表A的组成及量程.

(1)电流表A由表头G和电阻R并联组成,如图虚线框内所示.

(2)所谓量程I,意思是通过电流表A的电流为I时,通过表头G的电流为满偏电流Ig.指针指在最大刻度处,所以改装后电流表A的表盘最大刻度处标值为I.

[学生]讨论如何求分流电阻R并回答

(1)当表头G满偏时,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为Ug=IgRg.

(2)根据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UR=Ug=IgRg.

(3)通过电阻R的电流IR=I-Ig

(4)根据欧姆定律,分流电阻R的阻值为:

R=

[板书]表头G改装成电流表A

(1)方法:

并联分流电阻R

(2)原理:

利用并联电阻的分流作用

(3)分流电阻R:

R=

Rg

[教师]如何给改装后的电流表A标度呢?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讨论.

[小结]当流过表头G的电流为满偏电流Ig时,流过电流表A的电流最大,为改装后电流表的量程I,I=Ig+

因此,只要将原来表头的刻度盘的每一刻度值扩大为原来的

倍,就得到了改装后的电流表A的表盘.

[板书](4)标度:

把原电流值扩大

倍.

[教师]改装后的电流表A的内阻RA有多大?

[学生]电流表A的内阻为Rg与R并联后的总电阻.RA=

[板书](5)电流表A内阻RA=

[投影]练习

3.有一表头G,内阻Rg=25Ω,满偏电流Ig=3mA,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6A的电流表,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R?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RA为多大?

解析:

由题意知,Rg=25Ω,Ig=3mA=3×10-3A,I=0.6A

据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可知,加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与加在表头G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R=IgRg

通过电阻R的电流IR=I-Ig

电阻R=

Ω=0.126Ω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为RA,

RA=

Ω=0.125Ω

[说明]通过计算发现,改装后的电流表的内阻RA非常小,解题时一般不计电流表的内阻.对于理想的电流表,可认为其内阻等于零,在电路中可等效成导线.

4.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满偏电流Ig=500mA,内阻Rg=200Ω,用它改装为有1A和10A两种量程的电流表,求R1、R2的阻值各为多大?

解析:

当公共端与1A端接入电路时,量程为I1=1A,当公共端与10A端接入电路时,量程为I2=10A.

当公共端与1A端接入被测电路时,电阻R1和R2串联,再与表头内阻Rg并联.由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关系可得:

R1+R2=

Rg

代入Ig、I、Rg的数值得R1+R2=200Ω①

当公共端与10A端接入被测电路时,电阻R1与表头支路的电阻Rg+R2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

Ig(Rg+R2)=(I2-Ig)R1

代入Ig、I2、Rg的数值,可得

R2+200Ω=19R1②

由①②解得

R1=20ΩR2=180Ω

[说明]对于I1=1A的量程,G是它的表头,对于I2=10A的量程,G与R2串联后相当于它的表头.

三、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满偏电流为Ig=1mA,内阻Rg=100Ω,用它改装为有5V和50V两种量程的电压表,求R1、R2的阻值各为多大?

2.已知满偏电流为200μA,内阻为500Ω的电流表,把它串联一个14.5kΩ的电阻后,作电压表使用,该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__V.

参考答案:

1.R1=4.9kΩ,R2=49.9kΩ

解析:

当公共端与5V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1=5V,当公共端与50V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2=50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可知:

R1=

Ω=4900Ω=4.9kΩ

R2=

=49900Ω=49.9kΩ

2.3V

解析:

由题意知,Ig=200μA=2×10-4A,Rg=500Ω,R=14.5kΩ=14.5×103Ω,

电压表的量程为U=Ig(Rg+R)=2×10-4×(500+14.5×103)V=3V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表头G的三个重要参量:

满偏电流Ig,内阻Rg和满偏电压Ug

2.把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时,需要串联一个适当的电阻R.

3.把表头G改装成电流表时,需要并联一个适当的电阻R.

五、作业

1.练习五1、2两题写在作业本上.

2.137页“思考与讨论”.

3.复习本节内容.

六、板书设计

第六节电阻的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伏安法测电阻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和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的.

3.会正确选择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

4.知道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会用欧姆表测电阻.

二、能力目标

1.伏安法测电阻及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使用欧姆表测电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操作的实验习惯和实验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两种测量电路的选择).

2.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及正确使用欧姆表测电阻.

●教学难点

1.电流表内接法与电流表外接法的选择.

2.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有足够的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分析、讨论、讲解、练习、观察、实验等方法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欧姆表原理图挂图、欧姆表、待测电阻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知道电压表的分流和电流表的分压给伏安法测电阻带来了误差.

3.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电流表外接法或电流表内接法.

4.知道欧姆表是表头G改装而成的.

5.知道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

6.会正确使用欧姆表测电阻.

●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是什么?

[学生]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I=

[教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是什么?

[学生]

(1)内容: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公式:

I=

[教师]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个重要电学参量,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测量电阻,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哪些?

本节课我们就研究有关电阻测量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伏安法测电阻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学生]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I=

可知,电阻R=

,因此,只要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就可以求出未知电阻的阻值R.

[教师]物理上把这种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板书]伏安法测电阻

原理:

欧姆定律R=

[教师]现有下列仪器: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键和特测电阻各一只,请同学们设计测量电阻的电路图.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最后总结出可有两种测量电路.

[投影]两种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说明]如果要调节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还可以在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

[教师]甲电路通常称为电流表外接法,乙电路通常称为电流表内接法.如果是理想情况,即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的电阻趋近于无穷大,两种电路的测量结果怎样?

[学生]相同.

[教师]我们在初中讨论的就是这种理想情况.但是实际中,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具有内阻,把它们连入电路中以后,不可避免地要改变被测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请同学们思考:

用图甲电路测量时,电压表测量的是哪里的电压?

[学生]是特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教师]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特测电阻的电流吗?

为什么?

[学生]不是.因为电压表中还有分流,所以电流表测出的是通过特测电阻和电压表的电流之和.

[教师]电流表的读数比实际流过特测电阻的电流大还是小?

[学生]大.

[教师]根据Rx=

求得的电阻呢?

[学生]求出的电阻值要比真实值小.

[板书]电流表外接法

(1)测量结果:

R测<R真

(2)误差产生的原因:

由于电压表分流引起的.

[教师]若已知电压表的内阻RV,特测电阻的测量值R测,怎样求得待测电阻的真实值R真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外接法测得的电阻R测是特测电阻与电压表电阻的并联值,即R测=

解得R真=

[教师]用乙图的电路测量时,电流表测量的是哪里的电流?

[学生]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

[教师]电压表测量的是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吗?

为什么?

[学生]不是.因为电流表要分去一部分电压,所以电压表测出的是加在待测电阻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

[教师]电压表的读数比待测电阻两端的实际电压大还是小?

[学生]大.

[教师]据Rx=

求得的电阻呢?

[学生]求出的电阻要比真实值大.

[板书]电流表内接法

(1)测量结果:

R测>R真

(2)误差产生的原因:

由于电流表分压引起的.

[教师]若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A,待测电阻的测量值R测,怎样求得待测电阻的真实值?

[学生]讨论并回答:

电流表内接法测得的电阻是待测电阻与电流表电阻的串联值,即R测=RA+R真

解得R真=R测-RA

[教师]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

无论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还是电流表内接法测量电阻都有误差,那么哪种电路的测量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呢?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

[总结]

(1)若待测电阻的阻值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因电压表分流引起的误差就越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若待测电阻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得越多,因电流表的分压而引起的误差越小,故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板书]当RV>>Rx时,电压表分流作用小,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若Rx>>RA,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小,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投影]练习1.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所需器材规格如下:

待测电阻Rx(约100Ω);直流毫安表(量程10mA,内阻50Ω);直流电压表(量程3V,内阻5k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5Ω,允许最大电流1A);电键1个,导线若干条.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本题的实物图上连线.如下图所示.

参考答案:

连接情况如下图所示.

解析:

据题意知,直流毫安表的量程为10mA,电源电压为4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Ω,若选用限流电路,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35mA,超过毫安表的量程,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电路.因为待测电阻Rx约为100Ω,比电压表的内阻5kΩ小得多,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路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教师]用伏安法测电阻的遗憾是不能直接读出待测电阻的阻值,有没有直接测量电阻的仪器呢?

下面介绍的欧姆表就是这样的仪表.

(二)欧姆表

[教师]出示欧姆表原理图挂图,介绍欧姆表的主要构造.

(1)表头G:

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

(2)电池:

电动势为E、内阻为r.

(3)调零电阻R

(4)表笔:

红表笔和黑表笔

[学生]观察欧姆表原理图,欧姆表的红表笔与电池的哪个极相连,黑表笔与电池的哪个极相连?

当欧姆表电路构成闭合电路时,电流从哪个表笔流出欧姆表?

从哪个表笔流进欧姆表?

[小结]红表笔与电池的负极相连,黑表笔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欧姆表构成闭合电路时,电流从黑表笔流出欧姆表,从红表笔流进欧姆表.

[教师]从欧姆表的原理图可以看出:

欧姆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学生]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

[板书]欧姆表

原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教师]介绍欧姆表的刻度原理,如下图所示.

欧姆表的原理

当红黑表笔相接时(图甲),相当于被测电阻Rx=0,调节调零电阻R的阻值,使表头的指针指到偏满刻度,即

=Ig,所以刻度盘上指针在满偏处定为电阻刻度的零点.

[板书]I=Ig时,Rx=0.

当红黑表笔不接触时(图乙),相当于被测电阻Rx=∞,电流表中没有电流,则表头的指针不偏转,此时指针所指的位置是电阻刻度的“∞”点.

[板书]I=0时,Rx=∞

当红、黑表笔间接入待测电阻Rx时,通过表头的电流为I=

,改变Rx,电流I随着改变.每个Rx都对应一个电流I值,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对应的Rx值,就可以从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被测电阻的阻值.

[板书]当I=

时,刻度值为Rx

[教师]若电流值正好是满偏电流的一半,即I=

Ig,接入的待测电阻是多大?

[学生]讨论并回答:

当I=

Ig时,解得Rx=r+Rg+R

[教师]r+Rg+R此电阻值叫中值电阻.请同学们观察欧姆表的刻度盘,观察其刻度是否均匀?

[学生]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零刻线在最右端,最左端是“∞”,从右向左,刻度越来越密.

[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阻值呢?

[投影]用欧姆表测电阻的步骤.

(1)检查指针是否指在欧姆挡左端的“∞”处,否则用小螺丝刀旋转机械调零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的“∞”处.

(2)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欧姆表的正、负插孔.

(3)将红、黑表笔短接,调整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

(4)将红、黑表笔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读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5)测量结束后,应拔出表笔,旋转选择开关,使其置于“OFF”挡或交变电压最高挡.

[说明]测量较大的电阻时,要先选择好适当的倍率,然后再按以上步骤操作.

[学生]练习使用欧姆表测量几个标准电阻的阻值.

[教师]强调使用欧姆表测电阻时应注意的问题:

(1)多用电表在使用前,应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电流的零刻度(即电阻的∞处)否则应通过机械调零旋钮,使其指零.

(2)测量电阻时,双手不要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

(3)不能带电测量电阻.

(4)两个表笔短接时,调节调零旋钮,若指针指不到电阻右端的零刻线,说明电池不足,应更换电池.

(5)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尽可能指在中值电阻的附近,若指针偏角太大或太小,应更换挡位.

(6)更换挡位后,应重新调零.

(7)读数时,应将指针示数乘以倍率.

三、巩固练习

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他先将电压表接在a点,读得两表示数分别为U1=3.0V,I1=3.0mA,然后将电压表改接在b点,读得两表示数分别为U2=2.9V,I2=4.0mA,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电压表应接到_______点误差较小,测得Rx值应为____Ω.

2.某欧姆表内部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