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2421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3 大小:1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3页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3页
亲,该文档总共1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下列物质中( 

)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A、H2O 

B、CO 

C、CO2 

D、HCN 

7、 

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

A、镁粉 

B、钾 

C、动物油 

D、过氧化钠

8、 

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

A、氧气 

B、松节油 

C、蜡 

D、漂白粉 

9、乙类可燃液体的闪点 

A、<

28°

B、≥28°

,<

60°

C、>

D、≥28°

,≤60°

10、木材的燃烧属于(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11、 

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交换 

12、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 

A、1%—3% 

B、4%—16% 

C、18%—23% 

D、27%—36% 

13、液化气钢瓶爆炸属于是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固体爆炸

14、粉尘爆炸属于 

D、固体爆炸 

15、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 

A、化合反应 

B、化学反应 

C、氧化反应 

D、分解反应 

16、 

的闪点<

A、木材 

B、甲醇 

C、煤油 

D、柴油 

17、 

的闪点>

A、汽油 

B、乙醚 

D、机油 

18、 

不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液体。

A、苯 

B、丙酮 

C、樟脑油 

D、石脑油 

19、一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气在氧浓度低于( 

时,不能维持燃烧。

A、10% 

B、15% 

C、18% 

D、20% 

20、重大危险源的调查评估是(C)实现知己知彼的基础。

A、执勤备战B、作战指挥C、灭火作战D、灾害处置

21、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是灭火救援(B)的依据。

A、执勤备战B、作战指挥C、基础工作D、力量调集

22、(A)是指有可能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的火灾,爆炸、毒害等灾害事故的场所设施。

A、重大危险源B、高层建筑C、人员密集场所D、化工企业

23、下列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调查内容的是(D)。

A、基本情况B、周边环境C、社会资料D、消防水源

24、腐蚀品按其酸碱性大小可分为(C)类。

A、一B、二C、三D、四

25、救人第一、准确迅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消防部队灭火战斗行动中 

的( 

A)指导思想 

A、指导思想 

B、战术原则 

C、战术方法 

D、行动原则 

26、公安消防部队灭火作战行动中的原则(B) 

A、先救人、后灭火 

B、先控制、后消灭 

C、内攻为主,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 

D、外攻为主,先灭火后救人 

27、《执勤条令》是规范和指导消防部队执行灭火作战勤务的( 

规范具有强制性。

A、法律性 

B、条令性 

C、法规性 

D、强制性 

28、公安消防部队到达灾害现场后( 

)立即组织侦察小组进行灾情侦察。

A、必须B、应当C、视情况D、一定

29、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一般安装在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上,主体部分露出地面并涂成红色,目标显著,使用方便,有一个直径为多少毫米和两个直径为多少毫米的栓口( 

B) 

A、80 

、50 

B、100、65 

C、100、80 

D、100、50 

30、消防水池一般设置在室外,且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C) 

米。

A、5 

B、10 

C、15 

D、20 

31、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应按(B)的程序进行。

①科学计算,确定参战力量和装备;

②确定范围,明确重点保卫对象;

③确定作战术意图;

④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⑤严格审核,不断充实完整。

A、②→④→③→①→⑤B、②→④→①→③→⑤

C、②→④→①→⑤→③D、②→④→⑤→①→③

32、《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号,由(B)人员负责出动。

A、接班B、交班C、全体D、接班或交班

33、《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

灭火组织指挥的程序不包括(C)。

A、搜集掌握火场情况B、确定灭火作战方案

C、征求专家意见D、根据火情变化随机指挥

34、公安消防支(大、中)队接到本辖区以外的报警或者增援请求时,应当及时向(B)报告,按照命令出动。

情况紧急时,可以边出动边报告。

A、当地政府B、上级C、有关机关D、总队

35、重大危险源调查要根据(A)和灭火救援等基础资料,按类别进行普查。

A、消防安全重点单位B、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情况

C、火灾隐患突出单位D、大型企业

36、碱性腐蚀品按其性质分为(B)。

A、一B、二C、三D、四

37、应建立由(A)牵头,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具体开展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

A、政府B、公安机关C、消防D、单位

38、根据毒害的化学组成,毒害品还可分为(C)两大类。

A、易燃和不燃B、液体和固体C、无机和有机D、低毒和高毒

39、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A)。

A、化学反应B、物理反应C、光电反应D、分解反应

40、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B),有分解反应。

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聚合反应D、分解反应

41、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D)。

A、照射B、加热C、烘烤D、辐射

42、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A)。

A、对流B、传导C、辐射D、照射

43、通风孔洞愈多,各个通风孔洞的面积愈大、愈高,则热对流的速度(A)。

A、愈快B、愈慢C、不变化D、停止

44、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的扩散(A)决定的。

A、速度B、密度C、强度D、浓度

45、危险品系指有爆炸、(B)、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A、易损B、易燃C、易分解D、易反应

46、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D)过程。

A、热辐射B、热对流C、热传导D、热传播

47、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出其组成成份及与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称为(B)。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完全燃烧D、预混燃烧

48、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热固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的燃烧,均属(C)。

A、蒸发燃烧B、预混燃烧C、分解燃烧D、均相燃烧

49、阴燃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可能转变为(A)。

A、有焰燃烧B、无焰烧烧C、自燃D、闪燃

50、以下物质燃烧时火焰不显光的是(A)。

A、乙酸B、乙醇C、乙炔D、丙酮

51、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的物质为(B)。

A、铝B、磷C、铜D、钾

52、火焰的颜色与(A)有关。

A、温度B、空气C、环境D、湿度

53、含氧量在(C)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的火焰。

A、15%B、17%C、50%D、70%

54、封闭空间燃烧区域的水蒸气浓度达到(D)以上时,燃烧就会停止。

A、20%B、25%C、30%D、35%

55.在灭火战斗中,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危急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A)命令。

A、撤离B、紧急避险C、掩护D、停止进攻

56.《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规定,灭火战斗中非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原则是:

统一指挥和(B)。

A、越级指挥B、逐级指挥C、计划指挥D、临机指挥

57.下列不属于总队、支队首长职责的是(D)。

A、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规定,研究制定执勤战斗工作措施B、及时研究解决战备工作中的问题,发挥各部门在战备工作中的职能作用C、组织制定并熟悉本级的各类执勤战斗预案D、组织战备值班、检查和演练。

58.下列不属于司令部执勤职责的是(C)。

A、掌握部队执勤战斗实力B、组织制定灾害事故处置力量调度方案和执勤战斗预案C、建立和保持正规的战备秩序D、规范消防站定期开放工作

59.下列不属于防火监督部(处)执勤职责的是(A)。

A、掌握辖区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B、定期通报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抽查情况C、参与执勤战斗预案制定,提供相关信息资料D、发生火灾,立即赶赴现场开展火灾事故调查

60.下列不属于消防通信指挥中心职责的是(B)。

A、掌握辖区交通道路、消防水源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情况B、划分火灾等级,制定消防力量调度方案C、统计、分析接警和出动情况D、掌握各类消防队伍执勤战斗实力和辖区灭火救援资源的情况及联系方式

61.某地区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时,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A)战备状态。

A、一级B、二级C、三级D、经常性

62.某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B)战备状态。

A.一级B.二级C.三级D.经常性

63.为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公安消防部队实行(D)制度。

A、值班备勤B、指挥长C、领导带班D、等级战备

64.执勤战斗预案是对执勤战斗有关问题作出预先筹划和安排的消防(C)。

A、规范文书B、行动方案C、作战文书D、战斗部署

65.公安消防支队(C)对所属部队至少进行一次战备检查。

A、每天B、每周C、每月D、每半年

66.公安消防支队(B)应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

A、每月B、每季C、每半年D、每年

67.按照灭火作战预案组织部队进行实兵实装的战术训练是(A)。

A、实地演练B、模拟训练C、想定作业D、沙盘作业

68.按照灭火作战预案深入到预案单位开展的实地演练是(C)。

A、训练基地演练B、假设情况演练C、重点单位演练D、现场演练

69、总、支队指挥员到达火场后,应视情成立现场灭火指挥部,总指挥由到场的总、支队职务最高的领导或(C)担任。

A、大、中队值班首长B、当地党政领导C、本级执勤首长D、当地公安机关领导

70、灭火救援总指挥部负责制定总体决策和(A)。

A、战斗行动方案B、人员疏散方案C、火场供水计划D、灭火救援预案

71、灭火总指挥员负责向参战的下级指挥员部署作战任务,组织(D)协同作战。

A、班(组)B、增援力量C、到场人员D、参战单位

72、灭火总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必要时可(D)参与辅助性行动。

A、调集公安、交通等力量B、调集电力、燃气等有关单位

C、调集医疗救护部门D、组织群众

73、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A)。

A、无毒B、中毒C、剧毒D、微毒

74、液氯常温下为(B)的气体。

A、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B、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C、黄色、无味D、黄绿色、无味

75、笨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一般为(A);

遇明火、高热能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A、1.2%~8%B、1.2%~10%C、1.5%~8%D、1.5%~10%

76、苯属(C)毒类。

A、剧毒B、高毒C、中等D、低毒

77、苯泄漏事故特点为(C)。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

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

D、突发性强,危害大;

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易造成交叉感染;

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

78、沙林事件特点为(D)。

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79、沙林属于哪类毒剂(A)。

A、神经性毒剂B、窒息性毒剂C、糜烂性毒剂D、全身中毒性毒剂

80、某火场周边水源缺乏,水源距火场约1500米,最好采取(B)方式供水。

A、接力供水B、运水C、并联供水D、耦合供水

81、室外消火栓按其设置方式分为地上式消火栓、地下式消火栓和(C)。

A、墙式消火栓B、消防竖管C、消防上水鹤D、水泵结合器

82、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建立消防水源设施和(D)档案资料。

A、供水方式B、供水状况C、供水途径D、供水能力

83、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有利的方面是(A)。

A、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B、引起人员中毒、窒息

C、影响视线D、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

84、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产生的蒸气,当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这种现象叫做(A)。

A、闪燃B、瞬燃C、闪点D、爆闪

85、根据闪点可将燃烧液体分为两类,闪点大于(B)℃的称为可燃液体。

A、30B、45C、55D、70

86、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B),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A、越高B、越低C、大于45℃D、等于45℃

87、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C)余种。

A、500B、1000C、2000D、3000

88、燃点低于(B)℃的固体称为易燃固体。

A、100B、300C、500D、1000

89、(A)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A、爆炸B、闪燃C、自燃D、着火

90、按爆炸物质在(B)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A、爆炸条件B、爆炸产物C、爆炸后果D、爆炸过程

91、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的扩散(A)决定的。

A、速度B、密度C、强度D、浓度

92、危险品系指有爆炸、(B)、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A、易损B、易燃C、易分解D、易反应

93、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C)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

A、混合时间B、混合浓度C、混合状况D、混合方式

94、(B)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

A、预混燃烧B、蒸发燃烧C、分解燃烧D、扩散燃烧

95、(A)、石蜡、松香等物质先熔融,后蒸发成蒸气,分解、氧化燃烧。

A、沥青B、金属钾C、电石D、黄磷

96、某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即(A)。

A、表面燃烧B、放射燃烧C、蒸发燃烧D、扩散燃烧

97、汽油、煤油等液体可燃物,其分子中都含有(B)原子。

A、碳B、碳、氢C、氢D、氮、碳

98、以下(D)不是可燃气体。

A、液化石油气B、甲烷C、乙炔D、氯气

99、含氧量在(C)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的火焰。

100、含碳量在(D)以上的可燃物,燃烧时产生显光,并带有大量黑烟的火焰。

A、10%B、30%C、40%D、60%

101、正在燃烧的可燃气体(蒸气)所占据的发光、放热的空间范围称为(D)。

A、焰心B、内焰C、外苗D、火焰

102、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燃烧时由分解或蒸发出的气体形成火焰,一般为(A)。

A、扩散火焰B、预混火焰C、分解火焰D、蒸发火焰

103、不是阴燃的条件是(D)。

A、空气不流通B、加热温度较低C、可燃物含水分较多D、与氧化剂接触

104、有机可燃物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颜色主要由火焰中的(B)来确定。

A、含氧量B、碳粒子C、含氢量D、烟浓度

105、钠的火焰颜色为(C)。

A、紫色B、砖红色C、黄色D、红色

106、热值愈高的物质燃烧时,辐射出的热量也愈(C)。

A、低B、少C、多D、高

107、完全燃烧的燃烧产物都是(D)气体。

A、可燃、惰性B、不燃C、惰性D、不燃、惰性

108、室内火灾,随着惰性物质的增加,就可相对(B)空气中的氧浓度。

A、增加B、减少C、先减少后增加D、先增加后减少

109、下列不属于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是(D)。

A、氯化氢B、光气C、氰化氢D、二氧化碳

110、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B)。

A、着火点B、闪点C、燃点D、自燃点

111、布匹的燃点为(A)℃。

A、200B、550C、700D、900

112、木材的燃点为(C)℃。

(难)

A、50~100B、100~150C、250~300D、300~350

113、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其(B)。

A、爆燃点B、闪点C、自燃点D、着火点

114、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C)。

A、燃点B、闪点C、自燃点D、着火点

115、汽油的闪燃点为(C)℃。

A、-10B、-30C、-50D、-70

116、(C)燃烧引起的火灾不属于B类火灾。

A、煤油B、苯C、黄磷D、乙醚

117、常见的且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B)余种。

A、1000B、2000C、3000D、4000

118、根据灭火救援工作的实际,将危险化学品分为(C)大类。

A、7B、8C、9D、10

119、毒害品引起人体中毒的非主要途径是(D)。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眼睛

120、不影响毒害品毒害性的因素是(D)。

A、溶解性B、颗粒细度C、挥发性D、存储

121、可燃性物质与(D)作用,遇着火源时即能发生燃烧。

A、腐蚀性B、毒害性C、窒息性D、氧化性

122、作战指挥组一般由全勤指挥部人员组成,由(B)任组长。

A.支队长B、指挥长C.副指挥长D.首长

123、粉尘爆炸属于 

124、消防水池一般设置在室外,且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125.液化石油气由液态转化成气态,其体积扩大(D)倍。

A、80~100B、100~150C、150~200D、250~300

126.在具有充足空气的条件下,液化石油气的燃烧速度可达(C)m/s。

A、500~1000B、1000~2000C、2000~3000D、3000~4000

127.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是(A)。

A、1.5%~10%B、2.5%~10%C、3.5%~10%D、4.5%~10%

128.液化石油气在常压下为气态,相对密度比空气重(D)倍。

A、1~1.2B、1.2~2C、1~1.5D、1.5~2

129.液化石油气的热值是城市煤气的(B)倍。

A、5B、6C、7D、8

130.空气中含有(C)液化石油气时,人在该气体中5分钟就会麻醉昏迷。

A、8%B、9%C、10%D、12%

131.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温度可以达到(B)。

A、1600℃B、1800℃C、2000℃D、2200℃

132.液化石油气爆炸时的火焰温度可以达到(B)以上。

A、1800℃B、2000℃C、2200℃D、2400℃

133.液化石油气燃点低,点火能量为(A)毫焦耳。

A、万分之几B、千分之几C、百分之几D、十分之几

134.经过降温和加压处理后的液化石油气体,其密度为水的(A)。

A、1/2B、1/3C、1/4D、1/5

135、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下列错误的条件是(D)。

A、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B、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C、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D、粉尘必须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

136、镁铝合金的爆炸浓度下限是(C)g/m3。

A、30B、40C、50D、60

137、不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是(D)。

A、粉尘挥发性B、粉尘水分C、粉尘灰分D、粉尘范围

138、不影响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是(D)。

A、温度B、压力C、含氧量D、湿度

139、若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遇到火源之前的最初温度升高,则爆炸下限(A)。

A、降低B、增高C、不变D、不确定

140、粉尘的颗粒度越小,相对面积越大,燃烧速度越快,爆炸下限(D)。

A、越大B、越小C、越高D、越低

141、粉尘中的水分决定着爆炸的性能,水分越多,爆炸危害性(B)。

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确定

142、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使体液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指(A)。

A、毒害品B、易燃品C、爆炸品D、危险品

143、根据毒害的化学组成,毒害品还可分为(C)两大类。

A、易燃和不燃B、不燃和有毒气C、无机和有机D、剧毒和易燃

144、无机毒害品可分为四种类型,不属于的是(D)

A、氰及其化合物类B、砷及其化合物类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