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2551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x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气动装配机械手机构设计

Pneumaticassemblymanipulatormec-

hanismdesign

姓名冯斌海

学号3070612115

专业班级07机械电子(4)班

指导教师张智焕

分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分院

完成日期2011年6月2日

 

摘要

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气动技术自身的一些优点,气动机械手已经广泛应用在生产自动化的各个行业。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机械手的种类,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机械式机械手;按适用范围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按运动轨迹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机械手等。

本文就气动机械手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了简单概述。

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和专业面,可以加强对自己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还可以填补空白,提高生产效率,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气动机械手;研究方向;发展趋势

 

abstract

Manipulatorisdevelopedinrecentyearsahigh-techautomationproductionequipment,Ittohelpstabilize,improveproductquality,improvetheproductionefficiency,improveworkingconditionsandproductrapidrenewalplaysanextremelyimportantrole,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industrialmechanizationandautomationandpneumatictechnologyitselfsomemerit,Pneumaticmanipulatorhasbeenwidelyappliedinindustriesofautomatedproduction.Manipulatorhand,sportsorganizationsmainlybythreemajorcomponentsandcontrolsystem,Accordingtothedriverofthemanipulatorwaytype,canbedividedintohydraulic,pneumatic,electrictype,mechanicalmanipulator;Accordingtoapplicablerangecanbedividedintospecialmanipulatorandgeneralmanipulatortwokinds;Accordingtothetrajectorycontrolmodecanbedividedintopositioncontrolandcontinuoustrajectorycontrolrobots.

Thispapertheapplicationofpneumaticmanipulatorpresentconditionanddevelopmentprospectsweresimplysummarized.ExpandourknowledgeandZhuanYeMian,Canstrengthentheirthinkingtrainingandabilitytraining,Stillcanfillintheblanks,Improveproductionefficiency,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

Pneumaticmanipulator;Researchdirection;Developmenttrend

 

第一章绪论

1.1机械手国内外发展现状

工业机械手最早应用在汽车制造工业,常用于焊接、喷漆、上下料和搬运。

工业机械手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手足和大脑功能,它可替代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温等恶劣环境中工作:

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重复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

目前主要应用与制造业中,特别是电器制造、汽车制造、塑料加工、通用机械制造及金属加工等工业。

工业机械手与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搬运小车与自动检测系统可组成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

随着生产的发展,功能和性能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机械手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工业机械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始于40年代的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搬运核原料的遥控机械操作手研究,它是一种主从型的控制系统。

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

它的结构是:

机体上安装一回转长臂,端部装有电磁铁的工件抓放机构,控制系统是示教型的;1962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又试制成一台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

运动系统仿造坦克炮塔,臂可以回转、俯仰、伸缩,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用磁鼓做储存装置。

不少球面坐标式机械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年该公司和普曼公司合并成为万能制动公司,专门生产工业机械手。

1962年美国机械铸造公司也实验成功一种叫Versatran机械手,原意是灵活搬运,可做点位和轨迹控制:

该机械手的中央立柱可以回转、升降、伸缩,采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也是示教再现型。

虽然这2种机械手出现在六十年代初,但都是国外机械手发展的基础。

从60年代后期起,喷漆、弧焊工业机器人相继在生产中开始应用。

1978年美国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制出一种Unimation—Vic.arm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

联邦德国机器制造业是从1970年开始应用机械手,主要用于起重运输、焊接和设备的上下料等作业:

联邦德国Kuka公司还生产一种点焊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和程序控制;日本是工业机器人发展最快,应用国家最多的国家,自1969年从美国引进两种典型机械手后,开始大力从事机械手的研究,目前以成为世界上工业机械手应用最多的国家之一。

前苏联自六十年代开始发展应用机械手,主要用于机械化、自动化程序较低、繁重单调、有害于健康的辅助性工作。

我国工业机械手的研究与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

1972年我国第一台机械手开发于上海,随之全国各省都开始研制和应用机械手。

从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开始,我国政府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列入其中,并且为此项目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开发并且制造了一系列的工业机器人,有由北京机械自动化研究所设计制造的喷涂机器人,广州机床研究所和北京机床研究所合作设计制造的点焊机器人,大连机床研究所设计制造的氩弧焊机器人,沈阳工业大学设计制造的装卸载机器人等等。

这些机器人的控制器,都是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开发的,同时一系列的机器人关键部件也被开发出来,如机器人专用轴承,减震齿轮,直流伺服电机,编码器,DC——PWM等等。

我国的工业机械手发展主要是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在应用专业机械手的同时,相应的发展通用机械手,研制出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式机械手等。

可以将机械手各运动构件,如伸缩、摆动、升降、横移、俯仰等机构,设计成典型的通用机构,以便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选用不用的典型机构,组装成各种用途的机械手,即便于设计制造,又便于跟换工件,扩大了应用范围。

1.2气动机械手的应用现状

由于气压传动系统使用安全、可靠,可以在高温、震动、易燃、易爆、多尘埃、强磁、辐射等恶劣环境下工作。

而气动机械手作为机械手的一种,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动作迅速、平稳、可靠、节能和不污染环境、容易实现无级调速、易实现过载保护、易实现复杂的动作等优点。

所以,气动机械手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半导体及家电行业、化肥和化工,食品和药品的包装、精密仪器和军事工业等。

现代汽车制造工厂的生产线,尤其是主要工艺的焊接生产线,大多采用了气动机械手。

车身在每个工序的移动;车身外壳被真空吸盘吸起和放下,在指定工位的夹紧和定位;点焊机焊头的快速接近、减速软着陆后的变压控制点焊,都采用了各种特殊功能的气动机械手。

高频率的点焊、力控的准确性及完成整个工序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堪称是最有代表性的气动机械手应用之一。

在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的装配生产线上,在半导体芯片、印刷电路等各种电子产品的装配流水线上,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气缸、气爪,还可以看到许多灵巧的真空吸盘将一般气爪很难抓起的显像管、纸箱等物品轻轻地吸住,运送到指定目标位置。

对加速度限制十分严格的芯片搬运系统,采用了平稳加速的SIN气缸。

气动机械手用于对食品行业的粉状、粒状、块状物料的自动计量包装;用于烟草工业的自动卷烟和自动包装等许多工序。

如酒、油漆灌装气动机械手;自动加盖、安装和拧紧气动机械手,牛奶盒装箱气动机械手等。

气动机械手是以压缩空气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械手。

其主要特点是:

输出力小,气动动作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

但是,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的特性,工作速度的稳定性较差,冲击大,而且气源压力较低,抓重一般在30公斤以下,在同样抓重条件下它比液压机械手的结构大,所以适用于高速、轻载、高温和粉尘大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1.3气动技术有以下优点

(1)介质提取和处理方便。

气压传动工作压力较低,工作介质提取容易,而后排入大气,处理方便,一般不需设置回收管道和容器:

介质清洁,管道不易堵,不存在介质变质及补充的问题.

(2)阻力损失和泄漏较小,在压缩空气的输送过程中,阻力损失较小,空气便于集中供应和远距离输送。

外泄漏不会像液压传动那样,造成压力明显降低和严重污染。

(3)动作迅速,反应灵敏。

气动系统一般只需要0.02s-0.3s即可建立起所需的压力和速度。

气动系统也能实现过载保护,便于自动控制。

(4)能源可储存。

压缩空气可存贮在储气罐中,因此,发生突然断电等情况时,机器及其工艺流程不致突然中断。

(5)工作环境适应性好。

在易燃、易爆、多尘埃、强磁、强辐射、振动等恶劣环境中,气压传动与控制系统比机械、电器及液压系统优越,而且不会因温度变化影响传动及控制性能。

(6)成本低廉。

由于气动系统工作压力较低,因此降低了气动元、辅件的材质和加工精度要求,制造容易,成本较低。

传统观点认为:

由于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因此,在气动伺服系统中要实现高精度定位比较困难(尤其在高速情况下,似乎更难想象)。

此外气源工作压力较低,抓举力较小。

虽然气动技术作为机器人中的驱动功能已有部分被工业界所接受,而且对于不太复杂的机械手,用气动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己被接受,但由于气动机器人这一体系己经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过去介绍得不够,因此在工业自动化领域里,对气动机械手、气动机器人的实用性和前景存在不少疑虑。

1.4气动机械手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机械工业中,应用机械手的意义可以概括如下:

(1)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

应用机械手有利于实现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装配等的自动化的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2)以改善劳动条件,避免人身事故

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有灰尘、噪声、臭味、有放射性或有其他毒性污染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的场合中,用人手直接操作是有危险或根本不可能的,而应用机械手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安全的完成作业,使劳动条件得以改善。

在一些简单、重复,特别是较笨重的操作中,以机械手代替人进行工作,可以避免由于操作疲劳或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事故。

(3)可以减轻人力,并便于有节奏的生产

应用机械手代替人进行工作,这是直接减少人力的一个侧面,同时由于应用机械手可以连续的工作,这是减少人力的另一个侧面。

因此,在自动化机床的综合加工自动线上,目前几乎都没有机械手,以减少人力和更准确的控制生产的节拍,便于有节奏的进行工作生产。

综上所述,有效的应用机械手,是发展机械工业的必然趋势。

1.5发展前景及方向

1.5.1 重复高精度

    精度是指机器人、机械手到达指定点的精确程度,它与驱动器的分辨率以及反馈装置有关。

重复精度是指如果动作重复多次,机械手到达同样位置的精确程度。

重复精度比精度更重要,如果一个机器人定位不够精确,通常会显示一个固定的误差,这个误差是可以预测的,因此可以通过编程予以校正。

重复精度限定的是一个随机误差的范围,它通过一定次数地重复运行机器人来测定。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气动伺服技术走出实验室和气动伺服定位系统的成套化。

气动机械手的重复精度将越来越高,它的应用领域也将更广阔,如核工业和军事工业等。

1.5.2模块化

    有的公司把带有系列导向驱动装置的气动机械手称为简单的传输技术,而把模块化拼装的气动机械手称为现代传输技术。

模块化拼装的气动机械手比组合导向驱动装置更具灵活的安装体系。

它集成电接口和带电缆及气管的导向系统装置,使机械手运动自如。

由于模块化气动机械手的驱动部件采用了特殊设计的滚珠轴承,使它具有高刚性、高强度及精确的导向精度。

优良的定位精度也是新一代气动机械手的一个重要特点。

模块化气动机械手使同一机械手可能由于应用不同的模块而具有不同的功能,扩大了机械手的应用范围,是气动机械手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智能阀岛的出现对提高模块化气动机械手和气动机器人的性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

因为智能阀岛本来就是模块化的设备,特别是紧凑型CP阀岛,它对分散上的集中控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对机械手中的移动模块。

1.5.3无给油化

    为了适应食品、医药、生物工程、电子、纺织、精密仪器等行业的无污染要求,不加润滑脂的不供油润滑元件已经问世。

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新型材料(如烧结金属石墨材料)的出现,构造特殊、用自润滑材料制造的无润滑元件,不仅节省润滑油、不污染环境,而且系统简单、摩擦性能稳定、成本低、寿命长。

1.5.4机电气一体化

    由“可编程序控制器-传感器-气动元件”组成的典型的控制系统仍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方面;发展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自适应控制气动元件,使气动技术从“开关控制”进入到高精度的“反馈控制”;省配线的复合集成系统,不仅减少配线、配管和元件,而且拆装简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而今,电磁阀的线圈功率越来越小,而PLC的输出功率在增大,由PLC直接控制线圈变得越来越可能。

气动机械手、气动控制越来越离不开PLC,而阀岛技术的发展,又使PLC在气动机械手、气动控制中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1.6设计时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6.1具有足够的握力(夹紧力)

在确定手指的握力时,除考虑工件重量外,还应考虑在传送或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力和振动,以保证工件不致产生松动或脱落。

1.6.2手指间应具有一定的开闭角

两手指张开与闭合的两个极限位置所夹的角度称为手指的开闭角。

手指的开闭角应保证工件能顺利进入或脱开,若夹持不同直径的工件,应按最大直径的工件考虑。

对于移动型手指只有开闭幅度的要求。

1.6.3保证工件准确定位

为使手指和被夹持工件保持准确的相对位置,必须根据被抓取工件的形状,选择相应的手指形状。

例如圆柱形工件采用带“V”形面的手指,以便自动定心。

1.6.4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手指除受到被夹持工件的反作用力外,还受到机械手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

惯性力和振动的影响,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折断或弯曲变形,当应尽量

使结构简单紧凑,自重轻,并使手部的中心在手腕的回转轴线上,以使手腕的扭

转力矩最小为佳。

1.6.5考虑被抓取对象的要求

根据机械手的工作需要,通过比较,我们采用的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是一支点

两指回转型,由于工件多为圆柱形,故手指形状设计成V型。

1.7气动机械手的设计要求

(1)机械手为通用气动机械手,因此相对于专用机械手来说,它的适用面相对较广。

(2)选取机械手的坐标型式和自由度。

(3)设计出机械手的各执行机构,包括:

手部、手腕、手臂等部件的设计。

并进行计算、校核和画CAD图

1.8机械手的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1.8.1机械手的系统工作原理框图

被抓取物品

手部

 

手臂

 

立柱

图1-1机械手的系统工作原理框图

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位置检测装置等所组成。

在PLC程序控制的条件下,采用气压传动方式,来实现执行机构的相应部位发生规定要求的,有顺序,有运动轨迹,有一定速度和时间的动作。

同时按其控制系统的信息对执行机构发出指令,必要时可对机械手的动作进行监视,当动作有错误或发生故障时即发出报警信号。

位置检测装置随时将执行机构的实际位置反馈给控制系统,并与设定的位置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整,从而使执行机构以一定的精度达到设定位置。

1.8.2执行机构

包括手部、手臂和立柱等部件,有的还增设行走机构。

1、手部

即与物件接触的部件。

由于与物件接触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夹持式和吸附式手在本设计中我们采用夹持式手部结构。

夹持式手部由手指(或手爪)和传力机构所构成。

手指是与物件直接接触的构件,常用的手指运动形式有回转型和平移型。

回转型手指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故应用较广泛。

平移型应用较少,其原因是结构比较复杂,但平移型手指夹持圆形零件时,工件直径变化不影响其轴心的位置,因此适宜夹持直径变化范围大的工件。

手指结构取决于被抓取物件的表面形状、被抓部位(是外廓或是内孔)和物件的重量及尺寸。

而传力机构则通过手指产生夹紧力来完成夹放物件的任务。

传力机构型式较多时常用的有:

滑槽杠杆式、连杆杠杆式、斜面杠杆式、齿轮齿条式、丝杠螺母弹簧式和重力式等。

2、手臂

手臂是支承被抓物件、手部、手腕的重要部件。

手臂的作用是带动手指去抓取物件,并按预定要求将其搬运到指定的位置。

工业机械手的手臂通常由驱动手臂运动的部件(如油缸、气缸、齿轮齿条机构、连杆机构、螺旋机构和凸轮机构等)与驱动源(如液压、气压或电机等)相配合,以实现手臂的各种运动。

3、立柱

立柱是支承手臂的部件,立柱也可以是手臂的一部分,手臂的回转运动和升降(或俯仰)运动均与立柱有密切的联系。

机械手的立柱因工作需要,有时也可作横向移动,即称为可移式立柱。

4、机座

机座是机械手的基础部分,机械手执行机构的各部件和驱动系统均安装于机座上,故起支撑和连接的作用。

1.8.3驱动系统

驱动系统是驱动工业机械手执行机构运动的。

它由动力装置、调节装置和辅助装置组成。

常用的驱动系统有液压传动、气压传动、机械传动。

1.8.4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支配着工业机械手按规定的要求运动的系统。

目前工业机械手的控制系统一般由程序控制系统和电气定位(或机械挡块定位)系统组成。

该机械手采用的是PLC程序控制系统,它支配着机械手按规定的程序运动,并记忆人们给予机械手的指令信息(如动作顺序、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及时间),同时按其控制系统的信息对执行机构发出指令,必要时可对机械手的动作进行监视,当动作有错误或发生故障时即发出报警信号。

1.8.5位置检测装置

控制机械手执行机构的运动位置,并随时将执行机构的实际位置反馈给控制系统,并与设定的位置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整,从而使执行机构以一定的精度达到设定位置.

 

第二章机械手的整体设计方案

对气动机械手的基本要求是能快速、准确地拾放和搬运物件,这就要求它们具有高精度、快速反应、一定的承载能力、足够的工作空间和灵活的自由度及在任意位置都能自动定位等特性。

设计气动机械手的原则是:

充分分析作业对象(工件)的作业技术要求,拟定最合理的作业工序和工艺,并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和环境条件;明确工件的结构形状和材料特性,定位精度要求,抓取、搬运时的受力特性、尺寸和质量参数等,从而进一步确定对机械手结构及运行控制的要求;尽量选用定型的标准组件,简化设计制造过程,兼顾通用性和专用性,并能实现柔性转换和编程控制.本次设计的机械手是通用气动装配机械手(如图2-1所示),是一种适合于成批或中、小批生产的、可以改变动作程序的自动搬运或操作设备,动作强度大和操作单调频繁的生产场合。

它可用于操作环境恶劣的场合。

 

图2-1机械手的整体机械结构

2.1机械手的坐标型式与自由度

按机械手手臂的不同运动形式及其组合情况,其坐标型式可分为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球坐标式和关节式。

由于本机械手在上下料时手臂具有升降、收缩及回转运动,因此,采用圆柱坐标型式。

相应的机械手具有三个自由度,为了弥补升降运动行程较小的缺点,增加手臂摆动机构,从而增加一个手臂上下摆动的自由度。

(如图2-2所示)

图2-2机械手的运动示意图

2.2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方案设计

为使手指和被夹持工件保持准确的相对位置,必须根据被抓取工件的形状,选择相应的手指形状。

例如圆柱形工件采用带“V”形面的手指,以便自动定心

2.3机械手的手腕结构方案设计

考虑到机械手的通用性,同时由于被抓取工件是水平放置,因此手腕必须设有回转运动才可满足工作的要求。

因此,手腕设计成回转结构,实现手腕回转运动的机构为回转气缸。

2.4机械手的手臂结构方案设计

按照抓取工件的要求,本机械手的手臂有三个自由度,即手臂的伸缩、左右回转和降(或俯仰)运动。

手臂的回转和升降运动是通过立柱来实现的,立柱的横向移动即为手臂的横移。

 

第三章手部结构设计以及气缸设计、校核

3.1手部夹紧气缸的设计

夹紧气缸的夹紧、驱动力的确定(图3-1),工件重5kg。

(g=9.8N/kg)

图3-1手部结构

1夹紧力:

F夹=

(其中θ=45°,G=49N,f=0.1)

F夹=

=174(N)

2驱动力   F驱=

(其中b=50,c=30,α=23°)

故F驱=

 =250(N)

F实际≥

其中 K1:

安全系数,一般取1.2~2 取K1=1.5

K2:

工作情况系数,主要考虑惯性力的影响,K2可近似按下式估计,

K2=1+

式中a为被抓取工件运动时的最大加速度,a=

v:

升降速度0.2m/s,t:

机械手达到最高速度的响应时间为0.1s

g为重力加速度g=9.8m/s2。

那么:

 K2=1+

=1.204

η:

手部机械效率,一般取0.85~0.95 取η=0.85(滚动摩擦)

 F实际=

=531(N)

3.2确定气缸直径

取空气压力为P空气=0.5MPa=5×105Pa,

D=

=

=0.0368(m)=36.8(mm)

圆整气缸直径D=40mm

3.3气缸作用力的计算及校核

F气缸=

=

=628(N)

因为 F气缸>F实际,所以满足设计要求。

由d/D=O.2~0.3,可得活塞杆直径:

d=(0.2~0.3)D=8~12mm

圆整后,取活塞杆直径d=12mm

校核,按公式

≤[σ]

其中[σ]=120MPa,F实际=531N

则:

d≥(4×531/π×120)1/2

=2.37mm≤12mm

满足设计要求。

3.4缸筒壁厚的设计

缸筒直接承受压缩空气压力,必须有一定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