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2582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燃烧和酸碱中和均放出热量

C.需要加热的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是吸热的还是放热的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答案】C

【解析】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反应过程中一定有锌物质生成,同时伴随能量变化,故A正确;B.可燃物燃烧及酸碱中和均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C.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铝热剂只有在引发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依据能量守恒分析判断反应能量变化,故D正确;故选C。

2.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同时放出22.68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A.CH3OH(l)+

O2===CO2(g)+2H2O(l)△H=-725.8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6kJ/mol

C.2CH2OH(l)+3O2(g)====2CO2(g)+4H2O(l)△H=-22.68kJ/mol

D.CH3OH(l)+

O2(g)===CO2(g)+2H2O(g)△H=-725.8kJ/mol

【答案】A

【解析】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32g甲醇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热22.68KJ×32=725.8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

O2(g)=CO2(g)+2H2O(l)△H=-725.8KJ/mol,故答案为A。

【点睛】明确燃烧热的概念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是解题关键,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32g甲醇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热22.68KJ×32=725.8KJ,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问题,标注对应反应的焓变,据此判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正误。

3.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答案】D

考点:

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的相关知识。

4.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则下列有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电流方向可知a为电源的正极、b为负极,则A、B错误;C、d为阴极,发生Cu2+得电子的反应,生成Cu,则d电极质量增加,正确;D、电极过程中,阳极发生Cl‾失电子反应,所以氯离子浓度减小,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及应用。

5.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OH)2。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3e-====Fe3+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4e-====4OH-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D.钢柱在水下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答案】B

【解析】钢铁中含有铁和碳,在潮湿的环境中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A.根据反应方程式知,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A错误;B.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则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2H2O+O2+4e-=4OH-,故B正确;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C错误;D.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难腐蚀,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明确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及原电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原电池的定义、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以及氧气的溶解度判断,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

2Fe+2H2O+O2═2Fe(OH)2是发生的吸氧腐蚀,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6.下图所示装置中都盛有0.1mol·L-1的NaCl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装置中四块形状、质量均相同的锌片,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

A.③①④②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①中锌作负极,发生电化学腐蚀,加快锌的腐蚀,②中锌作电解池阳极,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更加快锌的腐蚀,③中锌作电解池阴极,不易被腐蚀,④中发生化学腐蚀,所以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②①④③,故选D。

【点睛】明确引起金属腐蚀的原理是答题的关键,关于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需要掌握以下规律:

1、对同一种金属来说,腐蚀的快慢:

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2.活动性不同的两金属:

活动性差别越大,活动性强的金属腐蚀越快。

3.对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腐蚀越快,且氧化剂的浓度越高,腐蚀越快。

4.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措施的腐蚀。

5.对于不同氧化剂来说,氧化性越强,金属腐蚀越快。

反之,防腐措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防腐>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防腐>有一般防护条件的防腐>无防护条件的防腐。

7.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在2s内用NH3浓度的减少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1·s-1,在2s时,H2O增加的物质的量为()

A.1.8molB.1.2molC.0.9molD.0.8mol

【答案】A

【解析】在2s内用NH3浓度的减少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mol·L-1·s-1,△n=1.2mol,则在2s时,H2O增加的物质的量为1.2mol×

=1.8mol,故答案为A。

8.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O2

2SO3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A.v(SO2)=4mol·L-1·min-1B.v(O2)=3mol·L-1·min-1

C.v(SO2)=0.1mol·L-1·s-1D.v(O2)=0.1mol·L-1·s-1

【答案】D

【解析】都转化为用SO2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A.υ(SO2)=4 mol/(L•min)B.υ(O2)=3 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υ(SO2)=2υ(O2)=2×3 mol/(L•min)=6 mol/(L•min);C.υ(SO2)=0.1 mol/(L•s)=6mol/(L•min);D.υ(O2)=0.1mol/(L•s)=6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υ(SO2)=2υ(O2)=12 mol/(L•min),故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D>B=C>A,故选D。

9.设C+CO2

2CO(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答案】A

【解析】因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无论是正反应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都加快,故选A。

10.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N2不能完全转化为NH3,A错误;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不一定相等,B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C正确;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平衡状态有关判断

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在2NO2

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A.N2O4和NO2的分子数比为1:

2

B.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

C.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有1molN2O4转化为NO2的同时,有2molNO2转化为N2O4

【答案】CD

【解析】A.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N2O4和NO2的分子数比为1:

2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B.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大小关系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B错误;C.N2O4为无色气体,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故平衡体系的颜色一定不再改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C正确;D.单位时间有1 mol N2O4变为NO2是正反应,同时有2 mol NO2变为N2O4为逆反应,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CD。

【点睛】化学平衡的标志有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两大类。

一、直接标志: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注意反应速率的方向必须有正向和逆向。

同时要注意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必须符合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值。

二、间接标志:

1、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2、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

3、对于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压强不变是平衡的标志。

4、对于气体体积前后不改变的反应,压强不能做标志。

5、对于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

6、对于恒温恒容下的反应,有非气体物质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

12.X、Y、Z为三种气体,把amolX和bmol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

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

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A.

B.

100%

C.

D.

【答案】B

【解析】令参加反应的Y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

             X+2Y⇌2Z 

开始(mol):

a       b   0

变化(mol):

0.5n    n   n

平衡(mol):

a-0.5n  b-n  n

故a-0.5n+b-n=n,解得:

n=

mol,故Y的转化率=

×100%=

×100%,故答案为B。

13.对于可逆反应:

2A(g)+B(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则A错误;B、正方应吸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错误;C、温度高反应速率大,首先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温度高反应速率大,首先达到平衡状态。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的含量降低,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及图像分析

1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5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A的转化率减小D.C的体积分数增加

【答案】BC

15.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2SO2(g)+O2(g)

2SO3(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通入氦气增大体系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加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

A、t0时刻,如果只增大O2的浓度,只改变正反应方向速率,逆反应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B、恒容状态,充入非反应气体,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最后两条线重合,故错误;D、温度高,先达到平衡,即乙温度大于甲的温度,故正确。

考点:

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知识。

非选择题(六大题共80分)

16.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

(2)两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较,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mol相比较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保温或减少热量损失(3).不相等(4).相等(5).中和热是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其它合理答案也对)(6).偏小(7).偏小

【解析】

(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50mL0.50mol•L-1盐酸代替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4)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偏小;(5)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偏小。

【点睛】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不是1:

1,而是NaOH过量,是为了保证0.50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mol/L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也是可以的,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若不是为57.3kJ/mol,则产生误差可能的原因是:

(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测量结果是按50mL的酸、碱进行计算,若实际量取时,多于50mL或小于50mL都会造成误差);

(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

17.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H++2e-====H2↑

(2).放出无色无味气体,溶液变红(3).2Cl--2e-====Cl2↑(4).纯铜(5).Cu2++2e-====Cu(6).粗铜(7).Cu-2e-====Cu2+

【解析】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①该电池中,X是阴极、Y是阳极,X极上水得电子生成H2和OH-,导致X电极附近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X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因为生成碱,所以看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②Y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2)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解质溶液a为硫酸铜溶液,①X电极材料为纯铜,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Cu,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②Y电极材料为粗铜,电极本身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u-2e-=Cu2+。

【点睛】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

1.首先判断阴阳极,分析阳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

2.再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阴阳离子两组。

3.然后排出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

阳离子放电顺序:

Ag+>Fe3+>Cu2+>H+>Fe2+>Zn2+>H+;阳极:

活泼电极>S2->I->Br->Cl->OH-;电解原理的应用中包含铜的精炼,注意粗铜做阳极,纯铜做阴极,含铜离子的溶液做电解质。

18.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____SiO2(s)+_____C(s)+_____N2(g)

_____Si3N4(s)+_____CO(g)

(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横线上);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_______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温度,则上述平衡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其平衡常数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温度不变,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其平衡常数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3

(2).6(3).2(4).1(5).6(6).K=C6(CO)/C2(N2)(7).小于(8).逆(9).减小(10).逆(11).不变

【解析】

(1)反应中碳从0价升高为+2价,N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为-3价,Si元素化合价不变,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反应方程式为3SiO2(s)+6C(s)+2N2(g)⇌Si3N4(s)+6CO(g);

(2)可逆反应3SiO2(s)+6C(s)+2N2(g)⇌Si3N4(s)+6CO(g)的平衡常数K=

;(3)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热△H<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反应进行,化学平衡常数减小;(4)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也不变。

19.传统的制备合成氨原料气H2的方法是水煤气法。

已知:

①C(s)+H2O(g)====CO(g)+H2(g)△H1=﹢131.3kJ·mol-1②C(s)+2H2O(g)====CO2(g)+2H2(g)△H2=﹢90.2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3

(1)反应①△H1>0,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3=__________kJ·mol-1。

(2)已知800℃时:

CO(g)+H2O(g)

CO2(g)+H2(g)K=1.0。

在此温度下向一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H2O(g)和2molCO,2min后达到平衡,则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H2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3)900℃时,反应:

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1.0(填“>”“<”或“=”)。

【答案】

(1).△S>0或熵增加或体系混乱度增加

(2).-41.1(3).0.5mol·L-1(4).0.25mol·L-1·min-1(单位写错不给分)(5).<

【解析】

(1)自发进行的依据是△H-T△S<0,反应①C(s)+H20(g)=CO(g)+H2(g)△H=+131.3kJ/mol是吸热反应,△H>0,△S>0,所以反应自发进行是高温下进行的反应,依据盖斯定律,②-①得到③,△H3=(﹢90.2kJ·mol-1)-(﹢131.3kJ·mol-1)=-41.1KJ/mol;

(2)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设反应达到平衡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为x

       CO(g)+H2O(g)⇌C02(g)+H2(g)

起始量(mol) 2   2   0    0

变化量(mol) x   x   x    x

平衡量(mol) 2-x  2-x  x   x

K=

=1,计算得到x=1,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H2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25mol·L-1·min-1;

(3)900℃时,依据题干反应可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反应CO(g)+H2O(g)⇌C02(g)+H2(g)的平衡常数减小,K<1.0。

【点睛】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注意:

①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

②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ΔH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ΔH的符号也随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