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274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然界中的这种食物供求的关系链,实质是物质和能量以食物链的方式进行的流动和转变。

食物对任何生物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它能供应生活所需的能源,修补受损机体及生长之用。

而吃和被吃的行为在生物之间是互相紧密联系的,这就促成了食物链的形成。

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野生动物界中弱肉强食的事件不断发生,营造了一个永不停息的能量与物质变化过程,好像链条般环环紧扣,形成了一条食物链。

一般来说,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由能够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植物(生产者)开始,再经摄食它们的动物(初级消费者),辗转到更高层的消费者(肉食动物)。

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当它们死后,个体便会被细菌分解,供其他的生产者使用,再次循环,而食物链也可以首尾相接成环状。

当然,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食物供求关系并非是这么简单的一条链状或环状食物链,而是互相交织着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此外,以供求的数量来说,通常是生产者居多,而食物链中消费者层次越高,数目便越少,形成金字塔状,故称为生态金字塔。

生态群落

自然界的生态群落有大有小。

小的如一片草地、一个池塘等,大的有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

池塘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群落,池塘里有各种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细菌、真菌,以及这些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水、底泥、阳光、温度等非生物环境。

水生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和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贮存在植物体内,小型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浮游动物和有根植物又被鱼类当做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残体最终被水和底泥中的细菌、真菌及腐食性动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

生态系统

大自然中约有200万种生物。

它们之间互相结合成生物群落,靠地球表层的空气、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生存和发展。

这些生物群落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相互依存,在同一个生存环境中组成动态平衡系统,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周围的非生物环境(又称无机环境、物理环境)四大部分,这就是四位一体的自然界。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就越复杂,调节能力就越强。

但是,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大规模地干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就变得无济于事,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自然选择

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现象,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生物与环境条件间的斗争,所有生物都不能离开环境条件而生存,所以生物经常与不利的环境条件进行斗争,在这个斗争中,凡是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就生存下来,继续繁衍后代;

凡是不能适应环境条件的生物就不能生存。

第二,生物种间的斗争,占优势的个体或物种保留了下来,处在劣势地位的往往被淘汰。

第三,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的斗争,同种动物间争夺食物,同种植物间争夺阳光和肥水等,往往是强者胜、弱者败,胜者生存,败者淘汰。

自然选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物种形成的主要因素。

生存竞争

生存竞争又称“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进化论中的一个论点。

指生物处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保留后代所进行的斗争。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例如生长在沙漠的植物必须与干旱作斗争;

二是不同种生物的斗争,即种间斗争,例如狼要吃兔,兔子必须迅速逃跑才能避免遭殃;

三是同种生物的斗争,即种内斗争,例如一块稻田中的禾苗为了各自的生长发育而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的斗争。

生存斗争往往是你死我活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直接斗争,例如两只狗为争食同一块食物而打架;

也可以是间接斗争,例如牛和蝗虫都吃草,虽然它们彼此不打架,相互间也不知道都在争食同一种食物,但是一大片草地如果被大批蝗虫吃个精光,那么,牛便会挨饿甚至死去。

一些弱小的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往往有高度的生殖能力,这种现象称作“繁殖过剩”,如许多植物一个个体产生的种子常常是成千上万。

一些昆虫和鱼类产卵的数量也是多得惊人。

这是生存斗争的一种手段。

生物和自然环境的斗争,只有适应环境的才能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

生物之间为生存的斗争,只有胜利的才能存活和繁衍后代,失败的往往要被淘汰。

地球上许多现存的生物,都是经过这样漫长的自然选择,“汰劣留良”地进化而来,这种生存斗争永无休止地进行着。

我国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

截至2000年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型自然保护区1276处,总面积1.2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81%,居世界前列。

为加强珍稀动植物保护,林业部组织实施了濒危物种拯救工程,促进了一些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和发展。

我国先后颁布了《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我国正在实施的15个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

拯救大熊猫工程、拯救朱鹮工程、拯救老虎工程、拯救金丝猴工程、拯救藏羚羊工程、拯救扬子鳄工程、拯救大象工程、拯救长臂猿工程、拯救麝工程、拯救普氏原羚工程、拯救野生鹿类工程、拯救鹤类工程、拯救野生雉类工程、拯救兰科植物工程、拯救苏铁工程。

第二单元 

光 

参考资料

光的本性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光的现象就已积累了许多知识。

我们的祖先对光现象的研究为时更早,关于光的直进原理和凹镜的制作,在《墨经》中早有记载。

关于光的本性和传播问题,也很早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是直到近代,人们才认识到光的电磁本性,它既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生活在17世纪的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动说,认为光像水波一样传播,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叫波长,单位时间内的波动次数叫频率。

不同波长(频率)的光颜色不同,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光构成光谱。

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学说。

光具有波动性,那么光究竟是一种什么波呢?

在19世纪70年代,麦克斯韦曾从理论上预言,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跟光一样,也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绕射等现象。

不久,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和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用实验完全证实了光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电磁现象,光波就是一种频率很大的电磁波。

电磁波就是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而电磁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物质,所以,光的电磁学说揭露了光的物质性。

列别捷夫还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物质性,他在真空箱里装了一个带有桨叶的很轻的可动装置——光车,使强烈的光束穿过暗箱上的小孔射到光桨车叶上。

实验发现,光束像水射到水车的水轮上那样,光车转动了,从而证实了光的物质性。

光不仅具有波动性,还具有粒子性。

光的粒子性是在人们解释光电效应时被认识的。

金属物体受到射线照射时,有电子从表面逸出,这个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1888年,俄国科学家斯托列托夫研究了光电效应,而实验结果却不能用光的波动理论解释。

后来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学说来解释这个现象,这个学说认为,光是由光源发出的一颗一颗不连续的粒子流,这种粒子叫做光子或量子。

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每个光子的能量和光的频率成正比。

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学说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光是具有粒子性的。

太阳能简介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

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7千瓦/平方米。

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40000千米,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

1017焦耳/秒。

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千瓦/平方米,地球表面某一点24小时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千瓦/平方米,相当于有1.02×

1017焦耳/秒的能量,人类依赖这些能量维持生存,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资源除外)。

虽然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现在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的1万多倍,但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而且因地而异,因时而变,这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太阳能的这些特点会使它在整个综合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太阳是一个巨大、久远、无尽的能源。

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3.75×

1026焦耳/秒)的20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

1017焦耳/秒,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煤燃烧产生的热量。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

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储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须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铜制凹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

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

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地形地貌类型

地表形态简称地形,又称为地貌。

从形态上主要分为陆地地貌形态和海底地貌形态。

从成因分,可分为内力为主和外力为主形成的地貌形态。

陆地地貌形态

陆地表面是起伏不平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陆地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山地和平原两种类型。

因为丘陵和山地的形态无大区别,海拔高度小于500米,相对广度小于100米的山地就是丘陵。

高原和平原也没有严格界限,盆地实质上是山地和平原两种类型的组合。

山地地貌包括山岭和谷地两种类型。

高出平地之上具有顶、坡、麓三个部分组成的地表形态叫做山,山顶叫做峰;

呈长条状延伸的山叫做岭,山岭的顶部叫做山脊;

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山岭系统叫做山脉。

一条山脉可以包括许多条大致平行的山岭及其间的谷地。

平原又可分为低平原和高平原两类。

通常把绝对高度小于200米的沿海平原和盆地底部平原叫做低平原;

地面切割较浅的高原叫高平原,如我国的内蒙古高原。

海底地貌形态

海底地貌也是多样的,总的说来,海底地貌可划分成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

大陆架是大陆壳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在构造上是大陆的组成部分。

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向深海盆地过渡的一个很陡的斜坡。

大洋底是海洋底部的主体部分,约占海底总面积的80%。

大洋底地形的起伏也是很大的,在大洋底部有绵延数千千米的海底山脉(也叫海岭),把洋底分隔成数个面积广大的海盆。

海底也有火山,火山露出水面就是火山岛。

此外,在太平洋的边缘还有数千米深的海沟和一系列岛弧,海沟和岛弧分布的地区是海底坡度最大、高差极为悬殊的地方。

中国的地形地貌

我国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

在我们的地形图上,西部多涂着棕色和褐色,东部多涂着绿色和黄色,说明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

西部多是海拔几千米的高原和山地,东部主要是平原和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就好像一座巨大的阶梯一样,由西向东逐级下降。

在祖国的西南部,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这片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高原上横卧着一列列雪峰连绵的巨大山脉,镶嵌着无数牧草丰美、湖光闪烁的大小盆地。

这里是地球上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国地势的最高级。

经过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祁连山和东缘的横断山脉,地势迅速下降到海拔1000米~2000米或更低一些,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在这一级阶梯上,分布着三个盆地和三块高原,即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从第二级阶梯再往东,翻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直至海滨,地势大部分已降低到海拔500米以下,是我国地势的第三级。

这里自北而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一片广阔的低山丘陵,包括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等一些规模较小的平原。

第三级阶梯以东,就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大陆架。

这里海深都不足200米,可以算作我国地势的最低级。

地貌成因类型

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

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力是指由地球内能所引起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外力是指地表受太阳能和重力而产生的各种作用,如风化作用,流水、冰川、海流、波浪、潮汐以及风力等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内力创造了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即海陆的分异和大的地形起伏,外力则进行雕塑加工;

内力作用造成高山盆地,使地面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破坏高山、填平低地,使地面趋于平夷。

二者在地形发展方向上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

内力作用可归结为隆起和沉降的对立统一。

外力可归结为侵蚀和沉积的对立统一。

但外力的侵蚀和沉降却与内力的隆起和沉降相互依存。

侵蚀作用主要在隆起的山地高原上进行,沉积作用主要在沉降的平原和盆地内进行,这就是外力和内力的对立统一。

内、外力相互斗争彼此消长的过程,就是地表形态发展和演化的过程。

地形地貌举例:

著名的长江三峡就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长江三峡以雄伟险峻闻名中外,它是地壳不断抬升、流水不断侵蚀切割形成的,也就是说是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长江的上源原来在巫山,由于巫山的不断上升,同下游的地面的高差不断增大,江水从高处向下流,特别湍急,不仅冲蚀两岸,还冲蚀河底,使河床越来越深,使两岸越来越险峻。

形成了长江三峡这样的深邃峡谷。

我国最近发现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也是水流切蚀岩石和地壳抬升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地壳的快速抬升是主导因素。

以内力为主形成的地貌

大陆、大洋盆、山脉、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巨大的地貌单元,就其宏观特征来说,都是由于地球内部引起的地壳运动形成的。

如火山、熔岩高原是岩浆活动形成的。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是地壳上升隆起形成的,是以内力为主形成的地貌。

青藏高原在几亿年前还是一片长条形的海洋,与太平洋、大西洋相通,后来地壳发生了多次强烈的运动,喜马拉雅山从海底逐渐升起,高原也大幅度地隆起,成为“世界屋脊”。

除此之外,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中国的太行山麓都是地壳隆起的产物。

东非大裂谷——世界上最长的大地裂谷带,是由于地壳的两个巨大的板块分离运动的结果。

它纵贯非洲东部,分东西两支,东支长近6000千米,西支长近1700千米。

科学家预言,总有一天,裂谷会越来越宽形成海洋,非洲东部将会从非洲大陆上分离出去。

长白山主峰白头山的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由于历史上多次的喷发,在山顶部形成了一个又大又深的火山口。

最近几百年来,火山没有再喷发过,可是降落的雨水却汇聚到火山口来了。

于是在海拔2700米的山顶部出现了一个水面辽阔、深不见底、世界上罕见的大湖——长白山天池。

天池湖水从一个缺口流入一条小河,河水下行只有1000米,便从悬崖上跌落下去,又形成一个高68米的瀑布。

牡丹江的吊水楼瀑布是火山“建造”的。

牡丹江附近的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流进江里,在江上“建造”了一条岩石大坝。

于是大坝上游的河水被拦蓄为镜泊湖。

当湖水水位超过这条大坝时,湖水就漫过大坝从坝顶泻落,形成瀑布。

以外力为主形成的地貌

任何一个地区的地貌都带有外力作用的鲜明烙印。

塑造地貌的外力有流水、冰川、地下水、海水、风等,因而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又可分为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多种类型。

黄土高原分布在中国的西北部,面积达40余万平方千米,黄土层一般有50米~60米厚,厚的地方有200米,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广袤的黄土世界。

黄土高原上数百万亿吨的黄土从哪里来,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不同学派的地质学家曾提出过20多种黄土成因假说,影响较大的有“水成说”“残积说”“风成说”及“多成因说”四种。

“水成说”认为,黄土主要是由流水从离高原不远的周边地区携带来堆积而成的;

“残积说”认为,黄土是高原基岩在千万年的风化作用下就地成土的结果。

多数中外学者主张“风成说”,他们从分析黄土物质的基本特点入手,认为黄土物质的物源与我国西部大面积的沙漠有关。

黄土物质的搬运主要依靠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高压气流,它的形成,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质综合作用,经过了物源的形成、搬运、分选及堆积成土这样三个前后相因的历史阶段。

在长期的争论中,“风成说”最具说服力,但又不足以完全否定“水成说”“残积说”。

孰是孰非,尚未定论。

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有一片被山岭环绕的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是河流的冲积平原。

东北平原又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

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之间的一块,主要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所以称为三江平原;

南部的一块主要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称为辽河平原;

中间的一块,是东北平原的核心部分,主要是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

华北平原的形成一直可以追溯到1亿3000多万年以前的燕山运动时期。

那时北方地区曾发生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高耸的太行山。

到了距今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时,太行山再次抬升,东部地区继续下陷。

久而久之,就在山麓东部形成一大片扇面状冲积平原,由于黄河、海河、滦河等水系每年都要携带大量泥沙,自西而东冲刷和堆积到东部低洼地区,使古冲积扇面积不断向东延伸扩大,最后终于形成了平坦辽阔的华北平原。

上海港东北的崇明岛,在全国大岛中排名第三,是个冲积岛,是由江河携带的泥沙堆积成的。

长江的含沙量虽然不算大,但是水量十分丰富,每年流进大海的水量约1万亿立方米,输沙量约4亿5000万吨。

因为潮汐的作用,海水每昼夜有两次向长江倒灌。

倒灌的海水顶住了奔腾入海的江水,使江水流速大大减慢,越近长江口,流速越小。

江水向大海搬运泥沙的力量就减弱,泥沙就大量沉积下来。

另外,江水中悬浮着一种极微细的胶体物质,本来是不容易沉积的,但是由于江海相会,含盐的海水与盐分极少的江水混为一体,发生了化学变化,凝聚沉积下来,就像豆浆碰到卤水凝聚成豆腐那样,在江口堆起了累累沙洲。

到公元1853年,形成今日崇明岛的前身——长沙。

在长沙演变为今日的崇明岛的过程中,人们兴建了海塘和石坝,制止了崇明岛的坍塌,使县城和全岛基本上稳定下来。

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的成因有多种说法,最近的研究表明,黄果树瀑布前的箱形峡谷,原为一落水溶洞,后来随着洞穴的发育,水流的侵蚀,使洞顶坍落,而形成瀑布,即是由落水洞坍塌形成了黄果树瀑布。

其形成时代大约从距今2700万年~10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经历了一个从地表到地下再回到地表的循环演变过程。

北美洲尼亚加拉大瀑布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它的河床由几种不同性质的岩石组成,较软的岩石被流水侵蚀掏空,上层岩石塌落,形成陡崖,流水从高处猛跌下来,就形成了瀑布。

板块构造学说

许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有关地壳运动的奥秘,并且对地壳运动的机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

目前比较盛行的是板块构造学说,它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形成的一种全球构造理论,能比较好地解释现在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所以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2.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每个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3.由于地球内部软流层物质的循环对流,这些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因此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也大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比如,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板块运动对地表影响举例

板块张裂:

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比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板块碰撞挤压:

如果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挤压,大洋板块往往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其俯冲带附近常形成海沟,而大陆板块受挤向上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马里亚纳海沟、东亚岛弧链、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等等。

如果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则常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

风化作用

在温度、空气、水和生物共同的作用下,形成岩石的破坏变化过程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坚硬的岩石变成碎小的石块、沙子和黏土。

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也叫机械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包括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

坚固的岩石机械地崩解为各种大小不同的碎块和微粒,而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化学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岩石的这种被破坏过程叫做物理风化作用。

温度变化是引起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岩石受热体积膨胀,冷却时体积收缩。

由于岩石表层和内部受热不均,因而产生岩石表层不均匀的膨胀与收缩,膨胀时产生平行于岩石表面的裂隙,收缩时又产生垂直于岩石表面的裂隙,这样岩石便慢慢被剥离破碎了。

当有水渗入岩石的裂隙缝里并在那里冻结的时候,体积膨胀,对岩石的缝壁产生巨大的压力,能使任何坚固的岩石发生劈裂,这种现象叫做冰劈作用。

生长在岩石裂缝中的植物的根所发生的机械破坏作用,也是物理风化作用的一种因素。

化学风化作用

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在水、空气和生物活动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作用,形成新的矿物,改变了原来岩石的化学成分,岩石的这种变化过程叫做化学风化作用。

引起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水和空气中的氧及二氧化碳。

岩石的矿物成分遇到空气和水中的游离氧便发生氧化作用,形成新的矿物,比如黄铁矿经氧化后变成褐铁矿。

水对岩石能起水解作用。

例如,正长石被水解变成高岭土。

水对岩石还能起溶解作用,特别是水中的二氧化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最为普遍。

例如,石灰岩被溶蚀形成岩溶地貌。

生物的活动也能引起岩石的化学分解,比如定居在岩石表面的苔藓、地衣和细菌常分泌出的有机酸,植物死亡分解形成的腐殖酸,都对岩石有分解作用。

总之,各种岩石在化学风化作用下,逐渐遭到分解破坏,一方面形成不溶性黏土矿物,残留在原地;

另一方面还可形成一些可溶性物质随水流走,被搬运到其他地方。

土壤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岩石的风化物(成土母质)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即具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的能力。

土壤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活动不仅影响着土壤形成的方向和过程,也改造着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土壤空气等物质组成。

不同土壤的物质组成成分的数量是不同的,按体积计,土壤中的矿物质约占38%,有机质约占12%,空气和水分约占50%。

土壤矿物质主要指岩石风化的产物。

岩石、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形成大小不同的矿物质颗粒,这些颗粒以其直径的大小,可以区分为砾石、沙粒、粗粉粒和粘粒几个粒级。

土壤中各种矿物质颗粒所占的比例,决定土壤质地及其有关性状。

一般按沙粒、粗粉粒、粘粒含量的百分比把土壤分为沙土、壤土、黏土等类,其中壤土对植物的生长最为有利。

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来源于动植物的所有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残体、腐殖质和各种简单的有机物质。

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又重新合成的复杂的有机胶体,呈黑色或褐色,无定形。

它具有适度的黏结性,能使黏土疏松,沙土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