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2998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表格式文档格式.docx

4.导入课题【出示课件2】这节课我们就来回忆自己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从中选择一个人,写下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板书:

形形色色的人)

通过交流身边的人导入课题,目的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新课

33 

)分钟

二、引导选材,交流写法。

(一)引导选材:

可以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

1.回忆《我的朋友容容》,说说课文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课文通过描写容容给“我”取报纸、送报纸这件事来表现容容助人为乐、忠于职守的特点的;

有时通过容容给“我”寄信这件事表现了容容的好奇、天真、可爱等特点。

2.假如老师给出题目《叔叔记忆力超群》,让你写一篇课文,谁来说一说作文中应该抓住叔叔的什么特点来写?

(记忆力超群)你会选择哪些事例来表现叔叔的特点?

(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并小结。

(1)选择材料。

【出示课件3】

事例1:

他读完一本故事书,能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住。

事例2:

他记住了我昨天说过的一句话。

事例3:

他能记住我的生日。

事例4:

那幅地图他只看了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

(2)组织材料。

①围绕《叔叔记忆力超群》所选择的材料中,你觉得最能表现叔叔特点的是哪些材料?

(事例1和事例4最能表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

②在写作中应该怎样合理安排这些材料?

(最能表现叔叔特点的材料事例1和事例4要详写,其他材料略写。

【出示课件4】详写和略写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

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出示课件5】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没有“详”,就无所谓“略”;

没有“略”就无所谓“详”。

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

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出示课件6】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依据文章的题目,确定写作的重点;

依据文章的中心,分主次材料;

依据文章的内容,点面结合。

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

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出示课件7】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最容易犯两种毛病

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

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

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

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两种问题的出现。

(二)交流写法。

1.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选择具体事例,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三、互相交流,指导命题。

1.小组交流:

这次习作要求题目自拟,请你根据自己要写的人和选择的材料,你准备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什么样的题目。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1)可以直接把要写的人作为习作的题目。

如我的爸爸、我的老师、我的同学……

(2)可以根据人物特点对习作进行命题。

如胆小鬼、小气的妈妈、球迷爷爷、贪吃的妹妹、爱唠叨的妈妈……

(3)可以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作为习作的题目。

如她感动了我、敬佩的人、我的良师益友……

四、欣赏范文,把握技法

【出示课件8】

爱唠叨的妈妈

我的妈妈今年39岁。

她中等身材,细细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和善的眼睛。

平时,妈妈总是唠唠叨叨的。

每当晚上,我看电视不爱睡觉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的说:

“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

”每当我写字的时候,耳边又是一声:

“写字姿势要正确,预防近视眼!

”还有什么上课要注意听讲啦,要认真写作业啦,要诚实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啦……一天唠叨得没完没了。

一听到妈妈的唠叨声我就心烦。

可后来我对妈妈的唠叨却有了新的认识。

那是临近期中考试的时候。

头几天妈妈就把考试要注意的事项对我说了好几遍。

等到考试的那天,妈妈又唠叨着对我说:

“考试时别慌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

”我听了不耐烦地说:

“知道了。

”心想,妈妈真能唠叨!

到了考场,等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一看试题很简单,就飞快地写起来。

不一会儿,卷子就答完了,我刚想交卷,看见别的同学仍然在认真地写着,我的耳旁忽然想起了妈妈的唠叨声,于是我就认真地检查起来。

当检查到第四题时,发现第一小题因为马虎答错了。

我急忙把它改过来。

为了防止再出错,我又重新检查了一遍,直到认为没有一点儿错的地方我才交了卷。

宣布成绩了,我得了100分。

我高兴极了。

是妈妈的唠叨声使我得了满分,也使我克服了马虎的坏毛病。

我感谢妈妈的唠叨,正是因为这唠叨声,千百次地督促我,使我健康地成长!

1.我当小评委:

学生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

(小组交流,汇报发言。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把握技法。

(1)文章先写妈妈的唠叨让我心烦,后写妈妈的唠叨促我成长,欲扬先抑的写法让文章情节曲折起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习作选取了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等到考试的那天,妈妈又唠叨着对我说:

”……

(3)习作通过细致描写人物外貌、语言表现人物特点,通过“我”的心理活动从侧面表现人物特点。

从侧面表现人物特点。

①外貌描写(我的妈妈今年39岁。

)表现了妈妈和善的特点。

②语言描写(“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

”……“考试时别慌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

”……)表现了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③通过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反衬妈妈的特点(“一听到妈妈的唠叨声我就心烦。

”“是妈妈的唠叨声使我得了满分,也使我克服了马虎的坏毛病。

”“我感谢妈妈的唠叨,正是因为这唠叨声,千百次地督促我,使我健康地成长!

”)“我”心里活动的变化一方面突出了妈妈的特点,另一方面照应了主题,彰显事情的意义,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3.总评:

文章先写妈妈的唠叨让我心烦,后写妈妈的唠叨促我成长,欲扬先抑的写法让文章情节曲折起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过外貌、语言描写表现妈妈的特点。

“我高兴极了。

”叙事后的议论,彰显事情的意义,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五、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1.明确习作要求:

写的时候,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题目自拟。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格式要正确,试着用上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六、全班交际,师生评议。

1.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小组同学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也可以大家一起帮助修改,并选出最好的一篇习作作为小组的代表作。

3.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

4.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

5.小组交流。

(1)把自己独立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和同学一起分享当时的快乐心情。

(2)互相评价:

从哪里感受到了当时的快乐心情,哪些地方没听明白。

七、自我修改,誊抄习作。

1.谈话激励:

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过:

“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

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

2.复习作文要求:

(1)指名说出本次作文要求:

写人,要抓住这个人某一方面的特点来写,比如学习上刻苦认真、勤奋努力;

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待人上尊老爱幼、助人为乐。

具体的要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这个人某一方面的品格。

写好后多读几遍,并认真修改。

(2)提问:

这次作文向我们提了几点要求,哪一点最重要?

(共四点要求:

一是选择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具体;

二是可以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

三是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四是题目自拟。

重点是第三点。

3.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试着用好修改符号。

4.小组内交流再次修改后的文章。

5.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

师生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掌握详写和略写,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

通过对例文的阅读和赏析,把握写作技法,为下面的写作进一步积累经验。

通过交流和修改,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意识。

写作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耐心。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八、教师小结,鼓励积累。

【出示课件10】

今天,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因为就从短短的一节课,通过你们的习作让我认识了这么多天真可爱、风趣幽默、乐于助人、善解人意的有特点的人物,老师感到万分荣幸。

板书

内容

(1)选择具体事例。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3)从侧面表现人物特点。

课后反思

《形形色色的人》是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的内容。

这一习作题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人,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怎样使学生在习作中能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是本次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

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读促写,学会观察,描写人物。

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儿童模仿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和习作例文中作者观察人物、描写人物的方法。

指导学生把阅读教学中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做到以读促写。

二、让学生理解从典型事例中集中表现人物的品质。

写好事例就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充满活力。

这就要求小学生深入生活,留心观察,认真思考,根据表达的需要捕捉生活中表现力最强的典型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

怎样在事中表现人,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片段训练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抓住特点观察。

这样,学生就笔下有物,言之有序,很快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创设情境,引导交流。

从师生关系上看,在课堂对话中适度点拨,交流引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

学生能按教师的教学流程思考并回答问题,课堂气氛融洽,师生配合得好。

本次教学的不足是:

作为习作指导课,时间分配不均,学生静心思考和写作的机会不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突出。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教学目标】

1.能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2.能结合例文和批注分析例文,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3.初步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以及描写周围人的反应等多种方法,将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如何细致观察某一个人,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具体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预设1:

上学路上,我会看到在马路边执勤的交警。

预设2:

公交车上,我能看到公交司机。

预设3:

在学校门口,我能看到门卫叔叔。

预设4:

在我家楼下,经常能看到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

小结:

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善于注意身边的人,对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陌生人,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

4.导入课题

出示课件1:

教师引导: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回忆自己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从中选择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具体。

板书(形形色色的人)

(设计意图:

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

出示课件2:

1.学习例文。

在进行今天的习作之前,教材为我们提供两篇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两篇习作例文都是写人的,请同学们默读例文,填写下列表格。

主要人物

人物特点

典型事例

我的发现

《我的朋友容容》

《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我的朋友容容》里面的主要人物是容容,她的特点是非常热情,忠于职守,典型事例是容容帮“我”取报纸,送报纸和容容给“我”写信。

我发现在这篇例文中,作者并没有对容容有过多的描写,而是通过两件事写出来的。

追问:

那这些选取的事例有什么特点呢?

这些事都是一些小事。

是啊,所谓的典型事例未必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写具体,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同样能打动人。

第二篇《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谁来谈一谈?

《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里面的人物很多,有小守门员,还有小女孩、红领巾、大个子叔叔等人。

小守门员的特点是尽职尽责,观众们也都是全神贯注的,典型事例是踢球这件事。

我发现这篇例文和第一篇有所不同,这一篇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等一些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为什么编者要为我们呈现出这样两篇风格、内容截然不同的文章做例文呢?

编者想要传递给我们怎样的信息?

我觉得作者希望我们在这篇习作里,既要写出典型事例,又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是的,同学们,这两篇例文内容都很简单,但是传递给同学们的信息却很多。

通过描写容容给“我”取报纸、送报纸这件事和容容给“我”寄信这两件典型事例,我们看到了一个尽职尽责,天真可爱的小女孩。

《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作者抓住外貌、神态和动作详细写了守门员的尽职尽责,对于观众的描写比较简略,但同样抓住众人各具特色的外貌、神态和动作进行描写,写出了人物的特点。

2.分析“叔叔记忆力超群”的四个事例,明确“什么是典型事例”。

同学们,在我们习作中选择什么样的事例才是“典型事例”呢?

接下来,我们打开语文书82页,认真来看这幅思维导图。

假如老师给出题目《叔叔记忆力超群》,让你写一篇作文,你应该抓住叔叔的什么特点来写?

出示课件3:

预设:

我会抓住叔叔超群的记忆力来写。

那么什么样的事例最能突出叔叔的记忆力超群呢,我们一起来看思维导图里面为我们呈现的四个事例。

出示课件4:

你会选择哪些事例来表现叔叔的特点?

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师生评议。

围绕《叔叔记忆力超群》所选择的材料中,你觉得最能表现叔叔特点的是哪些材料?

事例1和事例4最能体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

在写作中应该怎样合理安排这些材料?

最能表现叔叔特点的材料事例1和事例4要详写,其他材料不能作为典型事例来写,可以不写或者是略写。

出示课件5:

事例1和事例4以“读完一本故事书就能记住所有的细节”“只看一遍地图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很好地表现出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而事例2和事例3,都是常人能做到的,无法体现出叔叔超人的记忆力。

所以,典型事例是就最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那一件事或几件事。

板书(典型事例)

由习作例文引入,让学生聚焦在典型事例上,为习作的思维导图学习打好基础,学生对“典型事例”的理解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选择材料,通过讨论的形式确定最能表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材料,组织材料的过程是对事例加工的过程,也是明确“典型事例”的最重要的环节。

三、例文赏析,把握写法。

1.例文赏析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典型事例。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篇例文,让同学们再次感受典型事例带给人物的活力。

请同学们默读这篇例文,边读边思考:

作者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突出了奶奶的特点?

出示课件6:

熬绿豆汤洗豆子的时候,有两颗绿豆掉到桌子底下了,奶奶“逼”着我捡回来,奶奶如获至宝。

出示课件7:

去乡里给人看病,自行车胎扎了,为了省下一块钱的补胎钱,愣是推着走了十几里山路,天黑才回来。

同学们,读完这篇例文,你觉得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

舍不得两颗绿豆、舍不得补车胎这两件事,突出了奶奶“抠门”“小气”的特点我觉得这是一位吃苦耐劳、仁心仁爱的奶奶。

这篇习作欲扬先抑。

小作者写奶奶“舍不得两颗绿豆”“舍不得补车胎”这两件司空见惯的事,突出了奶奶“抠门”的特点,结尾却以小见大,塑造了一个虽严于律己,但宽以待人,拥有仁爱之心的乡村医生形象。

2.把握写法

出示课件8: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①:

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等等。

预设②:

不同的人物形象可以选择不同的描写方法,比如《摔跤》主要是需要动作描写,那么就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

预设③:

在写人的时候,要加入典型事例,人物的形象才会更饱满。

……

板书(选择具体事例,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从教材出发,明确什么是“典型事例”,以完整的习作例文出发,再次以批注学习的形式,学习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习作方法。

交流本单元学习过的写作方法,为学生下一步习作提供更丰富的习作方法。

四、明确要求,独立习作。

出示课件9:

(1)选择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具体。

(2)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他的特点。

(3)习作过程中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的特点写具体,题目自拟。

出示课件10:

五、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出示课件11:

3.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4.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六、自我修改,誊写习作。

1.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过:

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试着用好修改符号。

2.修改完成后,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

今天我们通过选取典型事例,运用本单元学习到的写作方法,把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希望在今后的习作中同学们能够继续坚持,数量掌握这些方法,让每一个人物在你的笔下都可以熠熠生辉。

【板书设计】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反思】

《形形色色的人》是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五的内容。

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