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3013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docx

主题包好听的声音

好听的声音

主题活动网络举例

集体教学活动

洒水车

打电话

会唱歌的车

美妙的琴音

◆滚葫芦

区域活动

小吃店

小舞台

美美食吧

其他相关活动

猜猜他是谁

叠叠衣服

集体教学活动

铃儿响叮当

脚步声

奇妙的声音

★笃笃笃,买糖粥

家里的声音响了

区域活动

蛋糕店

魔法建筑师

其他相关活动

收集幼儿生活照

收集废旧材料

主题目标分析

教材中的“内容与要求”

◆铃儿响叮当

1、能听辨周围的各种声音。

2、区别不同声音以及所表示的意义。

◆会唱歌的车

1、愿意和大家交流分享自己听到的声音。

2、懂得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措施。

幼儿经验与主题价值分析

随着幼儿感官的发展,他们对声音的存在越来越敏感。

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无限好奇,对他们来说声音是美妙的,它是幼儿接触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不同的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幼儿有着较为直接的感受和体验。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用各种感官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该主题能激发幼儿积极感知声音的兴趣,引导幼儿喜欢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该主题对小班幼儿具有独特的发展意义,它为幼儿感知世界、积累经验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在“好听的声音”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感知着、理解着、创造着、发展着。

声音在哪里?

在听一听,找一找中,孩子们发现了很多:

有趣的声音、奇怪的声音、悦耳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然而无休无止的声音、惹人心烦的大嗓门这些噪音给我们带来了烦躁和不安。

于是孩子们愿意用自己的耳朵主动去听、去感知周围的各种声音,理解不同声音所表示的意义,做一个小小有心人,还明白了要保护自己的耳朵,首先不能制造噪音。

主题实施的建议

1、在开展活动前对周围环境中的声音敏感,积极关注身边各种声音,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与游戏的问题。

2、了解自己的声音和周围人的声音,比较自身与他人的声音不同,理解声音传达的不同含义。

3、在聆听、感受、发现周围各种声音中辨别感知嘈杂和悦耳的声音,初步形成轻声交谈、轻拿轻放等行为习惯。

重点关注

1、乐意倾听,有倾听的意识与能力。

2、能根据不同的声音进行分辨,初步感知声音与人、事、物之间的联系。

3、熟悉生活中会发出声音(警笛声)的汽车,对他们的特殊本领有初步的认识.

4、熟悉常见的乐器,对不同乐器有探究的兴趣,感受乐器演奏带来的美妙。

环境创设与区域活动举例

一、美美食吧

材料投放:

自制小吃、小吃店玩具、仿真玩具

玩法:

幼儿在小吃店中体验角色。

观察重点:

幼儿喜欢去小吃店,扮演角色摆弄

材料。

二、小舞台

材料投放:

收集的幼儿表演照片

让幼儿自己亲身体验并感受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三、主题墙——好听的声音

材料投放:

幼儿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贴在墙上感受成就感。

四、蛋糕店

材料投放:

仿真蛋糕、低结构材料

玩法:

尝试做蛋糕和买蛋糕。

观察重点:

幼儿在蛋糕店内的交往情况。

五、雪花片

材料投放:

雪花片材料

玩法:

能将雪花片一片一片插起来。

观察重点:

幼儿在尝试中体验拼雪花片的快乐。

集体教学活动举例

例一活动名称:

铃儿响叮当

一、活动背景和没计意图

好听的儿歌是孩子们的最爱。

从导入中的铃声过渡到儿歌里的铃声,通过图片提醒幼儿铃声的顺序。

加深幼儿对儿歌中铃声的记忆。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各种铃声分别提醒我们要干什么。

2、学念儿歌,学用左、右手做模仿动作。

三、活动准备

1、各种铃声录音。

2、儿歌录音、图片若干。

四、活动重难点:

边念儿歌,边用左右手做模仿动作

五、活动流程:

各种铃声—学念儿歌—家里的声音

六、活动过程

(一)各种铃声。

教:

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好多不同的声音,你们都来听一听,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声音。

1、分别听听各种铃声(自行车、电话、闹钟、门铃等)猜一猜这是什么铃儿在响叮当。

2、说说铃儿响了,告诉我们要干什么。

(如:

车铃丁零零,就是告诉别人“快让开!

”)

小结:

原来铃声可以告诉我们这么多的事情,铃声的作用可真大。

(二)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

教:

老师这里有一首很好听的关于铃声的儿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欣赏儿歌录音,提问:

儿歌的名字?

儿歌里有哪些铃声?

2、听着录音,学习用左、右手分别做做儿歌中的模仿动作。

(三)家里的声音。

1、教师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请幼儿看看说说这些是家里的什么东西?

3、想一想它在发出什么声音,告诉我们要赶什么?

七、延伸活动

1、在家里发现更多的声音。

2、角色游戏中,知道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八、活动反思与建议

本次活动从猜铃声开始导入,但是由于大部分孩子缺乏生活经验,一直猜不出门铃和闹钟铃声。

教师平时还要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孩子有话可说,有经验可分享。

例二活动名称:

脚步声

一、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设计了几个环节来完成活动目标。

一是先向幼儿提问:

哪些小动物走路会发出通知声音?

它们的脚步声都是什么样子的?

并让幼儿模仿。

二是让幼儿欣赏故事《脚步声》。

最后请几时位幼儿分别穿上不,同的鞋子制造不同的脚步声,有跑鞋、皮鞋、凉鞋等走路,请其他幼儿背对他们,猜一猜他们分别穿什么鞋子制造出了脚步声,为什么?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欣赏故事的能力。

2、引导幼儿模仿各种走路的声音。

三、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图片。

2、动物头饰若干。

3、高跟鞋一双、拐杖一把。

四、活动重难点:

能模仿出大、中、小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

五、活动流程:

欣赏故事—模仿动物脚步声—走路的声音

六、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脚步声》。

1、教:

山顶上住着兔姥姥,她的耳朵可灵了,怎么灵法嘛就来听故事吧。

2、幼儿欣赏故事,教师边听故事边出示图片。

3、教师提问:

1)、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去看望生病的兔姥姥了?

2)、它们的脚步声一样吗?

都是怎样的?

小结:

兔姥姥的耳朵确实很灵,她能听清楚大羊、中羊和小羊的不同脚步声。

(二)模仿动物的脚步。

1、再一次欣赏故事《脚步声》,仔细听听大羊、中羊、小羊的脚步声到底是怎样的?

2、幼儿模仿大、中小羊的脚步声。

3、想一想为什么大、中、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呢?

小结:

原来脚步声这么有趣,不同的人会发出不同的脚步声。

(三)走路的声音。

让幼儿模仿妈妈穿高跟鞋时、爷爷拄拐杖时、小猫走路时发出的声音。

体会声音的奥秘。

7、延伸活动

将高跟鞋、拐杖投入到小舞台中,让幼儿持续体验声音的重大、轻小。

八、活动反思与建议

在进行最后一个环节的时候,幼儿显得乱些。

达不到事先预定的效果。

我想,这个问题还是出在老师的身上,幼儿天生好动。

这个环节又是游戏环节,如果当初安排典型的,能让幼儿模仿就促够了。

例三活动名称:

奇妙的声音

一、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奇妙的声音》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都是围绕声音展开,由浅入深、衔接自然、紧凑,环环相扣,教师个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体验不同的物品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非常符合纲要中提到的“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发现声音,初步听辨声音的不同。

 

2、幼儿产生探索声音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各种瓶罐、各种物品(包括蚕豆、赤豆、硬币、保鲜袋)

四、活动重难点:

初步听辨声音的不同,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五、活动流程:

初步感知——探索发现——活动延伸

六、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T:

今天老师带了好多好玩的瓶子、盒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幼儿自由的选择喜欢的瓶瓶罐罐,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教师观察幼儿如何去操作,适时地指导幼儿)  

师:

你们听见了什么?

声音从哪里来的呢?

怎么会有声音的呢?

小结:

盒子里有东西就能发出声音,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

(二)探索发现

1、教师提供三只瓶子,里面装有蚕豆、硬币、保鲜袋,分别摇一摇,声音一样吗?

2、根据三种不同的声音,对照蚕豆、硬币、保鲜袋,猜一猜瓶子里是什么。

小结:

原来一样的瓶子装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T:

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东西在瓶子里都能发出声音?

哪些东西放进瓶子里会没有声音?

师:

这个瓶子里为什么没有声音?

(放置纸或保鲜袋)

小结:

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里都能发出声音。

1、在瓶子里放一颗糖果,摇一摇,听听有没有声音。

2、在瓶子里装多一点的糖果,猜一猜声音会变大还是变小?

3、把瓶子里的糖果一颗颗拿掉,发现声音由大变小

7、延伸活动

教师可以先帮每个孩子一人一颗大树,然后让孩子在印上小手,变成一副美丽的五彩树叶的大树,放在教室里成为作品显示。

八、活动反思与建议

活动一开始,我班的幼儿们便对我拿出的材料感到非常的好奇,很想知道这些材料使用来干什么的。

而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们在操作中发现了声音,继而通过材料的操作了解到一样的瓶子装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最后更探索到了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里都能发出声音,而且声音还会变大变小。

例四活动名称:

笃笃笃,卖糖粥

一、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的上海童谣。

这首歌曲富有童趣,活动前,我让幼儿一起熟悉上海的其他地方童谣,丰富了上海的本土文化。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用方言说“卖糖粥”,让幼儿对童谣感兴趣。

2、感知对节奏的变化。

三、活动准备

音乐光碟、视频。

四、活动重难点:

能用方言跟着老师演唱

五、活动流程:

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六、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播放歌曲《笃笃笃,卖糖粥》。

(二)学唱歌曲

教师提问孩子会不会说上海话。

1、有请会说上海话的孩子说一句简单的上海话,再让其他幼儿猜想。

2、教师说卖糖粥里面的一些上海话,让他们猜想。

3、引导幼儿学说儿歌中的语言。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说上海话,会的小朋友带领不会的小朋友。

教师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说:

“弄好、再见、谢谢”等等。

七、延伸活动

学会说这个童谣的孩子们,老师可以对歌词进行改编,把原来对张噶妈说,小花狗在吗变成花色的小狗,发现是自己花色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回答“在”。

八、活动反思与建议

在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回忆学过的童谣,让幼儿感受不同情绪的童谣风格,这样幼儿学起来更加自然有效。

在幼儿会唱童谣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进行表现。

例五活动名称:

家里的声音响了

一、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在礼貌上还是做的很充足的,大概是因为之前一节《做客》的活动。

而在经验积累上,大部分的幼儿都了解门铃、洗衣机、录音机的声音。

声音在学习《家里的声音响了》这节课上显得游刃有余。

二、活动目标

1、尝试听辨家里熟悉的声音,知道不同的声音所表示的意义。

2、愿意大胆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模仿听到的声音。

三、活动准备

家中各个房间、电器的图片、课件。

四、活动重难点:

大胆用自己的肢体和语言表达听到的声音。

五、活动流程:

经验讨论——巩固经验

六、活动过程

(一)经验讨论

PPT播放小动物做客的内容。

1、门关着怎么办?

(敲门、按门铃)(模仿门铃声、敲门声)

2、门开了,我们怎么说啊?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打招呼)

(二)巩固经验

1、最近老师家里买了许多的东西,看看都有什么?

出示家里电器、物品的图片(电吹风、洗衣机、录音机等)

提问:

这些东西都会发出声音吗?

洗衣机:

家里为什么都要用洗衣机呢?

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洗衣机还边发声音边转圈呢,大家来转一转(动作模仿、回应:

洗衣机轰隆隆,衣服洗得香又香)

电视机:

你们家的电视机里会放什么音乐?

(回应:

里面的人会动,还是唱,宝宝跟着唱又跳)

2、家里的新客人

师:

门铃响了,又有什么送来了?

(盒子包装)我们听听声音来猜猜

电话机:

你家的电话铃是什么声音?

什么时候电话会响?

(回应:

电话的零零,有事联系真方便)

电脑:

可以在里面听歌、看动画片?

小结:

家里的电器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真热闹啊,而且个个都是小帮手!

七、延伸活动

活动结束后,幼儿动手操作整理东西。

八、活动反思与建议

在活动过程中,小部分幼儿在模仿方面显得比较害羞,放不开,但大部分幼儿模仿的很开心。

在最后的操作包配对中,幼儿们都很棒,很快的进行了配对黏贴,但在使用浆糊上要有所提高加强。

例六活动名称:

洒水车

一、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围绕着洒水车的图片展开,从洒水车后背背的是什么,大水壶里装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方便记忆。

二、活动目标

1、接触谜语歌曲,能初步唱准曲调,唱清歌词。

2、通过模仿洒水车的呼叫声以及游戏活动,感知洒水车的特点。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丰富有关洒水车的知识

2、洒水车幻灯片

四、活动重难点:

能初步的唱准曲调,唱清歌词。

五、活动流程:

音乐导入—洒水车

六、活动过程

(一)音乐《蜜蜂做工》导入

老师带领幼儿模仿勤劳的小蜜蜂飞来飞去,最后飞到自己的位置上;

教:

小蜜蜂真勤劳,你还知道谁也是勤劳的吗?

  

教:

还有一些勤劳的人,他们经常开着一辆车子在马路上洒水,他们开的是什么车子呀?

(洒水车)  

(二)洒水车

1、(幻灯片)看看,这些都是洒水车,你在马路上见过它们吗?

2、它后面背的大大的是什么呀?

(大水壶)

3、大水壶里装的什么呢?

用来干什么的呀?

(浇马路)

4、洒水车还会唱歌呢,你知道它是怎么唱的吗?

(嘟嘟嘟)一起来学一学。

三、学习歌曲《洒水车》

1、念谜语熟悉歌词内容,引导幼儿集体模仿洒水车有节奏的呼叫

2、集体有节奏地念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学唱

七、延伸活动

在学唱时,注意唱准歌词,老师可以通过手势提醒的方法,重点帮助幼儿唱准歌曲中的低音部分)幼儿跟唱几遍后独立完整演唱数遍

八、活动反思与建议

在教会他们嘟嘟的叫声后,孩子们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唱起来。

此时再将要《洒水车》歌曲导入,孩子们就会以最高的兴趣状态去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

另外在活动中孩子们自己生成了洒水车是哪里洒水的问题,老师将问题抛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从视频、照片、书籍中去寻找答案。

例七活动名称:

打电话

一、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电话是家中常见的一种工具,我班幼儿其实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模拟打电话,假装自己是小主人。

设计本节课的目的就因此而来,我希望通过打电话的形式,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也训练点、线、圆圈的的连接绘画。

二、活动目标:

1、在模拟打电话的游戏情境中感受朋友之间的亲情,体验游戏的快乐。

  

2、尝试用点、线、圆圈等将一个点和另一个点连接起来。

三、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印有kitty猫的色纸,小动物粘纸若干,水彩笔

四、活动重难点:

尝试用点、线、圆圈等将一个点和另一个点连接起来。

  

五、活动流程:

初步感知——探索发现——活动延伸

六、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

瞧,今天我带来了什么呀?

(电话)  

你们家里有电话吗?

怎么打电话呢?

  

拿起话筒——拨电话号码——打电话  

二、情境游戏 

情景导入:

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它是谁?

小猫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他家的电话装好了,心里高兴极了,小猫要跟他的好朋友打电话。

  

1、出示贴有小猫的色纸  

*小猫家的电话装在哪儿呀?

(老师强调演示在动物外面画圈表示装上电话)  

*出示动物粘纸:

小猫的朋友是谁呢?

小猫先给谁打电话呢?

(幼儿选择)  

*先给小熊打电话(粘贴小熊粘纸)  

小熊家的电话还没装呢!

(老师示范画圈)  

*“叮铃铃”我给小熊打电话  

电话装好了,可是电话线还没接呢?

(观察电话线)

*老师演示:

用圆圈将小猫家和小熊家连接起来。

边念道:

绕绕绕,绕圈圈,电话电话接好了。

  

模拟打电话游戏  

“喂喂,你是小熊吗?

”“哎,我是小熊”“我是小猫,请你到我家来玩。

”“好的,再见”  

2、在给谁打电话呢?

(幼儿选择,粘贴小鸭粘纸)

*老师演示:

用点将小猫家和小鸭家连接起来。

边念道:

点点点,走走走,电话电话接好了。

  

*“叮铃铃,我给小鸭打电话”咦,电话怎么不通呀?

(原来小鸭家电话还没装好呢)——幼儿示范  

3、小结:

小动物家的电话线都不一样,有点点的,有圈圈的,还有什么呀?

动动脑筋想一想。

  

三、尝试操作,观察引导。

指导观察要点:

  

观察孩子是否能创造出不同的电话线。

  

提醒孩子用笔添画好朋友。

七、延伸活动:

学念礼貌用语,边念边画。

八、活动反思与建议:

其实在平时的角色游戏中,我班的幼儿都已经自己在进行打电话的假想游戏了,他们对打电话的兴趣点是很高的。

通过情景的营造创设,我班的幼儿对打电话又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如何礼貌地给别人打电话,也知道如何运用蜡笔去画生活中电话的电话线了。

而在活动中,幼儿们即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亲情有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

例八活动名称:

会唱歌的车

1、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我班对汽车很感兴趣,有的幼儿知道好几种不同性质的车辆。

在日常游戏中,我们常常模仿开车,会自己“哔哔叭叭呜”的发出汽车喇叭的声音,所以我想以这样的课来使幼儿了解不同车的声音,提高其辨别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幼儿提高对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2、能根据不同车辆发出的声音辨别是什么车,提高判断能力。

三、活动准备:

FLASH课件;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的图片;着火、小偷、病人的图片等。

四、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车辆发出的声音辨别是什么车。

五、活动流程:

观看课件——观察讨论——游戏结束

六、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

1、观看FLASH课件,了解三种特殊的车辆,激发幼儿兴趣。

二、观察讨论

1、观察课件第一段

提问:

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

2、观察课件第二段

提问:

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们帮小猴子想想办法!

3、观察课件第三段

师:

小猴子拨了电话之后,谁来了呀?

(猫警官)猫警官开着什么车呀?

(出示警车图片)

警车是怎么唱歌的呀?

(呜啊、呜啊)最后猫警长抓住了谁?

(老鼠)

4、观察课件第四段

师:

小猴子还拨了一个电话,你们猜,是打到哪里的?

(医院)医生开着什么车来的?

(出

示救护车图片)救护车发出什么声音?

(嘀~嘟~、嘀~嘟~)救护车把熊大叔送到医院里去

治疗了。

5、观察课件第五段

师:

小猴子还给什么地方打电话?

(消防队)消防员叔叔开着什么车来的?

(出示消防车

图片)那消防车是怎么唱歌的?

(呜~~~~呜~~~~)

三、游戏结束

1、出示着火、小偷、病人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扮演三种车辆,并组织幼儿开着特殊车辆,

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到现场,最后将火扑灭、抓住小偷、送病人进医院。

七、延伸活动:

知道车辆的用途的所声音,用你问我答的方式让幼儿回答,加深认知。

八、活动反思与建议:

通过情景的创设,幼儿们对活动显得很好奇,非常想知道哪些会唱歌的车到底是什么车。

也正是因为情景的缘故,幼儿们也知道了救护车、警车、消防车的作用。

而在最后的角色扮演中,我班的幼儿也兴致高昂,很努力地扮演着病人、小偷、车辆的角色呢!

例九活动名称:

美妙的琴声

一、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儿歌、童谣等,对艺术方面也十分的感兴趣。

但他们从未接触过散文诗,所以想通过这样的课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受。

而活动中角色扮演的增加,也是为了迎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中了解散文中人物不同的动作特点。

2、愿意在音乐伴奏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三、活动准备:

课件:

美妙的琴声,各种小动物和小花的头饰,优美的琴声。

四、活动重难点:

了解文中人物的不同动作特点,愿意扮演不同角色。

五、活动流程:

说说猜猜—欣赏琴声—欣赏散文—扮演活动

六:

活动过程:

一、说说,猜猜

教:

我有几个宝贝,你们想看看嘛?

他们都是谁呀?

教师出示头饰,提问:

(1)小鸟喜欢什么?

青蛙又喜欢?

(让幼儿自由的讲讲)花儿、虫儿等。

(2)它们喜欢做什么?

(请幼儿模仿一下动作,如小鸟飞、青蛙跳等等)

总结:

小鸟喜欢飞翔,小青蛙喜欢蹦蹦跳天,那你们猜猜老师喜欢什么?

二、欣赏琴声

让幼儿欣赏美妙的琴声,提问:

(1)听到美妙的琴声心理感觉怎么样?

(2)这些动物和花儿、虫儿听到美妙的琴声后会怎么样?

(请幼儿讨论)

总结:

听到美妙的琴声我们都会觉得很舒服。

三、欣赏散文。

(1)欣赏散文,仔细听听散文的内容。

(2)说说:

它们听到美妙的琴声后在干什么?

四、扮演活动。

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小花的头饰,放音乐,老师与幼儿一起参与到表演中来

七、延伸活动:

回去念给爸爸妈妈听,并且与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什么其他的散文诗。

八、活动反思与建议: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

从猜猜小鸟、小青蛙喜欢什么过渡到老师最喜欢什么,层层导入到欣赏美妙的琴声。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散文诗,教师最初担心孩子们可能注意力无法集中到散文诗上,所以实际活动中,选择了配乐朗读,孩子们都觉得很新奇。

在学会后都想要试一试。

但是孩子们喜欢拖沓延长音,需要老师的带领下才能完成。

例十活动名称:

滚葫芦

一、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葫芦画是我们园特色课程之一,为了让孩子们更多感受关于葫芦的秘密。

于是我以运动的方式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感受葫芦的形态,也训练接滚葫芦的方法和动作协调灵敏性,也希望让幼儿在运动中感受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掌握滚接葫芦的方法,动作协调灵敏。

2、喜爱参加游戏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葫芦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一半)、葫芦娃头饰。

四、活动重难点:

感受和同伴游戏的快乐,并能动作灵敏的接滚葫芦。

五、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互动游戏——整理活动

六: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做准备动作(弯弯腰、踢踢腿、伸伸臂、走一走、转一转等)“葫芦娃

真快乐,和葫芦朋友一起玩玩、转转身体棒。

二、互动游戏

进行游戏“葫芦娃滚葫芦”,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玩法:

两个好朋友你把球推给我,我接住球再传给你。

教师边讲边与运动和理解能力强的幼儿做示范,引导幼儿推球时将两手分开,胳膊用力向

对面的小朋友推去,对面的幼儿要注意球的方向,用手去接滚来的球,然后再推回去。

利用“找朋友”的游戏,幼儿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拍手做动作找一个朋友,两人一

组拿一个葫芦。

1、教师指导幼儿面对面蹲下保持适当的距离,进行滚葫芦的游戏。

2、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引导幼儿不断调整两人滚接葫芦的距离,体验相互间滚接葫芦

的方法,掌握手臂用力前推和伸手接葫芦的动作。

3、鼓励并指导动作不协调和没有掌握动作要领的幼儿,大胆尝试体验快乐。

三、整理活动

玩葫芦游戏:

每人一个葫芦自由的推葫芦、追葫芦、踢葫芦等,体验玩葫芦的乐趣。

教师和幼儿一起将葫芦放回篮子里,给幼儿擦汗喝水。

七、延伸活动:

让幼儿在接滚葫芦中认识更多的朋友。

八、活动反思与建议:

其实我班的幼儿对于运动游戏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每次上健康课的时候,他们都很好奇也很认真。

活动中运用音乐的辅助,使得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