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3044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

《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docx

关键词:

 动物词汇;

英语;

汉语;

文化;

内涵

 

引言

一、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及产生基础

  动物词的文化意义是指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产生的意义。

这种文化是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

[2]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和动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从原始社会,原始人偶然捕捉动物来充饥,到古代的狩猎,到近代、现代人们把许多动物当成他们的好朋友。

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演变使得动物词也随之变化。

通常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是多方面的。

廖光蓉认为,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

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

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

三是联想,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

[3]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有些是一致的,如fox(狐狸)都用来表达“狡猾”。

但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制约,有些会有偏差,有的甚至大相径庭。

如凤凰(phoenix),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是百鸟之王,人们曾用凤凰比喻皇后。

所以在汉语中凤凰象征“吉祥”。

然而英语中phoenix寓意“纯洁”,还有“再生、复活”的涵义。

如Religion,likeaphoenix,hasbeenresurrectedfromtheashesofthewar.(宗教就像凤凰一样,在战争的灰烬中又复活了。

  以下分析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的文化意义异同点。

二、同一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的文化意义异同点

 

(一)、同一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同文化内涵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

例如,公鸡(cock),中英文中都表示“骄傲”。

英语里说asarrogantasacock,汉语是“骄傲得像只公鸡”。

再如:

  asmeekasalamb――驯服得像绵羊

  Heisasheepinwolf’sclothing.-----他是披着狼皮的羊,外强中干。

(《美国谚语词典》)

  “Ihavebeenlikethefroglivingatthebottomofthewellwhothoughttheworldwasalittleroundpoolofwater,imaginingthatourgirlsherewereunmatched;

butnow,withoutsearchingforafield,hereonthisveryspotIseeotherswhosurpassthem.”

  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

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

(曹雪芹:

《红楼梦》)[4]

  又如,汉语中“猪”给我们的印象常是“愚蠢、笨拙、脏乱,好吃懒做”。

下列有关猪的成语体现了人们对猪的轻蔑:

  猪朋狗友:

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

  泥猪疥狗: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

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会招致麻烦;

  一龙一猪:

喻二人相去悬殊;

  指猪骂狗:

犹指桑骂槐。

  英语中pig的喻义也基本一样,可用pig比喻agreedy,dirtyorbad-manneredperson(贪婪、肮脏、粗野之人),如:

  Heisbeenapigaboutmoney.

  他对钱贪得无厌。

  还有eatlikeapig(大吃大喝),makeapigofoneself(吃得过多),buyapiginapoke(乱买东西,盲目跟从)等足以表明pig的形象不佳。

  骄傲的公鸡,浅薄的青蛙和蠢猪体现了英汉两个民族共同的爱憎褒贬与审美取向。

 

(二)、同一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鸡(chicken)在平常生活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由于它的体积较小,所以常被人忽视,如“宁为鸡头,无为牛后”突出鸡的小与平凡。

但鸡也有它褒义的一面。

如“闻鸡起舞”——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

典出《晋书·

祖逖传》和《晋阳秋》。

说祖逖和刘琨少年而有壮怀。

半夜听见鸡叫,便起床操演武艺,以备报效国家。

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

又如“牝鸡司晨”——牝鸡,母鸡也。

司晨,报晓。

打鸣本是公鸡的“专利”,而母鸡啼鸣则被认为不吉利,旧时认为这预示着家庭的败落。

封建时代用以比喻妇人专权。

古人除了常用鸡来守夜报时外还常用于占卜、驱邪、祭祀等,可见鸡对人们的重要性。

鸡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吉祥之物,深受人们的喜爱,故“金鸡牌”频繁用于现代的商品。

  chicken在英语俚语中却象征“胆小鬼,懦夫”,如:

  Heisnotachicken!

Hejustdoesn’twanttooffendanyone!

  他不是胆小鬼,他只是不想得罪任何人。

  cock(公鸡)因其打鸣不时吵到人,所以被称acock–and–bullstory(无稽之谈),如:

  Hetoldussomecock-and-bullstoryabouthavinglostallhismoney.他鬼话连篇,告诉我们他把钱都丢了。

  但毕竟报时“有功”,因此是cockofthewalk(领头人),可以livelikefightingcocks(吃得好),未免cock-a-hoop(得意洋洋的)。

[5]

三、一些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没有相关文化内涵

 

(一)、一些动物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英语中却没有相关对应的文化内涵

  汉语文化中,乌龟(turtle)是长寿的象征,中国人认为龟有千年的寿命。

龟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历代关于龟的作品很多,且古代墓碑上常以龟为装饰物,龟背上常刻有帝皇的手稿。

然而龟也有其贬义。

日常生活中,“龟”字是对人的谩骂和污辱。

而在西方文化中它不过是行动缓慢的动物而已,无此联想。

  汉语蝙蝠的“蝠”字与“福”同音,“五蝠”与“五福”同音,象征幸福、吉利。

再如汉语“鱼”会让人联想到“结余”、“年年有余”,“鸡”会让人联想到“妓女”,这是因为汉字可以谐音而转承同音异形字的语义值,而英语词汇音节过多,谐音概率低,通过谐音获得文化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

[6]因此,英语中相对应的“bat”、“fish”、“hen”就无法使英美人产生诸如“忠心”、“笨拙,累赘”、“结余”、“妓女”之类的联想。

  同样的在汉语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有些动物词汇只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却引不起什么联想。

例如,“鹤”与“龟”一样在汉语中都是长寿的象征。

鹤常与象征长寿的松树联在一起。

人们给老人祝寿的时候,喜欢赠送画有松鹤图案的礼物。

因此,汉语中有“鹤寿”、“松鹤延年”的说法。

再如,“鸳鸯”(MandarinDuck)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鸟,雌雄偶居,形影不离,戏水玩耍,过着一种自由而甜美的生活,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里过着幸福美满生活的夫妻的代名词,有“棒打鸳鸯”、“野鸳鸯”、“鸳鸯被”等词。

尽管我们也较熟悉《鸳梦重温》这部小说,但实际上这部小说是中国译者根据其内容译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书名,它的英文名为“Rebecca”。

[7]而鸳鸯在英语文化中则缺乏这样的内涵。

“蚕”会让人联想到“勇于献身,死而后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大象”指大而笨重的东西、累赘的事务或招致亏损的财产。

古时中国曾有位皇帝很讨厌他的一个大臣,皇帝就把一只大象赏赐给他。

这位大臣年复一年的喂养着恩赐的大象,既不能让大象干活又得好生喂养它,结果大臣很快就一贫如洗了。

  再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虎的联想有好坏两个方面。

从好的方面说,英勇大胆、健壮有力、坚决果断,如虎将、干起活来像小老虎、虎老雄心在、虎虎有生气等词语和男人的名字“大虎”、“二虎”、“小虎”等。

从坏的方面说,凶猛残忍、冷酷无情,如拦路虎、狐假虎威、苛政猛于虎等。

西方却无此联想。

[8]

 

(二)、一些动物词在英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汉语中却没有相关对应的文化内涵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些动物词在英语中常有极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汉语中就可能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

  如:

英语中“cat”常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爱说别人坏话的女人;

而汉语中对应“猫”却没有这层含义。

如果将“AndIsupposehewilltellallthepeople,theoldcat.”翻译成“我猜想他会告说所有的人,这位温顺的老太太。

”就大错特错了。

英文中用“cat”形容女人是含贬义的。

“AndIsupposehewilltellallthepeople,theoldcat.”的原意是“我猜想他会告说所有的人,这个长舌的老太婆!

”。

  Dog(狗)在英语民族文化中是一种有着丰富喻义形象的动物,如Everydoghashisday.(人人都有出头之日。

)中国人对此想象不到。

由于文化差异更难于理解!

英语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习语.

  如,ashungryasabear(饿得像狼);

astimidasahare(胆小如鼠);

asmuteasafish(噤若寒蝉);

wetlikeadrownrat(湿如落汤鸡)等等!

  Turkey(火鸡)在英语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内涵,talkturkey(打开天窗说亮话),coldturkey(突然停止,完全戒除);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已,火鸡这一动物词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联想!

[9]

  在西方文化中,abull让人联想到行为粗鲁、手脚笨拙、会惹麻烦的人,如behavelikeabullinachinashop;

eagerbeaver(卖力的河狸)比喻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

“chicken”指懦夫、胆小鬼;

鳝鱼暗指狡猾、不老实、不可靠的人(asslipperyasaneel),[10]但在中国文化中无此联想。

  

四、不同的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即中英文中用不同的动物词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虽然两种语言中所用的动物词不同,但它们的比喻意却是相似的。

  比喻“胆小”,我们立刻会想到中文的“胆小如鼠”,中国人常用鼠来形容胆子小。

而英语中却用rabbit,chicken,pigeon来类比,如astimidasarabbit,chicken-heartedorpigeon-hearted.

  比喻“说大话”,汉语说“吹牛”,可英语却用talkhorse.

  比喻“着急”,汉语用“热锅上的蚂蚁”,英语却用likeacatonhotbricks(热砖上的猫)

  汉语一般用牛来形容力气大;

而英语中用horse,如,Heisasstrongasahorse.

  比喻“顽固”,英语用asstubbornasmule(顽固得像头骡子),而汉语通常说“犟得想头牛”。

  形容一个人蠢笨,在汉语中一般用“猪”来指代,如蠢猪,笨得像头猪等。

而英语中却用ass来表达这个意思,如,makeanassofoneself(干蠢事)。

  多数情况下,汉语的老虎和英语的狮子可以互相替换。

举例来说,我们汉语中的“拦路虎”在英语中就是“alionintheway”(拦路狮),“置身虎穴”在英语中是“putone'

sheadinthelion'

smouth”(把头放到狮子嘴里),“虎头蛇尾”可以译成“comeinlikealionandgooutlikealamb”(来时像狮子,走时像羊羔)。

这些成语中的老虎在英译时都变成了狮子。

[11]

  以上数例说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的动物词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

正是文化差异导致了语言表达上的不同。

  五、英汉翻译中应该注意语言的文化内涵

  无论汉语还是英语,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出发,大多数词汇含义都是相同或相近的。

在英汉动物词的翻译中,应该注意到该词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歧义。

  如“牛”和“马”在英汉既产生非对应性联想共鸣又形成对应性共鸣。

中国人说“吹牛”,英美人说talkhorse,二者都表示夸大其辞;

中国人说“壮得像头牛”,英美人说asstrongasahorse;

中国人形容一个人固执,就说他“犟得像头牛”英美人形容为asstubbornasamule(骡子也是马的变种后代)。

因此如把“牛不喝水强按头”译成“Youcanpullahorsetoariver,butyoucannotmakehimdrink.”就比“Youcanpullabulltoariver,butyoucannotmakehimdrink.”贴切。

  龙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中文的“龙”是吉祥尊贵的,而英文中dragon是邪恶凶残的,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封建社会中“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

时至今日,龙在人们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可以看成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汉语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成语,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

  英汉的文化差异使我们在运用中要加倍注意它的用法。

人们在运用时要明确指代。

如“亚洲四小龙”可译成“Fourtigers”,而不是“Fourdragons”。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由于英汉民族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动物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通过英汉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语言中的动物词都不仅仅是动物形象的符号代表,文化差异给动物词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动物词也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涉及了同一动物词的异同,不同动物词在英汉中的差异。

使我们能够了解一些英语、汉语的特点和各民族的习惯。

然而要想真正掌握词汇就必须在理解词的内涵上下功夫。

同样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就应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研究其文化差异,深入地了解英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而且,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言,更要注意能力;

只有把文化和语言能力有机结合,才能准确的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高美丽.英汉动物词汇及其文化内涵对比[A].王德春.对外汉语论丛(第四集)[C].学林出版社.2005.300.

[2]丁菲菲.翻译入门--汉译英[M].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43.

[3]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5).707.

[4]林继红.英、汉动物词汇互译中的形象处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4).92.

[5]刘玲.十二生肖动物词汇中英文原义与联想意义的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1).63.

[6]夏慧.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比较及翻译[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4).24.

[7]伍卓.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

(1).74.

[8]刘扬.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试析[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

(1).59.

[9]肖华芝.中英动物文化与语义对比[J].甘肃科技纵横.2004.33(4).155.

[10]颜玉艳.中西文化中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异同与翻译[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3).60.

[11]杜新宇.从动物词汇看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J].民俗研究.2004(3).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