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3055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docx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资料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浅谈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学生姓名:

李雪莹学号:

20075172072

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

指导教师:

王俊祥职称:

助教(硕士)

摘要:

儿童对色彩有特殊的喜好,研究色彩和运用好色彩对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尤其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色彩与儿童消费心理的关系,阐述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儿童食品包装中色彩的审美特点、色彩的视觉特征、味觉特征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总结性思考,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包装色彩建议,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和提高现代食品企业在市场销售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

儿童食品包装;色彩心理;色彩特征

Abstract:

Childrenhaveaspecialpreferencetocolorific,colorandusegoodcoloronthechildren'sfoodpackagingdesignisespeciallyimportant.Throughanalysisofcolourandchildren,thispaperexpound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onsumptionpsychologycolorinchildren'sfoodpackaging,andtheimportantroleinchildren'sfoodpackagingofcolorintheaestheticcharacteristics,color,taste,visualidentitycharacteristicsphasecorrelationanalysisandputforwardsomeconcretethinking,thepackagingcolorproposal,thegoalistohelpandimprovethemodernfoodenterpriseinthecompetitivemarket.

Keywords:

children'sfoodpackaging;Colourpsychology;Colourcharacteristics

在我们的印象中,儿童是一群年龄在12岁以下的社会群体,但也有相关机构认为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社会上对于儿童这个概念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在这里我们按照国际《儿童权利公约》所界定的范围进行讨论,即儿童是指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那么,儿童食品即是指专为18岁以下各年龄段儿童设计生产的符合儿童生理需要的安全营养食品。

儿童食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比如,根据食品的特性和适用性儿童食品可以分为婴幼儿食品、儿童强化食品、儿童保健食品、特殊儿童食品、学生营养餐以及适合儿童休闲时食用的各类型食品。

这里所要讨论的主要是指最后一类——儿童休闲食品。

传统意义上,对儿童食品进行包装可以保护儿童食品不受损害,并方便食品运输。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儿童食品的包装又起到了宣传推销产品的作用。

因此,对于儿童食品包装不再是简单进行“包裹”,而需要从图形、色彩、造型、文字等不同方面进行设计。

一、儿童消费心理与色彩

在市场竞争中,对于包装的设计实际上是为销售服务的,研究儿童的消费心理是我们进行一个包装设计的前提。

针对儿童的消费心理进行设计,将会设计出吸引儿童的包装,进而促进销售的顺利进行。

(一)儿童消费心理

好奇心强

好奇有趣的东西都能对儿童产生强烈的诱惑力。

对于新的事物,儿童往往表现出比成年人更大的热情和探究心理。

所以在设计或生产与儿童相关的商品时,通常要有趣味性,这个趣味性主要是指所设计或生产的商品可以当做玩具,很有意思。

另外,所设计的儿童商品要求新求异,常见的东西对儿童往往没有什么吸引力,一些生活中见不到的事物常能吸引儿童的眼球,这从儿童喜欢看动画片中可以得到印证。

同样,在对儿童食品进行包装设计时,我们要选取一些有趣好玩的外形,并搭配特殊醒目的色彩。

选择商品的模糊性

儿童有较强的自尊心,一般情况下,不愿被否定,所以在选择商品的时候显得犹豫不决。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场景是,儿童在一排商品面前,不知所措,在决定买其中一个商品之前,可能已经放弃了很多种商品。

同样,针对于儿童这一消费心理,好的包装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吸引儿童的包装会使儿童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

极强的模仿性

小伙伴有什么,自己也想要。

儿童想要和他人保持一致,也想和成人,比如父母或者某位名人保持一致。

这样,他们会感到平等,在本能性消费逐渐趋于成熟的同时,社会性消费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到学前时期出现明显的攀比和炫耀心理。

学龄儿童的社会性需要更是丰富多样。

比如,看到一部电影或者动漫中有一支枪、或者一个宠物,孩子就会索要,以保持自己与他人一致。

稳定性差

儿童的消费纯属情感性的,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快,失去兴趣也快,孩子还会通过购买或者拥有某些商品来显示自己与别的孩子或者他人的不同。

比如:

他们会要一个脚踏二轮车与小朋友的脚踏三轮车区分来,但是没过多久他又会有另外的一种想法。

这使得我们在对儿童相关的商品进行设计时,要不断的更新设计样式,才能跟随儿童不断变化的喜好。

(二)色彩与儿童消费心理的关系

相较于成人,儿童对色彩的感觉是非常敏感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儿童所喜欢的东西往往是色彩非常鲜艳的事物。

同样,在商场中,儿童用品专区通常是色彩最丰富的地方,这是因为商家抓住了儿童对色彩喜好这个消费心理特点。

实际上色彩的丰富与否与儿童的购买欲望是成正比的。

越丰富的色彩,越能够勾起儿童的想象和幻想,越能让儿童感觉快乐和幸福。

在此,我们同样可以借鉴一个实验的结果,即儿童对商品的感觉首先是色然后才是形,儿童在最初接触商品的20s内,色感是80%,形感是20%;在20s至3min内,色感是60%,形感是40%。

所以,商品包装必须要以“色”夺人,一举网住目标儿童的心。

同时,包装的色彩要与商品本身的用途和特性相适应,通过刺激视觉勾起联想,从而影响孩子对商品的喜欢和要求。

二、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中的作用

在前面所提到的设计元素中,不同的设计元素在整个包装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其中由于在儿童食品的选择上,给人第一视觉效果的包装色彩更能打动消费者,然后才是图形和说明文字,所以在儿童食品的包装设计中,需要合理准确使用包装色彩,重视色彩的运用。

我们可以看到,与儿童相关的一切消费品,其外观看起来都比较绚丽多彩,很少有黑白或无色的外观,因为生产厂家明白儿童对于色彩的热衷远远超过了产品本身。

在儿童食品包装上,色彩不仅能过打动儿童这群消费者,还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包装色彩对儿童食品的促销作用

(图1)

研究者曾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

在一个桌子上摆上两个相同形状但色彩不同的食品包装,一个包装是灰白色调的,一个是红黄绿色调的,让一个三个儿童进行选择,无一例外这三个儿童都选择色彩比较丰富的那个包装,对于那个几乎无色彩的包装并没有什么感觉。

这个实验表明:

在儿童挑选商品时,色彩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以上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儿童食品包装必须要

有能够打动孩子们的色彩,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取孩子们的心。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受到众多儿童热捧的休闲食品——好多鱼,其外包装是以红色,蓝色,绿色为主要色调的,在这些比较鲜亮的主色调上面是一条可爱的黄色鲸鱼的图像,再加上“好多鱼”内部食品的黄色调,使得整个包装看起来丰富多彩,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偏爱色彩的心理。

如图一所示。

(二)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中的味觉暗示

食品的包装作为食品的“外衣”,是人们识别这种食品的第一要素,它使人们在看到这个包装之后,能够了解这种食品的类型、造型甚至是食品的口味等。

通过外包装如何能够识别食品的口味?

这里运用的就是色彩的味觉暗示功能。

所谓色彩的味觉暗示功能是指由于人们长期的积累的视觉经验,不同的色彩通常给人不同的味觉体会。

比如紫色是葡萄的颜色,在食品包装中紫色就通常代表葡萄味,黄色是香蕉的颜色,通常黄色代表香蕉味,红色是辣椒的颜色,通常红色代表麻辣味。

除了取自于自然界的色彩经验外,之前的购买经验也是味觉暗示的一个重要来源,比如之前看到的所有蓝调食品包装所品尝到的食品都是咸味的,看到另外的蓝色调包装之后就基本可以判断这种食品是咸味的。

同样的,一个甜味食品包装通常用淡黄色,那么淡黄色食品包装将给有这种购买经验的消费者感觉:

这种食品是甜味的。

这就是色彩的神奇功能。

(图2)

(三)恰当的色彩提示品牌

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商品的知名度,使自己的商品远近驰名,而商品的包装无疑是扩大企业知名度的最佳途径。

成功的商品包装的色彩设计能使消费者认准品牌。

可以使消费者在看到这种色彩时,会有一种认同感和熟悉感,这种认同感和熟悉感正是促使消费者消费的重要推动力。

举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一提起喜之郎果冻,人们印象里就会闪现出红色为主调带有透明塑料原色的包装袋,这就是色彩在食品包装中起到的重要品牌提示作用,当喜之郎果冻被摆在商场或超市中的货架上时,其充满热情的大红的总会吸引人们的目光,使人们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这样,这种食品就在众多的食品竞争中取得了成功。

二、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中的运用方法

通过上面所论述的我们可以感觉到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色彩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如何能够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色彩来实现其功能?

或许,我们可以从自然、生活中的经验找到一些答案。

下面将通过大量例子来重点分析儿童食品特别是儿童休闲食品包装中色彩的运用的规律,以供以后进行设计实践时参考。

(一)运用恰当的色彩

如何运用恰当的色彩?

我们可以参考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年龄为2到3岁的幼儿期儿童喜爱艳丽明快的颜色,尤其是对比明显的颜色,有部分孩子对新鲜颜色的偏爱程度会持续整个儿童阶段。

因此,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做设计时,应更多地使用明度高与纯度高的色彩。

另外,实践证明,在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白、灰等10种颜色中,儿童更多地偏爱红、黄、绿色,较少偏爱黑、灰、棕色。

儿童在1到5岁期间,对颜色爱好的差异并不显著,但6岁之后,还表现出性别差异。

男性最喜爱黄、蓝两色,其次是红、绿两色;女性则最喜爱红、黄两色,其次是橙、白、蓝三色。

充满童趣的女孩们钟情于浅色调,而男孩们认为深色或稳重色调较适合他们。

对于色彩冷暖的感知,就整个学前阶段儿童而言,儿童普遍表现为喜欢暖色调。

所以我们早对儿童食品包装进行设计时,应多考虑选择红色、黄色、绿色等这些孩子们比较喜欢的色彩,在色调处理上,儿童食品包装应对暖色调优先考虑。

当然,儿童的审美趣味会伴随年龄增长表现为由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向协调、柔和方向转变。

因而,为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作设计时色彩对比应有所调整。

(二)色彩的味觉表现

我们知道,人通过眼睛感知世界,眼睛观察到的信息再由视神经反馈给大脑,大脑做出分析判断,并将有关信息存储起来,这是人感知物质的一个层面。

还有就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代代传承下来的分析和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经验,这是精神与文化的另一个层面。

正是通过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作用,人类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人类认知味觉的道理也是如此,我们通过眼睛认识食物和它特有的色彩,并由此通过物质与精神的互动,对色彩产生丰富的联想,并形成了一些带有共同规律性的认知,其中也包括了对味觉的分辨与联想。

由于味道除了主要有甜、咸、酸、苦、辣之分外,各种味道又有浓与淡的区别。

要在包装上表现这么多的味觉,并且要向消费者正确传递味觉的信息,设计师就要根据上述人类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规律来进行表现:

红色的硕果给予人甜美的口感,因此,红色用于包装主要就是要传递甜的味觉。

而黄色使人联想到刚烘焙出炉的糕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因此,在表现食品的香味时,多用黄色。

橙黄色介于红与黄之问,其传递的味觉如橙子,甜而略带酸味。

至于味觉的强弱亦即口感的浓与淡,设计师主要靠把握色彩的强度和明度来表现。

举例如下:

用深红、大红来表现甜味重的食品,用朱红表现甜味适中的食品,用橙红来表现甜味较淡的食品等等。

(三)食品味觉象征色与趣味图形结合

(图3)

在儿童食品包装的色彩设计中,为了更准确地表现食品的味道,同时也更符合儿童这一群体的心理特征,设计师常常将其味道的象征色相关趣味图形或文字结合在一起,共同传达出充满童趣的诱人的食品味觉信息。

儿童饮料、方便面、冰淇淋、雪糕、饼干等的包装上常用到这种方法。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爽歪歪,其包装主色调使用的是中黄色,整体的图案是一只俏皮的小狗的造型,黄色调正是这种小狗身上的毛色,由于儿童对小狗一种亲近感,当这种代表小狗身上的毛色的黄色出现时,小孩子们好奇和天真的天性就出现了,对于这个黄色的小狗动心了。

这款奶制品包装不仅能够向消费者准确传达感觉信息,同时也非常符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

同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哇哈哈的包装,也是用一个可爱的娃娃进行设计的。

(四)色彩运用规律

儿童类食品根据不同的口味大致可分为糖果类、饼干类、奶制品。

这些食品的包装设计色彩的运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包装设计总结出这一类食品总体的特征,以便以后设计同类食品时可以借鉴。

糖果类

(图4)

阿尔卑斯糖是受儿童欢迎的的一种糖果,其包装使用塑料材质,色彩运用上多为纯度高,颜色鲜艳的色彩,这种色彩不仅能够吸引儿童,而且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口味,紫色代表葡萄味,黄色代表香蕉味,棕色代表咖啡味,奶白色代表牛奶味,浅绿色代表青苹果味。

用不同色彩清晰明了的向消费者传达了食品的口味。

当这些包装在最初进入人们视野中时,其多彩的“外衣”显示其独特的魅力,在人们接受了这种食品之后,我们又能通过看这种包装的色彩判断出不同的口味,进而直接选取自己想要的食品。

同样以不同色彩来表现不同口味的糖果包装,还有徐福记棒棒糖。

由以上两种受到消费者欢迎的糖果包装的色彩运用特点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糖果包装的色彩可根据不同的口味选用相应的色彩,在纯度上尽量选用纯度较高的色彩,在整体处理上要加大色彩的对比。

饼干类

好吃点的食品包装主色调是中黄,明度比较亮。

这种色彩来自于生活中烘烤或者油炸食品的色彩。

当人们看到这种食品包装时,能够马上判断出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食品,进而进行选购。

在明度处理上选用比较亮的色彩,这是因为人们看到色彩比较亮的事物会产生食欲。

除此之外,法式小面包的包装主色调是金黄色的,选择色彩的方法与上面相同,取自于食物在现实中的色彩。

因此,在今后对饼干,特别是烘烤类或油炸类饼干时,可采用黄色的近似色,整体的亮度要提高。

冷饮类

在儿童冷饮食品中,酸奶是常见的饮品,大多数此类饮品多采用酸奶的色彩白色,但针对于儿童的酸奶其色彩使用要丰富一些,比如哇哈哈,爽歪歪,其共同点事采用一个可爱的形象来设计,在色彩运用上,主要使用一些红色,黄色等,儿童比较喜欢色彩,但因该类食物在现实中的色彩通常为白色。

因此,在对此类食品进行包装设计时,可借助一些有趣的图案,并采用鲜艳的色彩来处理。

四、儿童食品包装色彩的运用原则及创新

(一)色彩运用的“个性”

正如哲学中所说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的一面,上面所讲述的色彩运用的方法给我们今后的设计提供了好的经验。

但追求个性追求创新才最终会赢取市场。

在进行儿童食品包装设计时,色彩的运用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食品有相应的变化,而这些与规律相反或者相悖的具有个性的色彩,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传统观念认为饼干应多用易于产生食欲的暖色调进行设计,但如卡卡旗下ORED饼干大胆运用蓝色和紫色的搭配包装,使人们在暖色调为主的饼干包装中能够一眼看到这种特别的包装,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包装色彩运用成功的例子。

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

这种带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包装设计会使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达到吸引人们目光的作用。

又如,话梅糖果的内包装使用的是接近于黑色的设计色彩,这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糖果常用的包装的色彩有较大的区别,所以它使人们在品尝这种糖果时不禁仔细的研究起这种包装纸,而这样的效果正是商家所希望的,在这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这种食品,进而使这种食品成为人们所熟悉的食品。

再次看到这种食品时,会不自觉地有一种亲切感。

这样的儿童食品包装无疑是一种成功的设计。

旺仔小馒头是备受家长和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小食品,这种食品的热卖不仅由于其精致可爱的外形,其包装设计也有其独特的特色,它所采用的包装色彩是大红色这与一般的饼干包装设计有些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正好也是它的优势,因为它的与众不同,他在饼干市场中独树一帜,成为第一个进入人们眼帘的商品。

(二)色彩的开发与创新

正如上面所描述,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规律是建立在色彩运用规律特点的基础上的,并不代表他是永恒的规律,一成不变的,应该在新的形势下有所创新和突破,

在查看过往的食品包装纸时,我们可以看到食品包装多采用纸类或者塑料,因其色彩的可塑性比较强,从现在提倡的低碳环保来看,纸品包装更值得提倡。

但又有一个现象会引起人们的担忧,之前的纸品包装多为白色,这与儿童喜好色彩的心理不相符合。

其实,国外一些纸品包装,在色彩运用上并非白色居多,而是引用五彩缤纷的色彩来进行设计,这不仅与他们的民族习惯有关系,也同时从科学的角度反映了食品纸品包装色彩化可以实现。

除此之外,最早使用的食品包装多取材于大自然,如:

芦苇叶、芭蕉叶、竹筒藤条、麦秸、玉米皮等。

在现代食品包装设计中,也可以用这些材料加以效果表现,增强其趣味性,吸引儿童们的好奇心。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互动性特点的包装也带来了新的启示,通过使用者进行一些简单的使用操作,商品会有不同的反应,这种互动性的食品兼具玩具的效果,能够在最有效抓住儿童的心,使他们对这类商品爱不释手。

这种商品在一些大城市很常见,同样,这类商品在商场中往往也是围观者最多的一类商品,可见创新的使用将会极大地增强包装的魅力。

而墨守成规的食品包装必将被市场淘汰。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的继续推进,对儿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化,儿童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存在团体,其兴趣爱好已不再受到父母的影响,而是由儿童自己来决定,怎样从儿童的心理去对包装进行设计,是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儿童食品包装设计时,色彩是要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只有绚烂的色彩对包装进行装饰,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儿童的心理,才能是原本普通的食品变得充满吸引力,才能使食品得到大家的认可,进而得到大家的接受。

五、结语

概述色彩与儿童消费心理的关系,指出色彩是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了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同的例子从四个角度来说明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规律,即运用恰当的色彩,用色彩来表现味觉,将食品味道象征色与趣味图形相结合,借鉴不同类型儿童食品包装的色彩运用规律。

最后,阐述了儿童食品包装的色彩运用的原则及儿童食品包装色彩的开发与创新,从而能够设计出与时俱进、符合儿童心理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

通过对儿童食品的包装色彩的分析研究发现,可以总结现代的儿童食品包装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了,它是娱乐趣味性、文化性、功能性、健康性于一体了,它对包装色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准则,在以后不断的创作中要具有超前思想,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设计,在色彩与造型的搭配上,采用新的搭配尝试,积极开发新的材料及与其的色彩搭配,学习外国的包装色彩经验,走特色的民族化道路,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北畑耀.日本色彩教育[A].首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2004.

[2]蔡新元.食品包装设计的味觉心理[J].包装工程,2004(137).

[3]丁黎光,丁璐,曾柳霞.包装设计中融入快乐情感[J].包装工程.2005(3)

[4]黄金声.色彩画[J].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李娟.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A].首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2004.

[6]尚华.包装色彩创作的源泉与启示[J].包装工程,2005(3).

[7]王安霞.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8]郄建业.论包装设计中的视觉要素[J].包装工程,2005(3).

[9]袁恩培,陈秋漪.现代包装设计教育的实践课程研究[J].包装工程,2004(5).

[10]袁恩培,李丽华.未来中国商品包装设计的预测[J].包装工程,2005

(1).

[11]袁恩培,李欢.特色玩具包装设计的市场定位[J].包装工程,2005(3).

[12]张海彬.色彩构成的再构成[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13]张丽娟.浅析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2009(320).

[14]张立强.过山.浅谈礼品包装的文化性[J].包装工程,2002(S1).

[15]周浥丹.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味觉表现[J].技术探讨,2006(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